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cue
晚間,唐忱回到府中, 去書房前正巧給唐夫人攔了個正着。
“小忱啊, 今個兒走月可碰着檸丫頭沒有?”唐夫人笑迎上來,單刀直入地奔了主題。
唐母總還是盼着他倆好, 哪怕要她跟唐老将軍親自登門致歉呢。一來,她确實對姜檸那丫頭喜歡得緊, 二來, 她覺得唐忱對人家并非完全沒有感情的。
唐忱只是清了清嗓子,淡淡地“嗯”了一聲,瞧着沒什麽情緒。
唐夫人聞言, 心裏一樂, 拉着他的胳膊拽他進了正堂,“要我說啊,姜檸這丫頭真是喜人得很, 雖然人家被你退了婚, 可還是沒忘了咱們兩家的交情,今兒午後特意攜了禮來看我。”
說着, 唐母招了招手,小桃領了人前後捧着大小各式,長短不一的錦繡禮盒而來,
“你瞧瞧, 這些個東西都是檸丫頭捎來的,我觀了幾眼确實不錯,定是用了心挑選的。”唐夫人招呼他過去, 将禮盒開了幾個遞給他瞧,且暗暗瞥着自家兒子的面色。
唐忱低下眸子,打量着面前的和田籽料雙貔貅玉挂,修長的雙指輕擡,無意識地撫觸了幾下耳垂,有些微微出神。
原本他看到這些該是很煩躁的,可現在,好像又沒那麽氣悶了。
耳間的指骨微動了動,透過眼前貔貅一對靈秀的小圓目,唐忱竟隐約間望見了那雙流光熠潋的桃花眸,眸中彙聚着月圓下盛綻的一場人間煙火,一掠而過。
讓他驚豔,讓他念茲在茲,讓他久久都無法平複。
“你這孩子,究竟有沒有在聽我講話啊?”唐母見他直不愣地走了神兒,不滿地拍打了他肩膀兩下,“我說,姜檸是個好姑娘,你可莫要辜負了去,若不然有你悔不堪言的時候。”
唐忱緩過神兒,指腹仍摩挲着耳間,而後,竟意外地淺勾了下唇,“嗯,是不錯。”
他話中滿含深意,“不錯”二字不知指的是物,是人,還是今晚落在耳間的吻。
頓了頓,唐忱朝一旁的從流招了招手:“将這些東西一律擺放在正堂最顯眼的位置,沒我的許可,任何人不得移動半分。”
他要時刻看到這些,時刻警醒自己,還有不少人在惦記着她。
Advertisement
……
秋分,八月中。
初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秋後,秋分始,晨昏瑟涼。
亦止不住天清風朗,午時仍有融融暖意,偶摻了絲燥。
晌午頭巡過,日頭偏正,慈寧宮。
入了月洞門,便見德妃只攜一貼身婢子,款款立了蓮花池旁,靜賞着肥碩豔紅的錦鯉四下游蕩。
德妃三日一來慈寧宮,陪太後誦經禮佛。然太後素來膳後要憩眯一會子,醒來的時辰有早有晚。德妃每每會提早半柱香的功夫,若太後尚寐着,她也不允人通傳,只立了外頭候着。
這一候,便二十年如一日。一年到頭,任寒暑交替,皆風雨無阻。
加上德妃為人低調素樸,雖妃位尊貴,卻最是不喜奢靡豪侈那一套,甚得太後歡心。
“你啊,直接進來便是,何苦在那日頭底下傻杵着,哪回都不聽。”太後自內屋裏出來,由着德妃攙扶着倚了軟塌上去。
德妃端了熱盞遞給太後,也不見外,笑答道:“老祖宗這話念叨快二十年了,臣妾要聽啊早聽了。”
“可不是,偏就遇上你這麽個倔性子的。”太後假意嗔怪地拍了下她的手背,接過盞來瞅了眼外頭,嘆道:“這十五一過便是小年,人老了,一年比一年不禁混。”
“老祖宗可不興說這些個喪氣話,您身子骨硬朗得很,臣妾啊還等着給您賀百壽呢。”德妃上前,替太後理了華服,接過小婢手裏的團扇,輕緩打扇着。
太後不由笑她,似憶起什麽,偏頭問道:“再過幾日該是去萬安寺了罷?”
太後信佛,每年重陽過後,便要去食齋飯,誦經文,潛心禮佛數日。往年萬安寺一行德妃必要陪同,今年也不例外。
德妃點頭道是。
“這年年啊,都是咱們幾個去誦經念佛,也沒甚新意,怕是佛祖都要厭煩了去。”太後抿了兩口熱茶,忽而拎着盞蓋刮茶的動作一頓,思忖着問道:
“倒不如今年挑些個小輩兒,陪咱們一道去?”
德妃正欲開口接茬,卻被一道溫潤聲兒給截了去。
“給老祖宗請安,給母後請安。”劉清洵自殿外掀袂踏入,風姿卓絕,眉目星朗,翩翩儒雅地拱手作揖。
太後跟前兒的人哪個不知,陛下的幾個皇嗣裏,她老人家對這個老幺最是偏愛,甚至勝過東宮。
見到來人,太後慈笑連連,往身邊拍了拍示意其坐:“瞧瞧,正擱這兒念叨着他便來了。”
“老祖宗可是今年想讓洵兒陪您去燒香祈福?”劉清洵坐了塌邊兒上,溫和一笑。
太後不免哧笑一聲,鎏金镂雕的護指套點戳了他幾下,“你們幾個平日裏,一個比一個忙乎,尤其是你,連德妃一年到尾都見不着你幾面,哀家還能指望上你們不成?”
話雖是這麽說,可語氣卻未見半分責怪,細聽起來倒盡是寵溺之意。
劉清洵任由太後假意訓着,接過婢子手裏的瓷盞,淺呷上兩口,只笑不語。
太後慈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繼而道:“洵兒他們總歸是想着做大事的,自然不願與我們這些婦人啰嗦一處,何況真要讓他們侍候起來,反倒添了亂。”
“那…老祖宗的意思是?”德妃接了話茬問。
“到底還須得是甄選些心量細致的女兒家。”太後笑答。北北
德妃染疑,好奇道:“可陛下的子嗣中暫無公主誕出,宮中何來心量細致的小輩兒?”
劉清洵淺笑了下,“宮中沒有,宮外卻不少有。”他刮了刮茶,将話道出一半,點到為止。
“老祖宗所指的,可是權貴世家的千金們?”德妃聰慧,經自己兒子一提醒,立即明白過來。
太後點了點頭,“這朝中大臣所養之女,必然是懂規矩識大體的,從中選些個知書達理的妮子出來,也不是甚難事。”
德妃思來亦覺妥當,“她們年輕人有活力,話也比咱們多幾分,若随之一路同行,陪您逗趣兒解解悶,倒也再好不過。”
“只是,這名門貴族家的姑娘這樣多,卻不知一時要從哪裏着手挑選是好。”德妃細想,又犯了難。
太後知劉清洵常年游際宮外,轉頭對他問道:“洵兒可有舉薦之人?”
劉清洵垂眼望着手中茶盞,聽聞太後詢問“舉薦之人”,幾乎不肖想,腦中便現了一抹伶俐曼妙的身影出來。
然他并未急着作答,而是仿佛略微做了番回憶,擱盞置于金絲楠的小幾上。
繼而揚了揚眉,緩緩道:“前幾日時值中秋,洵兒替父皇往鹽鐵司使府走了趟腳,正遇鹽鐵總司姜大人之女于家中。”
淺頓了下言語,他語調平緩,慢條斯理地稍一勾唇,淡笑道:
“此女瞧着鐘靈毓秀,剔透玲珑,如此想來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臨時有事要出趟門,所以這章比較短小啦~下章會補上!
接下來開啓寺廟副本,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