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食》
大家一起從他的過往作品中回憶這個人,間接穿插各位親友的致辭,溫璨從這些親友的致辭中,拼湊出一個更加完整的東桁。
東桁生前的摯友,一個跟他合作過多部作品的編劇,業界大鱷,紅着眼眶笑談東桁生前趣事。說到他們合作的一部關于國人飲食的電影《家食》,電影主要圍繞父親給子女們做菜,各種節假日都會費盡心思的弄出一道好菜,吸引離家子女們的關注,讓子女們記下每一道菜,也借此來記得他們的老父親,直到後來老父親突然離世後的第一個節日,他們意識到原來他們記下的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父親的手藝。全片以一道魚頭湯開始,也結束在一道魚頭湯裏。
會拍這部片,完全是因為東桁有一天突然很想吃魚頭湯,于是他到處去找,去試,去吃,然後發現沒有一道是他覺得好吃的,于是他就踏上了尋找魚頭湯的征途,在此過程中,順便把電影也拍出來了。
那部電影對那道魚頭湯的烹煮過程描繪得非常細致,從殺魚去鱗,去內髒,片魚,下鍋,每一步都拍攝得精細雅致,沒自己親自動手做過的人事拍不出來的,東桁覺得中國人的很多情感和文化都藏在飲食裏,細細挖掘的話,能品出不一樣的中國味道。
這道魚頭湯其實就是一道普通的南方家庭菜,放置酸菜和豆腐時,再加上一點胡椒粉,東桁雖然雖然是個混血兒,但是混的是中國北方血,這種寡淡細致的口味,一點都不像他愛吃的,但是他那時候就突然想吃了,他這個人想到什麽就要做什麽,一旦決定做了,就不會回頭的。這應該是每一個藝術家都應該具備的,區別于普通人的特質吧。
溫璨是南方人,他的母親就經常做魚頭湯,這道魚頭湯是他從他母親那裏偷師的,其實不難做,只是因為那時候他們住在山裏,魚是自己釣的,好山好水出好魚,所以他做出來的魚頭湯,比以往的更鮮甜,東桁找了那麽久都沒找到他認為好吃的,有可能是他忽略了最簡單的問題,那道菜出現的時間和本身的材質,決定了他就是那麽好吃,是別人複制不出的味道。
溫璨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初,就聽過這個‘尋找魚頭湯’的故事了,他嘆息東桁在這個問題上的執着,并且竟不想去理解這個最簡單的原因。
後來電影出來後,他偷偷去電影院買票觀看了,別人只看到親人間細水長流的情感,和對這種情感突然離去,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的思考。可是溫璨卻從電影語言中,看到東桁透過主角做菜的每一個細節在說,每種味道都有一段他的故事,不可複制。
一些小細節會讓溫璨會心一笑,這些小細節并不多餘,但是也不明顯易見,如果不是溫璨在殺魚去內髒的時候,一定會墊着一條毛巾,電影裏的主角這個小細節所有人都只當是主角是個愛幹淨的老頭。溫璨卻笑着想起東桁在看自己做這道菜的時候,就如同小學生一樣好奇的觀察着自己的一舉一動。
那時候,他們剛剛開始煮的前幾天都是東桁做的菜,有一天他突然問溫璨會做菜嘛,溫璨說會,他就提議做幾道南方菜給他試試吧,他一直覺得南方菜太寡了。溫璨知道他吃不慣南方口味,就着他們當天釣上來放在水缸裏的魚,想起做一道魚頭湯,不能純南方的,加辣椒又搶味了,加點胡椒試試看吧。
隔天他們花了一個上午在做菜,其實他還做了其他幾個菜,但是東桁對這道魚頭湯特別有好感,倒不是因為這道菜有多麽對他胃口,他說,只是因為這道菜裏有心意。
什麽心意?東桁說:“你為了做這道菜苦思冥想的心意啊,看你也不是一個對吃特別講究的人,為了我提議吃南方菜,要想即要是南方,又不能太南方,得加點辣,但是又不能讓辣椒槍味,最後自己做出來的時候,覺得很滿意,但是又的擔心北方人還是吃不慣的心意,溫璨,你是個溫柔的人。”溫璨笑而不語。
能吃出別人這麽細致的心思,你才是溫柔的人啊。
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溫璨沒想到他不但吃出‘誠意’,還記下了‘誠意’,并在後來拍出一部那麽細膩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