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了性方丈道:“李掌門過謙了, 當日李掌門武功卓絕,本寺與天龍寺上門來, 李掌門未傷一人, 這涵養在當今武林也是難得了。”
李滄海見少林方丈也不以她的話為忤, 那是真有武林第一大派掌門的風度, 暗想自己是不是也要學一學。
杜月笙說:頭等人,有本事, 沒脾氣;次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 沒本事, 大脾氣。
看來,這了性方丈是頭等人, 而她是堪堪稱得上次等人中的中上水平。
李滄海環視四周,微微一笑,道:
“大師過獎了。我承蒙家師錯愛,又得師兄師姐們的謙讓, 舔居本派掌門之位,但事實上能力遠不及幾位師兄師姐。本派禦下雖有諸多綠林依附,但常年遠居西域和東海,甫進中原武林, 幾位師兄師姐便想為本派謀劃。
本派欲約束綠林,為中原武林百姓謀福,此事多賴我的大師姐鎮震懾群雄, 我年輕識淺,是遠有不及的。本派欲立足中原,無崖子師兄學富五車,琴棋書畫、醫蔔星象無一不精,便為本派于恒山一帶建壇,選在恒山,也有守衛邊疆,保邊疆百姓少受外族欺辱之苦的打算,師兄之能實在是了不起……”
一番話說的,巫行雲、無崖子都不禁幾分喜悅,特別是無崖子,聽到心上人這樣當衆誇他的,他便暫時将之前她拒絕他的示愛的事忘了。
了性方丈念道:“阿咪陀佛,貴派俠骨仁心,心系大宋社稷百姓,當真是大宋之福。”
少林為中原名門正派,天龍世界少林為首的中原武林都是心向大宋的,不然也不會有玄慈方丈被騙當了帶頭大哥,以為是去雁門關外抗擊遼國入侵的武士了。
馬一平也道:“貴派所慮深遠,邊境的百姓确實深受外族劫掠之苦。我也聽說李掌門正是為大宋打敗吐蕃、大遼武林高手,揚我大宋國威,才得大宋皇帝封為郡主的。”
丐幫的消息總是比別人靈通,這才兩個多月的事,他就知道了。
李滄海朝他微微一笑,說:“少林或丐幫的高手當日若在場,也輪不到我出手了。”
場面的氣氛變得春風化雨一般,突然段思廉道:“那麽,當日我大理天龍寺劍譜被盜,到底與李掌門有沒有關系?”
李滄海頓了頓,才嘆道:
“大師姐為我震懾群雄、二師兄為了立足中原,我三師姐——我的親姐姐便為我謀算武林名望了。
Advertisement
家師在世時曾經提起過,大理段氏‘六脈神劍’乃當世劍法第一。想要快速豎立名望,有什麽方法比得上打敗‘天下第一劍法’最快最有效的呢?
姐姐到底比大師姐、二師兄年輕一些,因為她藝高人膽大,便有些沖動,想做就做,沒有想過後果。以她的武功能入天龍寺取得劍譜、打敗諸僧,若非故意,她又怎麽會讓一個小和尚看到相貌,還故意留下我的名號?
真的貪這劍譜上的武功,取到劍譜後當然不能讓人知道,以便偷偷修煉別人的武功,那麽她即便不易容喬裝,蒙個面還是什麽難事?姐姐并不貪那武功,只因本派武功獨到,學無止境。
她只想為我揚名天下而已,只不過……一不小心,成了臭名揚天下了。
當日天龍寺僧人找上門來,我确實尚不知此事。現在我知前因後果,姐姐做的跟我做的也沒有什麽分別,在此我向大理段氏真誠道歉,并奉還劍譜。
家姐确實看過劍譜心法,‘六脈神劍’這套神功與本派內功不怎麽相融。
我可以承諾,家姐決不外傳‘六脈神劍’劍譜,也不會用這套功夫,況且她也沒學會。
并且為表示本派誠意,我将本派神功寶典‘天山折梅手’的秘笈交由天龍寺保管,以此兩派互為抵押牽制,互不外洩秘笈,貴我兩派兩國化幹戈為玉帛。
不知,天龍寺諸位大師和大理段氏傳人,以為如何?”
李滄海落落大方,朝天龍寺諸僧和段思廉一揖,段思廉連忙站起身回禮,而幾位天龍寺的代表僧人也起身合手念佛。逍遙派的武功高強,李滄海現在還有“大宋禦妹”的名號,大理國對大宋甚是恭順,他們當然不想結下難解的恩怨。
李滄海這解釋邏輯,好像不可信,可是也找不到錯處來。逍遙派功夫之高強,遠超天龍寺,盜劍譜的動機就小得多。而當日李秋水任意進出天龍寺,還給人看去了臉,又留下李滄海的名號,讓人也想不出她的目的。被李滄海解釋成為她打敗天下第一的劍法求揚名,這總比李秋水這樣的高手是個偷東西還顧意跑去給人看臉的傻逼讓人信服一點。
李秋水暗道:這家夥面上裝成這樣,心平氣和,娓娓道來,真是連我都快信了。戲精呀戲精,這人要是陰險起來,我怕真不是對手。
段思廉道:“今日我們前來少林,也不想與中原武林為敵。若能解開這個結,自是兩國之福。”
段思廉看看天龍寺的幾位高僧,看他們也沒有別的異議,便道:“郡主親自道歉,願歸還劍譜,我大理段氏也願退讓一步。郡主說以貴派神功秘笈交由天龍寺保管,互為牽制不外洩,可是我等對貴派這門功夫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又怎麽知那确實是貴派鎮派神功呢?”
李滄海向李秋水看了一眼,李秋水起身,先從包袱中取出《六脈神劍劍譜》,雙手捧到李滄海面前。
段思廉看到劍譜時不禁眼睛一亮,天龍寺乃是大理國鎮國之寺院,“六脈神劍”是段氏至高武學。因為這門功夫極難修習,如俗家子弟不是太過年輕,就是俗事纏身,總之是功力也不到,也無法靜心修習,俗家子弟極少可能練成的。
是以剛才李滄海說李秋水雖得以一觀劍譜,但是與她們門派內功不相融,她沒有練成,無因、無相都沒有懷疑李滄海說的是假話。
現下天龍寺內,像無因、無相這樣能練成兩路劍法的人也只有五個,都是避居為僧,潛心修習一陽指二十年,內功指力非凡才可練成六脈神劍。
到後來索性就藏寶經于寺中,進寺方能修習,不傳俗家子弟了。段思廉是段思平玄孫,也沒有機會一觀寶經。
現在,寶經卻在他手上,他交給了兩位師叔,心底真想看一看,卻又怕被大宋人笑話。
無因、無相一看劍譜沒有錯,互相點了點頭。
李滄海這才微微一笑,說:“想交由天龍寺保管的‘天山折梅手’寶典,又稱‘六路折梅手’,你們六路劍法對應本派六路折梅手,也是剛剛好,誰也不吃虧。據姐姐說,你們那六路劍法,晦澀難懂,非你們段氏子弟根本學不會,其實本派這六路折梅手,沒有本派基礎武功也很難學會,除非是武學奇才。至于此功的威力……當日了緣大師言明,欲請我試試少林寺十八銅人陣。此事是因姐姐而起,那我們姐妹二人,便用此功對戰少林十八銅人,大理段氏可以看看本派的神功的威力,心中這股不平之氣也可消了。諸位以為如何?”
巫行雲忽道:“掌門師妹,我們分屬同門,一榮具榮,一損具損,少林有十八銅人,那我派再加我一個,也不過分。”
無崖子也說:“掌門師妹,還是我們四人一起上吧。”
李滄海微微沉吟,道:“不知了性方丈可否成全?”
了性見天龍寺諸人和馬一平等丐幫中人都大感興趣,且這事又是本派了緣師弟當日說錯了話,今日逍遙派上山來,平和的态度中也帶着鋒芒,少林若是不戰,反而比戰敗還要丢臉了,少林傳承也要保住。
了性道:“了緣師弟曾經有此一言,今日天龍寺諸賢要見證貴派神功安心,說明貴派與本寺十八銅人陣有緣。”
巫行雲道:“我們武功甚是厲害,拳腳無眼,若是少林派不慎有人死于我手,不知方丈又如何說?”
了性道:“雙方約定,點到為止,不可要人性命,李掌門覺得呢?”
李滄海道:“佛門清淨之地,我也不想殺生。師姐,也請你委屈一下,不可殺人。”
巫行雲呵了一聲,這聲呵卻不是輕視李滄海的。天山童姥天性高傲,殺人不用第二招,看不上少林的“粗淺功夫”,這時也見端倪了。
事以至此,了性方丈便吩咐了緣去先去通知,然後招呼幾位貴賓前往達摩院。
少林寺達摩院是少林至高武學院堂,能進達摩院的武學高僧寥寥幾個。十八銅人陣也是達摩院研究出來的以佛門禪功武學為基的陣法,在武林中,素有威名。少林七十二絕技是鎮寺之技,那十八銅人就是鎮寺之陣法了,猶如全真教的“天罡北鬥陣”一樣。
大家到了達摩院的練武校場時,已見有十八個精神抖擻的武僧一排站候在中間。他們不似人們想象中的身上被染料染成金色,而是一個正常的僧人。但是他們一個個太陽穴突出,顯然內功不凡。
李滄海對了性方丈說:“我們也不要太多虛禮耽擱了,大師以為如何?”
……
逍遙派四大高手上前與十八武僧揖手行禮,武僧行了佛禮。
因為點到為止,十八武僧并不使用武器,四大高手也是不需要兵器的,這時武學還比較昌盛,只有內功漸退武學末世,才劍法興盛。
十八個武僧是沉默的,甫一進攻,便如猛虎下山,三十六條手臂和三十六條腿都在幾十年中形成了默契。
李滄海、巫行雲、無崖子、李秋水分戰四方,說好只用天山折梅手來應對少林十八武僧的羅漢拳、金剛掌、般若掌等絕技。
對方人多,四大高手每一個人都要面對八條以上的手臂朝他們身上各個部位打來或者擒拳,四人以快制勝。
巫行雲右手轉了個圈,翻将過來,揮灑自如抓住一個武僧的手腕,就像飛快将之分筋錯骨,讓對方喪失戰鬥力。
可是以她的功夫,居然一時沒有成功,她再要用勁,時機已過,有八條手臂打向她不同的方位,她不得不施展淩波微步逃開一局,心頭着實不甘。
忽聽李滄海道:“他們練了金鐘罩功夫!”如此,分筋錯骨手若不能瞬間得手,時機一過,對方陣法的配合攻擊就到。
李滄海又以輕功配合點穴手法,她還沒有出聲,便聽無崖子道:“他們有移穴功夫。”若是有移穴功夫,他的北冥神功也一時之間不能吸他們的內力。
李秋水也是沒有得手。
一時之間,四人與十八武僧混戰成一片,四人按規矩不能猛下殺手,但是四人縱橫來去,十八武僧也奈何他們不得。
在場的少林、天龍兩寺武學高僧看得是心曠神怡。從未見過這樣像舞蹈一樣優美的功夫,而那輕功身法更是精妙絕倫。
不過四人一時戰之不下,他們已覺得失了逍遙派弟子的威名了。
忽聽李滄海道:“金鐘罩功夫貴在一口氣,既然如此,只有失禮先卸下諸位大師的下巴了。”
少林有鐵頭功,從來沒有聽說過鐵下巴功的,就算他們比常人難卸一點,他們用上十成功力,總能辦到。對方一口真氣散了,什麽金鐘罩和真氣移穴功夫都沒有用。
無崖笑道:“妙極!”
李秋水暗道:陰險!
不過,李秋水身體很誠實,就第一個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