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章節
頭、貼片子、梳頭、插頭面……
祁炀靜靜看着鏡面,恍然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風光最盛的時候,那時候他還是邕寧城最當紅的角兒,一票難求,想着一朝揚眉,過去受的苦遭的罪都過去了,往後的日子只會是烈火烹油、錦上添花。
正出神間,杜紹亮一折戲唱完,回了後臺,祁炀自鏡面瞥見他,輕輕一笑,“杜老板,辛苦了。”
杜紹亮看着妝鏡上風華絕代的人,一時怔住了,“祁……祁帥?”
祁炀不置可否,“戲唱完了就快回家吧,夜深了。”他起身,眉眼間竟是萬種風情,原來京戲已長在他骨子裏,縱是穿了二十多年殺伐狠戾的皮,刻意疏離,一朝水袖輕展,一切便死灰複燃。
“還有操琴司鼓的師傅,讓他們也走吧,誰都別留下。這折戲,是單給山口大佐準備的。”
杜紹亮有些錯愕,“祁帥這是……”
祁炀輕輕一笑,“二十多年沒唱過了,原以為這輩子都不用唱了。”
這扮相,這氣度,杜紹亮恍惚想起一個人來,有些難以置信,“是你,蘇——”
祁炀擺了擺手,沒讓他再說下去,“我剛登臺的時候,杜老板就是梨園行響當當的人物了,”他理了理水袖,“明兒個你還是梨園行的武生宗師,一票難求。”
杜紹亮苦笑,“說什麽明兒個,滿城的日本兵,人心惶惶的,誰還有心思聽戲?”
祁炀勾唇,眸光清冷,“會過去的,”他微不可覺地一嘆,“抗戰必勝。”
連操琴司鼓的師傅都被打發走了,原本冷清的戲樓愈發冷清。
山口坐在包廂,眯眼瞧着臺上。
見祁炀上了臺,一舉一動,風姿無雙,不愧是當年名動邕寧的第一名旦。
祁炀扮了霍小玉,清唱道:“時新寶髻盤龍現,對對花簪插鬓邊。離了妝臺輕輕喚,浣紗與我換羅衫。”
Advertisement
他當年一場戲萬人空巷,如今滿座無人,只有一個中文都聽不懂的狼子野心的日本人瞧着。
“嘆紅額薄命前生就,美滿姻緣付東流。薄幸冤家音信無有,啼花泣月在暗裏添愁。枕邊淚共那階前雨,隔着窗兒點滴不休。”
記得那時候為這段詞,他不知挨了師父多少打罵,唱了千八百遍,一直記到今天。
外面鐘樓的那口大鐘敲響了,悠揚浩蕩地飄到樓內,祁炀估摸一下,應該到九點整了。
不多時,樓下漸漸起了火光,山口驚覺,他趴到窗邊一看,見樓下火勢已連成了一片,下面還有人從窗口扔燃/燒/瓶進來,顯然這場火是有人蓄謀已久。
山口回身,戲不知何時停了,祁炀就站在臺上,靜靜看着他。
“是你。”山口盛怒,他察覺到了始作俑者。
“今晚這折子戲,大佐還滿意麽?”他安排了人帶上汽油提前埋伏好,九點鐘一到就縱火燒樓。
“瘋子,你要把自己也燒死在這裏嗎?”
“大佐以為控制邕系軍隊就萬無一失了嗎?”
火舌舔上了房梁。
“早該殺了你的。”
“你以為所有人都是曹興榕嗎?”
“混蛋!”
“你踏入中國土地的那一刻就該想到今天的下場。”
兩人一上一下地吵着,可惜的是那個翻譯已經被吓呆了,無頭蒼蠅一樣亂轉,沒功夫替他們翻譯。
一番驢唇馬嘴之後,兩人放棄了交流,齊齊掏出槍來,打出一槍又飛身閃開。
火勢越來越大,濃煙卷起來,山口劇烈地咳嗽着跑向窗口,一推窗就被火舌擠了回來。
祁炀趁勢一槍,打中了他大腿,山口一聲悶哼,回手胡亂幾槍,打光了子彈,趁勢躲到了一條柱子後。
祁炀開了幾槍,木屑飛濺,打空了子彈也沒打到人。
外面似乎有槍炮聲,震耳欲聾,只是他們身陷囹圄,顧不得其他了。
火勢太大,撲不滅了。夢樓又是木制結構,經不得火,房梁已經開始塌了,山口伏在地上艱難往外爬,留下一路的血跡。
祁炀掩着口鼻,拼力沖過去拉住了他,他們都吸了太多的煙,早沒了力氣。
正精疲力盡地拉扯間,隐約看見一個人沖上樓來,隔着火光與濃煙,一只胳膊還吊着,是何憂!
“不能讓他走,何憂。”他一只手仍死死拽住山口的衣角。
不料何憂一腳踩在他手上,他吃痛松了手,何憂摻起山口來便要離開。
祁炀怔然,“何憂——”
何憂回身,居高臨下地瞥他一眼,“忘了告訴大帥,其實,我叫高木何優。”
難怪他聽得懂日文,也難為他埋伏在自己身邊這麽些年,竟滴水不漏。
枉他孤注一擲,終究還是功虧一篑。祁炀看着那兩個背影消失在火中,他掙紮着坐起來,挪到了牆邊,只是神智開始混沌。
過往種種紛至沓來,又在鋪天的火光中燒個幹淨,什麽都不剩,像是一場夢,在烈火中逐一蒸騰消失。
自幼艱苦學戲是個夢,張鴻梧的羞辱是個夢,多年的陰狠殺戮是個夢,山河破碎國土淪喪是個夢,漫天飛雪中的那枝梅花……也是個夢……
上海。
煙落幾經輾轉,終于把那枚膠卷交到了沈慕交代的地方。她不知道這是什麽,只知道這對抵抗侵略意義重大。
硝煙彌漫,前線和日軍作戰的中國軍隊每天都有人殉國,在看不見的戰場,還有無數的愛國者前赴後繼、殒身不恤。沒人會留意一個記者的犧牲,但滿目瘡痍的河山會記住他的祈盼。
報童拿了一沓報紙賣力地吆喝着,“號外號外,國軍攻打邕寧城,全數殲滅俘虜城內日軍,漢奸祁炀下落不明。”
煙落坐在街邊的一個馄饨鋪子裏,買了一份報紙,頭版配了一張圖片,是一片廢墟的夢樓。邕寧城最大的戲園子失火了,烈焰滔天,一夜之間化為焦土。
國軍剛剛埋伏到邕寧城外,正一籌莫展時,恰逢夜裏戲樓失火,火光在城外都瞧得見。更巧的是日本軍官山口被困在戲樓火海中,城內亂作一團,國軍趁勢攻城,大獲全勝,山口倉惶出逃,亦被國軍俘虜。
煙落手在微微發抖,她又将那文章逐字逐句看了兩遍,眸光一點一點黯了下去——翻遍報紙了也只“下落不明”四個字。
怎麽會下落不明?堂堂邕軍大帥,輕飄飄一句話就沒了音訊?
煙落緊緊攥着那份報紙,一陣心悸,嗫嚅着,下落不明……
和她又有什麽關系呢?一紙離婚協議,他們是各自簽了名的。
她放下報紙,食不知味地吃着馄饨,心仿佛逐漸墜入深海,如冰如焚,一滴淚猝不及防地落入碗中。
最終,她還是買了當晚回邕寧城的火車票。她想過去揚州、去重慶、去北平,漫無邊際地想,可心頭總有一隅割舍不下,沉甸甸地墜着。
夢樓矗立了百年,怎麽會突然毀于大火?還是山口聽戲的當晚?她心底有一個模糊的答案,一定要親口問他。
轟炸
火車一路颠簸往邕寧城去,煙落一夜無眠,挨到了天明,離邕寧已經不遠了。
坐了滿車百無聊賴的人,對面是一對年邁的老人,老太太憂心忡忡地眺望着窗外,“怎麽還不到呀?”
老大爺剝了橘子給她,“快了,快了,兒子說來車站接咱們的,一下車就能見到的。”
老太太眼睛眯成了縫,吃了瓣橘子,“十來年了,不知道鐵牛現在是什麽樣子了?”
老大爺寵溺看着她,“不能叫鐵牛了,人家現在是銀行的經理,你這麽喊咱們兒子要被同事笑話的。”
老太太一聽煞有介事地捂住了嘴,認真點了點頭,“我曉得了。”
老大爺輕輕一笑,替她攏了攏鬓邊半白的發。
煙落看向窗外,已經看得見城內建築的輪廓了,火車馬上就要進站了,卻突然遠遠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巨響,接二連三地響起。
火車驟然停住了,車輪和鋼軌發出一陣令人牙酸的摩擦聲來,車廂內的人一個趔趄,頓時騷亂起來。
“怎麽回事?”
“車怎麽停了?”
“馬上就到站了……”
列車的工作人員匆匆走過,被車廂的人攔住了,“車怎麽停了,不是馬上就進站了嗎?”
那人沒好氣說,“還進什麽站,沒聽見剛剛那幾聲嗎,日本人的飛機往下扔炸彈了,火車站被炸了,趕緊跑吧。”說罷又匆匆下了車。
日軍轟炸邕寧城了,煙落愣一瞬,連忙下了車。
遠處天際果然有十幾架飛機在城市上空盤旋,中國軍隊全殲日軍奪回邕寧城,日本人咽不下這口氣,索性把這座城炸個稀爛。
列車上的人都下來了,看清了情形,有往城內跑的,也有反向跑的。
煙落跟着人群走向城內。
火車站被炸成了一片廢墟,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