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争啓示》
藝術是東桁的人生标準,而最後關于他的一生,竟可以用電影這樣的藝術語言串起來,成了一部恢弘巨制,這是絕無僅有的,或許他的最巅峰的藝術成就,不是改變了電影院語言的《空寂》,而是他這未曾停下追逐腳步的一生。
畫家請上了東桁的另一位摯友,早年作為偶像出生,拼搏半生才得到電影界認同的大角—何醇。
何醇以前是典型的奶油小生,那年月前盛行這樣的長相,他就是因為一張好面相而被人挖掘的,最初生澀的演技一直為人诟病,說來他跟溫璨的演藝道路有雷同之處,兩人都是在東桁的電影中發亮,被肯定的。
只是何醇向來都火,是一條從明星轉演員的道路,即便是現在,他依然非常具有商業價值,從來都不是單純追求藝術性的,所以至今他依然活躍在熒屏上,廣告和商業電影他都不排斥。
而溫璨是從默默無聞到實力被認可的,大家對他的定義更多的是表演藝術家,更多的是活泛在話劇和電影中,但是靠着一身好氣質,五十多歲了,依然能在商業電影中占一席之地。
何醇和東桁的合作的第一部 電影是《戰争啓示》,是在東桁拍完《家食》後的第三年拍的。講的是二戰時期,中美合作期間發生在中美兩國士兵間的故事,電影是通過已經耄耋之年的美國老兵到華尋找曾經同生共死過的一名中國士兵,在美國老兵的講述,了解到二戰時期的中美關系的故事。
《戰争啓示》中,美國老兵只知道中國士兵的名字年齡和祖籍,在中國媒體的協助下,最後找到了當時的中國士兵的家人,二戰前後,中國戰争持續不斷,兩國士兵分別後,紛紛投入下一場戰争,中國士兵死在抗美援朝戰役中,諷刺的是,美國老兵當年也參加過抗美援朝,曾經短暫友好的兩國士兵,最後戰場再見,中國士兵就死在了朝鮮,中國士兵就是由何醇演繹的,何醇演繹的中國軍人,面容姣好而不自知,淳樸熱愛,最後的從容赴死,致死屍體仍留在朝鮮回不了中國。
電影的最後,美國老兵登到回國的飛機,電影響起了美國四十年代的音樂,年輕的中美士兵站在戰鬥機旁合照的畫面定格下來。
演繹這部電影的兩個中美演員,現在都是國際知名的演員了,當年不被看好的新人,在這部電影裏發揮出色,并由此開始了不一樣的演繹道路。
這部電影最開始并不被注意,但是橫掃戛納多個大獎之後,國內開始排片上映,電影中大量描寫了戰場場面的血腥和冷酷,或許是戰争場面确實能滿足人的某種畸形心态,恐懼的同時,又有一種血淋淋的刺激,所以當時這部片在國內造成過大熱場面。
何醇說起這部電影,說起他與東桁由此開始的相識,講到一些他們之間的趣事,他說東桁是個十分克制,但也是個十分任性的,很長時候他做的一些事,其實外人是很不理解的,但是人人都選擇相信他就對了,于是人人都對了。
何醇說到他們在拍《戰争啓示》時,在美取景期間,東桁曾經消失過一天兩夜,當時的取景地非常難申請,剛好在獲批的那一天,他突然不見了,等他再出現的時候雖滿面憔悴,但卻神清氣爽,後續他自己将當天損失補上了,那可是一筆位數不小的金額,但是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助理只說他或許是沒有靈感了,飛回國一趟,或許只是回家洗了個澡,誰知道呢。
東桁拍《戰争啓示》的時候,适逢溫璨在拍一部古裝片,這部古裝片的導演是著名的老導游,要求很高,前期準備就用了好幾年,對演員的要求也近乎苛刻。
溫璨以前接觸過騎馬,本來這次拍片對于騎馬應該沒問題的,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馬好看但是野性未馴,溫璨從馬上摔了下來,還被馬踢到了,直接救護車送了醫院。
好在不幸中的大幸,只是斷了胳膊,難以想象如果是提到腹部或者頭部,後果會有多嚴重,當時也沒想太多,直接送醫院,哪裏知道,外面傳的腥風血雨,恨不得人就直接挂了那樣的傳。
溫璨入院隔天,電影團隊才出正式公共,這時候,報紙雜志中的溫璨已經死了一個晚上了,他挂着手臂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一再聲明只是虛驚一場,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劇組估計得等他一段時間了。
Advertisement
公司的公共團隊也在一旁,他在媒體群中看到了東桁,他倚靠在牆上,穿的有些随意,臉上有些憔悴,但是面色如常,為了避開人群,他帶着帽子和口罩,想來媒體也沒想到他會出現在這裏,所以沒人注意到他,雖然身量高大,但是新聞主角的魅力更大,都忙着采訪溫璨了。
溫璨雖然看到他,但是想到他或許不想被打擾,便沒有出聲,在跟媒體周旋的時候,仔細的說明了自己的狀況,确實沒有大礙,再擡頭,東桁已經不見了。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未至而返。有一日夜裏下大雪,王子猷半月醒來看到雪景,突然想起戴逵,連夜乘小船去戴逵那裏,兩人住處相距深遠,經過一夜才到達戴逵家門前,但是他卻轉身折返,人家問題為什麽這樣,他說:我不過是乘着興致去的,興致盡了自然就返回,為什麽一定要見戴逵?
東桁他,來就是了,知君平安即可,何必多見多言多說多餘,安心即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