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7朕笑了嗎?沒有!
謝探花名喚謝雲洲,自打少年時候就是京城裏有名的美公子。他是先帝中宮皇後母家的小公子,偶爾也是會進宮來探望的,據說當年謝家滿門榮寵,風頭無兩。
不過可惜,中宮無子,皇後也沒做幾年就撒手人寰,謝家的榮光沒有持續太久。
朕有印象的時候,謝探花和大皇兄是好友,他比大皇兄還年長幾歲,就不愛帶着朕玩,還不讓大皇兄和朕多交流。
朕估摸着這人是觊觎大皇兄,還忌憚朕的美貌。
呵,美麗之人的攀比之心。
像朕一樣,自信一點,覺得在美貌方面,誰都比不上自己不好嗎?胸襟廣博一些,包容一下比不上自己貌美的人不好嗎?
端看當年殿試的時候,朕毫不吝啬地直接讓謝雲洲做了探花,一點都不怕讓人知道謝探花的美貌。後來還幫謝探花、陸狀元拉郎,這是多麽博大的胸襟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過謝雲洲估計是沒辦法知道朕給他腦補了什麽,畢竟朕又不能邀請他一起來看話本子。
現在謝歸之不願讓兒子在京城做事兒,是安的什麽心思朕倒是能理解。
天子近臣不是那麽好做的,況且謝探花又是個漂亮有顏色的。
大齊以武立國,雖然是欣賞美人,追捧美人,不過看見美人總會輕視幾分,草包美人,繡花枕頭,花瓶擺件之類的詞層出不窮,都是帶着些許輕蔑意味的。
比如父皇在位時候的王瑾,只是外表俊美爽朗,加上強迫症患者喜歡把自己打點的整整齊齊,就時常被人輕視,以外表論能力。
謝探花若是站在朕身邊,關注度肯定不小,謝探花身上所有的優缺點都會被拉出來說道。
何況謝雲洲不光是長得好,還是那種嬌弱款的美。
若是留在京中,這裏多權貴。
雖然皇室宗親少,但是有權勢的大臣卻不少,就說文淵閣裏頭根本不搭理朕的光祿大夫、提督将軍,這些人家都是在京城有名有姓,比起謝家絲毫不弱的大家族。
謝探花恐怕會平白受不少窩囊氣。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謝歸之不願意讓兒子留在京中,其實還有個朕不大想承認的理由,畢竟朕這個皇帝當得挺失敗。
現在京中局勢不明,謝歸之不想讓兒子來站隊。
皇權倒了一家又一家,但是世家大族卻始終是世家大族,他們深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
謝家不樂意下注,那朕也不應該勉強,強扭的瓜不甜。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明明謝歸之可以直接把事情在吏部截下來,卻要等事情定下來,再放在朝堂上來說,這不是平白讓朕賞他一個恩典嗎?
白占謝家一個感激的事情,朕沒有猶豫直接答應,讓謝雲洲即刻離京,前往南方繼續做他的縣令。
只不過調任的縣令地方,朕特意指了此次預計有水患的地方,估摸着謝雲洲能和陸衡在江南巧遇,吧。
狀元郎和探花郎在江南巧遇,共同為了理想奮鬥……
朕有點想看話本子的了。
探花郎的事情放下不提,想着這些世家大族,朕倒是記起先前被撤職的大理寺卿來了。
吳家竟然過了這麽久都沒有動靜,還真是沉得住氣啊。
前任大理寺卿的吳家,算起來和朕還有點關系,他們是朕四皇兄高梧的母家。
哦,四皇兄已經涼透了。當然也不要誤會,四皇兄涼透和太後娘娘沒什麽關系,四皇兄純粹是出生起就身體孱弱,還沒輪到太後娘娘動手,不到八歲就自己涼了。
喪子之後四皇兄的母妃吳氏一蹶不振,退出了父皇那一代的宮鬥大戲,也因此德妃吳氏,至今還好好活着呆在宮裏做太妃呢。
作為父皇衆多皇子中唯一活着的人,朕逢年過節還要去給德太妃請安,偶爾還要賞賜點東西過去。
德太妃因為和太後娘娘沒有直接矛盾,兩人相處得很不錯,平日裏太後娘娘無聊的時候就會找德太妃唠唠嗑。
當然了,太後娘娘作為宮鬥游戲的最後勝利者,已經不屑于和後宮女人玩了,太後娘娘的目标是朝政,也不怎麽找德太妃。
不過後宮中還有個太後娘娘記挂的人,當年的手下敗将,朕三皇兄的母妃王氏。
這位當年和大皇兄的母妃是一派的,當初大皇兄的母妃對朕出手,王氏是幫兇。太後娘娘留着王氏,一方面是考慮到晉陽王氏還有用,另一方面則是想讓這位賢太妃好好看看,她是怎麽得意的。
大概就是類似于,衣錦還鄉的那種炫耀感。
因為這種心态,太後娘娘去看賢太妃的次數,比看德太妃的都多。
父皇活着的時候沒有将孟貴妃扶為皇後,但是自打朕被立為太子,鳳印就在太後娘娘的手裏。
父皇駕崩以後,朕年紀還小,這後宮中依然是太後娘娘說了算。
賢太妃要在太後娘娘手裏讨生活相當不容易。
就算有娘家在,但是賢太妃沒有子嗣在身,父皇又駕崩了,這個王家女兒也就沒有任何價值,顯然不會再得到王家的資源。
太後娘娘借口宮殿不夠住,讓賢太妃從寝宮裏搬出來,和皇祖父的妃嫔們住在一起。
雖然父皇後宮人口相對簡單,而且大多數妃嫔還被太後娘娘幹掉了,但是皇祖父的後宮佳麗三千并不是誇張虛指,而是正常的形容詞。
皇祖父猝死駕崩之前,還在選秀女進宮,父皇在位時間也不算長,賢太妃的年紀其實和她們差不多。
其中不乏以前領着一宮主位的得寵妃子,又擠一個人進來,可想而知是多麽艱難。
再加上太後娘娘明裏暗裏的放話,誰都知道這人得罪的是現在管她們生活的人,別說幫一把賢太妃,不暗地裏害她找太後娘娘邀功都算不錯。
這麽一想,還能安安分分當後宮透明人,有人伺候,有單獨宮殿的德太妃真是命好啊。
朕曾經圍觀過一次,太後娘娘看[jiao]望[xun]賢太妃的場景,其實也不是朕圍觀,是戚風帶着朕偷看的。太後娘娘不大願意讓朕看見她和後宮女人争鬥的樣子,說是對小孩兒的心理健康有影響。
朕也不知道太後娘娘是從哪兒學的這詞兒,反正太後娘娘貫徹這事兒十分徹底,說不讓朕看,就不讓朕看。但是吧,越不讓,越禁止的事情,人就越想看。
然後朕和戚風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地偷看了一次太後娘娘教訓賢太妃。
看完以後真是,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女人發狠真可怕。
但朕也不能責怪太後娘娘,畢竟太後娘娘是為了朕才變成這樣,要是太後娘娘不狠,死的只剩一抔黃土,受人折磨的就是朕和太後娘娘了。
朕想了一堆有的沒的,莫名覺得要吃點好的,上朝上課都是真費勁。回到寝殿以後一邊把狀元探花的話本子找出來,另一邊吩咐王喜福,讓禦膳房上點好吃的!
“涼面,朕上次叮囑過的,就是往面粉裏頭加草木灰水和面,煮好以後晾涼抹油,再拌點辣椒油調味的涼面。”
初春時候陽光暖暖的,吃點涼面不過分吧。
朕和王喜福說完,王喜福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朕上回的确吩咐過,但禦膳房研究出來沒有,就不知道了,王喜福得了吩咐,立馬跑去跟禦膳房傳話。
朕踢了鞋子往榻上一撲,趴在上頭聲音悶悶地說:“去找朕的話本子來。”
王富貴兒很有眼力勁兒的收起鞋子,小心翼翼地問朕:“皇上可是要看昨兒個的書?”
朕勉強擡起腦袋瞅瞅王富貴兒,這人好像改名字以後,腦瓜就不怎麽靈光了。
要是王喜福在,絕對能知道朕是想看早年間一個寫探花狀元西皮的小X文話本子——《探花傳奇》。
搞不好王喜福能心領神會到朕想看狀元探花洞府的那一回,翻好了給朕擺在面前。
這徒弟果然還是要磨練啊。
朕這麽想着,擺擺手讓王富貴離開,繼續趴着自己腦補。算了,不看就不看吧,朕腦補也很有樂趣。
王大聰明很快就歡歡喜喜地回來了,禦膳房到寝殿的距離還挺遠的,他還真是個腿腳靈活的大聰明。看見朕在榻上郁郁攤平,顯然是心情不佳的樣子,王喜福看看自家徒弟,小聲問了句怎麽回事兒?
王富貴則是被朕剛才的動作吓到,連忙和師父解釋,只見王喜福聽完經過,跑去朕放話本子的書架上找出來一本舊書,拿過來給朕。
“皇上,您是不是想看這個?”王大聰明給朕拿的正是《探花傳奇》。
朕心情複雜的讓王大聰明給朕翻書,然後王大聰明果然給朕翻到狀元、探花洞府的那一回。
朕無比驚恐的想着,這人是不是有讀心術?
王喜福不負衆望的不等朕說出口,就能回答朕:“回皇上的話,奴才跟着您這麽多年了,也沒什麽願望,就是懂點察言觀色。”
朕沒有說話,懂察言觀色的人多了去,沒有你這樣的。
王喜福臉上還透着一絲委屈,跟朕說:“奴才就是個太監,也沒什麽遠大理想,就想好好活着,多賺點銀子養老。”
王喜福給朕表了忠心,然後告訴朕,其實就是早朝時候,朕聽謝歸之大人提到謝探花的時候,他看見朕臉上勾起一絲笑意,想着朕前幾天才把《探花郎君入我懷》看完,他多留了點意。
然後就想起皇上若是下朝想看話本子,必然會想起《探花傳奇》這個經典場景。
聽王喜福一分析,朕覺得還真是。
不過朕轉念一想,不對啊!朕早朝時候笑了嗎?早朝時候朕明明很嚴肅好不好!王大聰明你再胡言亂語,朕就扣你月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