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82
蕭寒羽本來的目的, 或者時候現階段的目的就是為了搬倒甄家, 自然不會有所隐瞞,只不過說得時候,裝得比較像是一個正常被虐待的孩子一般。
當然,為了以後的計劃考慮, 他再一開始的惶恐戒備之後, 也逐漸展現自己性格中剛毅帶有韌性的一面, 畢竟他不想只作為一個受害者的身份出現。
在這件事情過去之後, 他還有着自己的計劃,而一個普通的被虐待只能依靠別人的孩子,和一個頑強向上,有着堅毅拼搏精神的孩子,無疑更能得到資源上的支持。
林如海的斷案經驗其實是很豐富的, 再加上蕭寒羽隐秘的配合, 即便那說出的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根本就不成章法。
但在林如海掌握的那些證據之中,再加上蕭寒羽的口供一拼湊,整個事情的脈絡在他手裏就已經很清晰了。
其實這個案子原本就不是很難,有着罪證, 有着證人,那甄少華又不是什麽一個老奸巨猾,做什麽事情都能把自己的痕跡抹除的幹幹淨淨那種人。
林如海想弄清楚這件事,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只不過是走了兩個地方, 問了幾個人,這證據就已經差不多都攥在手心裏了。
而原本那可能的嫌疑人,也變成了毫無疑問的,但這案子雖然一點難度都沒有,可如何處理那犯案的人,就非常的讓人頭疼了。
無論是甄家,還是那位動手的皇子,那都不是好得罪的,更別說這得罪怕就不是小事。
不過好在身為揚州知府,林如海也不是沒得選擇,他再得到那蕭寒羽的簽字畫押之後,又将其他人簽字畫押的口供,以及關于這件案情的詳細經過,都寫在了書信之中。
八百裏加急快馬就直接送到了京城的刑部衙門,此事涉及到甄家這個官宦世家,并不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所以林如海想要甩鍋的話,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這也幸好是甄少華的姐姐甄貴妃,特別的疼愛這個弟弟,硬生生的給他弄了一個爵位在身,雖然只是低等的,但那也是個爵位。
若這位只是普通的白身,那就算是此事涉及到甄家,林如海也很能甩鍋成功,而且就算是把事情推到了刑部,他也必須先把甄少華給捉拿歸案。
如此一來,他就不可能不得罪甄家,所謂的甩鍋也就甩不了了,至于現在,他就只用等着京城那邊下達指令,讓刑部那群官老爺們頭疼去了。
只是可惜,林如海想得雖然挺好,但事情的發展卻沒有完全按照他計劃中的進行,那官府的衙役倒是順利的出了京,估計用不了十天就能快馬到達京城刑部。
可衙役才剛剛出城,這被林如海小心封鎖着的消息,就一瞬之間,穿得滿城都是,甄家甄少華殘害人命,幾年之間,殺害數十人的消息,在揚州激起了軒然大波。
這樣駭人聽聞的消息,又是小道消息傳播,本來就是傳播速度最快的,更何況此事又涉及到甄少華,這個揚州城有名的惡霸纨绔,讓無數人厭惡的存在。
那流言的速度就穿得更快了,等到林如海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再想要制止,卻已經是來不及了,整個揚州已經到處都在議論這件事。
甄家在揚州的名聲本來就不好,這些年更是被甄少華的行為,弄得近乎于臭大街了,只不過礙于甄家的權勢,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可人們的忍耐那都是有限度的,這太平盛世,死一個人都是要熱鬧不知道多久,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來看熱鬧的大事,更何況是一連幾十人的驚天大案。
而且這案子又與臭名昭著的甄少華牽扯到了一起,那瞬間就是民怨沸騰,無數百姓聚集在知府衙門之前,紛紛抗議着要求官府必須嚴懲甄少華,給那些無辜的死難者一個交代。
如今大周朝正是威望最高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敢在衙門前鬧事,更何況還是為了別人的事,哪怕百姓再是激憤,若是沒有人從中挑唆,也不可能情況這麽快就變成這樣子。
林如海坐在知府衙門的大堂之內,身穿着正三品的知府官服,一身紅色的官服襯托的他氣勢凜然,不過坐在椅子上的林如海,神色卻并不怎麽好。
聽着周圍的衙役,不斷的禀報着城內的情況,聽着外面聚攏的百姓已經變得越來越多,抗議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林如海更是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他知道,那幕後動手的大皇子,怕是不願意看到他甩鍋給刑部,這是在逼着他表态,逼着他處置甄家,而且不只是大皇子,這甚至還有可能是其他幾位皇子的手筆。
雖然說這件事情傳到京城,甄家也絕對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起碼甄少華是絕對逃不了的。
但是能把他逼到甄家的對立面,這不僅是給甄家樹立一個敵人,也是變相的給自己增加一個幫手。
哪怕是林如海如今依舊是帝黨,那幾位皇子,也都不敢冒着讓父皇震怒的可能,去招攬帝黨的官員,但是提前埋個釘子,先利用他把甄家打倒,卻也是極為劃算的一件事。
而最讓林如海無奈的是,被那幾位皇子這麽一攪合,他想甩鍋也不行了,百姓可不會聽他的解釋,說什麽甄家是皇親國戚,只能交由刑部處理。
這些雖然是事實,但那些百姓卻不會聽,他們只會認為自己是與甄家有所勾結,是在有意的庇護甄家,那樣的話,他這個揚州知府可就坐不穩了。
雖然當官的大部分都不是那麽在乎百姓,但真當民怨沸騰,滿城激怒的時候,你卻必須得重視,不能逆着來,所以林如海現在是徹底的被卷入了局中。
不過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再多的糾結憤怒都是無用的,林如海很快就清楚了他該怎麽辦,而且已經決定要做了,他也就不怕得罪的更深一些。
正好趁着這個機會,給自己刷刷政績,弄點不畏強權的名聲,那将來也不是一點益處都沒有,起碼這樣一來,本來還沒有穩固的揚州知府之位,可以說瞬間就穩了。
至于說甄家的報複和反擊,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起碼現在這個時候,對方是沒有那個心情,也沒有那個精力來報複自己。
更何況,都已經決定了動手,若是再讓甄家有機會爬起來,那林如海豈不是太蠢了一些,就算是他蠢,那其他幾位皇子也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再聽着衙役們彙報,那知府衙門的大門外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堵滿了不少百姓後,林如海深吸了口氣,又拿着鏡子,照了照自己現在的模樣,确定是正義凜然無私無畏的包青天形象之後。
他又着重看了下大堂內,那些已經聚集起來的衙役官兵,見領頭的何文遠一身總捕頭官服,手中握着刀柄,其實人也都是衣裳整齊,氣勢凜然,充分顯示了官府的威嚴後。
這才站起身來,一揮手,便帶着衆人走出了大堂,往知府衙門外面而去。
原本在衙門之外,聚集起來群情激奮的百姓們,一見大門敞開,兩隊官兵呼啦啦的就從那大門中湧了出來,各個手握着刀劍,氣勢凜然。
原本被有心人竄動的熱血上湧的百姓,這會也終于知道怕了,本來那大聲的呼喊,都變得小了起來。
等一身紅色官服的林如海站在衙門大門口時,整個場面頓時變得鴉雀無聲,那些熱血上湧,被人挑唆的百姓,終于在被吓住的情況下冷靜了過來。
意識到他們現在是處于一種什麽樣的行為,一時的激情過後,所有人都有些後怕,看着那兩側的衙役,看着那些刀劍,很快林如海對他們動手。
林如海自然不會對這些百姓動手,雖然說他們沖撞官府,他有絕對的理由,把這些百姓拿下,但是法不責衆,這麽多人他也不可能都殺了。
而一旦他那麽做了,把這些百姓都抓進了官府,那在揚州他的名聲估計也就臭了,本來沒有與甄家勾結,也變成了證據确鑿。
雖然說只要朝廷不罷免他,那名聲就算是再臭,那百姓也不能拿他怎麽樣,這個官他還是可以繼續作,不過有的時候,清名那也是一種護身符。
林如海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名聲像是甄家一樣臭大街,弄得朝廷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甚至還成為言官們博取功績名聲的政績。
所以,這些百姓不能抓,不過任由他們在衙門口鬧事,那也是不行的,好在百姓們都是比較淳樸的,不是那種滾刀子肉的地痞流氓。
拿着刀劍的官兵這麽一吓,讓他們被挑唆起的激憤和熱血退下去,讓他們都冷靜下來,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望着場中都安靜了下來,甚至有些畏縮的看着他,顯然是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行為,到底是一種什麽樣性質的百姓,林如海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說不打算追究,但是任由這些百姓胡亂,觸犯官府的威嚴,那也是絕對不行的,不說政治上的影響,單說是對自己的威嚴那就是一種挑釁。
環視了在場所有百姓一眼,林如海并沒有放過這個收買人心的機會,很是義正言辭的譴責了一番甄少華的行為,并說出了官府的決議。
既然已經要得罪甄家,那林如海自然也就不怕得罪的再狠一點,說完了這番話後,林如海沒有管在場百姓的歡呼聲,便帶着穿戴整齊的衙役,直接便往甄家去了。
至于身後那些跟着的百姓,他并沒有讓人驅趕,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刷刷他不畏強權,敢于為民做主的包青天形象之時,見證的人越多,這功績也就越大。
沒錯,在調整好心态之後,這件事已經不算是麻煩了,而是被林如海視為了一個機會,一個可以更近一步的,刷功績往上爬的機會。
至于這件事送到京城,皇上會不會對自己印象不好,那林如海完全不擔心,雖然說自古以來疏不間親,但是那也分什麽事。
這件事已經弄得民怨沸騰,而且證據确鑿,完全不是誣陷,也沒有直接牽涉到六皇子和甄貴妃,皇上的怒氣是不會沖着自己來的。
林如海當年在翰林院還是沒有白待,他對于老皇帝的脾氣還是有些了解的,這位雖然一向自诩愛護百姓,以民為本什麽的,但其實最好的還是面子。
老皇帝現在寵愛甄家,寵愛甄貴妃,其中雖然有甄老太太當年作為皇帝奶娘的原因在,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甄家會來事,會給老皇帝長面子。
就比如今歲萬壽節上那個壽桃形狀,難得一見的七彩琉璃,那就是大大的給老皇帝長面子的舉動,這樣懂得讨好聖心的人,如何能不得寵。
不過此事一出,那老皇帝的臉就被甄家人給丢盡了,自己親封的爵位,甄少華竟然做出這種事來,老皇帝不對甄家對甄貴妃有意見就怪了。
畢竟皇帝永遠都是沒有錯的,也是永遠不可能承認自己做錯了的,而顯然甄貴妃和六皇子,就是天然的背鍋人選,就算是這兩位再會讨好,估計一時半會也得縮起尾巴做人了。
帶着這麽多官兵,身後還跟着那麽多的百姓,這一群人風風火火,氣勢淩人的往甄家走,基本上各方勢力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頓時都被驚到了。
原本雖然這件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但是說實話,也沒有人想到林如海竟然敢這麽正面剛,甄家在揚州的風評是不好,也有很多人厭惡。
但是人家不只有六皇子和甄貴妃做靠山,本身在揚州紮根也是很深的,這會林如海這麽一副直接正面剛,往死裏得罪的架勢,那自然是讓很多人都愣住了。
畢竟林如海是什麽人,他們都是了解的,之前林如海派人往京城去,他們也都是知道的,哪裏想到這還沒過一個時辰,事情就突然發生了這麽急轉直下的變化。
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林如海不管怎麽剛,那都跟他們沒關系,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坐在那裏看熱鬧的那一夥。
可甄家就不是這樣了,本來再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他們就是心中驚怒,連忙把甄少華叫過來問話。
本以為一時半會還出不了什麽事,林如海沒膽子上家裏抓人,哪裏成想這問話還沒問出個什麽結果來呢,那邊林如海就帶着衙役往這邊走了。
一幅大公無私要拿人的架勢,整個甄家瞬間就有些慌了,現任的甄家家主,更是臉色陰沉的似乎能滴出水來。
甄家老太太年紀已經很大了,腦子也有些不好使了,再加上她是皇帝的奶娘,親封的奉聖夫人,對甄家的意義比甄貴妃還要大一些。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甄家并沒有讓老太太知道這件事,甄少華倒是不在意這個,還想找老太太做靠山,做保護傘,可平日裏沒人管他,這時候卻沒人再讓他放肆。
甄家家主現在可以說是完全不慣着他,直接就讓人把甄少華押到大堂裏審問了起來,甚至連家法板子都給擺上來了。
本來只是為了吓唬一下甄少華,免得對方吞吞吐吐的,總是找甄老太太保命,卻什麽都不願意說。
但現在聽說林如海已經帶着衙役來押人,甄家家主在一開始的驚怒過後,再看向甄少華的眼神就已經有些不對了。
同在揚州城內,甄家家主還是很了解林如海的,他知道,不管那些百姓鬧得有多歡,若是沒有切實的證據,那他絕對不會這麽往死裏得罪甄家,一點面子都不給留。
對方現在敢這麽做,那完全是知道此事過後,他們甄家一時半會都爬不起來,所以才敢這樣,這也就說明,這件事不僅是真的,而且對方手裏還有了證據。
想到這裏,甄家家主對甄少華那都已經不是厭惡了,簡直就是恨不得家族裏就從來沒有這麽個人,恨不得直接拿棍子把對方給打死。
平日裏這混賬東西不幹人事也就算了,不過就是個纨绔子弟,甄家家大業大的也不是養不起,可是他現在竟然還弄出了人命。
而且一下子就是幾十條人命,給甄家惹下了這麽大的事情不說,還是在這個奪位的緊要關頭,這怎麽能不讓人恨到骨子裏。
看着跪在地上,被綁着一臉驚恐,終于知道害怕了的甄少華,甄家家主的臉色,反而平靜了下來。
他眼中閃過一抹狠色,直接抄過下人手裏拿着的棍子,一腳把甄少華踢倒在地上,劈頭蓋臉的就打了下去,那架勢已經不是在懲治族內子弟了,而是完全往死裏打的架勢。
原本在大堂裏吵吵嚷嚷,議論紛紛的衆多族人,都被甄家家主這突如其來的做法給驚呆了,他們誰都沒有想到家主會這麽做,一時間愣在那裏,也不知道該不該上前去阻止。
作者有話要說: 雙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