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淵的心思,就連裴寂都不敢妄加揣測,所有人都在等李淵的命令。
最終,李淵同意攻打長安,大舉揮師南下。他的軍隊,是隋王朝最精銳的部隊,本來應當北禦匈奴,可如今卻将矛頭對準了隋的君主——楊廣。
李世民軍中,稱心出神地盯着戰争沙盤,連房玄齡走到他身後都沒有察覺。
“直兒,今天的功課可背好了?”身後突兀的聲音,讓稱心吓了一跳,他連忙回頭道:“背好了。”說着他便等着房玄齡來考他。
在教學一事上,房玄齡絕對是一個嚴師,要是稱心因自滿而有所懈怠,房玄齡的藤條,就會一點都不客氣地抽到兒子的小腿上。
稱心吃過一次那藤條的苦,就再也不敢糊弄了事了。難怪上輩子,房玄齡會教出一個一板一眼,循規蹈矩的房遺直。
房玄齡看了一眼那龐大的沙盤,又瞥了瞥緊抿着唇的稱心,沉聲道:“直兒方才在瞧什麽?”
稱心一頓,小聲應道:“我在看突厥。”
“突厥?”房玄齡有些詫異:“為什麽看突厥?”
稱心指着長城之外的一大片土地,再指了指太原,疑惑道:“我在想,他們為什麽不乘機進犯,太原守軍一撤,明明就是大好的機會,他們觊觎中原那麽久,等的不就是這一天麽?”
房玄齡盯着稱心若有所思的神情,頗為欣慰地點了點頭:“直兒,在你看來,突厥屢屢進犯,為的是什麽?”
稱心蹙眉道:“難道不是為了鯨吞國土,取隋而代之?”
房玄齡笑道:“并不見得。突厥世代居于草原大漠,子民大多無拘無束,他們進犯中原,為的是金銀財寶,绫羅綢緞,卻并不一定想要那最高的寶座。”
稱心遲疑道:“可即便是這樣,如今也正是可趁之機,中原紛争,突厥難道就不想坐收漁翁之利?”
房玄齡反問道:“誰說突厥沒有坐收漁翁之利的?”
稱心愣住了,房玄齡見狀,低聲道:“你瞧瞧如今突厥對中原秋毫不犯的模樣,顯然是已經和中原的某一方談妥了,這漁翁之利也有許多種收法,不用自己出手,靜待他人送上門來不是更好麽,畢竟突厥與長安,相隔甚遠,縱然始畢可汗再厲害,也總有鞭長莫及的時候。”
Advertisement
稱心難以置信地望着房玄齡:“阿耶的意思是,李淵他......”
稱心語塞了,雖然貞觀年間,他久居深宮,可是也曾聽聞太宗大舉征讨突厥的事跡,李淵“勾結突厥”反隋,這是他從未料到的。
房玄齡看着稱心的表情,便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輕嘆道:“直兒,你要明白,這世上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如果此番我們不聯合突厥,有突厥的大軍進犯邊境,即便我們的兵将再神勇,也不可能兵分兩路,這是兵家大忌,必敗無疑。”
聽着房玄齡話中的意思,稱心也不知道此計究竟是他獻給李世民的,還是李淵早已想到,提前部署的。
但是,李淵和突厥聯手,卻是不争的事實。作為聯合突厥的代價,李淵答應突厥,待攻下長安後,除了城池百姓,一應財物通通歸突厥所有。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李淵,很快就憑借着手中的兵力,一路勢如破竹,直奔長安。眼看着一切的進展都十分順利。這一日,稱心正在校場看兵士們操練,卻忽然瞧見段志玄急匆匆地朝他走來。
“段軍頭。”稱心放下了手中的弓,問道:“怎麽這般急匆匆的,出什麽事了?”
段志玄抹了把汗,急道:“遺直,你父親現在何處,大都督有要事找他商量。”
稱心領着段志玄前去見房玄齡,此刻的房玄齡正坐在帳中,手邊是一疊竹簡,兵士們的操練聲絲毫沒有打斷他工作的進度。
見稱心和段志玄進來,房玄齡絲毫不意外地道:“可是都督尋我有事?”段志玄和稱心對視了一眼,只能佩服地點頭。
房玄齡也不推辭,起身便随段志玄往李世民的軍帳走,剛走兩步就聽稱心道:“阿耶,我今日的功課已經背熟,把我也帶上吧。”
房玄齡有些遲疑地看了段志玄一眼,卻見他笑道:“都督說了,遺直聰慧,将他帶上也無妨。”
房玄齡回頭看着一臉高興的兒子,輕聲道:“快跟上吧。”
房玄齡進入帳中,卻發現軍帳裏,除了李世民,還有正在替李世民敷藥的長孫氏。
長孫氏看見房玄齡身後的稱心,眼神一亮,笑道:“遺直也來了,快過來讓我瞧瞧,這是又長高了吧。”
房玄齡蹙眉盯着李世民的患處,沉聲道:“都督,凡事不可操之過急,要保重身體才是。”
李世民渾不在意地擺擺手:“老毛病了,這征戰沙場,哪有不受傷的道理,玄齡不必在意。”
房玄齡見狀,也不好再勸,只是開口道:“都督此番找我,可是為了李密調兵之事?”
這一回,不止是李世民,連長孫氏也面露驚訝之色。李世民感嘆道:“玄齡真乃神人也,我這都還未開口,你便猜到了大概。”
房玄齡笑道:“都督別看我終日待在軍帳中哪也不去,這前線的情報,可是一點不落地全存在我腦子裏。”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一陣,才正色道:“李密如今派人駐守着洛倉,我瞧着他的意思,是要直奔長安來,兩軍交戰,還需早做準備為好。”
房玄齡不慌不忙地與李世民對坐在桌幾兩側,從容道:“都督怎麽能肯定,李密就是沖着西京長安來,而不是朝着東都洛陽去呢?”
李世民一怔,疑惑道:“玄齡何出此言?李密如今屯兵洛倉,先取長安,待人馬休養生息後,再發兵東都洛陽,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麽?畢竟皇帝經營東都洛陽日久,即便如今人在江都,洛陽的兵力也不容小觑。”
房玄齡笑着聽完,轉頭沖一旁坐在長孫氏身邊的稱心道:“直兒,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