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癡心妄想1
作者有話要說:
雲意察覺父親要對陸承啓不利,忙道:“陸承啓并沒有欺負我,婚姻破裂是我的問題,不可以怪到他頭上。”
蔣伯飲了一杯白酒,思忖過後,冷笑一聲:“難怪人說女生外向,我替你出頭,你反倒替他說話。”
雲意緊張地繼續解釋:“父親在牢中的時候,一直是陸承啓在照顧我。當時我替父親保管銀行的股份,有若幹的人要對我不利,如若不是嫁到陸家,我一旦被他們找到,早就活不到今日。”
她的聲音裏充滿堅決:“所以無論如何,我總是感激他。這一次為了幫父親順利回南州,我還從他那裏得知許多機密,如果不是我問,他的事情輕易不可能告知外人。他真心相信我,我卻欺騙他,每每想起,我就疚難當。父親如果再因為我的事情為難他,我在他面前就永遠擡不起頭來了。”
雲意既吐露出這番心思,蔣伯也樂得順勢而為:“你不讓我替你出氣,那也好辦,你和陸承啓複婚,你将他從老湯跟前拉攏過來。到時候一家人一條心,我這個做父親的唯有扶持他的份兒,總好過他在老湯那裏永遠闖不出自己的路。”
複婚的話若早幾日說,或許還有希望,可是如今她得知宋鹹新尚在人世,那便是萬萬不能的。
她低下頭,不軟不硬地拒絕父親的提議。
“我僅對他充滿感激與愧疚。”
蔣伯撙下酒杯,不知不覺提高嗓音。
“你既不願我對付他,又不肯去拉攏他,你究竟想做什麽?等着他助長老湯的烈焰,有朝一日燒得我灰飛煙滅?”
雲意被父親的嗓音吓得顫了一顫,為了壯膽,她也倒了一杯白酒來喝,烈酒灌下,鼓起勇氣站起來,整個人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父親身邊有宋鹹新,聽周叔叔講這次出獄他為你出力不少,為什麽父親放着身邊人不好好栽培偏要栽培湯老板身邊的人呢?陸承啓行事向來不為旁人左右,他每走一步都有自己的打算,哪怕湯老板也難左右。即便他來到父親身邊,也不可能一心一意聽從父親調遣,父親還是不要将心思放在他身上了。”
宋鹹新的确追随蔣伯許久,可蔣伯自始至終也沒将宋鹹新看重。
蔣伯冷着臉道:“什麽人做什麽事,這麽些年,我還不了解宋鹹新嗎?宋鹹新既忠心又太講兄弟情義,你放他二十年也難成大器。他這樣的人,十個也比不得陸承啓一個。”
燈光映照下的桌面發出暗暗的咖啡色光,雲意苦笑,扶着桌子喃喃:“我卻并不這樣覺得,我和陸承啓真的是從前的事情了。”
蔣伯哪肯輕易死心。
“據我所知在今天之前并不是過去的事情。”
雲意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氣,對上父親的目光,重重道:“那是因為今天之前我并不知鹹新尚在人世。”
蔣伯的臉色徹底變得難看,他點了一支雪茄,煙霧彌漫中,欲言又止。
“你喝醉了,回房歇息去,別再胡言亂語。”
雲意偏要胡言亂語:“我真的受夠了,我通通跟你招了吧,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嫁給了宋鹹新。”
蔣伯怒喝:“你住口!”
雲意流下淚來,不是因為挨父親罵,而是因為她曾經歲月裏的宋鹹新再也不可能回頭。
“當時我們知道父親你一定不可能同意,所以他并不敢帶我回南州。我們就一起逃到鹹新的老家,在那裏成了親。我們原本打算在那個小鎮上終老一生的,可是因為忘記四下打點,成親第二天他就被抽了兵丁,要随軍打仗。這件事情原本是場意外,花一筆錢大概可以化解,可是他說他離開藍社,必定得自立一番功業,日後父親才能對他另眼相待,所以他甘願從軍,再後來我就接到他戰死沙場的消息。”
時間快的仿佛不過是蠟燭從頭燒到尾,轉眼又回到當初。
在不相幹的人眼中,也許那不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在她心裏,那個枝葉朦胧的細雨黃昏,那個路燈初上的靜靜林蔭道,那一前一後被燈光拉的長長的兩個身影……一切一切就仿佛發生在昨天。
她的心早被歲月的榔頭釘在過往的十字架上,縱使鮮血淋漓,也難以解脫。
再長的路都會有盡頭,盡頭的宋鹹新,在一陣陣火車交錯的鳴笛聲中,向她保證自己一定平安歸來。
她最後一次替他拉整衣領,分明萬般不舍,卻強忍滿腔的酸澀,不肯在他面前落下淚來,最後實在忍不住,才低下頭用力咳嗽幾聲,又趕緊将目光移向別處。
她一氣猛灌了幾杯烈酒,酒入血脈,熱血沸騰燃燒。
那年那月那日那時忍住的淚,在今年今月今日今時肆意落下。
蔣伯見女兒可憐,熄滅手中的雪茄,多少軟下一點語氣來。
“過去的事情既沒有人知道,大家就都別再提,你以為私定終身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嗎?”
雲意難過得無以複加:“別人知不知道又關我何事,我只知道我自己從來沒有一刻忘記過他,當初如果不是因為父親出事,如果不是因為……”她哽住好一會兒,繼續道,“說什麽都為時已晚,我得到他的死訊後,就該陪他一起死。那麽即便我死了,他也會永遠将我記在心裏,而不是像今天這樣,他每一道看向我的目光都充滿怨恨。”
蔣伯徹底憤怒,幾乎想也不想就将手邊的酒瓶沖她扔過去。雲意不閃不避,伴着啪嗒啪嗒的血珠,酒瓶酒液碎作一地。
蔣伯拍案而起:“你同宋鹹新私定終身還嫌不夠丢人現眼嗎?你現在重提這些舊事到底有什麽意圖?指望我成全你和宋鹹新?你不要癡心妄想,跟在宋鹹新身邊你非但沒有任何好處,有朝一日還将身敗名裂。你在我這裏住幾日,趁早回陸承啓那裏去,你和陸承啓離婚時又沒有雙方長輩出面公證,算不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