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年那天林越和于瑾帶着林超和雙胞胎去給舅舅一家拜了年。回家就開始張羅着出攤的事清了,也把家裏活分配了一下。這回林越安排林西這段時間跟着他們每天出攤,前段時間家的活大部分都是林西負責的,換一下讓他也輕松一下。田裏的活就是林東和陳北的了,他們下午回來了也去幫忙。
出攤的事情和家裏的豬、雞、菜園子和家務就是于瑾林西和林越的了。還有該念書的每天上午必須學滿兩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半年內必須學完《千字文》、《弟子規》、《百家姓》和《三字經》,現在幾個念書的也快把《弟子規》學完了,進度也算是快的了。
一家人的生活在林越和于瑾的安排和帶領下僅僅有條的過了半年。
這半年林越他的油菜,大豆和玉米全都收割。這些東西于瑾他們都沒打算賣,家裏人多一年自己吃他們都還得買糧食,一畝地的玉米曬幹後,一半被于瑾打成的小玉米粒,另一半磨成了玉米粉。黃豆留夠家裏磨豆腐和種子的量其他全部換成了豆油,油菜也是全都榨成油。這下于瑾他們家到是不缺油吃了。
莊稼收了以後,于瑾的地依舊種上,玉米和黃豆,這回是兩畝玉米、兩畝黃豆,還拿了一畝種了小麥,剩下的地分了四分地了現下時令的蔬菜。
餘下的六分種上了苋菜,這是他們拿來喂豬用的,豬要産仔了,不早點把他們的口糧計劃好到時候麻煩。他們每天廚房的剩飯、爛菜葉和每天削的土豆皮加上粗康和菜葉子煮成一鍋喂豬,這種喂法比較精細,豬也長得壯實少生病。
幸虧于瑾上次有先見之明的把家裏的豬圈蓋的又大又結實,只是小豬關不住,前些日子林東和陳北把後院的院牆用木樁加固了一遍,又在後院到前院的走廊中間加了一道栅欄,防止小豬仔跑出來。林越還找人在後院的豬圈傍邊搭了個草棚、打了新的竈,專門用來煮豬食的,這樣方便的不少,前院也幹淨多了。
家裏的小雞全部成立下蛋的母雞,每天林南都會在雞圈裏撿十一二個蛋,這些雞蛋隔幾天林越他們出攤的時候就會拿到集市上去賣,一次也有100多文錢的收入,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進項了。
2918
15、
這天吃了晚飯,一家人坐在院子裏乘涼,林越一時興起說要檢查家裏幾個念書是書念的怎麽樣了,就在院子抽查幾個小得背書。發現林謙之念書很是不錯,随便抽那都能對答如流,還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是有天賦的。
林慎之就趕不上他哥哥了,書背的吞吐吞吐的,倒也能理解意思,不過林超說他對算數什麽的倒是一點就通,這點他哥哥是趕不上的。考官,他是沒想頭的,做生意說不定是一把好手。
林越讓雙胞讀書也沒有硬要考多少功名,當多大的官的,至于他們以後想幹嘛,全憑他們自己的喜好,只要認正當道他都是支持的,他只要盡到當爹的職責多關心他們,別讓自己兒子想自己小的時候,有爹沒爹一個樣。于瑾對這些看的更是淡了,支持孩子們自己的選擇。
林南每天要幹的活兒很多,年紀也不小了,過了讀書的年紀,自然是趕不上小孩子的。不過林南是下了功夫的,這半年多以來簡單的讀寫都差不多了。林越說順子念書也還行,雖然趕不上小謙的天資,要是要打算學下去将來考個秀才,當個教書先生,是不成問題的。
林越他正在院子裏聽雙胞胎讀書,沒一會劉舅媽就和青兒表妹和小花一塊來串門子了。翻了年劉舅媽也經常帶着青兒來他們家,不時的來送個東西,聊聊天什麽的。自從聽說林超在家幾個小娃子念書以後,青兒和她的小姐妹小花就來的更頻繁了,說是也讓林越教她們幾個字,幾個人年紀相仿一來二去幾個人也成了好朋友。青兒和小花來了就跟着林超進屋寫字玩去了,劉舅媽在外面跟他們拉家常。
晚上睡覺的時候,林越和于瑾躺在床上說悄悄話,林越問于瑾:“你說這段時間劉舅媽怎麽老帶着她家女兒來我們家啊?我也沒覺她有什麽正事啊?”
Advertisement
于瑾推了林越一把:“這麽熱不要拉着我。我說你對你弟弟上心點,他今年也十五歲了,你那表妹也比他小不了多少。你那表妹模樣還是挺标致的,估計心氣不小。”
被于瑾推了一把正郁悶着的林越于瑾這麽說忽然明白了:“你是說青兒表妹看上林超了,這可不好辦。雖然現在林超嘴上不說,整天也嬉皮笑臉的,可他心裏想啥你會不知道?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喜歡讀書,沒個不錯的成績他是不會甘心的。”
“我看不光你表妹看上了,就是你舅媽也中意林超,還有你表妹那個小姐妹小花八成也是一個心思。”
“直接跟你說吧,我看難。哎、、、、、、”林越嘆了口氣,仰面躺下不說話了。
“你嘆什麽氣啊?人家又沒看上你。”于瑾翻身過來壓在林越身上打趣他:“莫非你是嘆氣人家小姑娘沒看上你?哈哈哈,你弟弟還是很厲害嘛,這都成了少女殺手了。”
“少女什麽?你想哪去了,我是在想林超都十五了,要是沒來這裏估計都要下場考試了,那想現在困在這村裏連個志趣想合的人都沒有,還有跟那兩姑娘都相處這麽久了,林超也沒個反應,八成是沒兩個都不中意。”
“好了,這些先不說了。你不是說你弟弟要考試嘛,我們立馬就去打聽打聽這柳州城裏有沒有什麽好的書院,先送他去念書啊。”
“好,我明天就去。”林越當即就應下了:“還有這半年我們也攢了些錢了,也是時候想些別的營生了。林超要讀書了,我們也得在城裏尋個落腳處,開個店他也方便,我們做這生意每天來來回回奔波也半年多了,也累了。”
“嗯,你都安排好吧,不行了你說累,我還真累了,要睡了。”說着于瑾就慢慢睡過去了。
林越看他困了也沒在說話了拉好蚊帳,邊給于瑾扇扇子,一會兒自己也迷迷糊糊睡着了。
說幹就幹,今天出攤的時候把林東也帶上去幫忙,林越要專門去打聽學堂和店面的事。學堂的事他們都沒給林超說,想等到時候成了,給林超一個驚喜。
林越去了王老板的布店裏,這半年林越他們跟王老板一家成了好朋友。王老板聽了林越的事,當即帶他去了一家牙行,給林越介紹了一個專門做店鋪的中年牙子,姓趙,他也是王老板的老熟人了,知道林越也是熟人,就答應給林越找幾個合心意的鋪子。
沒過幾天,趙牙子就來找林越了,收了攤,林越和于瑾就跟他去了。這回趙牙子給于瑾他們介紹了三處地方,一處就在東市裏面,是一處店面帶一個不小的院子,這裏人多熱鬧,做生意啥的正好,價格倒是不低。第二處在東市門口,門面大,人流也不少,因為主人家急着搬走,所以價格要的不高。
第三處是在正大街上,算的上是城裏的繁華地段了,周圍出入的人也算的上是高收入人群了,這一處是一個兩層的小樓加一個帶四間小廂房的院子,一層是店面,二樓可以住人,院子裏還有口水井。
于瑾看了三家以後,心裏最滿意的就是第三家了,這個地方地段好,消費的人群的消費水平也比集市上高,這個地方如果開個火鍋店啥的,這些人吃的起,絕對生意好。
這裏環境也比集市清淨些,林超從學院回來在這裏住着,雖然比不上獨立的小院,這裏環境也還算行,等以後他們有錢了在再家裏這幾個的讀書的置辦個環境好的院子。
林越跟于瑾的想法差不多,就中意這家,價錢是20兩銀子,不講價,店裏的東西就當是添頭白送。林越當場就決定了,約好明天交了銀子就去官府辦手續那店契。
于瑾他們辦好了手續,拿到房契和鑰匙心裏也就踏實了,只是買這個鋪子就差不多把他們的家底都掏空了。不過好的是這家店以前也是賣吃食的,店裏的東西都很齊備,桌椅,鍋竈,二樓的家具什麽的都不缺,簡直跟拎包入住差不多的,于瑾覺得二十兩真是沒白花,一點也不貴。現在他們接手了,只需要簡單的改裝就可以開門營業了。
林越看着于瑾在店裏東摸摸西瞧瞧的樣子簡直要逗死他了,看于瑾這麽高興他也覺得值。
接下來林越他們就立馬開始了店面的裝修,家裏的除了林超和陳北留在家裏看家看孩子全家人都到了城裏,他們還把土豆攤上要用的東西都搬上,直接在店裏做,不用每天跑上跑下的折騰人了。因為店裏裝修要請木工,林越他們都不懂就叫上張伯一塊去幫忙了,順子這回也直接搬到林越他們家了,方便照顧也好跟着林超念書。
這回林越讓林南接他的班和林西林東一塊做生意,林南第一次被林越安排了任務他很開心,自己終于可以真正的發揮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