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承乾的聲音聽起來有幾分嘶啞:“ 你真的要讓我走?”
稱心望着面前不依不饒的李承乾, 斂目道:“世子在我這兒已經待了許久, 也該回去了。回頭我讓雲澤拿些糖糕, 給世子帶去吃吧。”
李承乾想起昔日:稱心将他當做小孩來哄, 總是随身帶着糖糕。李承乾臉上露出了一截笑意,卻比哭還要難看:“你莫不是以為,我在你跟前胡攪蠻纏, 都是為了讨糖吃?”
稱心抿着唇不說話。
李承乾臉色有些冷:“我今天這番話,要是擱在旁人面前, 他們早就将我當做瘋子, 哪會如你這般,默默地聽進去, 卻又顧左右而言他?”
“我最後再問你一遍,你......是稱心麽?”
稱心沒有答話,他只是默默地朝床裏躺下了,只留了個背影給李承乾。
堂堂小世子, 何曾受過這樣的冷遇,他哼笑一聲:“不管你是或不是, 你只需要記住,我就是掘地三尺,也會将稱心找出來。”
李承乾走後,稱心攥緊了的手終于松開了。看着掌心處被勒出的血痕, 稱心無力地閉了閉眼。
李承乾近在咫尺,那樣言辭鑿鑿地斷定他就是稱心,的确是該高興的。可是承認了之後呢, 他從不懷疑李承乾的真心,之前房遺直的一頓悶棍,又一次将幾乎沉溺其中的他打醒了。
在那樣的場合之下,李承乾可以毫不猶豫地撲過來護住他,半點不帶掩飾,這份情,總有一天是藏不住的。
就算用兩小無猜、竹馬成雙為借口,也瞞不了多久。
到了公之于衆的那一天,他是稱心,或是房遺直,又有什麽區別呢?他一個人被處置是不要緊的,可李承乾,又會再一次失去李世民的寵信。
這恰恰是稱心最不想看到的。
李唐的萬世基業,容不下一個喜好男風的皇太子。這一點,稱心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他想要的不多,只要能夠守在李承乾身側,看着他的愛人,一步步離帝位越來越近,他就知足了。
Advertisement
可是為什麽,心裏會那麽難過?
打從那天開始,李承乾便再也沒來找過稱心。對比起往日一日三趟的頻率,這樣的變化實在太過顯眼,連雲澤都旁敲側擊地問了好多回。
往日總呆在一起的兩個人,忽然就變得疏離起來,平日裏,他們各自保持着一定的距離。李承乾更願意和房遺愛勾肩搭背,而稱心也不會主動去招惹李承乾。
可私下裏,李承乾卻總是向房遺愛打聽稱心的事情。很多時候,話題臨近結束,房遺愛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李承乾十句話有九句都在他哥哥身上打轉。
如果只有李承乾一個人是這樣,房遺愛也許還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可他最親愛的哥哥,居然也在跟他打聽世子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李承乾被先生叫起身來回答問題,稱心則怔怔地看着李承乾,直接看得愣神。
而可憐的房遺愛,就一直被夾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之中。終于有一天,當李承乾又拿着吃食來套他的話時,他咽了一口唾沫,十分有骨氣地沒有伸手去接:“世子,你是不是和哥哥拌嘴了?”
李承乾一怔,疑惑地問道:“你怎麽會這麽想?”
房遺愛像是終于把心頭的大石卸了下來,嘟囔道:“還不是你們成日裏都互相打聽對方。我也挺納悶兒的,明明可以見面,可你們相互不搭理,私下裏又來問我,所以我覺得,一定是你惹哥哥生氣了。”
李承乾一雙眼眸中透出了點希望:“你是說,他向你打聽我的近況?”
房遺愛接過他手裏的吃食,一邊嚼着,一邊點頭道:“是啊,你倆都是一樣的,就連問的問題都差不多......”
李承乾的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滋味,打從上回他那樣赤忱地跑到稱心面前,說了好一番傻話卻沒有得到稱心的回應後,李承乾就拼命壓抑住心底的諸般想法。
秦王世子,心頭也是有傲氣的。既然稱心不認,他便和他耗着,看誰能耗得過誰。
可是眼下聽了房遺愛的一番話,他又覺得那顆瀕死的心活過來了。只要确認稱心有那麽一點在意他,李承乾就不會輕言放棄。
長孫氏宮中,李世民正伏在長孫氏隆起的肚子上,仔細感受着嬰兒有力的踢打。半晌,他靠着長孫氏坐下,将人攬到懷裏:“辛苦你了......”
長孫氏輕輕地推了他一把:“青雀比承乾要聽話多了,想我當初懷承乾的時候,整宿整宿都不得安寧,那時我就總想着,這孩子将來一準兒是個皮猴兒。”
李世民被長孫氏的話逗笑了,片刻後又斂了笑意,沉聲道:“承乾這一回,實在是太過胡鬧了,他居然膽敢去平康坊,據說還宿在了都知的府裏......”
長孫氏有些訝異,這些都是長孫氏當時不知道的。李世民見她傷心,擔心她憂思過重,便沒将李承乾去平康坊的事告訴長孫氏。
李世民看見長孫氏的表情,猛地一拍大腿:“都怨我,平日裏到處出征。承乾出生以來,我一向對他疏于管教,才讓他這般肆意妄為。還有直兒,也是個不守規矩的,我原以為他是個懂事的,沒想到居然由着承乾的性子胡來。”
長孫氏見李世民說着說着,真的動了氣,心頭也有些不落忍,溫言勸道:“殿下,直兒就是再懂事,也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我瞧着房記室平日裏對直兒的管教也頗為嚴格,兩個孩子貪玩些也是正常的。至于那平康坊,我倒是與殿下想法不太一致。”
“嗯?”李世民緩緩地摩挲着長孫氏烏黑的發絲,困惑道:“哪裏不一致?”
“不知殿下是否還記得,當初陛下請那姓袁的相士來給承乾相命。那相師曾說,承乾是童子命格,将來姻緣艱難。我原本就一直擔心,他對這方面無甚興趣,一頭紮進仙道之中。可方才經殿下這麽一說,看來承乾對此類事情還是有想法的,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李世民一怔,他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方面,可是李承乾去平康坊這個事情,還是讓他不大高興。要知道如今坊間已經有傳聞,秦王世子夜宿平康坊了。這個傳言要是傳到李淵耳朵裏,自會認為李世民教子不嚴,對秦/王/府的聲譽也有不小的影響。
“觀音婢,我跟你商量個事兒。”李世民輕聲道。
“殿下請講。”
“此次出征洛陽,我想将承乾帶在身邊。”
長孫氏一怔,轉瞬間眉頭便蹙了起來:“殿下,承乾還小,這恐怕不太妥當,戰場是刀劍無眼,我擔心......”
李世民将長孫氏摟得更緊了些:“有我在,你還不放心麽?承乾也是我的寶貝兒子,難道我會讓他受傷?”
“可是......”長孫氏知道李世民說的是實情,但是兒行千裏母擔憂,更何況是随軍?
李世民不忍見她憂心,溫言道:“我李世民的孩子,自小就不該養在京中。這種繁華富庶之地把人養出了一身臭毛病,居然連逛青樓這種事情也學會了,實在是不妥。倒不如讓他跟我一塊兒到前線去,行軍歷來都是最歷練人的。更何況你如今懷着身子,承乾留在京中,你還要分神關顧他,倒不如我将他帶在身邊。”
李世民說出的道理一套一套的,長孫氏看着丈夫認真的神色,最終也松了口:“便依殿下的意思吧,不過殿下要答應我一條。若是承乾不願意,萬不可勉強于他。”
李世民聞言笑道:“你啊......慈母多敗兒......”嘴上說着,話裏卻沒有抱怨的意思。
李承乾知道這個消息時,擡眼看了看面色嚴肅的李世民。上一世因着沒有發生去平康坊的小插曲,李世民也就沒有生出帶他随軍的心思。實際上,李承乾做為一名男兒,從小就對舞刀弄槍的事情特別感興趣,後來得了足疾,行動不便,但他對行軍打仗的興趣卻絲毫沒有減弱。
在貞觀年間,中原呈平,他的父王,也開始重視文治。而李承乾卻一直沉迷于肉搏游戲不可自拔,這樣的舉動,看在李世民眼裏,就成了不入流的行為。與他那個才華橫溢的弟弟相比,高下立分。
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心中的想法,溫言勸道:“承乾,父王一直以來對你寄予厚望,你自小養在京中,不知百姓疾苦,不知世事艱難,父王有意讓你歷練一番,你可千萬不要讓父王失望啊。”
李世民哪裏曉得,李承乾之所以沒有馬上答應,并不是他不想随軍,而是因為記挂着稱心的狀況。東征洛陽,時日定然不短,若是讓稱心留在京中,李承乾擔心會生出變數。
于是,他沖李世民道:“我願随父王東征,讨伐王世充,只是我懇請父王能夠讓我帶上房遺直。”
李世民蹙眉道:“直兒做什麽要跟着去?”
李承乾鐵了心般勸道:“父王,房遺直是我的伴讀,自然也需要開闊視野,将來才能更好的盡到伴讀之責。我倆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李世民望着兒子認真的小臉,沉默了半晌,最終還是應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