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小巴車晃晃悠悠的下了輪渡,接下來應該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李彩玲有些緊張,手裏緊緊抓着自己書包的拉鏈,她第無數次的環顧車內,在她身邊的那個大娘已經靠着坐墊睡着了,她腳邊的袋子随着車子的颠簸滑到兩人的中間來,李彩玲看着那個滿是油污,印着**醫院的藍布袋,用腳輕輕的提到大娘的腳邊去,她聞着車內的一股有點像發酵面包的酸味,一大早沒有吃飯的胃變得有些不舒服。
無事可做,只好看着窗外的風景,在腦海中漫無目的的想着那兩人的事情,她自己都覺得自己變得有些魔怔了。窗外一面一直是寬闊的江面,江面對面是各種形狀的山峰,有的像仰卧的人,有的就是連綿不絕的波浪,車子拐過一個急彎,李彩玲緊緊抓着前面椅子的背墊保持平衡,拐彎過後左側的樹木在不斷變少,漸漸的只能看到自己身旁深不見底的懸崖邊和下面像是靜止不動的江面,李彩玲僵直着不敢動,看着路邊不時出現的指示牌,不斷的算着到剩下的路程。
終于眼前開始出現零星的屋舍,道路也變得開闊起來,李彩玲看了眼自己手機,已經是上午10點了,她坐到第一排的空位上去,司機之前答應她該她下時他會提醒她,按照時間的估算應該也快了。
最後司機在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公路上停了下來,提醒她下車,看着她明顯懷疑的表情,順手往車一旁的土坡上一指——上去就到了。司機敷衍的說道。
剛剛下的蒙蒙細雨已經停了,頭頂上是混沌在一起的灰色的雲。
李彩玲下了車才發現,對面坐好的防護帶上面的圍牆被砸出一個洞,坡上有被人踩出來的痕跡,她壓下她心底無數次打退堂鼓的想法,硬着頭皮往上爬,出了這個洞對面就有一個由幾個棚子支起來的商店,有幾個老人正坐在椅子上聊天,商店很破,三面牆壁上面都是黑黑的痕跡,屋內沒有開燈,顯得非常暗淡。
李彩玲過了馬路去問路,剛往商店門口走過去,門口一個癟着嘴的老太太就用方言朝商店裏面喊來客了——
“來了!”李彩玲聽見一個女人的聲音,裏牆開了個口通向後面,一個女人掀開上面挂着的黑布走了出來,那女人四十歲左右,圍着一個滿是油污的粉格子圍裙,頭發全部工工整整的梳到腦後低低的紮着,她的鼻尖上有一顆大痣,她一出來就招呼道:“買點兒什麽啊?”
別人都開口做生意了,李彩玲也不好意思直接問路,一上午空腹坐了這麽遠的車,買點東西墊墊肚子也是好的,有什麽吃的啊,她問老板。
小店子裏吃的東西還真不多,李彩玲買了一袋透明包裝的威化餅幹,包裝紙上落的都是灰塵,她将袋口撕開,問正在收錢的老板:“歸東村怎麽走啊?”
“我們這一片都是!你找哪家咯!”那女人一笑,好像是在說她問了個傻問題,她上下打量她一圈,“小姑娘第一次來啊?”
無頭無腦的來了,現在李彩玲才覺得茫然,哂笑着點點頭,不知道程寧家的地址,她只好報那個賣鹵菜的女生告訴她的小學的名字。
幸虧商店的這個女人很熱心,“啊——小學在街上,沿我們門口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就到街上了,你等會兒在門口等個摩的把你帶過去!”
門口正好有個小三輪過,女人叫着開車人的名字讓他送李彩玲一程。李彩玲受寵若驚的道了謝,上了車再打開手機一看,時間已經快到中午了,她心裏暗暗有些着急,在撲面而來的風裏眯起了眼睛。
車正開在一眼望不到頭的下坡上,左邊是與剛剛一樣砌着的整齊的土牆,右邊是高低錯落的山坡上住着的零零散散的人家,小三輪的車身很抖,每次加油都能感受到“突突突”地震顫感,剛剛拿在手裏的威化沒吃,李彩玲将它收在書包裏,她現在确實一點食欲都沒有。
下坡後拐了一個彎,李彩玲能看到路的盡頭有一條四道的馬路交叉而過,馬路一邊是幾家店面,這應該就是街上了。
Advertisement
小三輪把她送到小學的門口,李彩玲下車給了錢,三輪車便又“突突突”地走遠了。
這個小學的門柱很高,中間是兩道大鐵門,旁邊的保安室裏好像沒有人值班。李彩玲推開半掩的人行大門,快步溜了進去。
小學不大,左邊是一座辦公樓,前方和右邊都是連起來的教學樓,除此之外便什麽都沒有了。
這就是程寧曾經在的地方。李彩玲打量着這個不大的校園,想象着程寧曾經在這裏經歷過的事情。
她想象不出來。能想象的大抵也只有程寧現在表現出來的樣子,她表現的太少,而自己也從來沒有關心過。
李彩玲呼出一口氣,決定先去辦公樓碰碰運氣,但進了辦公樓的大廳,發現一層辦公室是左手邊的一條長廊,進長廊的門被一條鐵鏈環繞着鎖緊。
二樓亦是如此。
類似之前的好運氣已不會再有。李彩玲又将教學樓走了個遍,如料想中的一樣,什麽有效信息都沒有得到,就憑她這樣赤腳空拳的想要尋找一個人的蹤跡,實在是太難了。
李彩玲不服輸的裏裏外外将校園走了個遍,還是依舊什麽都沒得到。
出校園已經是一點鐘了。李彩玲有些迷茫地站在校門口,她自己也知道這樣子尋找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有結果的,可她站着,不服輸的個性又浮了上來,而且漸漸的變成一股氣支撐着她,既然都來了,她一定得努力到最後一刻再回去。李彩琳看了一眼街道的概況,這所小學坐落在一道坡上,小學對面只有零零散散幾個小賣店,順着坡下到馬路上,這便是街上的主幹道了,街道的兩邊密密麻麻的都是商店,向左一直走,便可以回到她剛剛下車的地方去。
李彩玲決定采用最笨最笨的方法——一家一家商店的問。整個歸東村就這麽大,總有認識這兩家任何一個人的可能吧,除此之外目前也暫時想不到別的好方法,而她也不甘心就這樣回去。下午5點過後會有返程的車向她下車的地方開過來,李彩玲簡單一算,她還有接近4個小時,她決定今天先沿着坡下右側方向前進,如果今天不能全部問完,她決定下次繼續再來一次。
她先到小學對面的幾個商鋪一個一個問——依舊沒有人認識,李彩玲順着坡向下跑,先問完左邊的商鋪後再過馬路問右邊,如此循環往複。
漸漸的她感覺到有些口渴了,前腳掌也有些發酸的疼,這條路直走後向左緩緩的拐了一個彎,讓李彩玲感到絕望的是,拐彎後有一個看不見底的菜市場出現在她的眼前,菜市場的攤位比街道邊的商店還要更加的密集,腳下的路被各種污水染上很深的腥味兒,李彩玲再菜市場門口深深的吸了幾口氣,依舊進去一家一家老老實實的詢問。
走到這個菜市場的盡頭,順着最裏面帳篷漏縫的一條口子向外看,李彩玲可以正好看到市場後面江水正在靜靜的流淌,這也怪不得市場裏大部分都是賣水産的較多,許多人一邊殺着魚一邊聽她說話,在案板上用力擺動着的魚尾巴吓得李彩玲是心驚肉跳。
四個小時按照她這種笨方法很快就過去了,她甚至還沒能将小學坡下右邊這一側所有的商店全部掃完,不過她也了解到了不少消息,比如右側商店到頭的江邊有個岸堤,岸堤過去便都是船舶重工的工廠,所以就不用往那邊再去;再比如程是大姓,這麽挨着問是問不出來的,楊姓街上有幾戶老板是這個姓,可以去問下他們……
問完菜市場李彩鈴走出來又回到馬路上,她一直直走走到岸堤上,站在堤上看着堤下正在緩緩奔流着的江水,這裏的風景很好,能看見對岸立起來的棟棟高樓。
李彩鈴嘆了口氣,雖沒打聽到什麽有用的信息,只能用看到美麗的風景來安慰自己了。
5點已經快到了,李彩玲坐了個摩托車先回之前下車的地方等回程的車,到了那個商店門口又跟老板娘打了聲招呼。
老板娘問她這麽快就要回去了,李彩玲無奈的說自己下個星期可能還會再過來。
她把自己是過來找人的情況簡單聊了幾句,沒想到老板娘對這兒更熟——楊家捱上多啊!老板娘手往山上一圈,就是你不好找,那山路你沒人帶爬不上去的。
下次來再說吧!李彩玲找了一天實在也累了,腳站都站不住,只得左右腳換着支撐身體。她向老板娘告別,順着原路那個被鑿開得洞下了坡,站在路邊等,後來她實在站不住了,就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灰石板上,把中午買的威化餅幹拿出來一口氣吃了半袋,威化不算很好吃,甚至嗓子眼還有點發膩,但總算吃了點東西,有力氣支撐她站起來攔車了。
真是又累又沒有收獲的一天!李彩玲上了回程的車,還沒随車颠簸個兩下就沉沉的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