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客談瀛州,煙波微茫信難求。
東海舟山群島中有一座海島,是逍遙子年輕的時候曾經住過的地方,曾經叫做“天涯海閣”。
此處也修建得亭臺樓閣、雅致精巧,處處芳草萋美、明霞籠罩,可堪稱海外仙境。
逍遙子後來率領一些外門弟子征服了三十六島後再向內陸擴張,他游歷西域時發現了缥缈峰的美景,流連忘返,才又召集工匠建起了靈鹫宮。
那都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在逍遙子降伏七十二洞綠林中人後,他在江湖上居然不知道還要追求什麽。靜下心來後,他才想起了自己一身武學的傳承大事,因而訪遍天下,尋找良材美質。
逍遙子自有一股傲性,自己一身武功,非質高、美貌者不收為入室弟子,結果二三十年才找到了巫行雲這個大弟子,三年後收了無崖子,再過三年在江南收了李秋水,李家沒有人之後李滄海孤苦伶仃,又是良材美質,就收她為關門弟子了。
逍遙子的四大入室弟子卻不知天涯海閣這處道場,逍遙子最近一回到這裏來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幾十年前留下的四房仆人如今連孫子都老大不小了,事實上已經繁衍出老、中、青、少、幼五世近百人了。
這些仆人也會一些逍遙派基礎的武功,在這座島上辟有田地耕種自給,每年到是會去中原三次,采辦些必需品。
他們活得倒比中原普通百姓強多了,海上的強盜也基本不敢來天涯海閣撒野。
李滄海很喜歡這裏,這裏更像逍遙世外的桃花源。
這裏的許多房屋雖然因為年久又臨海被鹹濕所侵而顯得舊了一些,但是早被收拾得一塵不染。
李滄海休息了一天,就被逍遙子帶到地下密室,這裏卻只有他極信任的兩個現年已經80多歲的老頭兒才能進來打掃。
只見一間足有一百五十平米的大房間裏,四根巨石柱上雕着盤龍,屋子四周放着十八顆如石榴大的夜明珠。這些夜明珠便如現代街頭的一些彩色裝飾燈一樣的效果,沒有太亮,但也能讓四周能辨識物體。
逍遙子在一根石柱上的一個機關轉了一下,忽然四根石柱上的盤龍龍口都吐出火來,那雕刻突出來的龍頭居然是四盞油燈。
Advertisement
這時屋子瞬間更加明亮,李滄看四周打量着,卻聽逍遙子說:“你看什麽?”
李滄海說:“師父,您這個地下室通風口在哪?這在地下密室點着火,沒有通風可不行。”
逍遙子忽板起了臉:“就知道操心這些閑事,還不快過來坐下。”
李滄海只好不再去研究了,順着逍遙子的指示在石榻的另一面坐下,她屁股一沾上,俏臉不由得綠了。
寒氣直從她的腚沖上百彙穴,饒是她在年輕人中內力是絕佳的了,但這種冷還是不由得讓她哆嗦。
這逍遙派也有寒玉床?這可比冬季的缥缈峰還要冷呀,怕是北極圈內的冷吧。
“坐好。”
李滄海只得盤膝安坐,實在太冷,只能運功禦寒,好不容易才稍稍緩解。
逍遙子看着滿意了,才說:“為師收了四個徒弟,沒想到最終卻是要把衣缽傳給你這個女娃娃。但想你有股女子中難得的剛強,天性灑脫幹脆,女娃也是可造。”
李滄海說:“師父教得好。”
“少拍馬屁。”逍遙子直接打斷,說:“你可知我逍遙派的來歷?”
李滄海搖頭,暗想:逍遙派就是逍遙派,原著中根本就沒有談及來歷,何況她穿的好像不是原著。
逍遙子嘆道:“為師今年已經是兩百二十八歲了,此壽數怕已經是極限。若是我早些年便修煉‘長春不老功’許還能多活三四十年。但是我兩百歲才開始修習此功,實則髒腑五衰,修什麽神功都無用了。我練成了也不過延個四五年的壽數而已,我現已活不過五年了。”
李滄海這時卻完全怔住了,眼中不禁有些濕潤,逍遙子哧笑道:“你少給為師流貓尿,時人七十古來稀,為師都活了兩百多歲了,就算是死也是喜喪。”
李滄海說:“師姐和師兄都不知道嗎?”
逍遙子說:“他們若是知道,我們豈能這麽輕松出來?少不得拖拖拉拉了。”
李滄海現在明白了,為何師父這麽心急,要讓他幾個徒弟修煉長春不老功,因為他沒有更多的時間了。只有盡快挑出下一任掌門人來,他才有時間在這四五年裏培養其撐起逍遙派門戶。
逍遙子又說:“為師俗家時姓李,是唐時太史令李淳風的一支後裔,與你倒有些淵源。”
李滄海大吃一驚:“李淳風?和袁天綱著了《推背圖》那個李淳風?”
“你竟不知自己祖上是誰嗎?”李秋水、李滄海的祖上也是李淳風,只不過是另一個兒子的一支,五代十國北方混戰,只江南錢穆護着一片百姓安居。李秋水和李滄海的曾祖父就遷居到南方,成為當地的一個鄉紳。
李秋水和李滄海這一房因為父母沒有生兒子,父母去世後,族中也要奪了她們的財産,原來的李秋水教訓了那些族老,把妹妹帶上了缥缈峰。
“……我當時年紀尚小,況且姓李的那麽多。”李元吳也姓李,可他連漢人都不是,後來還改回黨項姓氏。
逍遙子暗暗搖了搖頭,幾分無奈,說:“李淳風擅易理、風水、陰陽之學,棄官而為道。他亦擅長道家武學,隐世之後潛心于易理、內經、陰陽,研究長生之道。他陸續開創了三大奇功,最後在三大奇功之上另建高築,創出了長春不老功。但那時他自己已經年老,髒腑具衰,已然不能再練成這些神功了。他生前把所有武學秘笈傳給他的一個孫子,就是我的祖父。我的祖父雖也擅易理卻不會絲毫武功。當時江湖上并不太平,天下又興起追查《推背圖》的風波,朝廷江湖都在查訪祖師的後人。祖父不得不把祖師留下的武學典籍讓我背誦下來,然後将秘笈全都毀去。但是我們一家仍然受了牽連,慘招滅門,只有我早被暗渡陳倉送到東海才幸免于難。”
李滄海問道:“那後來呢?到底是誰做下那惡事?”
李滄海心想:這武俠世界不是完全的歷史,李淳風能著出《推背圖》這種奇書的千年奇才能創出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小無相功’、‘天長地久長春不老功’不奇怪。那個黃裳的名頭比李淳風小多了,在武俠世界,黃裳能著《九陰真經》,李淳風這個千年牛逼的人創出逍遙派的神功也就合乎情理了。
逍遙子冷笑道:“誰也沒多幹淨,但是當時皇室和那些掌握大權的藩鎮對《推背圖》很是在意,皇室脫不了幹系。”
李滄海想着兩百年前,驚道:“是大唐的皇室和藩鎮嗎?”
逍遙子白了她一眼,她不禁咂咂嘴,剛才問了一個很驚人,卻又很傻的問題。兩百年前不是大唐還是什麽呢?
逍遙子又接着說:“我醉心于記在腦海中的祖師的武學,祖師的許多心得書卷我也看過,所以我依次都忍不住嘗試過。有北冥真氣的內功打底子,什麽招式都易使出來。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白虹掌法等這些武學招數是我潛心武學百年後,在缥缈峰上悟出來的,揉合了我閱盡武學典籍和百年江湖經歷的精華。我縱橫江湖一百多年,歷經唐、五代十國又至宋,也算赫赫揚揚一生,老來才發現身邊沒有可傳祖師與我的衣缽的人。尋訪二三十年才找了你們幾個徒弟。‘長春不老功’終是我派最高深的內功,但當年祖師自己沒有練成過,自己一人練,無人引導,其實兇險異常,所以初時我也沒練。到老來卻不甘心,這十幾年我都花在上面,有兩百年的閱歷倒讓我可以化解兇險。祖師自己沒有練過,其實那神功實際練起來也略有誤差,我做了修正後才真正練成了,如今卻叫你這個小娃娃揀了便宜。”
李滄海淡笑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古來如此。祖師潛心研究,以大智慧創出奇功,但最後武功冠絕天下、縱橫百年的是師父。師父亦乘了祖師的涼,現在我不過是乘師父的涼,将來又有我的徒弟乘我的涼。人生代代無窮已,均是後人占前人便宜,所以說做人不能數典忘祖。”
逍遙子不禁哈哈大笑,實是難有的暢快。
逍遙子接着教她背誦《長春不老功》第二重的心法,當時四大弟子都背過第一重心法,但是第二重心法,目前也只李滄海見到。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馀……”
道家養生養氣本也是源于《道德經》,總綱正是對“道”的正本闡述。
損不足而奉有馀,就是說遵守天道運行規律改正缺點,保證勃勃生機。
李滄海再背下去,背到“氣”“精”之類的概念,人體氣行十二時辰和四時時節均有不同,以吐納運功去豐盈體內“氣”“精”,再通奇經八脈,精熟蓄氣之法。
其中變幻深奧,連練功的時辰都有講究,與之第一重又是不一樣。
李滄海對着逍遙子陳述了她對第二重功法的理解,逍遙子一邊聽着,時不時滿意地點點頭,又在關鍵處提點啓發讓李滄海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