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拜月亭·踏傘(1)
八月,從香港回來的虞孟梅和陳雲笙聽聞了一件大事。
袁雪芬不願受劇院轄制,想要籌建越劇劇場和戲校,培養越劇人才,于這年夏天牽頭發起義演。七月二十九日,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在內的十位知名越劇演員,在福州路大西洋西菜館聚會,決定義演的具體事務。這十個人後來被稱為“越劇十姐妹”。
她們利用歇夏的時間排練了一出《山河戀》的大戲,并定于八月十九日在黃金大戲院上演。
因為虞孟梅和陳雲笙這年早早離開上海,去香港歇夏。兩人是回來以後才從報紙上得知此事。
由于聯袂演出的十人都是知名的越劇演員,《山河戀》造成了非常轟動的效果。戲票是早早就兜售一空。虞孟梅和陳雲笙這時剛回上海,已來不及購票,再加上一回來後劇團的事務也多,演出初期并不曾前去觀看。但是十姐妹只要上電臺演唱《山河戀》的片斷,虞孟梅和陳雲笙都會收聽。首演當日,虞孟梅還以自己和陳雲笙的名義,請人送了花籃過去,以示自己支持之意。
不過《山河戀》沒演多久即被當局叫停。八月二十八日,警察局送來一紙公文,聲稱此劇申請手續不完全,上海市社會局勒令她們停止演出。次日袁雪芬、尹桂芳與社會局局長吳開先見面交涉。吳開先聽聞外間輿情激憤,終于讓步,答應撤回禁演的決定,但是要求成立一個托管委員會對演出收入實行監管,三個月後才能解禁。袁雪芬為了能繼續演出,只能同意苛刻的條件。
虞孟梅一在報紙上讀到消息,就對陳雲笙說,袁雪芬建劇場和戲校的希望只怕要落空了。
“這是為什麽啊?”陳雲笙一邊遞茶給她一邊問。
虞孟梅抖抖手上的報紙:“你看看現在物價漲得有多厲害,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子。演出收入托管三個月,到時候法幣都不知道跌成什麽樣了,哪裏夠她們建劇場和學校?”
陳雲笙一想确實是這個理。不過她還是有點驚奇:“梅姐,你什麽時候關心起物價了?”
在她印象中,虞孟梅對于柴米油鹽向來是沒有概念的。
“報紙上天天講,”虞孟梅說,“看多了也就曉得了。再說了,我們賣出的戲票價格,我們拿的包銀,不都一直跟着物價在變動?我還能不知道?真以為我不食人間煙火啊。”
“我怎麽忘了,”陳雲笙笑起來,“梅姐在財務問題上總是很精明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不偷不搶,精明點怎麽了?”虞孟梅重新翻動報紙,語重心長地叮咛,“看樣子法幣以後會越來越毛。小笙啊,前幾年我幫你陸續換的那點金子可要收好了。以後若是有什麽急用,可就靠這些東西了。”
陳雲笙點頭:“我都聽梅姐的。”
虞孟梅親昵地捏了下她的鼻子:“乖。”
《山河戀》義演的結果不出虞孟梅所料。近一個月演出後,《山河戀》于九月十二日結束了演出。因為曾經的禁演風波,再加上中國大戲院京劇名角彙演分流觀衆,後期票房有所減少。支付完劇場租金以及三個月托管後,演出收入由于通貨膨脹大幅貶值縮水。最後演員們只在新大沽路買下一座石庫門房,搭建一個戲臺,打出“越劇實驗學校”的招牌。這個學校并未取得當局許可,是以十姐妹義演并沒讓她們如願。
而這個時候的國共內戰也打得愈發激烈。到下半年,共軍開始主動反攻。戰報接連傳來,看起來雙方局勢正在逐步扭轉。
不知道是出于對局勢的擔憂,又或者是在香港受了什麽影響,這次回上海後,虞孟梅并沒有像以前一樣馬不停蹄地排新戲。明明新越劇運動還進展得如火如荼,虞孟梅卻一改之前的作風,竟像是一點不着急了,只将她們這幾年排過的戲重新整理、打磨。連她在香港興致勃勃提了的《客途秋恨》,她也沒有立刻開始着手改編。反而是陳雲笙主動問起,她才說了句有時藝術需要沉澱。
好在她們之前排的新戲足夠多,就算是重演,依然屬于花樣翻新,觀衆并不覺得乏味,對劇團也沒有太大的影響。陳雲笙很好奇,虞孟梅最終會沉澱出個什麽結果來?
九月下旬,陳雲笙還沒看到虞孟梅的成果,倒意外接到一個慈善籌款演出的邀約,請她和虞孟梅在十月初的時候去演一出折子戲。
兩人原打算選一折她們比較出名的戲演,沒想到主辦人員告知,因為是籌款義演,到時每個節目會進行競價,希望她們能準備特別一些的劇目。虞孟梅仔細考慮之後,決定演出《二堂放子》。
這是《劈山救母》裏的一段。沉香在南學讀書,失手打死秦府官保。劉彥昌此時已續娶宰相之女王桂英,兩人又育一子秋兒。王夫人養育沉香,視若己出。沉香與秋兒也是兄弟情深,争着承認自己是兇手。殺人就得償命,劉家終須要有一子抵命。劉彥昌夫婦問明經過後,心知失手的是沉香,但是劉彥昌念及三聖母還困于華山,欲留沉香救母。夫妻二人肝腸寸斷,最後終歸忍痛割愛,舍了秋兒,放走沉香。
陳雲笙對這個決定有些啼笑皆非。這一折是老生和青衣的戲。自己也就罷了,虞孟梅演這折戲卻要以須生應工。雖說排《穆桂英》時,她曾在最後一場《挂帥》裏唱過一點老生,但是畢竟只有短短數句。《二堂放子》卻是正兒八經的老生戲。不過唱作如何先不去論,唱小生的虞孟梅忽然演起老生,的确非常吸睛。
別人聽到這消息倒還沒什麽感覺,唱老生的方秀瓊卻先有了意見,在後臺作勢掐了半天虞孟梅的脖子,說她搶人飯碗。
“人家讓演點特別的戲,”虞孟梅笑着和她說,“我想串個老生應該夠特別了吧。你要是實在不滿意,大不了下次再排戲,讓你演小生搶我的飯碗總行了吧?”
“以為都像你啊,改來改去沒個定性,”方秀瓊白眼,“你可別演壞了,砸自己招牌。”
話是這麽說,方秀瓊卻知道這可能性微忽其微。演《穆桂英》的時候,她又不是沒聽過虞孟梅的老生唱腔,味道是相當正的。《二堂放子》雖然難度大些,但是觀衆都知道老生不是她本工。再加上虞孟梅的底子好,又一向肯花功夫磨戲,不會砸到哪裏去。
虞孟梅自己反而沒她這樣的信心,笑吟吟地站起來,向方秀瓊正經作了個揖:“我畢竟不是專工老生的人,這次也是趕鴨子上架,還請方小姐不吝賜教。”
作者有話要說:
《山河戀》現在只找得到全本的劇本。唱段的話只有尹桂芳和袁雪芬的這段《送信》流傳比較廣。
第一段是79年的錄像(錄音應該是47年的,79年配的像)。這時兩位宗師都是60歲左右的人了,且尹太先生在某段特殊時期受了不少苦,這時一手一足癱瘓,自然沒有年輕時那麽風采照人。可是太先生的眼神真的好撩人啊。
另外附上47年唱片公司的完整版錄音。其實這時尹袁的流派韻味都還沒完全成形,但是嗓子都是非常好的狀态。尤其是尹老,中氣是真好,慵懶又潇灑,就算只有音頻也完全想像得到當年越劇皇帝的風範。
有興趣的童鞋還可以找尹袁80年左右的表演視頻,不過那個版本太先生韻味雖好,卻還是有吃力的感覺,我是不太忍心聽的,所以不放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