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周家三口出事,對孟家還是有些影響。
外面的世界竟然那麽可怕,這讓周豔和餘玲都覺得窩在這小地方也挺好,當初看到周芳那麽有出息,把父母給接了出去,把周豔和餘玲都刺激得不輕。
周豔和餘玲被刺激到了,就去刺激自家孩子,反正那些日子,孟志書和孟志琴都被自己母親叮囑努力學習,那頻率能要人命。
也就孟志勇和孟志強得了幾分自在,沒法子,這兩人已經被公認為不是讀書的料,壓根不會放希望在他們身上。
這時候周豔就越發的擔心了,孟志書馬上就讀初中了,兩年後肯定還得去上高中,高中就得在縣城裏讀書,要是出事了怎麽辦?
“要不志書也讀個初中就算了,別去上什麽高中,又遠又沒個人照應……”
周豔話還沒有說完呢,就被孟大偉給兇了:“亂說些什麽,自己沒見識還要阻攔兒子的路,再說這種話我可不饒你。”
在孟有糧的教育下,除了孟志勇孟志強孟依依這三人教育失敗的人,別的人對讀書有着骨子裏的推崇,孟大偉孟小偉是自己錯過了,沒法子學習,到了孩子那裏,更是希望孩子們能靠讀書拼搏出去。
周豔讪讪的,她就是覺得外面危險而已,像那幾年鬧得多兇啊!
他們當時都以為是強盜進村了,吓死個人了,闖進家裏翻箱倒櫃的拿東西,養的雞鴨也被抓走了,一些老人舍不得那些東西,去追,結果被按在地上揍。
雙溪村沒有受什麽罪,在孟有糧的帶領下,把男人們聚集起來,只要是進村的外人,看到就揍,看誰敢來搶東西。
後來才知道,有些人竟然還是學生,真是看不出來。
周豔和餘玲怎麽都想不通,為啥子學生會幹出這種事來,既然想不通,便下意識的覺得,肯定是被一些人給影響了才學壞了。
……
孟家的人一邊讨論周家的事,一邊讨論着割谷子的事,很是熱鬧。
等飯菜上桌了,每個人臉上都是笑容,今天煮的可是白米飯,連稀飯都沒有煮,菜也全都是好菜,肥肉炒木耳,泡椒炒豬肝,瘦肉切成絲後和上番苕粉煮進蘑菇湯裏,光聞着這香氣都能流口水。
Advertisement
菜上桌後,大家不約而同的吞了吞口水。
孟志強:“像過年一樣。”
孟志書瞥了眼二哥:“過年有雞的。”
“我覺得就是過年。”孟志強嘿嘿的笑着。
馬上要割谷了,吃一頓好的更有幹勁兒。
……
開飯以後,雖說不是在搶,大家夾菜的速度比平日裏迅速多了,主要是忍不住,太香了。
蘇清逸吃得仍舊很矜持,夾的也是配菜一類。
孟依依在吃飯前,先給蘇清逸夾了幾筷子:“多吃點,你看你這麽慢,等會兒菜都被那幾個飯桶搶完了。”
孟志勇孟志強不服氣:“我不是飯桶。”
孟依依:“潲水桶。”
還不如當飯桶呢!
蘇清逸沒有出聲,聽着孟依依和孟志強他們有一句沒有一句的吵着,心裏卻是說不出的滋味。
孟依依給他夾菜的時候,她還沒有吃飯,筷子很幹淨。
這樣的小細節,不知道為何,讓他心裏一動。
“你們吃太快了。”孟依依不高興的看一眼幾個侄子,從凳子上站起來,進廚房拿了兩個碗,用勺子分別從蘑菇肉湯裏盛出肉湯,一碗放到蘇清逸面前去,一碗放到自己面前。
孟志勇和孟志強看着那一坨的肉離自己遠去時,心裏在滴血。
蘇清逸看着自己面前的碗,嘴唇抿了抿,他有點想告訴她,他其實沒有那麽多講究,不是非得不用別人的筷子夾菜。
她用她沒有吃過飯的筷子夾菜,又故意用幹淨的勺子盛湯,他要是還看不明白,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孟志勇瞥着嘴:“還沒嫁人就這樣……”
孟大偉狠狠敲了下自己兒子的頭:“不想吃飯就滾下去。”
孟志勇立即埋頭啃飯,笑話,怎麽可能不想,想瘋了,想把肉都給自己吃,但理智告訴他,不能這樣。
孟志琴偷偷笑大哥被打了,大哥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
吃過飯,蘇清逸沒有馬上離開,而是主動同孟有糧商量着接下來的事。
明天就要割谷子了,蘇清逸想趁着下午有點時間,帶着知青他們一起去供銷社那邊把他們帶回來的書給拿回來,東西太多,他們也太過勞累,蘇清逸也只拿回來兩套書而已。
孟有糧點點頭:“你自己做決定就行了。”
孟有糧神色有些微妙,他能感覺到蘇清逸的态度有些變化,像這種小事,蘇清逸竟然還來同自己商量。
而這半個月來,蘇清逸對孟有糧的态度都是比較尊重卻很疏離,很直接的表達着他內心仍舊有所抗拒。
可現在,蘇清逸竟然主動了……
孟有糧摸着下巴,難道是女兒和蘇清逸說了什麽,讓他改變了态度?
……
蘇清逸離開孟家的時候,拿着裝着書的包,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
他對孟有糧并沒有惡感,甚至還非常敬佩。
想當年,這雙溪村就是一窮山惡水的地方,山多水多,田土又少,在這裏打架鬥毆的事多不勝數,偏偏這些人還懶,就不喜歡幹活種糧食。
是孟有糧當了生産大隊長後,狠狠的收拾了這些懶人一通。
有懶人,自然就有勤快的人,那些莊稼,全都是那些勤快的人幹,只是大家看到那些懶人照樣餓不死,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那懶人聯盟,要懶一起懶,沒糧食找國家,實在不行就進山裏找吃的呗,反正餓不死。
孟有糧第一年就随了這些人的意,根本就不管他們,讓這些人都以為孟有糧和上個村長一樣,只是個擺設而已。
結果到了第二年,該種莊稼的時候,孟有糧根本不發種子下去。這地方主要以種包谷和谷子為主,孟有糧不發包谷種子,也沒有發谷種的意思。
孟有糧這麽一招,把那些要幹活的人吓壞了,往孟有糧家跑了無數次,一開始孟有糧根本不搭理,到後來才露出了個口風,既然大家都不幹活,那就幹脆不幹了,免得養出一群閑人浪費糧食。
要懶大家一起懶,要死一起死呗,誰怕誰?
這時候,大家才猛然想起來,這孟有糧可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哪裏是什麽好惹的人。
孟有糧被傳出背後有人,就是因為這事,說他在戰場上救過不得了的人,他那條腿就是這麽受傷的,靠着這條腿,成為了那有背景的人的救命恩人,這輩子都受對方感激。
那些要幹活的人,找孟有糧苦苦求情,尤其是眼看要種糧食的最好時機都快過了。
這群人當時徹底絕望了,他們不敢找孟有糧的麻煩,因為孟有糧當時回這村的時候,可是一些士兵護送回來的,那一幕給這些村民極大的震撼,多年不滅。
不能種莊稼,不能怪村長,那能怪誰?
別看這群勤快的人性格好,也肯幹活,但背地裏對村子裏那些懶人不是沒有意見,幹活的時候不見人,糧食種出來後就厚着臉皮來要吃的,不給就罵別人狠心,要活活餓死他們。
這些人憋屈得很,付出了最多的勞動,照樣吃不飽穿不暖,還得供着整個村子裏的懶人,不給也沒有辦法,這些渾人的花招多得很,一開始求,求不得就罵,罵了後就搞破壞,更過分的還有可能來家裏搶糧食吃。
為了不惹出更多的麻煩,大家只能夠憋屈的把糧食分給那些渾人。
但現在,不能種糧食了,村長說了,要餓死一起餓死。
這些勤快的人憋了好幾天,終于在有一天徹底爆發了,他們在晚上,直接闖進了好幾家村裏著名的懶人家裏,逮着男人就打,女人撲上來也一起打,這群被生活憋狠了的人,也露出了他們強悍的一面。
那些第一天被打的人,去找孟有糧訴苦,孟有糧理都不理他們。
于是大家都清楚村長的意思了,既然不理會那些被打的人,當然就是支持這些打的人。
然後在第二天,那群勤快的莊稼人,又開始破門而入去揍人了,整個村子都哭聲震天。
那些懶人當然要反抗,結果村長孟有糧,讓他兒子送糧食送肉去那些勤快人家裏,那行為,太赤、裸了,簡直就是明面上的鼓舞——打得好,繼續打,繼續揍,我給你們當靠山。
一面是吃飽喝足的人,一面是餓得有上頓沒下頓的人,打架的結果如何,非常明顯了。
于是那群常年在家待着的懶漢些,全都出門了,一個個鼻青臉腫的出來種莊稼,動作慢了還不行,還會被揍。
就這樣,雙溪村的人,才終于走上了大家一起努力種莊稼的生活,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反正有這個結果就行。
那些年,雙溪村被餓死的人都不少,更何況是吃飽穿暖了。
而如今,雙溪村這個小隊在整個大隊,已經從最窮的生産隊變成了倒數第四了,這都是孟有糧帶來的,這讓村子裏的人如何不記着他的好。
哪怕孟有糧所做的一切簡單粗暴,以暴制暴,但只要能讓人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能夠喝得水飽,大家也知足了。
就是那一次,孟有糧徹底讓村民們服氣了,對孟有糧交代下來的一切東西,全都聽從。
後來知青們來了,這群城裏的小夥子小姑娘剛來到這些地方,沒少受到村裏人欺負,雙溪村還好點,有孟有糧壓着。
事情還得從雙溪村的一個女知青被欺負了說起,那個女知青被人欺負後,要自殺,結果被孟有糧知道了,孟有糧去勸了那個女知青。
然後孟有糧帶着那個女知青去認人,那欺負了她的那個男的指出來,孟有糧根本不聽人解釋,話都不說一句,直接讓帶去的人揍,把人揍個半死不說,還讓人押着去縣城裏,讓警察把那人給抓起來。
這還不算,孟有糧還讓那個女知青注意一下,看誰在背後嘀嘀咕咕對她指指點點,有這樣的人立即指出來,他親自帶人去揍。
最後就沒人敢提那件事。
孟有糧對那女知青說,這種事,見不得人的是別人,又不是她,她去死幹嘛,不僅要活着,還要活得堂堂正正。
這個叫陳鳳的女知青,這輩子都無條件擁護着孟有糧,孟有糧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這兩件大事,讓孟有糧既受村民愛戴,也受到知青們的愛戴。
而在孟有糧的管理區域內,絕對不可能發生欺負知青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威懾力,甚至有村民欺負了另外生産大隊的知青,孟有糧也照懲罰不誤,行事作風果斷又粗暴。
……
想到這些,蘇清逸腦海裏冒出了一個念頭:孟有糧這樣的人,他的女兒應該也不會太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