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
徐琳琅走上前來,看到了端坐在堂前的祖母,瞬間紅了眼眶。
上一世,徐琳琅見到徐老夫人時候,見祖母面上表情客氣,只覺她和祖母生分了,卻不知祖母原是有所顧忌。
徐琳琅又想到,蘇嬷嬷路上告訴她,祖母現今最為疼愛錦芙,提都不提自己半句,便也有了心病,加之出來乍到,心內惶恐,向徐老夫人行禮時笨手笨腳,贻笑大方。
“孫女給祖母請安。”徐琳琅側了側身子,福了一福,行了一個問安禮,儀态從容,舉止如儀。
衆人都有些意外。
“好孩子,快到祖母身邊來。”徐老夫人朝徐琳琅招了招手。上一世,徐老夫人朝徐琳琅招手時,徐琳琅只覺得徐老夫人是作态罷了。
此時,徐琳琅見到徐老夫人叫她,乖巧的走到徐老夫人身邊,目中含淚:“祖母,一別多年,錦雲好想您,看到您身子骨這麽硬朗,錦雲也放心了。”
“我的雲兒,祖母可是多年未見着你了,祖母走的時候,你還是個小娃娃,如今已這般大了,還出落地這般标致,祖母真是、真是~。”
徐老夫人的眼淚已經掉下來了,徐老夫人本就一直惦記着徐琳琅,見孫女也這般惦記自己,抱住徐琳琅,眼眶裏的淚再也忍不住了。
六歲之前,徐琳琅還叫做徐錦雲,琳琅這個名字,是皇帝賜下來的。
皇帝封了六位國公爺,給每一家國公府的嫡長女都賜了名。
彼時的徐錦雲,已經被記在了謝氏名下,成了嫡長女,這“琳琅”二字,自然就成了徐錦雲的新名字。為此,謝氏砸壞了麗景苑所有的玉器。
因着徐琳琅,謝氏的女兒徐錦芙便成了嫡次女,無法跻身“公門六玉”。
謝氏做姑娘的時候,就是府中的嫡次女。
府裏有了什麽好處,都得先緊着謝氏的長姐,就連嫁妝,謝氏的長姐都要比謝氏多一倍,謝氏頗為不平。
而徐錦芙,明明是正妻長女,卻硬生生的成了次女,每當思及此處,謝氏便恨張氏母女恨的咬牙切齒。
Advertisement
雲兒,徐錦芙皺了皺眉頭,這鄉下丫頭,長了自己一歲,這才僥幸得了聖上賜名。
徐琳琅這個名字,本該是她的才對,她才配被稱為“公門六玉”、
日後,等這鄉下丫頭露出了她那不上臺面的小家子氣,整個應天府便會知道,這鄉下丫頭算個哪門子“玉”。
“惹的祖母掉眼淚,是孫女不孝。”徐琳琅自己掉着眼淚,還拿出帕子給徐老夫人抹眼淚。
“好孩子,你父親事務繁忙,正在朝裏,你先去見見你母親、伯母和弟弟妹妹們吧。”徐老夫人收了收眼淚,怕徐琳琅失了禮數,忙讓徐琳琅去見過一衆親眷。
徐琳琅一一問過幾個嬸母,又去和幾個堂兄弟姐妹問了好。
問好的時候,徐琳琅舉止如儀,落落大方。
上一世,徐琳琅也向這些人問了安,那些人卻捂着帕子偷偷笑,眼中的輕蔑欲發溢于言表。
徐琳琅開始緊張起來,後面的見禮愈發心虛,做的一塌糊塗。
後來徐琳琅才知道,是蘇嬷嬷給自己教錯了規矩,所以她才落了人嘲笑。
蘇嬷嬷教她一進門給徐老夫人行了磕頭跪拜大禮。原本小輩向長輩行磕頭跪拜大禮也無錯處,可這其中自然有講究,若是只有祖孫二人或是逢節過壽所有小輩們皆向長輩行跪拜大禮之時,那便也無差池。
可是這樣的場合,別的小輩都垂立兩旁,唯有身為長姐的徐琳琅行此大禮,便會讓別的小輩頗有臨下之感。
且蘇嬷嬷教的跪拜大禮,動作笨拙僵硬,徐琳琅方一跪下,頓時顯出了幾分呆笨。
蘇嬷嬷還教徐琳琅向徐錦芙行問安禮。
一時滿屋愕然,徐琳琅身為長姐,和徐錦芙互問安好便是,不想她卻這般謙卑,竟然向她的妹妹行了問安禮。
徐錦芙竟面不改色地應了徐琳琅的禮:“姐姐請起。”
徐琳琅在衆人輕蔑和嘲笑的目光裏,愈發的局促不安,手忙腳亂,被一屋子人看了笑話。
後來徐琳琅問起蘇嬷嬷,蘇嬷嬷捶胸頓足的哭着說:“奴婢是下人,哪裏能把貴人見禮的禮數都知道,只是老奴路上擔心小姐什麽都不會,這才把自己會的教給小姐,不曾想竟然是錯的,老奴對不起小姐,可老奴也是一片好心,小姐,你責罰老奴吧。”
聽了蘇嬷嬷的話,徐琳琅只以為蘇嬷嬷是一片好心,只是不全知道那些禮數罷了,哪裏舍得責罰蘇嬷嬷。
此刻,徐琳琅行禮開合自如,行止儀态大方,毫無差錯。
蘇嬷嬷如罹雷擊,怎麽會,她明明不是這樣教徐琳琅的,徐琳琅怎麽會都做對,定然是哪個不長眼的小丫頭偷偷教了她,以雪,對了,定然是以雪,她不在徐琳琅身邊的時候,都是以雪和徐琳琅在一起,且每天晚上都是以雪陪着徐琳琅睡覺的,也只有以雪有這個機會了。
以雪這個賤婢。
蘇嬷嬷心內驚懼,偷偷朝謝氏的方向瞅上一眼,果然,謝氏惡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沒有人知道,詩書精通,才藝卓絕,應天府的閨閣少女,沒有人比徐琳琅更當的起這兩個詞。
徐琳琅的母親并非愚昧無知的鄉下婦人,自徐達接了父母親眷去了應天府,給張氏在濠州置辦了宅子鋪子銀錢,張氏經營有道,用掙來的銀子給徐琳琅請了最好的師傅。
應天府和濠州離得遠,卻未阻擋謝氏對張氏母女使些手段,張氏并非軟弱之人,明修寨道暗度陳倉應對了謝氏的不少陰謀。
張氏深知魏國公府人心複雜,所以并未将徐琳琅的真才實學公之于衆。
一轉眼六年過去了,徐琳琅長到了十二歲。
徐達寫信勸說多次,張氏終于改變了主意,要帶徐琳琅去往應天府和徐達團聚。
沒料到的是,就在張氏臨行之前,濠州大發時疫,張氏染上了時疫,藥石無醫,沒支撐幾天,便溘然長逝。
張氏在彌留之際,硬打起精神叮囑徐琳琅,到了國公府之後定然要藏愚守拙以自保,不能輕易露了鋒芒,以免招人嫉恨陷害。
所以,前世來了應天府後,徐琳琅從未把自己所學示于人前。
可是時日久了,在蘇嬷嬷的“好心”關切下,徐琳琅也要忘了自己原本是個什麽樣的人。
來了應天府後,藏拙的徐琳琅受盡了貶低嘲笑,只把蘇嬷嬷當做自己的倚靠。
後蘇嬷嬷撺掇撮合徐琳琅與跟人私奔,中途被人攔下。
往後的幾年徐琳琅聲名盡毀。
謝長嶺卻不受影響,另尋高門娶親,後又納了諸多通房小妾,妻妾成群,過得好不快活。
多年後,徐琳琅才得知,謝長嶺帶她私奔,本就是謝氏、蘇嬷嬷和謝長嶺一起設的局。
徐琳琅的一腔深情,終是托與豺狼。
可走錯了便是走錯了,她與人私奔,聲名狼藉,已無路可走。
徐琳琅與謝長嶺私奔一事,轟動了應天府所有的勳貴人家,成為了貴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徐琳琅自從得知謝長嶺帶她私奔的真相,便帶着貼身丫鬟阿筠四處游歷。
人人都道,徐琳琅這是實在沒有顏面留在魏國公府了。
一直到了徐琳琅二十多歲的時候,和徐琳琅年齡相仿的女子,孩子都好幾歲了,徐琳琅卻還未婚嫁,這自然也是要被人說道嘲笑的。
人人都以為,徐琳琅這一生,便要一直活在塵埃裏了。
不想,經年以後,四皇子登基,立的皇後,竟然是那位名聲盡毀的魏國公府嫡長女徐琳琅。
徐琳琅是新皇之後的消息一時間轟動了整個大明。
沒有比這更震撼的消息了。
那個上不了臺面,被人嘲笑的魏國公嫡女,怎就突然成了母儀天下、人人要仰望的皇後呢。
且新皇十分敬重這位皇後。
衆人雖疑惑卻也懂得見風使舵,當年嘲笑過徐琳琅的人,也都忙擺出一副奴顏媚骨,生怕這位深獲聖寵的皇後尋仇報複。
前世的徐琳琅,登臨鳳位,榮寵無邊,縱然前半生坎坷,後半生早逝,卻也是衆人羨慕不及的圓滿。
只有徐琳琅自己才知道,上一世,生母生前苦心孤詣為她安排籌劃,她卻着了謝氏蘇嬷嬷一幹人等的道,名聲盡毀,連帶着母親張氏也被人鄙薄議論多年。
雖最終成為皇後,為娘親帶來了光耀。可原本娘親那般賢明聰慧的人,卻因為她年少時的愚蠢和軟弱,受了多年貶低嘲諷。
娘親說的藏拙沒有錯,守愚也沒有錯。錯的是她信錯了蘇嬷嬷的“好心,錯的是她軟弱天真,毫無城府。
蘇嬷嬷教了她錯的禮數,她還相信蘇嬷嬷并非有意為之。
蘇嬷嬷說父親祖母并不關心不在乎她,她便疏遠父親祖母。
蘇嬷嬷說這家夫人笑話自己那家小姐小瞧她,她便妄自菲薄
蘇嬷嬷把她的長處說得一文不值,她便變得唯唯諾諾。
蘇嬷嬷手段高明,一步一步摧毀了徐琳琅所有的自信,卻絲毫不着痕跡。
徐琳琅的嘴角扯出一抹嘲諷,是對前世的自己的嘲諷。
這一世,蘇嬷嬷是不能如意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過來的小天使們,我太需要你們的收藏了,
收藏了我,你會成為一個擁有小雲朵的小天使。
作者撒嬌打滾賣萌求收藏求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