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把自己考籃中攜帶的物品一一放好,洛炎稍作休息,等待試卷發放,他沒有急着點燃木炭取暖,數量有限,還是珍惜着一點。
考房的牆壁上有一處小口,想來就是遞送試卷,與這幾天飯食的地方了,小心翼翼地清理一番灰塵,免得把送進來的飯菜弄髒。
又過了一會兒,考房的門板響起敲擊聲,篤篤篤,牆壁的窗口處也被塞進來了東西。
洛炎趕緊拿過來,發放試卷和草紙了。
第一場依舊是考經義題,展開卷子,仔細題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前三道經義題都不算太難,直到看到最後一道題,洛炎微微皺了皺眉頭。
最後一道經義是截搭題,“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
這題的前半句出自《大學》,意思很簡單,人難道連鳥都不如嗎?
後半句卻是稱贊周文王品德高尚的詩句。
《詩》雲:“邦畿千裏,惟民所止。”
《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雲:“穆穆文王,于緝熙敬止!”
從黃鳥都直到自己尋找要栖息的地方,以人和鳥作比喻,再與周文王的品德高尚找到關聯之處。
Advertisement
定了定思緒,洛炎決定先從簡單的答起,将自己的一些靈感記錄在草紙上。
門外又響起敲擊聲,洛炎将自己的想法記錄完畢,走到窗口前,一個木制的托盤擺在上面,有溫水,清粥,馍馍,很是素淡。
不緊不慢的吃完飯,将托盤等物放回原處,洛炎直着身子,在狹小的考房中活動活動身體。
太陽已經升起,考房內的光亮足夠,洛炎組合好自己的文章措辭,開始答題,當然,他并未直接答在卷子上,準備在草紙上将底稿寫出,檢查潤色之後再行謄抄。
大腦光速旋轉,回想自己這麽多年學過的東西,老師教給自己的東西,一個上午分時間,堪堪把兩道經義題答完。
中午的午飯依舊很是清淡,也是溫熱的,想來也是怕他們這些考生鬧肚子。
吃完午飯,洛炎小憩一會兒,讓大腦休息休息。
考房周圍都是靜悄悄的,洛炎不知是京城的考房隔音太好,還是考生們都如此自覺,放小了聲音,一心考試。
第三道經義題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答完了,只是這最後一道截搭題,委實消耗了許多腦細胞。
将試卷小心翼翼的謄抄完畢,仔細檢查過有無避諱,髒污,語句是否通順優美之後,洛炎才緩緩放松起來,擡頭看了眼窗口,天色漸暗,太陽快要落山了。
最後又檢查了一遍試卷,确認無誤後,洛炎将試卷放在窗口處,等人收卷。
收完卷後,晚飯也送過來了,一葷一素,溫水米飯,夥食難能得不錯。
天色漸黑,氣溫也下降了,洛炎燒了些炭火。合衣躺在木板上,接着微弱的暖意,漸漸入睡,明天他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第二日依舊是經義題,絞盡腦汁的答完卷,熬到了晚上,第三天早上就可以出場回家,待到半夜又要進場,洛炎索性把剩下的木炭全部點燃取暖。
熬到了第三日清晨,洛炎在守門兵士的帶領下離開了貢院,貢院門口是大批的人馬在等待。
眼尖的賀管家一眼瞅到了洛炎,“炎少爺,這邊。”一邊招呼着洛炎,一邊接過下人手中的大氅披在洛炎的身上。
“章哥出來了嗎?”洛炎詢問道。
“大少爺比您早些,已是上了馬車。”賀管家回道。
洛炎點了點頭,走向賀家的馬車,賀清章已在馬車裏,半躺半倚,抱着手爐,臉色有些蒼白,見他上車,往旁讓了讓位置,見他精神不太好的樣子,洛炎并未多話,閉目養神。
回到賀宅,家裏已經請了大夫,一人灌下一碗熱乎的姜湯,渾身都暖呼呼的。
讓大夫看過了,兩人沒什麽大礙,賀管家才放了兩人去洗漱,洗完澡後,洛炎倒頭大睡。
迷迷糊糊睡到了下午,走出房門,賀大伯不知什麽時候回來了,見到洛炎,叫他去前廳用飯。
家中的廚子怕兩人身子受不住大油大葷,準備的多是溫補的藥膳,味道也是極好的。
與賀清章閑聊幾句,賀大伯也并未詢問兩人考試的內容,只是說了最近在書院擔任山長的一些小事,和那些學生們,吃點小點,喝喝茶,便到了晚上。
用過了晚膳,賀大伯把兩人趕回房間休息,今晚半夜,又得冒着寒風去貢院門口排隊進場了,此時休息也好養精蓄銳。
又是一番搜身之後,洛炎來到新分配到的考房,這次的考房位于巷子口,此時考生們陸續進場,進出的聲音不絕于耳,不過白天的時候,有陽光招進來,想來會比上一個考房明亮一些。
第二場考的是詩賦與律法。
詩賦的考題是“終南望餘雪”五言六韻。
律法題則包羅甚廣,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市井小民,奴仆流民,均有涉及。
這題目出的要深度有深度,要廣度有廣度,洛炎不禁對這個出題人産生了好奇。
他閑着無事的時候就喜歡翻翻大梁律與大梁案錄集,題目涉及的法律條文根本難不倒他。
将律法題答完,看着詩賦題,洛炎思來想去,作下一首詩,自我品鑒,不過是中上之作,比不得那些才華橫溢的考生,靈感一來,便是百世名篇。
洛炎也不是沒想過抄襲前世的名人佳作,只是一來,自己心裏的坎就過不去,二來,一時之間,确實想不到貼合的。
第二場考完,還剩第三場。
等到第三場考完,這會試便過去了。
第三場考的是策論,可謂是重中之重。
對于第三場,洛炎可謂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第一道
問:《易》曰“君子夕惕若厲”,《語》曰:“君子坦蕩蕩。”《禮》之言綗衣,則曰“惡其文之著也”,《儒行》則曰“多文以為富”。或全歸以為孝,或殺身已成仁,或玉色以山立,或毀方已瓦舍,皆若相戾,未能盡通。顏回三月不違仁。孟軻四十不動心,何者為優?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子文三已而不愠,何者為愈?召忽死子糾,管仲相小白,棠君赴楚召,子胥為吳行人,何者為是?析疑體要,思有所聞。
第二道
問:育材造士,為國之本,修辭待問,賢者能之。豈促速於俪偶,牽制於聲病之為耶?但程試司存,則有拘限,音韻頗葉者,或不聞於轶響,珪璋特達者,亦有累於微瑕。欲使楚無獻玉之泣,齊無吹竽之濫,取舍之際,未知其方。子曰:“盍各言爾志。”趙孟亦請七子皆賦,以觀鄭志。又古人有述祖德敘家風之作,衆君子藏器而含章者久,積善而流慶者遠。各言心術,兼敘代德,鄙夫虛伫,以廣未聞。
洛炎一邊研磨一邊思索,題目中正,不算刁鑽,要想獲得考官的賞識,如何寫作還是一個難題。
精心構思,言語優美,看似平實,暗藏玄機,機鋒甚妙。
三月十七日,會試結束,
洛炎跟随着考生大軍走出貢院,只覺得渾身松了一口氣。
平靜的坐上馬車,回到賀宅,換洗衣服之後,倒頭就睡。
一覺醒來,宛如重獲新生。
這九天時間,實在是難熬。
考完了會試,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
洛炎坐在賀宅的小花園裏,盯着眼前的雜草,目光呆滞,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明明考完了會試,但他并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一時之間,洛炎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麽。
賀清章倒是興致勃勃,考完當個沒事人一般,一心籌劃着在京城的書坊要開在哪,選了好幾個地址,忙着去踩點,又聯系起工匠,與洛炎商量他的話本子《牡丹花燈記》,《漫漫仙途》等要刊印多少冊試試水,還催促着他《漫漫仙途》快要完結,新的話本子也該提上日程了。
會試之後,賀清章與洛炎兩人也将自己的答題內容寫給了賀大伯,賀大伯看了過後,一句話也沒有說,兩人也不知道自己這答得究竟如何,是好還是不好。
會試的放榜日期,定在四月十五日,此時正值春暖花開杏花盛放的季節,因此,會試榜也被稱為“杏榜”。
此時此刻的小林村。
李氏與洛青松穿的幹淨整潔正要出門,她和當家的早就打聽好了,今天是柱子放榜的日子,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她和洛青松的心始終在懸在空中,聽聞縣城的城隍廟很是靈驗,在柱子考試之前就全家出動,前往城隍廟拜神,祈求洛炎考試順利,今天也要去拜拜,希望在本縣城隍的庇佑之下,柱子能夠考中。
一色杏花紅十裏,狀元歸去馬如飛。
會試張榜,全京城都在關注。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天使們可以幫忙評論下嗎~文章界面右上角作者專欄幫忙收藏一下叭,愛你們。
感謝在2019-12-25 18:21:34~2019-12-28 20:21: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來二兩! 3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既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