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人,各地來報,今年糧食收成比往年足足增加了兩成,村裏邊都瘋了。”來禀告的下屬也激動得很。
柳平縣地處偏遠,糧食産量并不豐盛,相比州府轄下其他縣中,柳平縣在其中實在是不夠看。
拿稻米來說,往年一畝地産量不過三石不到,如今增了兩成,一畝地卻有三石多。大周初期推行賦役制,對農民而言十分沉重,高祖幾代皇帝經歷幾代推行,于上月定下新的賦役制度,為田地稅。
把賦、役合并征收,把役攤入賦,按田地畝數繳稅,可把糧折換成銀錢,上交官府,也可上交糧食,均由自行做主。這一新的賦稅一出,大周整個上下都跟着震了幾震。
按田地畝數繳稅,那田多者賦稅便多,地少者則賦稅少,若是無地者,便只需象征的收少量的役稅,這是針對農,其士工商不再其列。商稅依舊延續舊例。
這賦稅新法,收益者直接惠及農,免了各種雜亂稅收以及裏甲正役、差役等貪污分款、巧立名目之弊端,但對各田地地主們來說,此舉卻是直接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上層各士家大族更是連着上了無數道折子,在這場拉鋸戰中,最終當今力排衆議,費時五年最終定下。
何家目前的田地盡數都挂攤在了何平宴這個進士老爺身上,在律令下達的第一時間,他便把田地按最初的畝數重新劃分歸還,有了他這個知縣老爺帶頭,縣中身上有功名的老爺們紛紛效仿。
對有功名的學子們而言,這新法對他們雖有影響,卻不大。
只是原本能挂在他們名下的田地畝數削減了而已,重新歸置了數目,若真是考上功名,仍舊能保得一家能減免大量賦稅。何平宴作為知縣,一縣之長,帶頭把挂在名下的田地盡數消去。
意味着何家大房便要重新開始繳納賦稅了。
張氏得了這消息,宛如一根棍子打在頭上。
還說她占了弟妹米仙仙的便宜,結果反倒是拿出去的更多。
糧食增加,新法推行,老百姓便有更多的糧食,這一樁一樁的好消息一傳開,各村家家戶戶如同過年一般,紛紛說如今這世道好,當今天子好,縣大老爺好。
來禀報的胥吏一臉喜色,何平宴面色就稍帶着兩分沉了。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如今放在他面前最為重要的是,如何讓他的小妻子消氣。
黃芪在外邊道:“老爺,幾位公子來了。”
何平宴一挑眉:“讓他們進來。”
黃芪應道,殷勤的推開門兒,請幾位公子進門。
打頭的是內斂清秀的大餅,身後跟着模樣一樣的雙胞胎,走在最後屁股一扭一扭的是四餅。
何平宴見了幾個兒子,問:“怎麽來了?”
大餅臉上微微羞赫,看向幾個弟弟,二餅三餅跟着看着最小的四餅,只見他挺着圓滾滾的小肚子,穿着一身藍色的小衣衫,手中還捧了個小盒子,走上前幾步,捧着盒子伸手。
何平宴眉心微蹙:“這是甚麽?”
他接了來,打開盒子一瞧,裏邊是一瓶兒治外傷的膏藥。
何平宴:“……”
三餅:“爹,你下回可別惹娘生氣了,這瓶兒藥可是我們好不容易才拿來的,是買的!”
外邊的藥膏好貴的。
面對兒子一臉的稚嫩,何平宴只覺得手中的藥膏隐隐發燙。
感情連兒子都知道了。
“你們大堂哥呢?”他問。
在兒子面前丢臉就算了,侄兒面前怎麽也得保留些臉面才是。
大餅眼裏隐隐有些心虛:“明日旬假,大堂哥回家了。”
何平宴點頭。
這會兒,何安回了大房,張氏正滿臉愁容的掰着手指頭算賬,見了他,忙把人拉在身邊噓寒問暖的,一會兒問他吃穿好不好,一會又說起家裏零星的小事。
如他大姐何心虛歲已經十四了,如今正在相看人家,張氏挑了不少婆母劉氏那邊都不滿意,說她挑得人不好,婆媳兩個沒少為這個頭疼。
“還有你二叔,這田地在他名下挂得好好的,怎麽說要還回來就要還回來的,他一個大老爺,甚麽還不得他說了算的,虧得前兩日我還給你二嬸兩個洗衣板呢,算上頭一個,給了足足三個,這可算是白給了。”
何安實在無語。
就三個洗衣板,有兩個還是家中用過的,他娘倒也是好意思送出去的。
何況……
想着二嬸家拿洗衣板來的用處,何安面兒上頓時有些一言難盡起來。
張氏還在念:“元子,你說是不是咱們好處給少了點?”在何安以為她娘摳門的性子總算有所改進時,她又說了:“你二嬸也是奇怪得很,府上那麽多下人婆子,連穿個衣裳都有人服侍,偏生喜歡那洗衣板,也不知道她怎的想的?”
一副很是不能理解的模樣。
“罷了,大不了我投其所好,我多送她幾個洗衣板總行了吧?”
她還知道投其所好的意思。
張氏一副割地賠款,讓出大半利益的模樣。
何安有些無語,想了想到底說了句:“娘,下回別送洗衣板了。”
“為何?”
他二嬸歡喜,但他二叔不歡喜啊。
何平宴不知,他的親侄兒已經知道了,這會兒正在竭力幫着自家叔叔。
“反正娘你以後別送洗衣板了。”
張氏看他一眼:“神神叨叨的,不就是塊兒洗衣板麽。”
何志忠難得提早回來,聽母子倆這話,一語定了下來:“行了,元子叫你以後別送洗衣板就別送,這自有他的用意,你照着做便是。”
一家之主都發話了,張氏也只得打消送人洗衣板主意了。
“二弟既然把田地歸還了來,往後這幾畝地的賦稅便由我們繳納,咱們姓何,理應在前頭支持二弟推行新法,你往後可千萬不能再說甚不讓挂的話了。”
作為大哥,何志忠對二弟何平宴的言行舉止自是維護得很。
又隐晦的跟兒子打了個眼色。
洗衣板的事他們自個兒知道就行,萬不能傳到了老太太耳朵裏。
“知道了。”張氏沒好氣的。
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洗衣板都不讓送,那她送些別的吧。
作者有話要說:嗯嗯嗯,我看跨年晚會忘了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