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
1.忠尚進入高二,分到了新的班級,一切都是全新的樣子,脫離了舊的死氣沉沉的高一班,像獲得了新的生命,他更加的努力學習,珍惜遇到的好老師和可愛的同學們。成績每每進步備受老師好評,有了自己的理想,他想去北京,看□□的城和升旗儀式。在新的宿舍裏他很少語,可是過得很開心,總是沉溺于生物書裏,室友說他睡覺的時候都是笑着的,忠尚會一臉疑惑的問,不會吧,真的?!偶爾,他會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去外面走走,爬山、賞月、拜兄弟。回想,忠尚一直覺得高二到高三的兩年是他過得最開心的日子,他覺得給同學講化學題感覺很好,還有和朋友在大街上邊走路邊吃菠蘿或是瓜子。
十一的時候s中學正好一百周年慶典,學校裏一遍一遍的播着校歌,忠尚聽得頭疼,于是他想起崇明來,不知道這家夥有沒有回學校去念高三,這樣想着,他萌生了去雲岩中學的念頭,兩個小時的車程不算太遠,他很快便到了,背靠着山的校園很美,雖然是忠尚自己縣城的中學,他卻只進去過一次,就是中考的時候,記得最後一科考試完出來便看到了媽媽,特意從村莊來接他回去的,他扛着沉懸懸的箱子走回了家,于是初中結束。再一次走進雲岩中學,是不一樣的心境,沒有緊張也沒有期待,他知道裏面有他的同學,可是更知道,若不是特意去找尋一個人,即使是在同一個小小的校園裏,要偶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理所當然,他沒有看見崇明,在學校裏繞了一圈便返回到了s中,到學校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可是學校裏的歌還在放着,一百年的歷史,沉澱了許多的東西,它的桃李已滿天下,前來祝賀的人很多,大多已經是各界裏有名望的人,企業家、報社編輯,老師不計其數,其中還有一位年邁的物理科學家,也是學校最有名望的校友,他用濃重的南方口音發言,是最淳樸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很貼切,忠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他說道:“s中的今天是你們的驕傲,而明天你們又是s中的驕傲”,在忠尚看來,一切那麽遙遠,高三,高考,遠的好像是世界的盡頭,一天一天過得很慢,又感到很無力,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如果可以,他想先去未來看看自己是做什麽的,好回來向着這樣的方向直線的走下去,甚至,他希望看清未來自己的另一半,好讓自己不要在無關的人身上浪費過多的經歷,其實,他想知道的不過是同桌是不是自己未來的另一半,不知道何時起開始喜歡同桌,卻也只是默默的對她好,看她的每一次進步會比自己進步更多的開心,但是,在學業為重的高中歲月裏,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喜歡變得很渺小,一點點的挫折,一張試卷一本小說便帶過了注意力,忠尚喜歡在語文自習室的時候看今古傳奇武俠,常常老師快走到了跟前才被同學好心提醒,而後同學會耐心的教導他一番,說少看閑書好好學習之類雲雲,而所有忠尚做的不過是為了吸引同桌的注意力罷了,懵懂的年紀裏一切都很簡單又心甘情願。
2.十一月深秋的時候紅紅又一次去了學校後面的山上,四月之後,崇明的名字在她的記憶裏消退,只有偶爾的瞬間想起某個情節,她會突然笑起來,随後又恢複到了原來的樣子,眼角閃着光,從崇明退學後她幾乎一整天裏不和人說話,對着書本發呆,人們說的黑色高三在她看來,和高二也沒有太大的差別,除了不會去操場的角落裏放松心情,嬌小的身影走在放學後的路上叫人心疼,十一那天,學校不用上課,她獨自去教室自習,出來的時候經過操場,看見一個身影,以為是崇明,穿着一樣的格子襯衫,和長長了的頭發,心裏一動,走近一看,不是,那天夜裏,她哭了很久,除了老師平靜的說出崇明退學之外,她一無所知,本想去崇明的家鄉看看的,後來想想,沒去,至于沒去的原因她想不起來,随後,她恢複了平靜,每天按時上課複習,把自己埋進書裏。時間很快進入深秋,十一月的天裏有絲絲的涼意,她穿着淺紅色的運動裝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走在前面的同學說後山上的紅葉很美。于是她轉回去,便上了山,走過一次的路,換了季節,已經沒有了前一次的印象,只得重新走起,當她爬到山頂,被紅染的楓葉驚呆了,為什麽每天都能看見的山,他的背面是如此的美,全全然然的不同,就像書裏寫的世外桃源一般,只是桃花變成了紅色的楓葉,紅紅一直在山上呆到傍晚才下山,晚上的天氣更涼了,她用雙手抱住自己的胳膊,有晚風拂過迎面,她開始想爸媽,很想回去。
第二天的英語課,老師說有一個全區的英語競賽,要同學參加,班上很多同學都報了名,因為據說如果可以拿到獎高考能加分,紅紅是少數沒有報名的同學,英語老師走來告訴紅紅給她的名字也加上了,要她好好準備,紅紅楞了幾秒後安靜的說嗯,她知道老師是為自己好,于是便答應了,她從來不懂得怎麽去拒絕別人的好心幫助,幸好沒有很多人記得自己,她想。
又過了一月,聖誕來臨前夕,學校公布了英語競賽的成績,紅紅輕松的拿了個第一名,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第一次,她笑的很開心,當老師把獎狀遞給她的時候,“真好!”紅紅說。聖誕節那天是周六,班裏有活動,同學三五成群出去聚餐,紅紅上完課沒有自習便回家了,外面飄着雪花,若是一年前,這是她最開心的時候,有南方裏少見的雪花,有崇明的賀卡,以及崇明本身。到了家,她拿出課本卻再已看不進去了,頭疼得像要裂開來。
3.回家的第四個月,崇明的頭發已經長到可以紮成辮子了,他沒有去剪過一次,任由它自由生長着,村莊裏的人都說崇明瘋了,崇明不理他們,任由謠言從最開始的似真非真到後來的确信無疑,剛開始,他會去忠尚家裏坐坐,忠尚媽媽也會細想的給他講解疏通煩惱,後來說的多了,他也懶的去了,一個人每天躲在家裏,吃飯睡覺不悲不喜,母親說他中了邪,請來先生打掃屋子也不見成效,便心灰意冷了,父親更是不聞不問,拿他當空氣來看,誰也不知道四月前的那天晚上這對父子發生了什麽事,随後兩人便連夜回到了家。村莊裏流傳的版本很多,都像真的一樣,現在,我們且來看崇明的內心,讓時光倒流回那天夜裏。
下了自習的崇明回到住處,進屋的時候透過窗戶看見父親和房東在屋裏正深沉的談着什麽便有種不好的預感,只是他不知道後來的局面越演越烈,寧父親自己也不能控制了。崇明假裝沒有看到,靜靜的走回宿舍,父親見他回來也跟了進去,他叫了聲爸,發現氛圍不對,父親沒有像小時一樣責罰他,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父親冷冷的看着他,慢慢的一字一句說出:不想好好念書就別念了,免得耽誤了彼此,回去我把地分給你,你自己種,也不用我管你了,語氣冷得像來自遙遠的地獄,這時房東來了,勸說崇明父親,說小孩子偶爾不懂事改過來就好嘛,貪玩早戀什麽的也不是啥大不了的,“回去就回去,我才不怕你”,崇明心想,他知道父親是在意自己的學業的,因為如果順利,以現有的成績,考上大學是不成問題的,于是他說不想讀了,回去吧,本想吓吓父親,沒想到父親拿着被子便回了,崇明沒有了被子,也沒有了延續生活的費用,只得跟着父親回了家,也許他和父親都沒想到一次短暫而溫柔的對話卻影響了他此後的生活,命運像一個随時轉動着的大圓盤,不知道他會轉多久會停在那兒,如果崇明能向父親簡單得認錯然後說明想要繼續讀書,又或是父親能對崇明說你天天在家裏呆着也不是個事兒,還是回學校去吧,事情便徹底轉了回去,偏偏一對父子兩顆同樣倔強的心,沒有誰會向另一方妥協,時間越往前距離拉的也越來越遠,呆得久了,崇明也沒有了去上學的心思,整天是睡,有時睡得久了,呼吸都變得不順暢,臉色越來越蒼白,頭發連亂,于是大家都說崇明瘋了,母親會悄悄端來飯菜到床邊,等走後餓暈了的崇明匆匆便吃了,而後放好碗又故着睡覺狀。時間一晃過了四月,他沒有想紅紅,甚至,快不記得紅紅是誰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