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周氏原本在早飯後就帶上剪子和尺子上沈家老宅, 找到趙四娘, 毛遂自薦要幫沈婉等人量體裁衣的。
可趙四娘卻告訴她,今日在晌午飯之前, 大小姐等人怕是沒空見她, 因江牙婆等人帶了人來給大小姐挑,大小姐要買幾個小厮丫鬟。
所以,她叫周氏晌午飯之後再來。
晌午飯之後,周氏再次去了沈家老宅,找到趙四娘求她引見, 終于見到了沈婉等人。
沈婉忙完了挑丫鬟和小厮的事情,正想要找個裁縫來把新買回來的綢緞衣料裁剪了,給自己還有景蘭翠竹都做兩身夏天穿的衣裙呢。
趙四娘帶了周氏來恰恰合适,因為周氏是個婦人, 不但方便量身體尺寸,而且這周氏還會裁剪縫制, 叫她到宅子裏來做衣裳, 想到什麽衣服上的花樣就近可以改動, 比較方便。
景蘭見到這女裁縫是周氏, 一眼就認出她正是前兩日來打聽口風的人, 這個人是齊莊頭的兒媳婦。她也聽說過齊莊頭的兒子在金河鎮上開了一家布店,此刻想起來布店東家的娘子會裁剪縫制衣裳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只是這周氏消息倒靈通, 那麽快就曉得大小姐進了趟城買了綢緞衣料回來,就上門來毛遂自薦要給她們做衣裳了。
若是別的女裁縫,來了就來了, 可是這個周氏來,景蘭就覺得恐怕不是單純來兜攬生意那麽簡單了。
所以,她留心在一旁觀察,見這個周氏見了沈婉,極力奉承不說,甚至還說她是閑來無事知道沈婉買了衣料,所以就上門來幫忙了。
她要免費給沈婉裁剪縫制衣裳。
沈婉當然說不用,她說鎮上的裁縫要多少錢就給周氏多少錢,不然她就不讓周氏做了。
周氏于是大贊沈婉是心腸好的大好人,菩薩都會保佑這樣的人大富大貴等等。
沈婉笑一笑,不說話了。
她讓周氏給自己量了尺寸之後,再去給景蘭和翠竹,以及新買來的兩個丫鬟桔梗和白菊都量一量。當然新來的兩個丫鬟就買些周氏布店裏的淺青色的夏布來給她們做兩身衣裙就行了。
從蘇州城綢緞鋪子裏買的綢緞衣料給她自己做四身,給景蘭和翠竹分別做兩身。
Advertisement
沈婉做衣裙的衣料是最好的今年新出的花樣和料子,而且她選的給她自己做衣裙的料子要沉穩大氣些。
給景蘭和翠竹做的衣裙所用的料子就要顏色鮮嫩些,符合她們少女的年紀。
沈婉讓周氏先給自己做兩身,接着是給景蘭和翠竹各做一身。
至于兩個丫鬟桔梗和白菊的衣裙,就讓齊家布店裏面的男裁縫做。
周氏忙應承了,加緊給沈婉等人做起衣裙來。
沈婉估摸着這個周氏需要七八日才能做好出去見客的衣裳,趁着這段日子就讓景蘭和翠竹負責教兩個小丫鬟幹活,讓趙四娘和丘六監督着兩個小厮學習擡轎子,以及讓他們跑腿幹些雜活兒。
沈家老宅的大門重新上了漆,裝了獸首門環,臨街一面的牆也重新刷了一遍。宅子裏前面第二進和第一進漏雨的屋頂,以及朽爛的門窗也找匠人來修補好。沈婉又和景蘭去把兩人商量好要買的盆栽和花卉買了回來裝飾庭院和屋子。還有宅子裏缺的一些家具器物也買來填補上。
等到周氏做好沈婉兩套見客的衣裙,還有景蘭和翠竹桃紅色的衣裙時,七八日過去了,沈家老宅也被收拾得煥然一新。至少在外面看起來還是不錯,進來呢,看着雖然沒外面那麽新,但也順眼,待客也不顯得寒酸。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了,沈婉也定下了日子,打算前去見一見其父寫信讓幫沈婉的一個好友陶遠新。
陶遠新是個做絲綢買賣的商人,在蘇州城裏開着一家很大的綢緞鋪子不說,還有絲織機不下七八十張,請人織緞子。
陶家的絲織綢緞生意是家傳買賣,已經做了三輩人了。
說起來,陶家祖上就跟沈家打交道,沈家後來發跡,搬去了金陵,但兩家的子孫還多有來往。
陶遠新跟沈婉的爹沈昌年輕時候就是朋友,關系密切。
所以沈婉帶着其父的信,坐着雇的馬車進城去見陶遠新,景蘭和翠竹同行。
陶遠新那個時候已經沒在陶家的綢緞鋪子裏管事了,他把生意交給了兩個兒子,自己在家做個閑散的賞花下棋的富家翁。
沈婉等人坐着的馬車到了陶家大宅門前,下了車,沈婉遞進去拜帖以及其父的一封信之後,陶遠新很快就讓人引着沈婉進來。
作為貼身侍婢的景蘭和翠竹陪在左右。
陶家正房正廳內,陶遠新和其妻方氏一起見了沈婉。
沈昌寫給陶遠新的信上已經寫得很清楚,女兒是為何被老太太罰去蘇州老宅思過的,他在信中懇請陶遠新這位好友能盡量多看顧女兒一二。若是女兒上門有所求,務必幫忙。
作為沈昌的好朋友,陶遠新看了信,當着沈婉的面,他問沈婉有什麽難處,他可以盡量幫忙。
沈婉便說自己暫時不需要陶遠新幫忙,她今日上門來不過是來拜訪陶遠新這位父親的好友的,她說自己初來乍到蘇州,在這裏還是希望有人家可以走動,否則也是太孤單了。
方氏一聽就叫來了自己的兩個兒媳婦,還有她的女兒,才十四歲的陶月華,介紹她們與沈婉認識,并笑着說:“今日認識了,阿婉盡可常來我們這裏,跟她們吃茶玩耍,反正金河鎮到在咱們這裏也不遠,坐着馬車來不過半個時辰。我們得空了也可以上你那裏來玩,兩下裏多親近才好。”
沈婉含笑說好。
方氏接着說擇日不如撞日,既是沈婉今日來了,就一起賞花逛園子打雙陸吃飯,玩高興了再回去。
陶遠新夫婦這樣熱情,倒讓沈婉不好拒絕了,便答應了方氏留下來坐一坐。
于是方氏就請沈婉去了花廳坐,讓自己的兩個兒媳婦還有女兒陶月華都來陪客。
陶月華對自己娘親還有兩個嫂子跟沈婉說的那些什麽衣裳首飾家長裏短的事情不感興趣,就溜出去捉弄等在外面的同齡人了。
所謂的同齡人就是景蘭和翠竹,她們兩個看起來跟陶月華差不多大。
陶月華是陶遠新夫婦的小女兒,他們兩夫妻只有這一個女兒,平時異常疼愛。這就養成了陶月華傲嬌任性的性子,很是調皮,愛捉弄宅子裏的下人。
她膽子大,跑去用小細樹枝夾了一條毛毛蟲,蹑手蹑腳走到景蘭身後,把那條毛毛蟲放在了景蘭的肩膀上。
然後再故意指着景蘭的肩膀,大聲驚叫:“啊!好大的一條蟲!”
景蘭聞言轉頭去看,她先轉向左肩,沒看到,就以為是陶家的小姐在故意吓人,直到她身邊的翠竹看到,吓得跳起來,口齒不清地指着她右肩:“……蟲,好大一條……”
轉臉向右肩,景蘭這才看到了那條在她肩膀上爬的毛毛蟲。
她淡然伸手将它從肩膀上拂去,臉色如常。
只是将毛毛蟲從肩膀上拂下去後,她轉身看向陶月華,面罩寒霜質問她:“你放到我肩上的?”
陶月華正等着看好戲呢,沒想到跟着沈婉一起來的,眼前這個清麗出衆的小丫鬟不但沒被自己的惡作劇吓到,反而還質問是不是自己幹的。
這樣的丫鬟她從來沒有遇到過。
因為她知道的陶家的丫鬟個頂個都被自己的惡作劇吓得哇哇大叫,沒有不怕的,更別說質問自己了。
她突然對景蘭感興趣了,拍拍手,她輕松地看向景蘭:“是我放的,怎的,你要找我算賬?”
景蘭不說話,忽然彎下腰去,撿了個樹葉,把地上爬的那條肥滾滾的毛毛蟲捏起來,放到陶月華的衣袖上。
從來都是陶月華把毛毛蟲放到別人身上吓人的,今日她卻是自食其果了,有人把一條毛毛蟲放到了她衣袖上。
她吓了一跳,驚呼一聲,趕緊甩袖子,把那條毛毛甩到地上。
景蘭見狀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一邊站着的翠竹也跟着笑了。
她自從穿過來在林家呆着的半年也不是白呆的,穿前的她跟很多女孩兒一樣怕蟲子,但在林家,她幹農活時,什麽樣的蟲沒見過,別說蟲了,就是那些蛇她也見得不少。所以陶家小姐放在她肩膀上的毛毛蟲是吓不到景蘭的。
陶月華何曾被人這樣捉弄取笑過,而且捉弄取笑她的還是一個小丫鬟。
一時之間,她又氣又羞,指着景蘭道:“你等着,你等着,我……我要你好看!”
說完,她就旋風一樣跑開了。
翠竹跑過來拉景蘭的袖子,擔心地問她:“那個陶家小姐要幹嘛?”
景蘭拍拍手:“誰知道?”
翠竹怕兮兮的往陶月華跑走的方向看了一眼,建議兩個人這就回到沈婉身邊去,免得一會兒被陶月華報複吃虧。
因為陶月華是陶家小姐,要是報複了兩人,讓兩人吃了虧,這虧也白吃,主子是不會為了她們兩個丫鬟找陶家小姐算賬的。更何況,大小姐初到蘇州,要跟這些她爹的朋友所在的家族來往。
景蘭聽了,就覺得自己剛才有點兒任性了,就那麽抓了毛毛蟲去吓陶家小姐,沒想到這會不會壞了沈婉的計劃。
“那咱們走罷。”她聽進去了翠竹的話,一拉翠竹的衣袖,兩個人往花廳那邊走。
才走幾步,就聽到身後有響動,好像是什麽東西尾随兩人追過來了。
翠竹先回頭一看,立馬就驚叫起來:“啊!快跑!狗!”
說完扔下景蘭就跑,景蘭沒有回頭去看,正好她看到路邊有一截子胳膊大的修剪下來的樹幹,她就撿了起來,然後轉身,迎着跑過來的一條大黃狗一樹幹揮打過去。
這一棒正中狗頭,那只被陶月華牽來,讓它去咬景蘭和翠竹的黃狗被打得嗚一聲,偏倒一旁,再爬起來就夾着尾巴,蔫頭耷腦地往回跑了。
跟在黃狗後面跑來的陶月華這下子徹底呆了,她沒想到剛才那個不怕毛毛蟲的清麗的小丫鬟這樣生猛,居然一棒子就把她家看門的大黃狗給打蔫了。
她把大黃牽來咬兩個取笑她的小丫鬟,原以為大黃能夠幫她出氣的,沒想到,連一向厲害的大黃也被那個清麗的小丫鬟收拾了。
這下子她服氣了,看向景蘭的眼裏充滿了驚奇以及好奇。
景蘭也沒想到自己臨危不懼,這樣冷靜地,象打棒球一樣就把那只惡狗給打飛了。
她得意地擡起下巴,瞟了呆在那裏的陶月華一樣,扔掉手裏的樹幹,轉身揚長而去。
跑了很遠才轉身,看見景蘭打飛了追趕而來的惡狗的翠竹高興得蹦起來,又跑回來挽着景蘭的手,大贊景蘭勇猛,什麽都不怕。
景蘭勾唇笑一笑,口氣很大地說:“這算什麽!”
兩人繼續往花廳走,沒走幾步,後面傳來了腳步聲,只聽陶月華在後面喊:“你們等一等,等一等!”
翠竹拉着景蘭疾走,并且低聲說:“咱們快走,她不定又要弄什麽幺蛾子。”
景蘭對陶月華的映像不佳,也就不停步,随着翠竹疾走。
陶月華只好跑上來攔住她們,說:“你們別走,我請你們吃好吃的茶點去!”
咦?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跋扈的陶家小姐居然說要請自己跟翠竹一起去吃好茶好點心?
“不打不相識,我服氣了,對了,你叫什麽名兒?”陶月華看向景蘭赧然問。
“……”景蘭對于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陶家小姐很無語。剛才還氣勢洶洶地要放狗咬人,這會兒就來交朋友來了?還說她被自己的武力值征服了?
翠竹也不相信這位陶家小姐這樣好心,別不是還想作弄她跟景蘭吧。
于是她拉了拉景蘭的衣袖,朝着她使了個眼色,示意景蘭,她們繼續走。
“你們不信我的話?我陶月華說話從來一言九鼎,我是真想請你們吃茶點來着。方才,我在屋子裏跟我娘還有兩位嫂子,還有你們的大小姐一起坐着,不喜歡聽她們說那些家長裏短的事情才出來的。看到你們,就想像作弄其她丫鬟那樣吓一吓你們……總之,你們別怪我,我這性子都叫我爹娘慣的……”
好吧,考慮到沈婉要跟陶家人來往,既然人家陶家小姐又認了錯,又這樣熱情地請她和翠竹去吃茶點,要是不去似乎不好。
景蘭也不是一個肚子裏容不得人的人。
陶月華說了這麽多,她倒是喜歡陶月華這爽快的性子,就開口了:“不曉得姑娘請我跟翠竹去哪裏吃茶點,我們不能離我家姑娘太遠,防着她叫我們服侍,卻沒人。”
“就在那裏吧,我叫丫鬟擺上些茶點,我們去坐一坐,說會兒話。”陶月華指着不遠處的一個石桌子說。
景蘭看那個小石桌子在一顆大烏桕樹下,旁邊有幾個石鼓凳,樹蔭遮住石桌,感覺那裏很清靜又涼爽,便答應了陶月華過去坐一坐。
陶月華就去叫了她的丫鬟泡茶擺放點心和果子,領着景蘭和翠竹過去坐下。
不一會兒,陶月華的丫鬟送來新泡的茶和精致的點心來,放到桌上,陶月華就讓景蘭和翠竹別客氣,随便吃,吃完了還有。
景蘭自從跟着沈婉,在她身邊服侍以來,好點心沒少吃,看見桌子上的精致的點心,并沒有什麽大吃特吃的欲望。
翠竹跟她不一樣,平時很少吃到精致的點心,此刻見到這麽多好點心,當然是要不客氣放開肚皮吃。
陶月華跟景蘭一樣,只是喝了幾口茶,桌子上的點心都沒動。
看到景蘭不眼饞桌子上的好點心,陶月華對她就更好奇了,她覺得景蘭一點兒都不像她看見過了解的那些丫鬟。
于是她就開始問景蘭多大了,家裏幾個人,她怎麽這麽膽大還敢打狗,還打得那麽準。
景蘭聽她問得好笑,便逗她說,自己家裏是屠戶,從小她看着她爹什麽都殺。特別是她爹殺狗時,就是那麽一棒子敲暈,接着殺狗放血剝皮。
陶月華聽住了,好一會兒才說:“怪不得我總覺着你與衆不同,原來你是屠戶之女啊。還好,我家大黃沒在別處遇見你,不然你也要把它打暈殺了。”
翠竹聽景蘭在那裏胡謅,把個陶家小姐哄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噴笑起來,嘴巴裏的點心渣子都噴出來不少。
陶月華見狀問翠竹笑什麽,難道自己說得不對嗎?
翠竹看見景蘭向自己使眼色,便說:“姑娘說得對,幸好你家大黃狗沒在外面遇見蘭姐姐,不然真要被打殺了,下鍋炖成一鍋香噴噴的狗肉。”
“狗肉很香麽?我還沒吃過呢?”陶月華聽了翠竹的話不但沒吓到,還露出向往之色來,湊過來一些問景蘭。
景蘭道:“我殺狗但不吃狗肉,沒法回答你。”
翠竹說:“不騙你,我吃過,加上各種香料炖上一鍋可好吃了。”
陶月華舔了舔唇,重新看向景蘭,道:“我聽我娘說,以後你家姑娘跟咱們家要常走動的,我過幾日叫我娘帶我去你們那裏,你去打一只狗殺了,讓翠竹下廚炖一鍋給我嘗嘗鮮吧?”
景蘭簡直暴汗,沒想到這個陶家小姐居然真信了自己和翠竹胡說八道的話。
“我家姑娘的宅子裏面沒有狗,我上哪兒給你打狗去?”
“我吃是吃過,沒有做過,姑娘還是放棄這吃狗肉的念頭吧。”
……
景蘭和翠竹跟陶月華一通胡侃,沒說多會兒,竟然十分投機,三人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她們聊得太歡快,都沒有留意到沈婉此時已經由方氏陪着出來,打算去後花園轉一轉,招呼她們兩個過去,她們竟然沒有聽到。
沈婉站在花廳門口,看到景蘭和陶月華兩人腦袋都湊在了一起,不知道說什麽說得那麽開心,好像景蘭跟自己說笑都沒那麽開心過,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天又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