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親密
(不是說我和藍曦臣親密……每個标題最後我會解釋的)
我看着眼前的房間,心裏計算了一下這裏和溫若寒寝殿的距離,确實很近,看來當年孟瑤是真的得到了溫若寒的信任。
雖然早有猜測藍曦臣應該是知道孟瑤住在哪裏的,我還是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澤蕪君來過?”
藍曦臣愣了愣,随即道:“戰場快要推進到不夜天時,他沒辦法跑太遠,我曾深夜獨自來過,拿取戰報。”
我點了點頭,看來孟瑤還真是信任藍曦臣。
不過除了信任這一因素之外,藍曦臣也确實是最合适他傳遞戰報的人選,聶明玦此時已和他有了隔閡,江晚吟有夷陵老祖的助戰,剩下那些小宗門拿了消息也沒用。
孟瑤的房間也已經被洗劫過了,只剩下一些手稿和生活用品,可以看出他在岐山還是過的挺樸素的,我拿起了幾本手稿翻閱了一下,都是些功法劍術的筆記,看來孟瑤在潛伏期間也不斷的提升着自己的修為。
只可惜根基不穩,終難登頂。
我回頭問道:“澤蕪君,聽說當年孟瑤在戰場上殺了金家的修士,我問過小聶宗主,他說赤鋒尊并不願同他細說,不知你是否知情呢?”
藍曦臣嘆了口氣,“那幾個修士搶了戰功據為己有,他用溫家劍法殺了那些人,正好被大哥撞破,又暗算了大哥逃走了,後來便投身岐山卧底,所以他不敢找大哥,只敢偷偷把戰報傳遞給我。”
“不過大哥的脾氣我也知道……他當時應是真的害怕了,才出此下策。”
我聳了聳肩,“誰知道呢?”
“是啊。”藍曦臣苦笑了一下,“現在也找不到答案了。”
櫥櫃上有一瓶倒了的藥,我聞了聞,時年久遠,但還是能聞出淡淡的藥味,應該是金瘡藥。
藍曦臣也看到了,默默的拿起藥瓶道:“當年大哥被俘,被溫若寒打傷,是他弄傷了自己搞來了金瘡藥,偷偷送到地牢裏去的,不過大哥并沒有收下。”
看來孟瑤此時還沒有忘記清河的知遇之恩,也沒有動過什麽殺心,只可惜此時的聶明玦心中已是和他兄弟阋牆,回不去了。
黃昏就像某種逢魔時刻,我透着日落西山的薄暮,好像看見了孟瑤曾經在這個房間裏生活的影子,一個修為平平,表面上看起來又是一個從金家叛逃的牆頭草,但依舊憑着自己的聰明機智刺殺了當世修為最強的人。
聽說溫若寒的屍首是孟瑤收斂的,上面的諸多禁制也是孟瑤着手加上的,世人皆道孟瑤是懼怕溫若寒的報複,我卻覺得并非這麽簡單,三年時間,溫若寒說不定真的提點了他不少,至少,從最後他能成功刺殺溫若寒這件事來說,溫若寒給予了他信任。
從開始到現在,孟瑤的生活裏一直都缺乏信任,也許在他心底某一處,曾有那麽一瞬間是真的把溫若寒當成師傅看的。
只是這樣他都沒有動搖,看來他那時真的是決心要回到金氏。
其實也很好理解,孟詩一生如同浮萍,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落葉歸根,她盡所能的保護孟瑤的清白,不讓孟瑤接觸那些秦樓楚館的逼仄事,也為他認祖歸宗的路上鋪下了一塊磚,為他認祖歸宗的想法埋下了一捧土。
如果他堕落紅塵,也許也不會那麽堅定的想要回家。
但他從淤泥中爬了出來,他還是幹幹淨淨的,他和金光善的其它兒子女兒并沒有什麽不同,他憑什麽就要流落在外遭受世人的白眼?
顯然金光瑤是個樂于和天抗争的人,光是從勾欄之中幹幹淨淨的脫身,他就已經贏過一局了。
我忽然看向了還對着藥瓶發呆的藍曦臣,也許,給了孟瑤信任的不止溫若寒一個人。
從不夜天城離開的時候,天色已經全暗了,不過有藍曦臣走在身邊我倒不是很怕,畢竟我打不過邪祟,難道澤蕪君還打不過嗎?
時間過去太久遠了,當年的痕跡也都在歷史之中被磨滅了,不夜天城如今也會随着日落而變得黑暗,再也不是不夜之地了。
回程的馬車上,藍曦臣也很沉默,似乎是想起了射日之征時的往事。
忽然,他開口道:“射日之征時,好幾次他給我傳遞信息都是冒着生命危險的,而且自他投身溫氏之後就與我聯系上了,我希望……白史官能把這些寫進去。”
我摸了摸腰間的真言玉令,點了點頭。
玉令在此,他可以選擇不說,但說了的一定是真話。
孟瑤是什麽時候開始傳遞戰報的,這是個關鍵點,如果是中後期才開始,那時溫氏已顯露出一些疲态,也許他是好峰随處改,見好就收,轉投百家,若是起初就開始了,那說明他從進溫氏就想好了,自己只是個卧底。
這點對于描寫正史的立場,也是至關重要。
從世人的傳言來說,成了金光瑤的孟瑤利用澤蕪君的信任,竊取清心音和亂魄抄,殺了赤鋒尊,又借着澤蕪君的信任得到了藍氏的扶持,建立了瞭望臺。
而金光瑤的結局也确實符合傳聞,被澤蕪君親手當胸一劍,可我如今見藍曦臣的反應,卻覺得其中一定另有隐情,他是希望為金光瑤正名的。
至少金光瑤不像是一個濫用別人信任和随意踐踏別人的人,而身在皇家的我自然也明白,千座瞭望臺,僅僅一個姑蘇藍氏的扶持是遠遠不夠的。
也許等我去了金氏,我會想的更明白些。
我看着對面的藍曦臣,忽然想起一件事。
一年多前,我随着皇上微服私訪,正逢黃河水患剛過,災區民不聊生。
一個眼睛亮晶晶的少年吸引了皇帝的注意,他一身破布,臉上也髒兮兮的,眼睛裏卻有着不服輸的光芒,仿佛災難也無法磨滅。
皇帝給了他一塊随身的玉佩,少年愣了愣,沖了沖手才接下來,又在渾身翻遍了口袋都不知道放哪裏好,最後是一路用幹淨的手捧着回去的。
也許藍曦臣對金光瑤來說,就是那塊無暇的玉。
金光瑤就是那個受災的少年,翻遍全身也無法安置美玉,只能将其捧在手心。
但玉是容易碎的,人也是容易變的。
-TBC-
老渙渙一路跟着史官,簡直就是公開處刑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