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梁妠
屋內的陰暗處随即響起一個沙啞的男聲:“香蝶自從昨夜來到寬弘樓,便一直在後堂屋,其間并無異動。”
班始緩緩說道:“陰城那邊須得繼續關注,此人愚蠢,有時又會聽從旁人教唆做出些瘋狂事體。”
“諾。”
班始仰首望向窗外,湛藍的天空中飄着薄雲,有一行大雁扇着翅膀,呈“一”字悠然南下。
八月初一雁門開,鴻雁南飛帶霜來。不知長安的部屬是否也能看到這一行大雁?
班始微微出神地想了想,片刻後問道:“子瞻對那阿六所說遇仙一事有何看法?”
“依某之見,此人不像作僞,他所說的事體某聞所未聞,若非神仙,那就是有一位無所不知的高人隐在他身後指點。”
班始微微皺眉,他并不認為世上有人可以做到無所不知,但神仙之說似乎更加無稽。
“中候真的有意将那人帶去長安?”陰暗處響起一聲問話。
班始想起當時自己從阿六身上聞到的那股清新的味道,心裏不知為何有些異樣,“不管他的才學來自何處,既然他知曉這麽多事體,自然不能任其埋沒。”
“依某看此人膽小得很,若讓他去到長安,只怕不用多久就會因驚吓過度而死。”那個名叫子瞻的男人說道。
班始淡淡一笑:“未必。”
他想到那小子一雙眼睛滴溜溜轉就覺得好笑,那人長得俊俏,性子雖狡猾,但自有風骨,絕非懦弱之輩,他相信自己不會看錯。
“此人不願前往長安,中将計将安出?”子瞻又問道。
班始悠然說道:“不急,過兩日再看看。”
“中候此番回雒陽本為了長史之事,子瞻不才,無良策可營救長史,望中候恕罪。”男人沙啞的聲音中帶着愧疚。
Advertisement
“這如何能怪你呢?”班始嘆道:“叔父之事不易施為,縱使我如何心急也無法立解此僵局,昨夜阿六獻計送螽斯,我已派人火速購了一件玉器,定能趕在明日內送入宮……然而此計只怕與以往一樣無甚效果,你再去托附多兩個牢人,照顧獄中的叔父,我只望他的身子骨可以熬得住,至少要等到我救他出來。”
“諾。”
梁珏自時不知此番對答,此刻他正忙着安慰香蝶。
香蝶這妹子估計是被班始那一喝駭怕了,走出寬弘樓後,一個人躲在路旁的草叢中嘤嘤哭泣。
梁珏禀持着在後世時的心軟,最是看不得妹子哭泣,當下便上前軟語安慰。
好說歹說,香蝶終于破涕為笑。
她從腰間取下一條粉紅色的汗巾給自己擦淚,梁珏見那汗巾上繡着兩只栩栩如生的小彩蝶,不由得稱贊了幾句她的繡功。
香蝶一笑,将汗巾重新系回腰間,望着梁珏道:“六郎,你的頭發還未束呢。”
漢朝不比其後的魏晉,披頭散發不是潇灑曠達的象征,反而會令旁人覺得此人不修邊幅。
梁珏嘆了一口氣,道:“是啊,白玉冠不知被我放到哪裏去了,我自己也不會束,昨日在公主面前鬥膽用柳絲綁住頭發,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手笨。”
香蝶道:“我會束發,若不嫌婢子手拙……”
梁珏忙道:“不嫌不嫌,你的手一看就巧得很,哪裏會拙。”
香蝶抿嘴一笑,右臉出現一個深深的酒窩,在陽光下更顯嬌俏。她心想:都說六郎白長着一張好看的臉,腦子卻很笨,聽他說話明明聰明得很,哪裏笨了?
香蝶的手的确很巧,片刻後,她就幫梁珏用一根青布條束好了頭發。梁珏之前聽了浮生一度的話,知道像他這種身份的男子戴白玉冠不合适,于是就不再戴冠。
為梁珏束好發後,香蝶就走了,美貌的妹子就連走路都顯得美。梁珏欣賞地望了她的背影好一會兒,正要轉身回自己暫住的小屋,突見路旁拐角處一片芭蕉葉一動,一個人影飛快地往遠處逃竄。
看那背影,像是昨日在陰城面前侍候的大郎與三郎兩人中的一個。
那人又想作什麽妖?
不怕,反正現下公主對他仍很寵愛,班始也似無甚惡感。就算那家夥再出奸計,他也有辦法應付。
如此想着,梁珏便不再理他,小聲地喚浮生一度,然而那中年癡漢不知是不是去看AV了,就是不肯顯身。
系統給出的最終任務究竟是什麽意思?難道說,要是班始沒有愛上他,他就不能回到後世?
這太荒謬了!
梁珏想得頭昏腦脹,最後索性将此事抛在腦後,回小屋補眠。
**********************************************************************
如此過了一日。
夕陽已墜,暮色未合,秋日天空下的宮牆顯得高大而雄渾。
無聲無息中,永樂宮漸漸滲進了陰暗,放置于地上的一盞銅油燈被人點燃。此燈的造型為一名身着寬袖曳地曲裾的宮婢,宮婢微微俯首,長眉細目,神情恭謹,她跣足正坐,手上所執的豆形燈座內散發出明亮的光。
宮婢高舉右臂于她的前方,左手自然伸出,手心朝上,燈具便放置于她的左右手之間。她的右邊袖口形成燈頂,中空的右臂便是煙管,從而将煙吸入銅像體內,令宮中的貴人免于被煙所熏。
此青銅像油燈甚大,高達兩尺,寬盈一尺,重達三十斤,造型亦精巧,更兼通體鎏金,華貴非常。如此巨大且如此華貴的油燈實在少見。
其時皇宮分為南宮與北宮,南宮是皇帝與衆臣朝賀議政之所,北宮則是皇帝與嫔妃的寝宮。北宮總共包含了二十餘座宮殿,在這二十餘座宮殿中,這麽高大明亮的油燈只有一座,就是此刻放在永樂宮中的這一座。
燈光穩定而明亮,照得永樂宮內堂堂皇皇。雪青色的地衣,黑檀木的案幾,淡紫散花錦簾後面的坐榻上鋪着素色的褥子,牆上挂着幾張列女圖。放眼看去毫無奢華之氣,樸素淡雅到了極點,令人難以想象這裏竟是天底下最為尊貴的皇宮。
十四歲的梁妠端端正正地坐在榻上,身着一件缃色短襖配同色襦裙,頭上戴着明晃晃的赤金蝴蝶步搖,一張圓臉上五官甚為秀麗。
其時長樂宮中除了她之外就只有兩名靜默侍于一旁以候她召喚的宮婢,她大可略為放松自己,然而她早已習慣即便在無人之所都規行矩步,絕不懈怠。
燈光照在她的臉上,只見此刻她正微皺着秀氣的眉,盯着放在面前小幾上的一件物事,神情有些茫然。
那件物事是一個用玉雕成的正在振羽的螽斯,是班始送給她的生辰禮物,趕在今日下午送進宮。
今日是她的十四歲生辰,五日前衆人送的禮物就已入了宮,其中包括班始送的,他為什麽要于今日特地補送一只玉雕螽斯?
據她聽來的消息,為了讓這只玉螽斯及時送進宮,跑廢了兩匹馬,信使幾近力竭。
伸手将那螽斯拿起來,燈光将玉雕照得纖毫畢現,可以看出刀功不錯,玉質相當潤澤。
但世家出身的梁妠一眼就看出此玉雕做工還不夠細致,且匠意甚濃,應該不是大家手筆,更像是臨時在某個玉器店買來的。
如此一個玉雕,怎會重要到令班始寧願付出不小的代階也要讓它趕在生辰日送進宮?在它身上到底藏着什麽秘密?
班始與梁氏不算親近,他此次如此急切地送這個玉雕,讓人感覺有些不尋常。
在收到這只玉雕後,梁妠屏退了左右,将它翻來覆去地看,卻沒有發現任何特別的印記,也沒有發現有中空之處。試過對照着陽光來看,試過放進水中看,試過用火烤,玉雕上都沒有顯示任何字跡。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玉螽斯,班始想要傳遞的消息并沒有直白地寫于其上。
那他到底有何用意?
梁妠想了好一會兒,卻始終不得要領,不禁有些氣餒。
她自小聰慧,九歲便能背誦《論語》,并能領略《詩經》中的大義,父親梁商頗為驚異,從此就對她寄以厚望,認為日後她必定會貴不可言。
此刻她察覺自己有些心浮氣燥,便微閉雙目,放松自己,平心靜氣。
既然趕在生辰日将玉螽斯送進來,說明這份禮物與她的生辰有莫大的關系。“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詩經中的《國風周南》有這麽一句,她是知道的。
那麽班始只是用玉螽斯來頌祝“多才多孫”?不,這層意思太簡單淺顯了,父親曾經教導過,若某事過于簡單明瞭,那多半是一種假象。
何況,若只是這層意思,何必如此匆忙地趕在她的生辰日送過來,倒象是怕錯過了什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