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木瓜骨邊肉沙拉
石天華老人家接過工作人員送上來的锉刀、拆骨刀和斬刀, 開始表演分解整豬。
石天華已經有七十高壽了, 可拿起刀來卻絲毫不現老态,刀在他的手中,像是和他的身體融為一體似的,十分和諧。他的每一次下刀都精準到位,每一次分解都恰到好處, 五分鐘之後便将整只豬都分解完畢了。
豬身上最特級的肉是裏脊肉,口感最嫩;臀尖肉全是瘦肉, 品質次之;五花肉雖然要再差一些, 但肥瘦相間口感香味極佳,也是廚師做菜愛用的肉。
貨臺上的那只豬看起來有200斤左右, 分解後差不多有20斤的裏脊肉、5斤臀尖肉、25斤的五花肉。一共50斤的好肉,無論如何都夠32名選手分了。
但是節目組顯然不想讓選手們太過順利。
開昕眼睜睜地望着石天華割了下2份裏脊肉、1份臀尖肉和3份五花肉,就讓工作人員将剩下的好肉給收走了。
開昕:……
緊接着,其他部位的豬肉也被石天華一一再分割,只恰好留下部位迥異的32份豬肉。
開昕遠遠看了下, 貨臺上沒有豬血脖、豬內髒, 也算是節目組僅存的仁慈了。
石天華用紙巾擦幹淨手, 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簽筒開始抽簽。
第一個抽中是12號選手, 一個看起來四十多歲, 穿着亮眼玫紅色T恤和黑褲子的中年大嬸。
大嬸沒有絲毫猶豫,動作幹脆地選了五花肉和生菜, 就回到了自己的料理臺前。
緊接着一個個選手被叫到號碼, 依次上去挑選豬肉和蔬果。
輪到2號選手王建章的時候, 開昕見他挑走了豬後頸肉,和一個金黃的芒果。
女主持人叫住了他,對着攝像機介紹道:“王建章廚師想必很多人都認識,他在陽城電視臺還有一檔美食節目。我想問問王廚師,您挑這兩種食材有什麽用意呢?”
開昕有些意外,有韌性的豬頸肉和軟爛的芒果搭配,是要做成什麽菜呢?
王建章直視攝像頭,表情充滿自信:“我要做咖喱豬頸肉,而這顆芒果則是我的秘密法寶。”說完,他便下臺去了。
“哇,芒果和咖喱,我好期待!”女主持人側過身問道,“胡作家對美食研究十分透徹,有沒有想到這位選手要怎麽組合這兩種食材?”
胡慧芳對着話筒笑道:“我目前只想到了一起煮或者拿芒果做醬料,不過芒果和咖喱的組合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很期待最後的成品。”
簽筒中的簽越來越少了,貨架上的豬肉和蔬果一樣樣的地被選手挑走,可開昕卻一直站在原地。
飯可以多吃,話不要亂說。不僅不能亂說,想一下也不行。
開昕第一次極為痛徹地領悟到了這個真理。
等到臺面上只剩下三塊豬肉時,開昕終于聽到石天華的口中說出的“8號”。
他跑到貨臺前,可看見臺面上的食材時,卻發愁了。
豬肉只剩下三種,一對豬手、一對豬腳和四條帶肉的筒子骨。開昕朝旁邊一看,蔬果只剩下木瓜、苦瓜和檸檬。
開昕想了一下,挑中了筒子骨和木瓜。臨要下臺前,他被女主持人叫住了。
“這位選手叫開昕,真是個寓意極好的名字,我能問問你為什麽不挑豬手豬腳,而是選擇豬腿骨嗎?”女主持人笑着将話筒遞到了開昕的嘴邊。
四個評委嘉賓和剩餘31名選手的視線,立刻移到了開昕的身上。
開昕保持鎮定,微笑着對主持人說道:“因為我想要做兩道菜,所以選擇了筒子骨和木瓜。”
“兩道菜?”女主持人有些驚訝,但因為比賽尚未正式開始不方便繼續問下去,便讓開昕先回到了料理臺。
下一位被叫到的是7號選手,正是開昕左邊那位具有古典美氣質的女生。
女生選了豬手和幾顆黃黃的檸檬,轉過身來時臉上帶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而最後一名男生,愁眉苦臉地選走了和他臉色十分匹配的苦瓜和豬腳,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關昱清了清嗓子,對着話筒說道:“除了各位親自選中的兩種食材,其餘的香料、調料全部都不限制使用。我很期待各位奉上的饕餮大餐。”
“計時開始!”女主持人一聲令下,懸挂在嘉賓席上方的計時器立刻開始倒數。
開昕剛才挑選食材看到筒子骨時,立刻想到了奶奶曾經做過的涼拌骨邊肉。
筒子骨上沒有什麽肉,價格比排骨便宜很多。開昕小的時候,豬肉店的老板知道開昕奶孫倆日子過得清苦,經常會送兩根筒子骨給他們。當時奶奶會用筒子骨炖湯,希望能給開昕補鈣讓他長高一些。
吃多了肉湯沒想到開昕更饞肉了,奶奶就想了一招,将炖好的筒子骨上的骨邊肉剃下來,給開昕做拌面吃。
炖得軟爛又不會松散的骨邊肉,淋上用蔥頭炸出來的香油,再配上裹了花生醬的細堿面,構成了開昕童年時最美好的回憶。
所以開昕決定選筒子骨,配合清甜的木瓜,做個一“骨”兩吃—— 一吃是炖湯,二吃是沙拉。
開昕迅速地将四條筒子骨放在流水下洗淨,緊接着放入竈上的冷水中,大火燒開去除骨頭上殘留的血水和淋巴。最後将筒骨和姜片一并放入高壓鍋中加水炖煮。
煲湯應當用砂鍋小火慢炖,湯才會比較濃郁。但今天比賽的時限是45分鐘,開昕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高壓鍋。
高壓鍋炖湯時食材中的蛋白質和油脂會因為高溫迅速析出,湯會稍顯油膩。
開昕選擇的另一種食材木瓜,恰好能夠中和掉這種油膩。
節目組提供的這兩個木瓜尚未熟透,表面還帶着微微的青色,捏起來也比較硬。這樣的木瓜還不能直接食用,入菜卻剛剛好。
将木瓜清洗去皮,開昕把一個木瓜切成塊放進高壓鍋中一起熬湯,另一個切成細絲放置待用。
開昕擡頭時發現已經有選手将做好的菜品端上去了,心裏不禁有些着急,急忙加快手上的動作。
這時候一架攝像機出現在了開昕面前,開昕對着黑洞洞的攝像頭,不自覺地開啓平日裏的直播模式:
“将白糖、魚露、辣椒、大蒜、白胡椒粉、香芒和白葡萄酒醋一起搗碎攪勻,沙拉的醬汁就做好了。”
他沖鏡頭微微一笑,邊說邊用擀面杖用力碾壓塑封袋裏的混合醬汁,白皙修長的手背上顯出微微凸起的青筋。
攝像師小哥眼尖地将鏡頭對準了開昕的手,拍下了這一幕。
時間已經過去了30分鐘,壓力鍋裏的大骨湯已經炖好,開昕松開氣壓閘門,滾燙強勁的熱氣立刻哧哧向上冒出。
鍋裏的骨湯香味濃郁,呈現淡淡的橙紅色,中間點綴着橙紅色的小塊木瓜。接下來加入少量的鹽調味,第一道木瓜筒骨湯便做好了。
開昕将取出來的筒子骨放入冰水中晾涼後,用小刀剃下筒子骨邊緣的骨邊肉。
骨邊肉和切成絲的木瓜,同調好的醬汁攪拌均勻,第二道木瓜骨邊肉沙拉就完成了。
嘉賓席旁的大屏幕捕捉到這個畫面,石天華看着近鏡頭下的兩道菜品,點了點頭說道:“湯算是老火湯,沙拉又加入了東南亞菜愛用的魚露和香芒,我很期待成品的口感。”
盛湯、擺盤後,開昕舉起手示意自己完成了。時刻關注着選手動态的主持人道:“8號選手完成了,現在請他為四位嘉賓呈上他做的菜。”
開昕将托盤擺到嘉賓席前的那張黑色大理石長桌上,發現已經有一些選手的作品被品嘗過了,被擺在邊緣的位置。
四位嘉賓盯着開昕,攝像機也在側面拍攝着開昕和嘉賓們的反應,開昕後背出了一層薄汗,有些緊張地放下了托盤。
美食評論家胡慧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問開昕:“8號選手為我們介紹下你的菜品吧。”
“我選用的食材是筒子骨和木瓜,”開昕邊說邊将四碗清香四溢的骨湯擺到四位評審手邊,又将那一盤沙拉擺在了四人的正中間,“請四位評審先品嘗沙拉,再喝湯。”
石天華最先動筷,夾了一筷子沙拉放進了口中,慢慢咀嚼品嘗着。
清脆鮮甜的木瓜絲上沾着酸辣的沾汁,骨邊肉軟硬程度剛好,不柴不爛,輕輕咀嚼一下竟然還有些彈牙,強烈的刺激瞬間将口中的味蕾全部打開。
石天華忍不住又細細回味了一下,才端起面前的那碗淡橙色的清湯喝了一口。
木瓜香味全部融進了湯裏,吃不出來調料修飾的痕跡,只有甜、鮮、暖、香,仿佛整個人都被安撫了,湯汁順着口腔一路向下,沿着喉嚨直達胃部,讓人覺得十分舒坦。
石天華放下碗,表情很滿意:“這道沙拉和湯完成了餐前開胃的職責,将食客的胃口充分調動了起來。”
一旁的胡慧芳也放下了筷子,道:“我本來以為你會做醬大骨或者僅僅是煲個湯。木瓜骨邊肉沙拉讓我很意外,但是很好吃。”
開昕深呼吸了一口氣,不敢松神,轉而看向剩餘兩名嘉賓評審。
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Sabina彎起了碧綠的眸子,通過翻譯同樣表示了對沙拉中加入骨邊肉這一創意的贊賞。
“這兩道菜很合我的口味。”輪到關昱時,他臉上漾着笑意,“說實話我挺想再多吃幾口,但是肚子不夠大。”
開昕彎起了嘴角,向四位嘉賓評審鞠了一躬。
聽到四位嘉賓評審的一致好評,開昕略微松了口氣,可是沒聽到最終宣布的結果,仍然沒有放下心來。
回到自己的料理臺前時,45分鐘的計時剛剛結束。開昕看着一名名選手依次将自己的作品送上去,又帶着或喜悅、或沮喪的神情走了下來。
大家心中都十分緊張,靜靜地待在原位等待最終的評審結果。
四位嘉賓品嘗完32名選手的菜肴後,在嘉賓席後經過商量,将一份用紅色信封包住的最終結果,送到了女主持人的手中。
“緊張而又精彩的第一輪比賽正式結束了,嘉賓們根據‘變’這一主題選出了晉級的16位選手,進入下一場比賽。下面我來宣布晉級的選手名單。恭喜2號選手王建章,請問你現在是什麽感受?”
蒜頭鼻男王建章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話筒,得意洋洋地答道:“下一場比賽我一定會繼續贏的!”
“我們也期待你接下來的突出表現。”女主持人笑着說,“下一位是7號選手賀嫣,恭喜你。”
賀嫣微微一笑:“謝謝老師們的肯定,我會繼續努力的!”
……
開昕聽着女主持人念出的一個個名字,從不知道自己的心跳有一天可以跳得這麽快,快到幾乎要從喉嚨裏蹦出來一樣。
女主持人看了眼手中的晉級名單,擡頭笑着對攝像機說:“恭喜8號選手開昕也晉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