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魚子箋
小蘋果驚天動地的嗆咳着,小臉被憋的通紅,杏仁兒的碎屑噴濺到石桌上,臉上眼淚和鼻涕交織看上去好不狼狽。
肥嘟嘟的小手四下揮舞,也不見彤兒遞上來手巾,這才想起侍從們都被留在了太學院外,如今她是孤身一人。随身攜帶手巾自然是男兒的習慣,富家女子偶爾需用也有身旁小侍奉上自己的私物,家貧的女子就不講究了,抹汗擦淚扯長衣袖即可。
小蘋果心中兩行寬面條,這鼻涕眼淚的糊自己一袖子,她都嫌埋汰啊。
“拿着,擦擦。”一個潔白柔軟的東西塞進了掌心。
她眯着淚眼,朦胧将它攤開,比成人兩個巴掌大上一圈輕若無物:“謝謝,阿噗~。”
“沒想到你一個女子,居然随身帶着手巾啊。”她抹了淚又掩着鼻頭含糊取笑:“回頭我讓人洗幹淨了還你。”
餘敬惜搖搖頭,又取出一張開始清理桌上的垃圾。
“你怎麽、、帶這麽多手巾?”小蘋果小心折疊手中的物品,避開上面殘留的鼻涕,露出一塊兒幹淨地方用來擦汗:“真是個怪人。”
餘敬惜伸手将那髒物拿下,然後又換了張幹淨的給她。
“怎麽這麽輕?”她嘟囔道:“這麽輕倒是多帶幾張也不妨事。”
又掂量了一下,然後放在眼前仔細觀瞧:“不像是絹啊?難道是紗?”
手指間一用力居然撐開一個洞,她怔然:“這、、是紙?”
“恩,這是手帕紙。”餘敬惜解開手中一個像錢袋的小包,裏面露出裁剪折疊整齊的一疊白色紙張,約莫有二三十數擠壓在一起卻不及一本薄冊的厚度。
“我怎麽從沒見過這物。”小蘋果劈手便奪了過去:“手帕紙?代替手巾?能洗?”
小女孩因為大力的嗆咳,所以嗓子有些沙啞帶着破音。
“既然是紙,自然是洗不得。”餘敬惜将桌上的垃圾包好拎在手裏:“你這嗓子怕是傷着了,還是趕緊找些水喝為好。”
Advertisement
“你是哪家的?”
“家中可有人跟來?”
太學院可沒有給她們這些人準備茶水:“不若我送你去尋你家的下人。”
小蘋果的眼睛溜溜的一轉,忙擺手:“不用,我認識路,自己去找就行。”
“我先走啦。”她小手揮揮。
“哎。”
“不用送我不用送我。”小蘋果頭也不回只是用手向後搖擺。
餘敬惜望着她手上的白色布包,倒不是舍不得那紙,只是裝紙的袋子是屛兒做的,上面繡的那望春蘭她可是很喜歡的。
、、、、、、、、、、、、
洛陽倉府
這裏已經不是五年前倉吉兒上京來,住的那個族裏借給他的破敗小院。倉府位于洛陽東北的平康坊,左接貴族大臣們居住的永興坊,右臨外貿彙集的四通市,中樞縱橫是許多富貴商家彙集的住家府邸之處。
衡江公主還未被冊封太女,所以依舊居住在延壽坊的公主府,延壽坊在洛陽的東西角上,從平康坊到延壽坊中間還隔着太平,善和,興道,通意,豐樂好幾個居坊,即使是駕車也須得大半個時辰,軟轎更慢。
從答應衡江公主接手公主府事務以來,倉吉兒總會隔三差五的往來于這條道上,往日總是辰時去到未時末方歸。但最近因為紙譜節的關系,倉家的事務繁雜他也只能午時就匆匆趕回來。
“大業市的那幾間鋪子最近就先這麽維持着。”隔着珠簾倉吉兒的聲音沉穩有序:“主要的人力要投注在四通市的兩間鋪子上,就按照我先前安排的計劃去做,用心些別出了纰漏。”
“是。”外室俯首恭聽的掌櫃連忙回應:“嚴家和蔡家的鋪子也做了相關的活動,餘家李家的墨齋也挂了八折的牌子。”
“八折不過是慣例。”倉吉兒頓了頓:“罷了,還是讓人留意些桐城記家和宣城那幾家鋪子的動靜。”
掌櫃的遲疑了下:“那是不是也要關注常州和江州那邊的消息?”
桐城記家的澤棉宣紙譜榜排行十七,宣城孔家的雨簾宣排行二十二,莫家的捶石宣排行二十八,掌櫃的不明白自家公子為何突然關注這些不入流的紙坊,只能順意揣測的詢問。常州楊家的針葉紙屬竹紙,排行十五,江州劉家的松紋紙屬棉紙,排行二十。
靠榻上的倉吉兒默然了一會兒:“常州和江州大概也會随着嚴家和蔡家的腳步走,只是宣紙一系最近聽到了些傳聞。”
掌櫃的回想了下,最近好像沒有聽到什麽關于宣紙的風聲啊。不過對于公子的判斷她是深信不疑的,公子說的傳聞十有□□是從上邊流傳出來的,作為一個老商家,上行下效的道理她自是懂得。
“那可是需要做些準備?”
“我已有所安排。”倉吉兒說道:“鋪子那邊你留心些就是了。”
掌櫃的忙施禮稱是。
“華林作坊的紙可送到了?”從嚴家手中贏得的華林紙坊是倉家現在最大的紙坊,規模超過了安陽老家的倉家紙坊。
要養活一個擁有超過三百工人的紙坊,自然不能只靠灑金紙,所以倉家也會生産竹紙類的普通紙張,售價比嚴家的竹紙低一些。其他制紙家族也一樣,除了自己的特色紙以外更多生産的還是普通紙,白麻紙和黑麻紙是主流,畢竟天下普通百姓的人口基數是讀書人的千倍甚至更多。
紙譜節的時候,許多紙張或與用紙相關的行業都會有些讓利的活動,墨齋自是不例外。但各家的特色紙就像是臉面,自然不能打折跌份大甩賣,于是便有了買多少多少普通紙張贈送本店特色紙,或是詩句接龍,或是鬥畫題字,或是解析字謎等等各種活動,無一例外的獎品都是各種各樣的紙。
灑金紙是貢品自然不能拿出來做獎勵,倉家生産的普通竹紙在這樣的節日中便缺少吸引力,倉吉兒只能絞盡腦汁策劃各種新鮮稀奇的活動來為自家鋪子聚集人氣。許多制紙家族都在四通市經營有自家的墨齋,在新品紙會之前的這幾天,大力宣傳一下新紙為上榜造勢也是常用的手段。請名仕現場題字作畫,贈送樣品贊助書院試用,甚至是舞龍舞獅,請歌舞子來表演都有人做過,相較之下餘家即将推出的熟宣的出道,有劉貴君的畫作護航真是輕松加愉快。
“已經分送到各個鋪子裏,”回話的是分兒:“花婆婆上午還将參加新品紙會特制的晴雪紙送來了。”
灑金紙因工序繁雜故不能做成與其它紙一般大小,貢紙多是六尺鬥方或四尺鬥方,這一次花婆婆費盡心思制作的大幅晴雪,也不過八尺全開。
也不知餘家的冰雪宣是如何保留一丈六的大小的,她會怎麽處理膠裂、折痕的問題?倉吉兒有些走神,下次再遇到,如果自己詢問,她會坦誠相告嗎?
腦海中那沉靜安然的眼眸閃過,倉吉兒心中莫名的堅定,她一定會說。
離開石窟寺的時候,她将膠礬液的制法都細細的教給了貴君身邊的小公公,這樣坦然真誠的态度值得貴君幾日辛苦為她作畫吧。
想到劉貴君的畫,倉吉兒靈機一動。
“衡江公主今日可來過?”
“來過的,上午陪着小小姐一起去了太學院。”
“你差人将那大幅的晴雪送去公主府,讓管家轉告公主,那是十日後新品紙會倉家要展出的,請她務必創作出佳作來。”
“是。”分兒應道:“午時都過了,公子先用飯歇歇吧?”
倉吉兒低嗯一聲:“辛苦宋掌櫃了,分兒帶宋掌櫃下去用飯吧。”
兩人施禮退出房門。
剛到門口就聽到分兒哎呦一聲呼痛:“小小姐,你慢點,摔着了可怎好?”
“大哥呢?大哥呢?”
粉色的小人兒推開分兒就往裏闖:“大哥,我見到餘家嫂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