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章
“劉老先生!”一旁有學子認出了劉求知的身份, 驚呼出聲。
劉求知沖那學子點了下頭, 默認了他的身份。
陳旭冉怔了一下,連忙拱手作揖︰“學生見過劉老先生。”
愣住的賈琏忙回過神來,有模有樣地行禮。
賈赦沒想到, 這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心裏頭轉過千百個念頭,面上不動聲色地行了禮。
劉求知擺了擺手, “起來吧, 我方才已經把這事了解得差不多了, 賈侍郎、陳大人,這事索性就現在解決了吧, 也免得事情越傳越不像樣。”
他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旁人莫不點頭稱是,這劉老先生不愧是大儒, 這般行為、這般舉止,簡直叫人心中折服。
只有劉修遠自己心裏知道, 分明是他爹自己性子急罷了。
賈赦和賈琏對視了一眼,賈琏心裏雖說還是有些緊張,但是還是強作鎮定地點了下頭,他的手心裏滿是汗水,賈赦輕輕拍了下他的肩膀,低聲道︰“我信你。”
賈琏深吸了口氣,臉上露出個笑容來, 身為男子漢就應當像他爹一樣,無論遇到何事,都不輕言放棄,“既是如此,那就勞煩劉老先生了。”
劉求知心裏暗暗贊許,一個人能否成才,除卻才華以外,這心性也不可或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心性,劉求知心裏突然有些癢癢,這樣的徒弟若是不收入門下,日後豈不是要悔斷了腸子。
廟祝在裏頭聽到劉老先生來的消息,已經迎了出來。
劉求知沖那廟祝點了下頭,和藹地說道︰“徐世兄許久未見,今日也煩請徐世兄做個見證了。”
那廟祝點了下頭。
四周圍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
Advertisement
“哎,這裏是在幹什麽?”有那才來不久的好奇地張望着問道。
“剛來吧,劉老先生要在這孔夫子廟前考核賈侍郎的兒子。”
“什麽?莫不是我聽錯了,那賈侍郎的兒子不是聽說連《三字經》都還不會背嗎?”顯然現在這傳言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了。
“嗨,胡說什麽!”
“都別說了,安靜地瞧便是了。”有心善的忍不住打斷他們的話,那賈侍郎的兒子就算不能拜入劉老先生門下,那也不應該取笑人家,只是現在,在這孔夫人廟前的少說有百來人,到時候,結果一出,不消半日,這事就能傳到京郊去,唉,也不知如何是好。
陳旭冉越聽身心越舒暢,恨不得叫這些人說大聲一點兒,最好是嚷得全京城都知道,那些狐朋好友們臉上也都是挂着嘲笑的笑容,勾肩搭背,時不時發出一聲大聲的笑聲來,笑聲中充滿了譏嘲和惡意。
劉求知在心裏暗暗搖頭,這陳恒之的兒子還真是不像話,好在當初沒收下陳恒之的孫子,這上梁不正下梁歪,陳恒之的孫子想必也好不到哪裏去。
“劉世兄可準備好了?”廟祝開口問道。
劉求知颔首,他被稱為大儒可不是沒有緣由的,若不是要給賈琏一些準備時間,他連準備都不必準備,就可以直接出題。
賈琏也點了下頭,表示自己也準備好了。
“那劉世兄請出題吧。”廟祝說道,威嚴的視線自四周一掃,四周圍立即安靜了下來,衆人都緊張地盯着劉求知。
劉求知摸着胡須,沉吟了片刻,有了,他道︰“道可離乎?何解?”
廟祝聽了這題,心裏暗暗點頭,這回答問題固然不易,出題也不易。劉求知這題出得正好,難度中等偏上,恰恰顯出了他的
那些學子一個個交頭接耳,四書五經總共9本書,這要背熟已經不易,而要像劉求知這題,就得從這九本書中找出這句話的出處,在從中找出原因,這題實在不能說容易。
“劉兄,可想出來了?”
“還沒,陳兄呢?”
“我也沒。”
陳旭冉的嘴角已經漾出了笑意,他悠哉悠哉,扇動着扇子,連這些學子都沒想出來,這賈琏第一題看來就要失敗了。
“學生想出來了。”賈琏突然說道。
齊刷刷的,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賈琏身上。
賈琏握緊了拳頭,表情繃得緊緊的。
“哦,那你說。”劉求知本來也做好了賈琏可能要想段時間的準備,但沒想到,賈琏竟然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就想出答案來,不由期待起賈琏的回答了。
賈琏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學生的答案是不可離。”
“那何解呢?”劉求知問道。
“先生這話乃是出自《中庸》,學生說的可對?”
“正是。”
一旁的學子們眼前忽然一亮,可不就是出自《中庸》。
陳旭冉的臉色有些難看了。
“《中庸》中有一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此話的意思是講——道,是片刻都不能夠離開的,若是離開了,便不是道。故而學生認為道不可離。”賈琏眼裏閃着光芒,越說越激動。
劉求知撚着胡須,滿臉笑容,贊許地點了下頭,“答的不錯,徐世兄覺得呢?”
廟祝也笑着颔首,這題固然不難,但是對于賈琏這等年紀來說,能夠條理清晰地答出來,而且是在這麽多人面前,這麽短的時間內,委實不易。
陳旭冉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嗤笑了一聲︰“看來,賈侍郎您的兒子運氣可真不錯。”
賈赦等人尚未開口說話,劉求知瞥了他一眼,不悅地說道︰“那陳大人不如來一題?”
陳旭冉被劉求知的話噎住了,半晌才硬着嘴巴說道︰“今日是賈侍郎的兒子要拜師,又不是在下要拜師。”
“哦,那你就就別廢話。”劉求知很不給面子地說道。
衆人抑制不住笑意,俱都是肩膀聳動着,低頭偷笑。
劉老先生真是文人風骨!這話說得棒極了!
那些學子們也一個個激動得臉都紅了,何為儒生,這便是儒生!不為權貴折腰!才不負大儒之名!
劉求知給陳旭冉一頓沒臉後,轉過頭來,看向賈琏的表情要多溫和就有多溫和,如果之前他收到紙條的時候,心裏頭是有三分打算想要收賈琏為徒,現在已經有七分了。
賈赦含笑看着劉求知,心裏感慨萬千,沒想到這劉老先生竟然是這麽有趣的人,琏兒拜在他門下,看來是拜對了。
“可曾學過破題?”劉求知想了想,溫和地問道。
賈琏點了下頭,“家父略教過一二。”
劉求知思索了片刻,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記曰︰蛾子時術之。”
一言既出,四周俱都安靜了下來。
那些學子一個個瞪大了眼楮,驚詫地看向劉求知,這題前一句不難,君子如欲化民成俗,是出自《禮經》,後一句話也不難,也是出自《禮經》,這二句話偏偏卻不是在同一章中,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後半句應該是其必由學乎!而蛾子時術之的前半句則是此大學之道也。這兩句湊在一起,卻分明就是截搭題中的有情搭。
自前朝以來,這歷朝歷代的考試莫不都是從《四書五經》中取題,日子久了,題目來來來回回也就那些,故而有人發明出了截搭題這類喪心病狂的題目,将那些不在同一章節甚至不在同一本書中的兩句話一搭,就成了一道新題目了。
“這怎麽突然安靜下來了?”圍觀的人中有人好奇地問道。
“別吵,安靜些。”
“徐兄,這題若是你如何破題?”學子當中有人忍不住問道,這破題看似容易,三兩句話就解決,但是實則卻是千難萬難,正是應了那句老話︰“萬事開頭難。”破題要破好,要做到八字︰“渾括清醒,精确不移。”既不能夠道出題目中的字眼,又要不漏題,而且字數也局限在短短十來個字中,可比其他承題之類的難多了。
那被喚作徐兄的約莫是衆人當中才學最高的,這時也是皺着眉頭,敲着額頭,苦惱地搖了搖頭。當學子的最怕的就是遇到這種截搭題,偏生近些年來考的多半也是截搭題,不是一時半會兒想得出來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四周圍細細碎碎的說話聲越來越多,賈琏的額頭上冒出汗來,日頭也漸漸移到了正中。
陳旭冉心裏大為快慰,之前被劉求知那番話激出來的不悅也消散了些,這破題哪是這麽容易的,尤其是這截搭題,連那些學子都答不出來,賈琏能答得出來才有鬼了!
看來,今日賈赦父子是必定要大大出醜了!
陳旭冉恨不得去買串鞭炮,來慶賀一番。
“看來,那公子這題是答不出來了。”
“真是可惜,方才我還覺得這小公子說不定還真能拜入劉老先生門下,現在看來是我想多了。”
“唉呀,都少說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