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五十六
往後的這段日子,因着謝氏被徐達禁了足,徐錦芙被罰在祠堂跪着和去雲鼎書院讀書,無人再找徐琳琅的麻煩,徐琳琅的日子過的很是清淨。
棠梨書院又考了幾次試,徐琳琅每每都是第一,如此一來,便愈發的坐實了徐琳琅的應天府第一才女之名。
之前的應天府第一才女李瓊玉,自徐琳琳琅來了棠梨書院之後,要麽考第二名,要麽考第三名,每次都和考頭名的徐琳琅差着一大截兒。
無論李瓊玉如何用功,都越不過這一截兒去。
應天府的公子貴女們,再舉辦個什麽詩會茶會,是必須要邀請徐琳琅的,如今,徐琳琅可是這應天府內,最耀眼的貴女,長的漂亮不說,還屢屢奪得棠梨書院的頭名。
可不得和徐琳琅交好麽。
留仙樓和仙雲閣的生意都很是興隆,眼瞅着就要過年,兩家店鋪都堪稱門庭若市了。
如今,留仙樓憑着其獨特的菜色在應天府內已經很是出名,倒是無需再憑借着“公門四玉”的光了。
王夫人調養好了身子,沒事做的時候,也會去留仙樓幫着宋三娘一起打理生意,也算是兩相得宜了。
天一日比一日更冷,各府都張燈結彩,在府上挂了大紅燈籠,是要過年了。
魏國公府內,循着慣例,衆人大年初一和初二都是在徐府過的,徐家的一衆親眷紛紛過來給徐老夫人拜年,在拜年的時候,各個都把徐琳琅好一頓誇。
徐家的親眷都得了消息,謝氏犯了錯別徐達禁足,徐錦芙丢了醜被送到雲鼎書院讀書,魏國公把一半的管家權交給了徐琳琅。
這一眼看過去,傻子才不明白,謝氏是失了勢了。
之前為了奉承徐錦芙一味的貶低打壓徐琳琅的大伯母二伯母,紛紛在徐琳琅面前獻起了殷勤,這個誇徐琳琅生的漂亮,無人能及,那個誇徐琳琅才華橫溢,是大明第一才女。
徐琳琅聽的頭疼,聽了幾句,便托辭回了芷清苑。
到了正月十五,皇上宴請重臣及其家眷,徐達便帶着謝氏徐琳琅進了宮。
謝氏雖然別禁足,可是宮宴到底是大場合,命婦們紛紛入宮觐見,謝氏不好缺席,徐達便準她這一日出了麗景苑到宮裏去。
謝氏好容易被放出來,見了徐琳琅之後,在心裏将徐琳琅罵了千百遍。
入宮的頭一天夜裏,徐錦芙好一通哭哭啼啼,徐達也未曾心軟,鐵了心只帶着徐琳琅去參加宮宴。
上一世,徐達和謝氏是帶了徐錦芙參加了過年宮宴的。
上一世的徐琳琅,從未将自己的才學外露過,又被蘇嬷嬷和謝氏養的膽小怯懦,故而,從未有人真正将徐琳琅看做魏國公府的嫡長女。
這一世,徐琳琅不在收斂鋒芒,不再小心翼翼,倒是為自己正了名。
徐達要帶着徐琳琅參加這一次的宮宴,可見在徐達的心裏,徐琳琅就是魏國公府正兒八經的嫡長女大小姐。
徐達都如此認為,旁人縱然心裏還有別的想法,也不得不承認徐琳琅的身份,開始敬重徐琳琅了。
徐琳琅穿了一身妝花緞霏長襖裙,袅袅婷婷,跟在謝氏身後。
到了皇宮裏,處處懸挂着大紅的燈籠,炫目的彩帶,好一幅盛世之景。
李瓊玉、鄧琬、李瑱瑱、馮城璧、胡珺兒和藍琪瑤都參加了這次宴會。
棠梨書院清蘭學舍沒來的,也只有徐錦芙和馮玲珑了。
徐錦芙是嫡次女,馮玲珑是庶女,除了她們兩個,旁的姑娘都是嫡長女了。
可見這就是嫡長女的好處,徐琳琅沒來應天府的時候,這些該嫡長女的場合,都是徐錦芙去的,等徐琳琅回來了,無論旁人再怎麽把徐錦芙尊做嫡長女,這些場合也是該徐琳琅去的。
徐錦芙似被徹底打回了原形,她再也不似嫡長女般風光尊貴,她沒了刺繡翹楚的名頭,還兩次考棠梨書院的末名,如今又去了雲鼎書院讀書,就連李瓊玉和馮城璧,也都疏遠了她。
徐錦芙把這一切都歸咎在了徐琳琅的頭上。
如果徐琳琅沒有來到應天府,那這一切,便都不會變。
今日來參加宮宴的少女都裝扮一新,藍琪瑤穿了一身寶藍色宮裝裙襖,耳上帶着東海明珠,水墜子似冬日的凍住的冰滴子似的,晃啊晃啊,把人的心都晃酥了。
幾位皇子,公主,以及幾個得臉的王爺世子等人都來了,一衆少年坐在一起,端的是風流倜傥,玉樹臨風。
徐琳琅又見到了朱棣,朱棣穿一身湖藍緞衫,整個人爽朗清舉。
徐琳琅看了一眼朱棣,藍琪瑤循着徐琳琅的目光看了過去。
朱棣感覺到了藍琪瑤的目光,向其微微點頭。
徐琳琅算是明白了,這朱棣的眼睛裏是只有藍琪瑤一個人了,旁的姑娘,無論是誰,他都沒有來往的念頭,甚至連目光都不會投過去。
常茂端着一杯果酒走到徐琳琅身旁,道:“徐妹妹,有好些日子不見你了。”
徐琳琅道:“這些日子我都留在府中讀書繡花,陪伴祖母,倒是沒怎麽去外面。”
常茂笑笑:“還是多出去走走好一些。”
朱橚向馮城璧的方向走了過去,馮城璧滿心歡喜等着朱橚過來和她說話。
朱橚一開口,就把馮城璧的滿腔希冀給澆滅了。
朱橚說:“城璧妹妹,玲珑妹妹怎麽沒有來。”
胡珺兒不屑道:“五皇子忘了,玲珑是庶女,并無參加這樣宴會的資格。”
朱橚有些失望,道:“哦,原是這樣。”
朱橚的生母磙妃不悅的瞧了朱橚一眼。
這一幕被宋國公夫人孫氏盡收眼底,馮大夫人心內暗笑:“縱使朱橚怎麽喜歡馮玲珑,磙妃都第一個不答應,更何況,馮玲珑還有個那樣的母親……”
此刻,被宋國公夫人孫氏所不屑的馮玲珑和王夫人正在街市上瞧着花燈。
王夫人面色紅潤,穿着一身縷金挑線錦裙,外面罩着一件白狐鬥篷,頭上戴着金累絲牡丹嵌紅寶牡丹步搖,行止之間,旁人倒是絲毫看不出,王夫人的女兒都那麽大了。
養了這麽久的病,王夫人恢複的極好,此刻瞧着,竟然和年輕婦人無甚區別。
馮玲珑早就想出來陪着王夫人過年了,奈何宋國公府過年的時候人來客去極多,馮玲珑實在脫不開身,好容易等到了今日宮宴,大夫人孫氏和馮城璧都出去了,她這才溜出來和王夫人作伴。
宮宴行到一半,有侍衛來報,東城門那裏捉到了一些蒙古奸細,像是很有來頭的樣子,朱元璋揮一揮手,派了魏國公徐達和宋國公馮勝出去瞧瞧。
徐達和馮勝迅速出了宮,策馬疾馳,往東城門的方向行去。
行至半路,馮勝的眸光一瞥,感覺方才經過的那道身影有些熟悉,馮勝急急勒馬,回頭一看,那穿着宮緞素雪繡紅梅錦襖的少女,可不是馮玲珑嗎。
馮勝知道有奸細進城,便要過去囑咐馮玲珑早些回府。
馮勝調轉馬頭,行至馮玲珑身旁,喚道:“玲珑。”
馮玲珑擡頭,見是馮勝,很是愕然。
王夫人在挑選花燈,聽到有人喚馮玲珑的名字,回眸一望,入眼的男子,正騎着高頭大馬,擔憂的看着馮玲珑。
馮勝也看到了王夫人。
入眼的佳人,一襲白絨披風,臨風花燈之下,楚楚動人,哪裏是府裏那個面容枯黃的的的姨娘,分明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
此刻的王夫人,比年輕的時候還更添風韻。
說起來,也有日子沒有見王姨娘了,她怎麽變了樣子。
馮勝滿心的疑惑。
馮勝還不知道王姨娘被賣了的事情呢。
大夫人孫氏不想讓馮勝知道,馮玲珑也不想讓馮勝知道,這樣一來,馮勝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小妾王姨娘早被“賣”了。
“老馮,快點兒。”騎馬行在前面的徐達催促起了馮勝。
馮勝只得把滿腔的疑惑壓在心底,匆忙對馮玲珑說道:“今日城中不太平,快回去。”
馮勝又吩咐身旁的兩個侍衛:“你們兩個,護送小姐和姨娘回去。”說罷,揚鞭策馬而去。
皇宮正殿內,衆人酒足飯飽朱元璋突然說道,待到年後,便要從讀書好的公子小姐中各選四位進宮給皇子和公主做伴讀。
衆大臣和婦人們也都明白了,皇上讓公子小姐們給皇子和公主做伴讀,很有很能就是為了對這些王公大臣的公子小姐多加了解,從而給自己選兒媳女婿。
皇上說完話,皇後娘娘又說道:“如此佳節,我們不如讓各家的公子小姐作詩一首助興如何。”
皇上剛說完了要為皇子公子挑選伴讀,皇後娘娘緊接着又說了讓公子小姐們作詩,這前後一聯系,可見這次作詩的結果對皇上挑選誰為公主伴讀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這次做詩可是大事。
宮人魚貫而出,在各位公子小姐跟前擺上了放着筆墨紙硯的小案子。
謝氏心裏憋着一團火,如此看來,徐錦芙是要失去成為伴讀的機會了。
這可怎麽是好,只有成為公主伴讀,才能有機會和這些皇子接觸上,若是連面都見不上,就更不要提成為皇子妃了。
謝氏心內暗想,要趕緊把計劃提上日程,不能讓徐琳琅繼續得意下去了。
這次宮宴,大家都是準備了詩詞的,所以朱元璋的提議并不會讓公子小姐們措手不及。
可是,大家都是準備過了的,若是想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翹楚,卻也是一件難事。
皇後娘娘身旁的大宮女将香插在香爐上,道:“待我點燃香後,各位公子小姐便可開始作詩,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各。”
語罷,宮女用火将香點燃,道:“開始。”
各位公子小姐都開始伏案沉思,雖然大部分人都已經提前将詩做好了,只需将準備好的詩詞寫在紙上便可。
可是若是直接将詩詞寫在紙上,那麽就會露出提前準備過詩詞的痕跡。所以,此刻也需要裝模做樣一番。
徐琳琅也是提前準備好了詩詞的,雖然以徐琳琅的才華。臨場做出一首詩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精心雕刻過的詞句自然是要比臨場想出來的更勝一籌,所以,也無需故作清高,直等到參加宮宴的時候才現場做出一首。
畢竟,衆人在乎的只是詩做的到底好不好,并不是到底準備與否,所以,徐琳琅并不想故作清高。
不過是半炷香的時間,各家的公子小姐紛紛将自己“寫”好的詩詞交給了掌事的宮女。
皇後娘娘收過寫着詩詞的花箋,挨個看過了,道:“各位的詩詞都做的格調清越,含蓄深沉,很是高妙。”
朱元璋的姐姐太原長公主道道:那皇後娘娘不如評一評這些詩詞,好讓大家也知道這些公子小姐們到底寫的如何”
馬皇後笑笑道:“我才疏學淺,哪裏能夠評價的了哥兒姐兒啊的詩詞,不如讓一個懂的人做些評價,這樣也算是公平公正。”
衆大臣女眷四周環顧,想着誰能夠給這些詩詞做些評價。
馮城璧拉了拉李瓊玉的袖子,道:“往日裏李祺哥哥不是經常給大家評詩嗎,不如薦李祺哥哥上去評詩。”
李祺向來都在宴會上給人評詩,可自上次評論了徐錦芙做的詩詞之後,往後的宴會,李祺便很少給人評論辭賦了,原因無它,李善長聽說李祺給了徐錦芙這麽大的沒臉,将李祺好一通訓斥,自那之後,李祺便不會在宴會上給別人的詩作多作評價了。
李瓊玉正要開口說話,就聽見臨安公主的聲音響起:“李祺哥哥文采斐然,常常在宴會上給大家評詩,母後,不如讓李祺哥哥給大家評評詩怎麽樣?”
臨安公主是朱元璋的長女,其生母是成穆貴妃,因着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女兒,性子又很是讨喜,臨安公主深得皇上寵愛。
成穆貴妃為人善良正直,就連皇後都誇她為“古賢女也。”
成穆貴妃和皇後娘娘關系很是要好,故而也很是關照臨安公主。
所以,臨安公主雖然不是嫡出,卻也過的風光無兩。
皇後娘娘還未說話,李祺之父、文臣之首李善長站出來俯身道:“犬子不才,往日裏給大家評論詩詞,不過是鬧着玩兒罷了,并不能登大雅之堂,承蒙臨安公主擡舉,是老臣家門之幸,犬子之榮,不過老臣認為,最好是找出一位真正有才學之人為大家評詩。”
馬皇後也正覺得如雖說評詩也是一個玩樂之舉,可這到底是宮廷宴會,就算是評詩,也該隆重些才是,李祺的學問雖好,可他到底年紀輕,不及紅帆大儒評的端正。
朱元璋道:“那愛卿認為,該由誰來評詩。”
李善長環顧一周,道:“不如由孫效儒來評,他才高八鬥,又一向公正,由他評詩,最是合适不過。”
孫效儒正是棠梨書院的孫夫子。
各家小姐都吸了一口涼氣,往日評詩,那些人只是說這些詩詞的好處,并不會說不足,可是她們是孫夫子的學生,自然知道孫夫子剛正不阿,且極為嚴苛,要求奇高,不留情面,若是由他來評詩,那好些人是要下不來臺了。
孫夫子的學生最是明白孫夫子的行事風格,所以心裏不禁捏了一把汗。
衆公子卻是不太了解孫效儒,所以還沒有意識到接下來将會發生什麽可怕的事情。
馬皇後看向孫效儒,道:“孫夫子,你便給哥兒姐兒評評詩詞罷。”
孫夫子站起身來,向皇後娘娘行了一禮道:“皇後娘娘有命,老臣自是從命,只是老臣說話向來直接幹脆,若是說的嚴苛,怕是傷了過節的氣氛。”
馬皇後卻道:“無妨,你且評價就是。”
馮城璧悄悄對李瓊玉道:“糟了,孫夫子最是會從雞蛋裏挑骨頭的,要是李祺哥哥能評詩就好了。”
李瓊玉小聲道:“我哥哥也是寫了詩的,若是他自己給自己評詩,豈不是失了公平。”
從心而論,李瓊玉更願意讓孫夫子來評詩,她與李祺都文采斐然,此次李瓊玉又特地精心準備了詩詞,旨在拔得頭籌。
這詩若是由李祺來評,李祺便不好說自己兄妹二人的詩詞是做的最好的,但是孫夫子不一樣,他最是耿直公正,從孫夫子口中說出她們兄妹二人的詩作最佳,便更有權威。
馬皇後身邊的宮女将一沓詩稿遞到孫夫子手裏。
孫夫子拿起最上面的一份,道:“這首詩,是鄭國公常茂的詩詞,格高意遠,斐然成章,氣往朔古,辭來切今,是篇佳作,不錯不錯。”
孫夫子并沒有給常茂的詩詞太過尖刻的評價。
衆少女松了一口氣。
評完常茂的詩詞,孫夫子又拿起下面的一篇,看一會兒,道:“這篇是韓國公世子李祺的詩作,本詩字字破地,句句出奇,可見胸中有乾坤也。”
接着往下評論了曹國公世子李景隆的詩作,道:“辭藻華麗,但是卻言之無物,是雕章縷句的官楊文章罷了。”
此話一出,李景隆羞的滿面通紅。
接着往下評價幾位公子哥的詞作,句句犀利,找出不少毛病。
評論完了公子哥們的文章,孫夫子又開始評論姑娘們的文章。
第一篇是李瑱瑱的,孫夫子評論道:“文從字順,尋常之作罷了”
評到鄧琬的文章,孫夫子道:“雖雕章琢句,卻是不知所雲。”
接着是評論馮城璧的文章,道:“冗詞贅句,詞不盡意,需要多加苦練。”
評到了李瓊玉的文章,孫夫子道:“文辭優美,才華出衆,大有騰蛟起鳳之感,是篇佳作。”
評到藍琪瑤的文章,孫夫子道:“筆參造化,學貫古今,洋洋灑灑,不蔓不枝,不錯不錯。”
評到徐琳琅的文章,孫夫子說道:“辭藻精工,用典繁複,筆翰如流,驚豔之作。”
待到孫夫子評論完,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皇後娘娘又道:“那孫夫子認為,誰的詩作最好呢。”
道:“公子哥兒們的詩作中,當屬韓國公世子李祺的詩作當屬。”
臨安公主含笑道:“李祺哥哥寫的詩一向都是最好的。”
李祺拱手道:“公主謬贊了。”
孫夫子接着道:“姑娘們的詩作中,魏國公長女徐琳琅的詩作當為其中翹楚。”
很顯然,本次作詩,公子們的詩作當中李祺的最好,小姐的詩作當中徐琳琅的最好。
馬皇後笑道:“今日大家的詩都做的好,我自有封賞,将我備好的金稞子給給各位公子小姐送過去。”
“另外,将我備好的金通寶給拿給徐琳琅與李祺,就當是他們兩個取得頭名的獎賞了。”
李祺和徐琳琅齊聲道:“謝皇後娘娘賞賜。”
衆公子和小姐也齊聲道:“謝皇後娘娘賞賜。”
馬皇後看向李祺:“方才臨安公主說你的評詩之才頗高,這下子孫夫子評論過詩詞了,你也來評論評論。”
李祺站出來行禮,道:“有孫夫子珠玉在前,我也不敢班門弄斧。”
皇後娘娘道:“大家不過是個逗了樂子,你盡管說便好了。”
李祺拱一拱手,道:“等會兒還有歌舞,我便不長篇大論逐一而評了,我只評我最喜歡的一篇罷。”
皇後娘娘笑問:“哦?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篇呢。”
李祺道:“臣最喜歡的便是魏國公府大小姐徐琳琅所做的這首,此詞才氣縱橫,筆法春秋,且旁搜博采,引經據典,詞句清理,驚才絕豔,委實讓李某佩服,琳琅的這首詞作,水平遠在我之上。”
臨安公主的聲音響起:“李祺哥哥你自謙了,你的詩詞必然是當場作出的,旁人的可就不一定了。”
臨安公主說完話,還向徐琳琅的方向翻了一個白眼。
李祺聽出臨安公主話裏的不善,這便是意指徐琳琅的詩作是提前準備過的,可是在座的公子小姐,所有人的詩作,也都是提前準備好的。
李祺佩服徐琳琅的才情,有心替徐琳琅解圍,道:“平心而論,每每有宴會之前,大家也都會提前準備上幾首詩詞,以備不時之需,所以,若說到這裏,不單是大家提前準備了詩詞,我也是提前将詩詞準備好了的,怕的就是臨場做不出來詩詞,贻笑大方。”
李祺并非沽名釣譽之輩,此刻坦誠的将提前準備的情況和盤托出,的确是他一向的做事風格。
徐琳琅也站了出來,道:“臣女不才,今日的詩作,的确是提前準備過的。”
衆公子少女都沒有想到李祺和徐琳琅都會承認他們的詩作是提前準備了的,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家都會提前将詩作寫好,可是若是拿到臺面上來說,便總會覺得不是那麽光彩了,誰會願意承認自己有提前準備的心機呢。
如今李祺和徐琳琅将提前準備了詩詞 這一點說了出來,倒是讓旁人不知道是該承認的好,還是不承認的好。
馬皇後環顧四周一圈,見再無人說話,道:“韓國公世子李祺與魏國公長女徐琳琅敢當衆承認自己的詩作是提前準備,本宮很是欣賞他們二人的坦誠之舉,本宮打算,公主皇子身旁,就該有這等坦誠之人,今日,本宮就定了下來,過些日子,就讓李祺去給太子做伴讀,讓琳琅去給臨安公主做伴讀。”
馬皇後心裏自是清楚,衆公子小姐的詩作,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的。
絕對不乏有文采斐然,能夠當場寫出珠玉之句之才,但是畢竟是少數。
公子小姐們的詩詞,一看就知道是經過反複推敲琢磨的,自然不可能都是當場作出的。
李祺和徐琳琅這兩個孩子倒是實誠,直接承認了她們是提前有所準備,旁人卻是并沒有想要承認的樣子。
李祺看向徐琳琅,溫柔一笑。
作者有話要說: 得小天使提醒,臨安公主是成穆貴妃所生,并非馬皇後,所以臨安公主并不是嫡公主,在此修正。
感謝指正的小天使。
感謝在2020-01-05 20:05:59~2020-01-06 21:40: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Ye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