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推心置腹
“少爺回府啦!”剛到沈府門口,忠伯就站在那候着。
“熱死了,少爺先回去喝杯酸梅湯吧!”月梅從前院走出來說到。
“嗯,去書房坐,給端四碗來。”沈白說完,帶着三人回後院。
忠伯和月梅看着一點不外道的大牛,都一臉的好奇,早上出去都是三個人,怎麽回來就帶了大熊一樣的人回來呢?
肖衍、順子帶着大牛在院子站在,丫鬟送來酸梅湯,沈白坐在書房吩咐玲珑給他們三碗。
玲珑端出去給門口三人,大牛接過湯,勺子都沒用,咕嚕咕嚕的就喝了下肚。
不一會,趙普進來,說是東市兵器行的送來了把寒槍,還有兩把兵器的定錢,價格貴得他都吓了一跳,趕緊進來問問。
“付錢,送到這裏。”沈白吩咐了,寒槍送來,讓人交給肖衍。
“以後就在我院子練。”對進來拿的肖衍說了句。
肖衍接過槍回了他一句“是,少爺。”
趙普都詫異的看着神色不變的肖衍出去,府裏這麽多人,要說看不透的,這個肖衍算一個,另一個恐怕就是大丫鬟月梅了。
肖衍提着寒槍出去,下人過來問是否布膳。
“安排吧,那個大牛,吃多少都緊他吃飽。”吩咐這麽一句沒頭沒腦的話,趙普愣是沒聽明白,心想少爺是對我管事不放心還是怎麽,早上吩咐要改善下人夥食,中午又特意囑咐要這個大牛吃飽,難道還怕我苛刻下人的吃食嗎?
想想,就安排給少爺備飯,府裏下人多,分作兩批輪換吃飯,趙普就讓內院的順子、肖衍還有大牛他們先吃吧,除了看門的和貼身伺候少爺吃飯的,其他的先吃。
這一吃不要緊,沈白一頓飯還沒吃一半,廚房的下人着急忙慌的跑來請趙普出去說話。
“怎麽了這是?”趙普在沈白院裏伺候他用午飯,為了表達感謝,今天他夫人特意下廚做了兩道揚州的菜肴給沈白添菜。
Advertisement
“趙管事,可不得了啦,那個叫做大牛的把飯給吃完了。”廚房的王嬸急着說。
“啊?吃,吃完,吃完多少?”
“半屜窩頭,半盆粥。”王嬸說完,換做趙普傻眼。
這個時候的蒸屜大啊,一個屜能蒸将近五十個窩頭,那大傻子一個人吃了半屜。
“難怪少爺說緊他吃飽,別說了,再做點面給其他人吧!”趙普說完,想想大牛,忍不住自己都笑了起來。
正笑着,那個大牛他們吃完了回來。
沈白這吃完,還剩了半海碗飯沒動,菜也還有一半,玲珑準備收碗。
沈白端着杯子看見大牛走門口過,出聲問到:“大牛,吃飽了嗎?”
大牛聽到沈白叫,伸個頭進來:“少爺,将将飽。”
趙普聽了差的沒氣死,你一個人吃了其他十幾個人的口糧還‘将将飽’。
“要不要把這些吃了?”沈白指指桌上問。
玲珑停下收碗,大牛看看點頭應下,對沈白說:“少爺,讓順子和肖兄弟一起來吃吧,大牛太能吃,他們沒吃飽呢!”
“哈哈!”沈白端着杯子哈哈大笑,看看趙普,趙普也忍不住搖頭笑,傻則傻已,卻不是無心。
順子和肖衍進來還不好意思,沈白指指飯菜:“飯是不多了,菜和湯都打掃了吧!”
大牛這些學乖了,讓他們先添了飯,夾了菜。
然後自己拿着大海碗,直接把剩下的菜都倒進海碗,呼嚕呼嚕三下兩下吃完。
“少爺,這個大牛真是,真是好胃口。”趙普在一旁看着目瞪口呆,忍不住說到。
“能吃是福,他力臂千斤,以後可是大有用處的。”沈白幫助大牛說,大牛聽沈白誇他,吃完了呵呵笑笑,準備伸手擦擦袖子。
“大牛,以後不要用衣服擦嘴,做到了,半個月獎你一只燒雞。”沈白遞給大牛一塊自己袖子裏的帕子。
大牛沒接,但是記住了,點點頭:“俺曉得了,少爺,你這帕子太精貴,也太小,俺還是去井邊洗洗吧。”
“趙管事安排大牛他們住我院子前頭,作為的護衛吧,肖衍住書房的前院看着書房。”
“好的少爺。”趙普點點頭,他也不是小氣之人,對沈白能快速招攬護院自然樂見,畢竟沈白做事果斷,對他是好事。
但是後面沈白的話倒讓他多少有點刮目相看。
“晚上準備一桌小宴,同源書店的秦掌櫃來談合作的事宜,你來與我作陪。”
“同源書店,那可是老字號,我以前還買過那的書。”趙普以前在私塾就買過同源書店版的《論語》。
“下午乾元書局的會送《要聞月刊》來府,你收下送到我書房來。”
“好。”
安排妥當,中午休息了一會。
來到書房的時候,趙普正在整理剛剛收的《要聞月刊》。
“少爺這是一下把以前印刷的全部都買啦,一百多本呢,收的時候着實吓了我一跳。”趙普把書放好,等沈白安排放入哪個書櫃。
“坐下休息一會趙管事,玲珑看茶來。”沈白坐下,指着眼前的一堆書:“久不問時事,恍然如夢一般,這些都是神初年開始的大政方針,說實話我對出仕并無太多想法。但是不論是何種活法,都離不開世俗紛擾,逃不出命運更疊,如果對這些一無所知,那什麽也做不了,恐怕連守成也做不到。”
趙普聽了點點頭:“少爺能說出這樣一番話,已然是見識不凡,明珠蒙塵終将放光,這些書的确是自古以來的一大先河,為聖上的新政向天下做出了诠釋,也為推行掃清了不少障礙。”
“對,趙管事對天下局勢怎麽看?”
玲珑放下茶,退出門外。
“少爺指哪方面?”趙普如何不知道沈貴妃在宮裏的地位,還有沈白的親外甥是皇三子的身份,回答的分外謹慎。
“管事無須多心,我說了我無心政治,但是所願者無非國泰民安,我家姐一入宮門深似海,國事與我家事何異,國之不寧她們母子又怎能安身呢!”
趙普聽了敬佩的回答:“少爺能将國比家,雖有不妥,但卻是真情真性,不失為君子,更不是為人臣、人弟。”
“與趙管事說話就是簡單。”
趙普笑了下,認真的回話:“當下天下安寧,契丹被北原都護府震懾,黨項和回鹘被西北都護府震懾,東海女真和室韋又被遼東都護府震懾,國力之強,國威之盛可以說是一時無二的。”
“不過這也恰恰就是問題所在啊!”他說完補充這一句到。
“為何?”沈白裝作不知的問。
“三大都護府,遼東人數最少,為八萬禁軍;北原最多,十六萬之最;西北次之,十萬。汴京城還有十萬禁軍,全國各路自有駐軍三十餘萬,這些都是國家利器,加上大內十二衛,将近八十萬的軍力。
如果僅僅是防守,三大都護府成掎角之勢,加上汴京,幾乎将邊境守得固若金湯。可是朝廷每年都召集五萬各道的軍兵入京整編訓練一年,第二年又派往邊境三大都護府作戰,如此更替,我國可戰之兵可就驚人了。
現役八十萬,次一級八年後半服役,又八十萬;服過兵役者集訓三月又成戰力,數量不下百萬,還是最少的來算,我朝動員起來三百萬人都有,這可是要一統天下之勢啊。”
沈白聽了皺皺眉:“國雖大,好戰必亡。”
這樣的話在外面說可是要殺頭的,但是趙普聽了感同身受,而書房門外的肖衍聽了雙手握拳,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兩人的談話在此告一段落,不是不談,而是沈白要先看完一百多本《要聞月刊》,好好了解一下自己這位穿越而來的前輩的野心。
站在風雲際會的位置,手握翻雲覆雨的權力,還有現代的超常見識,哪個男兒不想一統天下,號萬衆而成萬世之功呢。
趙普的推測,他第一個就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