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周氏站在沈婉和景蘭跟前, 臉色異常難看地嗫嚅着解釋說, 她公公和相公本來已經打定主意要投靠大小姐這邊,哪想到二老爺竟然私自僞造了兩封信, 說是他公公和劉世明商量之後寫的,硬是把他公公拖下了水。後來,二老爺又派董管事搶先一步到金河鎮來找到他公公,拿出三千兩銀子收買他公公和劉世明。并說若是他們不配合二老爺在老太太跟前演戲,他們就會倒黴。他公公想既然已經被拖下水,這莊頭也當不成了, 不聽二老爺的就要傾家蕩産,迫于無奈,就也答應了他。
“……我公公和相公都覺着對不住大小姐, 這就要離開蘇州了, 叫我來跟姑娘說一說。不為別的,就為了給姑娘提個醒兒,二老爺這個人心思深着呢,是他不想讓大小姐好過。”周氏最後道。
沈婉和景蘭聽了,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你說要感謝周氏來說這些麽, 一方面她公公齊雲平的确是好心,可他又收了二老爺的銀子, 又幫他在老太太跟前演了戲,這回來又到她們跟前來說這些,這不是馬後炮嗎?
沈婉想了想還是說:“你回去對你公公說,多謝他這番好意提醒。但不知你們此番離開蘇州要去何處呢?”
周氏道:“我公公和相公說蘇州留不得了, 金陵怕也是呆不下去,只能去濟南府了,那裏還有齊家的親戚。”
沈婉又問:“哦,你們打算什麽時候走?”
周氏:“正收拾呢,待到把布店的貨賤賣了,還有店鋪也賣了就走了。”
沈婉聞言心裏一動,想到齊家布店在鎮子中間當道的熱鬧之處,那店鋪門面四間,到底三層,臨街是兩層樓,後面有卧房,廂房,廚房等,要是買下來拿來做綢緞鋪子正合适。
“不知你們那店鋪要賣多少銀子?”沈婉問周氏。
“姑娘要買?”周氏意想不到,忙問。
沈婉點頭:“我聽一聽,價錢合适就買。”
周氏立馬說那店鋪是她公公八年前,花了二百四十兩銀子買的,若是沈婉要買,他公公還可以少。
沈婉聽了覺得那房子還是要值這個錢的,那還是八年前的價格,要是現在買,應該更貴。
“價倒不用少了,這樣,你回去與你公公說,若是他願意将你們的店鋪二百四十兩賣與我,那就擇日帶了房契來,再找個中人,我買了你家的那店鋪。”
“好,好,那我這就回去與我公公說。”
沈婉讓景蘭将高興起來的周氏送了出去,等景蘭回來便對她笑着說:“沒想到正想着要找個店鋪開綢緞鋪呢,周氏就上門了。那齊家布店該改成綢緞鋪子正好,店裏的貨三成是各樣的布匹,七成是各種綢緞衣料,四間門面還可以用一間來收蠶繭。”
景蘭道:“這都是姑娘好心才會有這樣的好報。不過,我聽姑娘要做這許多樣買賣,哪有那麽多人手?”
沈婉說:“雇人就是,只是這掌櫃的要從別處找一個能幹的來。可惜了老太太不叫沈家人幫我,不然找我爹派個能幹的掌櫃來也是易事。現如今,只能去找陶家幫忙,讓他們找個熟手來給我做掌櫃,帶一帶你,等你上手了,以後那店鋪就由你來管。”
“我來管?我能行麽?”景蘭聽到沈婉要叫自己去管将要開張的綢緞鋪子,不由得躍躍欲試,然而她還是表示謙虛,說自己怕應付不下來。
沈婉抿唇,道:“這也不是叫你即刻上手,你想上手沒有一兩年是不行的,先跟着人學吧,要做一個賺錢的綢緞鋪子的掌櫃可是不容易。”
景蘭搓手,嘻嘻笑:“嗯,那我好好跟人學。不過,姑娘,你接手了齊家布店,為何還要收什麽蠶繭呢?蠶繭有綢緞布匹賺得多麽?”
沈婉告訴景蘭,蠶繭自然沒有綢緞布匹賺得多,但如果要做個綢緞鋪的好掌櫃,就要從這收蠶繭開始,知道什麽樣的蠶繭才能讓絲廠出好絲。
有了好絲,才能織出好綢緞,好綢緞才會賣出好價錢。
景蘭承認自己對蠶繭一無所知,就是那些綢緞衣料也認不了幾樣,因此倒是很盼望着齊雲平早些将齊家布店賣給沈婉,接手了齊家的店鋪好,從辨認蠶繭開始,好好學習絲綢這一行。
周氏回去對公公齊雲平和丈夫齊忠說了她到沈家老宅見了沈婉的情況,她提到了沈婉有意要買下齊家的店鋪,自己提出價錢她也沒有壓價。
齊雲平便說:“那就把咱們的鋪子賣給大小姐,她既然爽快不壓價,我看咱們鋪子裏剩下的這些布就送給她好了,咱們可以早些收拾了上路。”
齊忠也同意這麽做。
于是次日父子兩人帶上了房契,請了鎮上的耄耋老人去做中人,将齊家店鋪以二百四十兩的價格賣給了沈婉。并且還在契書上寫了将店中價值幾十兩銀子的布匹随着店鋪一起轉給沈婉。
齊雲平最後說希望沈婉接手齊家店鋪之後買賣興隆,若是有可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為沈婉辦事。
沈婉也說了一些面子上的話,比如說希望他們一路順風,平安到達濟南,以後在那邊過上好日子等。
齊雲平将齊家店鋪賣給了沈婉之後,劉世明知道了,就也托人去問沈婉要不要買田,他手裏有上好的良田五十畝,願意以每畝十兩銀子的價錢賣給沈婉。這個價錢要比同等良田十二兩的價格少二兩。
沈婉卻拒絕了,說她不買田。
景蘭知道了當然要問為什麽她會買齊雲平的店鋪不買劉世明的良田呢。五十畝良田買下來不是要賺上一百兩麽?
沈婉戳了戳她的頭,笑話她是個小傻瓜。
她說馬上她們的綢緞鋪子就要開張了,還有這就要開始收蠶繭了,這都需要大量的現銀。雖然魏管事才送來了五百兩銀子,可是她們手上攏共現銀才□□百兩,要是拿去買了田,花了五百兩,剩下的三四百兩就鋪展不開買賣呢。
同樣是五百兩銀子用在做買賣上和用在買田上,最後賺的錢大不相同。銀子其實是長了腿的,跑得越快,生出的利息越多。
沈婉這麽一說,景蘭秒懂了,她家姑娘這賺錢的理念跟她穿前知道的那些沒有什麽太大的不同。做買賣需要流動資金,流動資金越充裕越好,滾動得越快越好。
沈婉還說劉世明那個人她一點兒都不信任,誰知道買了他的田,會不會中計。比如說這是她二叔故意安排的,到時候又有說法了。
綜合這些,她是不會買劉世明的田的。
她願意跟齊雲平打交道,覺得這個人雖然也狡猾,但卻還有一點兒良心,從他派兒媳婦來提醒沈婉被她二叔設計陷害就看得出來。
甚至,她還想,只要跟齊雲平有聯系,那麽有朝一日說不定還真可以用上他。因為他二叔做僞書信告發自己的事情,齊雲平可是門兒清。
所以在四五日之後齊家舉家離開東河鎮去濟南時,她派了景蘭帶着兩個小厮去送他們一程,并透露了讓齊家人到了濟南安定下來之後來信告知的意思。齊雲平等人巴不得能跟沈婉有聯系,因為這樣至少說明他們以後還有機會為沈家做事,對他們來說不異于又多了一條路。
因此,齊雲平馬上就答應了,說到了濟南安定下來之後,一定會寫信來給沈婉。
接手了齊家的布店之後,沈婉親自不辭辛苦帶着景蘭去清點店鋪裏的布匹以及後面庫房裏的貨。
她告訴景蘭這些布匹都是什麽名兒,以及什麽花色,産地在哪裏,成本是多少錢,賣又能賣多少。
景蘭就拿着筆和賬冊在一邊詳細記錄,還用剪刀剪下一小塊來貼在記錄旁邊,便于随時翻看辨認。
光是清理齊家布店裏面的布匹的數量花色這些,就耗了她們兩日。
小厮平安和平富,還有翠竹以及兩個小丫鬟桔梗和白菊也跟着去了,她們負責打掃衛生,把齊家布店收拾得幹幹淨淨。
沈婉又親自寫了招牌出來挂在店門口收蠶繭。
她把這過秤的事情交給了兩個小厮,然後坐在店中親自給收進來的蠶繭定價,并交給景蘭怎樣來分辯蠶繭的質量好壞。
不幾日,景蘭差不多也會辨認蠶繭的好壞,以及價值幾何了。
于是,她就讓沈婉留在老宅休息,叫翠竹帶着桔梗回去陪她,自己在店中跟兩個小厮還有白菊負責收蠶繭。
連着忙了五六日,沈婉也是有些吃不消了,畢竟她還時不時的幹嘔,胃口也不多好。她也怕自己累壞了,對肚子裏的孩子不好。就答應了讓景蘭去負責收蠶繭,自己打算寫一封信給陶遠新,把自己接手了一家店鋪,想要做綢緞生意,需要一個對業務很熟的掌櫃,以及想要從他那裏拿些貨來賣的意思說一說。
這正拿着筆,還沒落筆呢,趙四娘進來禀告說,從蘇州城裏來了一輛馬車,車上下來幾個婦人一個小姐,她們說她們是陶家的人,來拜訪沈婉的。
沈婉一聽,就曉得是陶遠新的妻子還有他的兩個兒媳婦,以及他的女兒陶月華來了。
“她們來得倒巧,如此一來,倒省了我寫信了,趙娘子,我這就去親自迎接她們。”沈婉放下了筆,站起來道。
作者有話要說: 營業液的感謝名單我會在月中,月末各公布一次。
不管是投雷營養液還是留評,我都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