第72章
方氏見沈婉親自迎出來, 十分高興,彼此見了禮, 她的兩個兒媳婦艾氏和裘氏,還有陶月華也上前來向沈婉行禮道福。
沈婉回了禮,道:“此處簡陋,不比陶家的宅子,還請不要嫌棄進去坐上一坐。”
方氏笑着說:“這裏雖簡陋, 可卻是聞名江南的望族沈家的老宅, 更有大小姐在此,令此地蓬荜生輝呀。人都說,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水不知深,有龍則靈。大小姐就是這裏的仙,是這裏的龍。”
她的這一番話,說得實在漂亮, 別說沈婉聽了心裏受用,就是跟在她身後出來迎客的翠竹和趙四娘聽了,也是笑得臉跟一朵花兒一樣,認為能夠伺候沈婉是她們前世修來的。
陶月華跟沈婉見了禮之後,她就往沈婉身後看, 沒看到景蘭,頗覺得失望。
但此刻她娘正跟沈婉說話,她也不好插話去問沈婉, 景蘭在哪裏。
她想,多半景蘭沒出來迎接自己,是在做好吃的吧。
上次景蘭離開蘇州回金河鎮之前,可是親口答應過她,等她到金河鎮沈家老宅做客時,會給她做好吃的。當時,景蘭還賣了個關子,說等她來就曉得是什麽好吃的了。
為了這個,她可是好生盼望來金河鎮沈家老宅。
她在景蘭離開後,去催了她娘好幾次,好不容易她娘才安排出來了時間,帶着她兩個嫂子還有她來金河鎮。想到要跟景蘭相見,她又準備了一攢盒好吃的點心蜜餞,讓自己的丫鬟芮雪提着。
她聽景蘭說過,景蘭會做很多好吃的鍋巴,那麽她吃了景蘭的鍋巴,就該回人家的禮,所以,她親自挑了許多她認為好吃的點心和蜜餞,用粉彩花鳥攢盒裝了,打算一會兒見了景蘭,就把這一攢盒的點心和蜜餞送她。
“伯母,兩位姐姐,月華妹妹,這邊請。”沈婉跟她們見禮之後,挽袖比了個請的手勢。
因為陶遠新的年紀比沈婉的爹略大幾歲,沈婉稱呼方氏為伯母,稱呼她的兩個兒媳婦為姐姐。
“好。”方氏等人點點頭,跟在沈婉身後款款而行,走進沈家蘇州老宅。
沈婉雖然花錢将沈家老宅修葺了一番,但也沒有經過大修,因此裏面房屋比起外面粉刷一新來說差不少,看起來比較陳舊。但好在舊雖然舊,可卻很幹淨,再加上擺放了不少盆栽花卉,讓這老宅別有一番清幽的景致。
別看沈婉住在這樣陳舊的老宅之中,但方氏等人絲毫沒敢小看她。
畢竟沈婉的爹是現任的沈家族長,沈婉是宗房嫡出大小姐,就算她現在被郦老太太罰來蘇州思過,但注定會有回去那一日。沈婉一回去,富貴不會少。
要不是沈婉這一次被郦老太太罰來此地,方氏等人想要結識沈婉還不可能呢。
陶遠新跟沈婉的爹沈昌認識,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些年來見得少,交情也稍微淡了些。
沈家比起陶家來說可是有名多了,金陵名門望族裏面的頭一家,而陶家在蘇州也只能算是比較富的一家,算不上多出名。
不管是為了家族的利益,還是子孫的将來,陶遠新和方氏夫婦都覺得應該跟沈婉來往,搞好關系。
因此方氏才會這麽積極在沈婉到陶家拜訪之後半月不到,帶着兩個兒媳婦和女兒來金河鎮沈家老宅拜訪沈婉。
沈婉帶着方氏等人一路走,不時停下來會跟她們說庭院裏開的正盛的是什麽花,又是她費了多少心思才從金河鎮附近種花的花農那裏買來的等等。
婦人們在一起聚會賞花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沈婉熟門熟路地向方氏介紹自己跟景蘭一起去買回來的花。
陶家也有不少盆栽花卉,方氏平常也自己動手種花澆花,到了花開的時候去剪了花枝下來插瓶,或者說插在發髻上。
沈家老宅第三進,沈婉居住的繡樓前的庭院裏的花卉尤其多。
而且沈婉喜歡香花,廊子前面的盆栽裏面多數是栀子茉莉黃葛蘭。
間雜擺放一些薄荷,香葉天竺葵,豬籠草。
院子中間原先的一個大石頭魚缸裏面此時種了睡蓮,睡蓮底下游着漂亮的錦鯉。
方氏等人一進這一進院子,除了鼻中湧來清新馥郁的花香外,滿目繁花重重綠色,立時覺得眼前一亮,很是舒爽。
“哎呀,姑娘,你這院子布置得太好了,真是會養花的人。”方氏走近去看那些花草之後不由得大聲贊道。
她的大兒媳婦艾氏跟着說:“就是,夏日裏頭這些香花聞着雖馥郁,可最是招惹蚊蟲,讓賞花的人不勝其煩。可有了薄荷,香葉天竺葵和豬籠草就大不相同了。”
在一旁也去嗅花香的陶月華聞言就問艾氏:“大嫂,這又是個什麽說法呢。”
艾氏還沒說話呢,方氏就一指頭戳在陶月華額頭:“你瞧瞧你成日家跟個皮猴一樣上蹿下跳,這些女孩兒家該曉得的事情一丁點兒不知。”
陶月華嘟起嘴,做出委屈的樣子來,問艾氏:“大嫂,你像我這麽大就曉得這什麽豬籠草還有香葉天竺葵麽?”
艾氏娘家也是蘇州城的富戶,她從小也是被其娘嬌養長大的。
便見她笑一笑,道:“我娘就愛擺弄這些花花草草,我們家就只我一個女孩兒,每當我娘去擺弄花草時,她就帶上我,我自打小跟着我娘擺弄花草,自然是曉得這些花草的說法。”
陶月華聞言就拉住她的手臂搖晃,嬌嗔道:“大嫂,你就說來聽聽好不?”
艾氏就先指着薄荷說:“那個葉子如同巴掌,葉面不平整,散發出一股子淡淡香氣的是薄荷。平時你就光曉得這薄荷可以入茶,制藥後可以醒腦,卻不知道它也可以驅蟲呢。若是有人被蚊叮蟲咬後,以其葉熬水敷用,可以清涼消腫止癢。”
說完,她又指着那個開着淡紫色花朵的盆栽說:“這個是香葉天竺葵,夏日也可以讓蚊蟲避而遠之。養此花需少澆水,避光。”
衆人皆聽得微微點頭。
最後,艾氏又指着那個垂着淡紫色小瓶狀一樣花的盆栽說:“你瞧,這個像不像個豬籠,民間俗稱豬籠草的就是這種花。這花呢,可以捕捉蚊蟲,恰恰這花四周香花多,蚊蟲愛來,來了之後就會被豬籠草上的那籠子裏的花蜜吸引,爬進去就會被豬籠草裹住出不來了……”
陶月華一聽,就跑去摘下一朵豬籠花,往裏看,果然看到了裏面有螞蟻還有蚊蟲,她笑嘻嘻地說:“這個豬籠草真好玩兒。果然如同大嫂說的,它能捕蟲。”
“你呀,哎,這回你記住了沒?”方氏笑着瞪女兒一眼問。
“記住了,娘,我都記住了,回去後孩兒也養些香花再養些薄荷,香葉天竺葵,還有豬籠草。”陶月華雀躍道。
“那就好。”方氏慈愛地笑,接着她轉眼看向沈婉道,“這要不來姑娘這裏一趟,我這女兒還不曉得什麽時候曉得這些呢,如此說來,還要多謝姑娘。”
沈婉擺手說:“何須如此多禮,伯母,還有兩位姐姐,月華妹妹,随我進去吃茶罷。”
方氏道好,跟自己的兩個兒媳婦還有女兒一起走進了繡樓的西次間。
西次間是沈婉接待女客的地方,南窗下有一張紫檀螺钿大理石的羅漢床,四面有紅木玳瑁扶手椅子十六把。基本上來個一二十人都能坐下。
“兩位姐姐,月華妹妹,別客氣,都坐下。”沈婉領着方氏在那張紫檀螺钿大理石的羅漢床上坐下之後,又招呼艾氏和裘氏,還有陶月華道。
艾氏和裘氏就去找了兩張最靠近方氏的扶手椅子坐下來,陶月華沒坐下,卻在那裏往四周張望。
方氏見狀,皺了皺眉,責問她:“月華,大小姐叫你坐下吃茶說話,你為何不坐下?”
她認為作為主人的沈婉招呼女兒坐下,女兒不坐下,還在哪裏東張西望,那是明顯的失禮。
“哦……我……”陶月華讪讪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然後不情不願地坐下了。
沈婉起先見陶月華東張西望,這會兒見她心神不寧的樣子,早已經知道她這樣是為什麽。
應該是找景蘭吧,自從方氏等人來了之後,她雖然主要是在接待方氏,可是眼角餘光還是把陶月華的一舉一動看得非常清楚。
只有在聽艾氏說那幾樣驅逐蚊蟲的花草時,陶月華認真聽了,別的時候她都在四處看,落在別人眼裏,就覺得她有點兒心不在焉。
見陶月華這樣,沈婉微微皺了皺眉頭,不太喜歡她這樣,好像惦記上了景蘭一樣。盡管景蘭曾經一再跟她說,對陶月華一點兒意思都沒有,純粹是把她當成一個能說得上話的朋友,可沈婉還是不喜歡景蘭跟陶月華湊一塊兒。
好在,景蘭現在每日都忙得要命,今日也不在宅子裏,看來陶月華這一趟來沈家老宅,是見不到景蘭了,這讓沈婉心情頗佳。
“姑娘,茶來了。”翠竹捧着茶盤進來後,把泡的一壺江南鳳團雀舌芽茶拜擺放到南窗下的那張紫檀螺钿羅漢床中間的幾案上。
這是為了迎接方氏專門給她泡的茶,上次沈婉去陶家做客,知道方氏喜歡這個茶。方氏等人在外面賞花的時候,她就吩咐翠竹去小茶坊泡一壺這種茶來招待方氏。
沈家老宅的茶水間修起來之後,沈婉開了個單子,讓景蘭去茶葉店買不少好茶葉回來,放進青花瓷的茶罐裏,放在茶水間的茶葉櫃內。每個茶葉罐上都有她親自寫的茶葉名字,讓丫鬟們把這個貼在青花茶罐上。另外還準備了不少陪茶的幹果蜜餞等物,裝在粉彩小罐子裏面,上面貼了品名。
方氏喝的江南風團雀舌芽茶就在她備下的茶葉裏面。
沈婉親自給方氏倒上一盞這種茶,請她品嘗。
接着,翠竹又去了一趟茶水間,給方氏的兩位兒媳婦,還有陶月華捧來了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還有陶月華喜歡喝的密餞金橙子泡茶。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比較注意細節的寫法,節奏緩慢點兒,我可是寫日常的高手,這技能一直沒丢。
之前的敘述寫法節奏會快些。
這兩種寫法各有各的優點。看你們喜歡哪種多些?
我可以交替使用,哈哈哈!
來,給我意見,我統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