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課要正常上,國慶節目也要正常準備,何光沒有辦法逃開充斥在整個高二教學樓裏此起彼伏的弟子規,逃不開的時候只能睜開眼睛勇敢面對。
這時候,無論是講臺上組織的語文課代表還是在教室裏修正讀音的語文老師,亦或是坐在課桌邊咿呀跟讀的同學們,每個人的表情都無比的鮮活,他們張着嘴仰着頭嘗試着熟能生巧,背會其中節選的那個章節。
何光明明身在其中卻又像個局外人。
他是個看客,面前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戲,在那裏弟子規只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塊瑰寶,他用短小的文字講述着經年持久的大道理,道理之所以被稱之為道理,就是因為無論是古是今,他都在影響着一些人,何光也是被影響的其中之一。
何光通過弟子規懂得的一個最大的道理是,“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所以這麽多年,何光雖然一直都被何定國控制着,可他的心一直都沒有屈服過他,何光在自己的面前畫了一個能夠逃出生天的大餅,用來滿足自己每一個饑餓的時刻。
有感情的朗讀和磕磕碰碰的背誦是有區別的,一種是持續不斷的,一種是永不連貫的,何光發現自己恐懼的并不是弟子規,而是當時的那個環境,而當他離開那個環境,身處在熟悉的熱鬧的教室中,何光覺得自己并沒有那麽害怕。
剛開始的恐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入其中的何光,何光永遠都能很快的适應周圍的環境,這是他從小時候就練就的能力,這麽多年來這個能力讓他走的輕松了很多。
是不是因為當年何光還未離開的父母就預知了何光不會平坦的未來,所以早早的磨煉他的心智,磨煉的他的求生意志,這讓何光哪怕遭受到了再多的苦難,也沒想到過要一死了之,想死的人,都是因為太過于在乎自己了,何光不一樣,他習慣于在乎自己是不是還能活着。
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來,才能改變。
教室裏背誦的聲音變得整齊了很多,何光告訴自己,“弟子規只是弟子規而已。”
百裏聽到了何光的自言自語,湊到何光的身邊問,“你剛才說什麽?”
何光笑着把百裏抄的弟子規拿了起來,細長的手指指着其中的一個字,“我說,這句是見人惡,即內省,那個字念xing,不是sheng。”
百裏跟着念了兩句,然後繼續向下讀着,全然忘記了剛才問了什麽,而何光的前桌,打着交流的幌子從筆記本下面拿出來了被标注的密密麻麻的數學書,然後轉身把書擺在了何光的桌子上“光哥,這個題這一步是怎麽推導的,我有點想不通。”
明明還有學習更好的,卻還是會問不着調的何光,何光把這理解為溝通感情的一個步驟,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對朋友的信任。
而“光哥”這個由百裏第一次叫出來的稱呼,已經漸漸地取代了何光的名字成為了一個流傳甚廣的外號,分明何光的年齡也沒有大到哪裏去,但光哥這個名字還是成為了對何光的一個愛稱。
可能外號是會傳染的吧!
何光看美劇起源是英語老師在教室裏放了45分鐘的電影《蜘蛛俠》,可是發展到高/潮的情節被突如其來的下課鈴打斷了,看了一半的電影随着英語老師抽走U盤就那麽離開了,這個電影算是夭折了。
那剩下的一半劇情變成了何光心裏猜不透的結局,這種感覺并不好受,就像吃飯的時候只吃一口,說話的時候只說一個字,留下了無盡的空洞。
早知道是這樣,何光哪怕是睡覺也比看電影看一半好,可已經看了,後悔也沒有用了。
自從英語老師走後,百裏就一直在何光的耳邊念叨着蜘蛛俠,蜘蛛俠,蜘蛛俠,百裏和何光一樣想知道接下來的劇情,所以百裏在中午回家之後把蜘蛛俠整個系列的電影都下載到了手機裏。
下午自習的時候百裏把手機藏在堆得高高的課本後面,然後點開了45分鐘後面的電影,左右聲道的耳機一個在百裏的耳朵裏,一個在何光的耳朵裏,他們聽着耳朵裏的美式英語,看的很認真。
他們看完了《蜘蛛俠》系列,看完了《鋼鐵俠》系列,看完了《雷神》系列《蟻人》系列《無敵浩克》系列《美國隊長》系列《複仇者聯盟》系列,甚至還追了衍生劇《神盾特工局》,自習課在看,下課在看,就連班級為國慶彙演排隊的時候都在看,不過因為身高的原因,何光沒辦法站到百裏的身邊,否則他們一定還會看。
他們看完了所有能夠找到的漫威電影,然後又從漫威電影轉戰到了美劇《老友記》《吸血鬼日記》《瑞克和莫蒂》……
上課的時候他們不敢把手機拿出來,只有在下課和自習的時候才會共享手機裏的世界,何光從來沒有看過這麽多電影電視劇,那些從右耳裏傳來的英語留在了他的腦海裏,然後時不時的跳出來幾句中英夾雜的對話。
何光問,“What are you 弄啥呢?”
百裏答,“Eat 零食,DO you want 嘗一嘗?”
因為這樣,何光第一次覺得英語作業是這麽有趣,晦澀難懂的長句子在腦海裏分割成了簡單的句子,就連完形填空也能一遍看下來也能選完所有的答案,雖然一半都是蒙的,但那不是随便蒙的,都是正正經經的憑感覺蒙的。
不知道是誰說過看美劇可以學習英語,何光覺得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