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這個念頭讓蘇清逸自己都感到兩分茫然和三分詫異,随即自嘲的一笑。
他獨自回自己的住處,看着那塊周家的自留地時,有些失神。
這一次去處理周家的事,他跟着孟有糧相處了半個月,更加清楚的明白那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孟有糧先帶蘇清逸去了葉家,也就是孟有糧曾舍命救過的那一家人,葉志軍當時并不在家,是葉成輝接待的他們。
孟有糧救葉志軍的事,都幾十年了,葉志軍記在心裏,并不代表整個葉家都記在心裏,葉志軍的兒子葉成輝對他們的态度并不親切,甚至對孟有糧很是輕蔑,把孟有糧當成了挾恩以報的那種人。
孟有糧在葉家的待遇并不好。
當時蘇清逸就感到有些意外,既然如此,為何孟有糧還會帶他去葉家?難不成葉家是現在才對孟有糧态度不好的?否則孟有糧即使再傻,也不會讓他看到這一幕,畢竟又尴尬又丢臉,嚴重一點,還會讓人覺得孟有糧已經失去了這麽個後臺,對他不再那麽尊敬。
葉成輝對孟有糧态度不客氣,但孟有糧對葉成輝卻是十分客氣,如此一來,更讓葉成輝輕蔑,認定他們是來自己家打秋風。
當葉志軍回來後,蘇清逸就有些明白了。
葉志軍大概是知道自己兒子的性格,把葉成輝狠狠訓了一頓,對孟有糧十分的歉意,在這種歉意之下,孟有糧說了周家三人的事後,葉志軍當即承諾給友人打個電話,把這事更處理了。
更因為那點歉意,葉志軍幫他們找了些書,以及給了不少肉票布票一類的務實可用的東西。
蘇清逸雖不明白孟有糧是否故意受葉成輝奚落和輕蔑,但卻是看明白了,葉志軍是真心感激孟有糧,那可是救命之恩,那些零碎的物品,在葉志軍看來,都是些小東西,完全無法同孟有糧的救命之恩相抵。
但恰恰是葉家看不上的那些小東西,才是孟有糧真正需要的東西。
在那一刻,蘇清逸是真心佩服孟有糧。
有幾個人能夠拒絕那麽大的誘惑,選擇回到雙溪村那麽個村子?要是孟有糧當時提出給一家人安排在城裏,葉志軍肯定有那個能力,只是那樣的幫助,的确有些“大”,一次兩次後,葉志軍還願意繼續給予幫助嗎?
反而是現在,讓葉志軍總是覺得沒有能報答那救命之恩,在孟家的人真出了什麽大事的時候,才會主動讓葉志軍幫助,而葉志軍也必然不會拒絕。
Advertisement
孟有糧一直把那可以救命或者改變生活命運的機會給留着。
在處理周家的事上,孟有糧也是十分盡心盡力,不僅沒有絲毫撈好處的意思,反而貼進去不少錢。
最讓蘇清逸心裏一動的是孟有糧只是借着葉家的關系弄來一些書,那些書花了多少錢,他都堅持給錢,不讓葉家補貼,同時也不讓蘇清逸出錢。
孟有糧說:“我給錢比較好,到時候也好算賬,願意買的就買,不願意的就算了。”
蘇清逸就知道,他這是為了自己考慮。
拿回去那麽多書,不可能免費供給知青們,也是需要花錢的,但別人到時候會怎麽想?他們不會覺得弄到這些書多麽不容易,是承了別人的情,也不會覺得路途遙遠耗費了心力,甚至會覺得是拿書回來賺他們的錢,也不知道賺了多少。
孟有糧把這事給接過去了,別人就算這麽惡意的想,也是想孟有糧,不會涉及到蘇清逸。
這一趟出門,蘇清逸不僅僅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也開了眼界。
……
蘇清逸搖搖頭,他發現,自己對孟有糧的憤怒和埋怨竟然降低了很多,竟然能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孟有糧的所作所為,不過也只是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而已,若不是孟有糧對他有愧意,也不可能長途跋涉的去解決周家的事,還去找葉家的人。
他扯了下嘴角,不大願意繼續去考慮這些讓人感到憋悶煩躁的事。
剛回到家,就看到陸勵又等在那裏了。
不等陸勵問,蘇清逸就主動說了這半個月的遭遇,讓陸勵聽得一頓無言。
“人各有命,你也別太難過。”
兩人坐在周家門口的石階上,陸勵用力的拍拍蘇清逸。
陸勵真想說的是周家三口實在太倒黴了,明明是過好日子去了,偏偏遇到這些破事,讓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要是孟依依知道陸勵的這想法,大概想和陸勵拍一下掌,兩人難得的想到一塊去了。
蘇清逸嘆一口氣:“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和別人說。”
陸勵沉默了一會兒:“好。你說這好人怎麽就不長命呢!”
蘇清逸不想讨論這個:“你守在這裏,是找我有急事?”
陸勵還真差點忘記了自己來找蘇清逸要說的事:“喂,我說你怎麽就那麽傻?都成他孟有糧的女婿了,還不知道為自己撈點好處?工農兵大學的名額下來了,就是那個高峰,差點給樂暈了。”
之前知青點裏的人都在猜測這個事,以前名額下來的時間要早一點,今年卻一直沒有下來,大家就猜測,會不會是孟有糧另外操作了。畢竟蘇清逸都成他女婿去了,這樣的好事,難不成還便宜外人去?要是為了這個名額娶孟依依,也是能夠理解了。
陸勵聽着有些不爽,但哪怕是真的,也得向着好兄弟不是?
當名額下來的那一刻,陸勵是真覺得身心舒爽,他就知道蘇清逸不是那種人,緊接着又覺得蘇清逸犯傻了,有得到好處的機會都不知道去撈。
“高峰做事踏實,為人又好,他當選也是應該的。”
“你啊你……”陸勵嘆氣,名額一直沒有下來的時候,高峰可是說了不少蘇清逸的酸話,但大家都能理解,畢竟那名額太重要了,“難不成孟有糧對你有另外的安排?”
蘇清逸面無表情的看了陸勵一眼。
陸勵自以為是的猜測:“對了,他怎麽可能放你離開,肯定是怕你讀大學去了,把他女兒給抛下……”
“行了,別胡亂猜測。他這事做得的确不地道,但并不能否認,他确實是一個好村長,做事賞罰分明不偏不倚。”
陸勵動了動嘴角,明顯感覺到蘇清逸态度松動了,當下也不再多說,否則惹人不愉快。
而當蘇清逸丢出了有可能恢複高考的事後,陸勵當下就高興瘋了,完成忽略掉了“有可能”三個字。
兩人去到知青點,把這事給說了。
國家似乎有可能恢複高考,現在還沒有正式确定,有可能恢複也有可能不恢複,即使恢複了,也可能是今年或者明年,甚至後年,但現在就準備起來,準沒有錯。
書拿回來了一些,現在在供銷社那邊擱着,想要書的,不僅得給買書的費用,還得去将那批書給拿回來,時間很急,馬上就得去,否則明天割谷子了沒時間去拿回來。
好在大家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光是“恢複高考”四個字,足以讓每個人興奮激動得掉眼淚,全都主動要求去拿書,原本想着男知青們去就好了,但女知青們也被這消息砸得不輕,主動要求去搬書,哪怕她們抱兩本書,也能減輕點別人的負擔。
知青們難得如此團結。
一路上蘇清逸都被人問與高考相關的事,蘇清逸了解得不多,只聽說上面的人一直在開會,似乎在争論要不要恢複高考的事,還沒有一個結果,但既然在争論,那就是有機會的。
現在準備起來,肯定有好處。
一直到天黑的時候,知青們才把書給拿了回來,全都堆在孟家,然後分書。
這些書,并不是全都給雙溪村的人,孟有糧作為大隊長,自然也得考慮別的小生産隊裏的知青,所以也讓人去喊其它生産隊裏的知青,都來拿書。
一直忙到大半夜,才把這事給處理好,從此以後,都能看到知青們見縫插針的學習。
而另外一些不屬于這個生産大隊的知青,也因為聽到了這風聲,開始進縣城買書,或者寫信找關系問與高考相關的事宜,高考兩個字,徹底成為知青們的話題,久久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