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8朕這個皇帝,還是挺不好當的。
太後娘娘只誇朕的功課,提到一句陸狀元,朕腦補了一堆,卻只回答了一個字:“嗯。”
等朕‘嗯’完,太後娘娘看朕的眼神就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了。在太後娘娘看來,朕就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那啥的鋸嘴葫蘆。
朕又不是真的叫高冷。
但太後娘娘也不介意,朕現在這種悶不吭聲的性子,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因為太後娘娘才有的。
朕是個穿越者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看着美豔的母後,和朕顯然并不存在的顯赫家世,幾位優秀的皇兄,擺明了要靠自己奪嫡争儲的開局。讓朕以為朕是天選之子,将來注定要做出一番事業,說不定還會有個名垂青史的結局。
想想就讓朕激動。
朕一直以為奪嫡争儲的舞臺,應該是朕成年以後。
按照一般情況的劇本,朕的父皇應該是個活到九十九的老不死,朕上頭的某一個皇兄會在成年的時候被立為太子,然後在長期的猜忌中,太子起兵謀反,朕橫空出世,上演一出兄弟對決的大戲。
接着朕的父皇要麽被氣死,要麽鎮壓太子,在無盡的遺憾中,離開人世。
年邁的父皇将國家交托給‘心機深沉的朕’,而朕臨危受命,在太子起兵後滿目瘡痍的國土上,不屈不撓,砥砺前行帶領大齊走向繁榮。
哦,朕腦補的有點遠。
朕其實是想說,朕小時候是個蠻活潑話多的皇子,長得好看又會哄人開心的那種小甜餅——不然怎麽能把大皇兄哄得心花怒放,對朕那麽好。
朕剛會走路的時候,探索欲驅使着朕跌跌撞撞跑出母後寝宮,然後光榮的在禦花園裏迷了路,正巧見到剛剛下學的大皇兄,哇的一下就撲過去了。
兩人初見,大皇兄被突然竄出來的朕吓了一跳,不過大皇兄不愧是溫柔賢淑的靜妃之子,即便是被朕吓到,看清楚是個小娃後,一點不惱怒,還把朕送回了母後身邊。
一開始大皇兄喚朕為五弟弟,後來兩人熟了之後,大皇兄就喚朕為阿析。
按照朕腦補出的劇情,大皇兄恐怕就是将來被天選之子炮灰的掉的‘太子’,雖然後來的劇本沒用上,但是朕和大皇兄是刷滿了兄弟情深的。
畢竟,嘴巴甜又長的好看的皇子,誰不喜歡。
朕變得沉默寡言和高冷面癱,其實是因為後來遭遇了一場刺殺。
二皇兄高栎的十歲生辰宴上,刺客混進了表演的隊伍,在大家毫無防備的時候突然發難,那天狀況亂七八糟的,朕被母後拉着躲在房間的暗格下面,母後讓朕不要出聲,不要出聲。
接着母後讓她身邊得力的宮人陪着朕,她跑出去找父皇了。
宮人聽從母後的吩咐,叮囑朕不要出聲。
然後躲在暗格的朕和宮人就被發現了,宮人站出去讓人以為只有她一個人,刺客手起刀落結果了宮人的性命,朕還不太記得名字的宮人,那人就這麽死在朕的眼前,血流了一地。
死前她還在用口型提醒,殿下不要出聲。
後來朕被大皇兄找出來的時候,朕還沒回過神來,自此以後就變得異常沉默和自閉,太醫們都說朕被吓傻了。
所有人都對朕的沉默寡言表示同情,尤其是主持這次生辰宴會的二皇兄母妃。當然二皇兄母妃淑妃娘娘其實是偷着樂看笑話的。
朕的母妃丢下朕去找父皇,危機關頭贏得了父皇的歡心,但是朕好好一個活潑有趣的娃,變成自閉兒童,也不知道母妃有沒有後悔過?
也有人是真的關心朕,比如大皇兄就相當着急。
每天都來換着花樣來逗朕開心,還縱容朕做了許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就這麽過了幾個月,朕發現沉默寡言也挺好的,所有人都會讓着朕,卻不會因此不耐。朕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朕想做的事情,可以有屬于朕的走神時間,就算是人在站着聽母後說話,也可以随便的嗯嗯嗯來應付。
不過朕當皇帝以後,能随便嗯的機會就少了,畢竟君王一言九鼎,以前就被母後這麽坑過。現在母後說什麽朕都會認真聽。
太後娘娘從朕的功課,說到家國天下,看朕等的不耐煩了,才終于點題。告訴朕,明天會有個大臣上表,請修河道,預防開春的洪汛,太後娘娘看好陸衡去做,需要朕推波助瀾。
要說太後娘娘沒有顯赫的娘家,是憑什麽在朝堂上垂簾聽政這麽多年,是憑什麽和熠皇叔鬥個旗鼓相當。當然就是憑借太後娘娘是朕的生母,而朕是大齊名正言順的皇帝。
只要朕開口支持,別管最後怎麽落實,那都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太後娘娘有什麽難辦的事情,就會先和朕通通氣,第二天王喜福的臺詞就不止“皇上駕到”和“有事起奏,無事退朝”這兩句話了。
雖然,壓根兒沒有主動權。
雖然,只是走個過場。
但這是朕為數不多能參與到國家大事裏頭的情況之一,也是熠皇叔一般不會強烈反對的事情。
皇帝,還是很有權利的。
吧?
要說修河道這事,沒什麽特別的,年年都修,年年都垮,鬼知道朝堂的銀子花到哪裏去了。不過太後娘娘倒是第一次摻和到這個事情裏面,太後娘娘缺錢了?不至于吧。
心裏頭狐疑,但朕依然應了下來,“知道了。”
太後娘娘見此滿意點頭,放朕離開寝宮,絲毫沒有留飯的意思。皇帝的确孤家寡人,朕當皇帝以後,母子倆感情淡了許多。
站在寝宮的大殿廊下等禦辇,陳敬紅給朕塞了個新的暖爐,朕感激的笑笑——
前一個已經在等太後娘娘的過程中,涼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