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一大早,劉舅舅就叫上林越出了門,是去村長家辦戶籍的事,林東林西也去了,戶籍要去柳州城的官府去辦,回來順便也要買些要用的東西。
有了村長的陪同又交了一兩銀子的筆墨錢,戶口很快就辦下來了,還給他們分了兩畝熟地和四畝荒地,熟地就在村東頭,荒地自己選;熟地每年交兩成的收成的稅,荒地頭五年不交,等種熟了也交兩成,就是因為前幾年糟了旱災,這稅還是很輕的;另外家裏要是有了功名就可以有30畝地免稅。
對于要買些什麽東西,林越也不是不是很清楚,但他也明白不可能一直在舅舅家借宿,還是要早做打算的。就買了些煮飯用的鍋碗瓢盆、兩斤鹽和一竹筒醋、一鬥紅薯和一鬥土豆和兩升糙米這些就花了五六百文。有了地,就得把莊稼種上,他們又去賣種子的地方買了玉米和和黃豆種子,先把熟地種上,荒地只有等安頓下來後在做打算了。
于瑾他們收拾好後,林越他們已經出門了,劉舅媽和大牛也正準備出門去地裏幹活了。劉舅媽見他門出來了就笑着客氣了兩句:“你們起來了啊,地裏有活兒耽擱不得,早飯啊,我讓青兒給你們做啊,都是自己人,別客氣啊。”說完還朝屋裏喊了聲就出門了:“青丫頭,給表哥,表嫂還有侄子燒點飯啊。”
聽見喊她,這個叫青兒的姑娘就從屋裏出來,“那個表嫂,我昨天越來隔壁的小花繡花,這就去了,屋裏啥都有,廚房在那邊你們自己做哈,我先走了。”這姑娘可沒忘了他娘今天早上偷偷交代的話,這麽多人不幹活還想白吃他們家的飯,沒門兒。
于瑾自然是不可能在人家屋裏找吃的燒火做飯的。也沒在院子裏瞎晃,打了盆水就進屋了。看見林超做在床邊逗兩個小的玩:“我打了水,都來把臉洗了。”又擰幹帕子給小的擦臉。
“叔叔,我餓了。”剛洗到一半,林慎之就可憐兮兮的開口要吃的。一直趕路都沒好好吃東西,昨晚也沒吃,看着這幾天瘦了一圈,面黃肌瘦的蘿蔔頭,于瑾也很是心疼。無法,于瑾把昨天沒吃完的柿子,從包袱裏拿出來,給兩個小的一人兩個:“吃吧,再等等中午就有飯吃了啊。”于瑾看了眼牆腳那個裝着雞的竹筐。
“嫂子,我也要。”林超見還有柿子,也伸手讨了兩個,有些不好意思的對于瑾說:“嫂子你也吃兩個啊,要沒有你,我們今天還得挨餓。”又對着雙胞胎教訓到:“你們兩個,以後不能喊他叔叔了,知道嘛?”
林謙之回過頭:“不是跟你一樣嘛,為什麽不可以喊叔叔啊?”
“笨蛋,你們以後要喊小爹,知道嗎?”林超對這兩個傻侄子翻了白眼。
這回一直埋頭啃柿子的林慎之也擡頭問了為什麽。
“哪那麽多廢話,叫你們喊就喊,想知道就去問你們爹吧”林超給兩個小的腦門上一人一個爆栗,不耐煩的說道;“吃你們的吧,小心啊,別弄到衣服上了,不然揍你們屁股。”
于瑾不跟他們幾個小的拌嘴,“你們吃吧,我出去轉轉。”既然要在這裏安家,于瑾就想多了解了解周圍的情況,好歹他也是傳說中的穿越人士,發現點生財的門路養活幾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于瑾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在村裏轉了一圈看了一下這個村子的分布和周圍的地勢,沒有走太遠,這個村本身也不大,留幾個小的在家出來太久他也不放心,再說也到了燒午飯的時候了,順路他扯了捆野菜回家。
回到家沒多久,劉舅媽也從地裏回來了,洗了手臉就進了屋子旁邊草棚搭起來的廚房。于瑾是看着她進去的,然後他回屋從竹筐了捉了只母雞,這雞還在下蛋,又扔了把野菜進框裏。
“小爹爹,我們中午吃雞和野菜嗎?”林慎之看着于瑾在捉雞就湊到跟前來問他。
Advertisement
于瑾看着他笑了說:“這雞不能吃,不過中午我們就有飯吃了,慎之再忍忍啊”這個林慎之對吃的簡直敏感。
于瑾抱着剩下的野菜、提着雞進了廚房,看見劉舅媽正在燒紅,笑着說“舅媽,在燒火啊,我們出來的急,什麽東西都沒帶,就給你捉了只雞,這雞還在下蛋,你看我給你放哪?”
劉舅媽看于瑾手裏提了只母雞看起來有四五斤重,又抱着一大捆野菜,臉上才露出笑意,忙上前接過來:“侄媳婦真是客氣,拿什麽東西啊。你們剛來也是不容易。”着看于瑾自己在村裏采的野菜,她知道他們是不會在她家白吃白住多久的,心裏也送了口氣,舀米的時候多放了碗粗糧。
林越他們半下午才回來的,一回來又跟着他舅舅去了村裏幾家要好的人家去請人幫忙修房子,說好每天給十五文的工錢,有錢拿,人手倒是很容易找。
忙了一天,劉舅舅一家子晚上倒是早早的歇下了。林越他們倒是還沒睡下,明天就要開始造房子,時間倉促啥都還沒好安排,房子修那都沒考慮呢,就打算在睡覺前商量商量。
“我今天白天在村裏轉了轉倒是找到一個好地方。”于瑾以他現代人的眼光選中一個地方,就在村子的東北角,背後靠着山,東邊不遠處還有一條不大不小的小溪,西邊500米還有一處竹林。這有山有水還有竹林這不就是好地方嘛,再說了靠山吃山靠水,山水都有了還能過不好日子。“要不明天我帶你們再去看看,大家都喜歡我們就定下了。”于瑾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大家都很是贊同。
“不用了,明天我們直接去吧。”林越對于瑾的想法很認可,同時他也有些意外,他這個看起來單薄的男妻還挺有想法,挺聰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麽、那麽一無是處,不知道以後相處的日子會怎樣。林越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心裏竟對這個人有了期待。“我相信的你的眼光,你說那邊上有竹林?”
“是啊,好大一片呢。”于瑾肯定的點點頭。
“要不我們的房子就用竹子造吧。”林越眼光一閃:“牆造兩層,裏面用竹杆排一層,外面竹條編一層結實又細密的竹笆,中間在用河泥壓的土坯填一層。冬天裏也不會冷了也幹淨。”
“太好了,哥,還可以用結實的木樁把竹屋從底下架起來半米高,還可以防潮。”林超也對新房子的建造來了興致。
“爹爹,爹爹。”林謙之也舉起小手軟軟糯糯的提了自己的要求:“我要一個小床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給謙之和慎之一人只一張小床。”于瑾看着小娃娃軟萌的樣子忍不住去捏捏他的小臉,臉上也笑開了花,還伸手把林謙之一把從林越懷裏抱出來放進自己懷裏。林越感受着自己一下子空了的懷抱,愣了下,又默默把林慎之拖進自己懷裏抱着。以前在林府的時候他跟兩個兒子并不太親近,現在一家子抱着孩子窩在一起,感覺還有點爽。
“少爺,打些家具還是必要的,還有農具。”林東也說了自己的想法。大家圍坐在一起讨論他們的新家、以後的安排,憧憬未來的日子,歡聲笑語,使大家暫時的忘記了眼前的煩惱。
5618
3、新家落成
有了計劃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幾個勞動力跟着匠人們去砍竹子樹木,拖回來;幾個挖坑平地。于瑾就拉着林超去村裏到處挖野菜,準備中午就在工地用石頭架鍋,用野菜就着林越買回來的紅薯土豆和糙米給幹活的人燒一頓飯,雖然少油少菜的,也盡量把分量搞足一點。
另一邊林越他也找了村裏手藝好的木匠打了些家具和小物件,這個木匠就是當時領着他們進村的老伯,姓張,跟着小孫子是前幾年旱災中逃難到這裏的,跟兒子媳婦走散了,至今沒打聽到下落,多半是沒了。村裏人可憐他們幫安了家,他年紀大了幹不了農活,就靠着一手好的木工活兒,給周圍村子的人打家具農具養活自己和孫子。
為了早日完工,林越也和工人們一起上工,于瑾林超負責燒飯,每天挖野菜,甚至還偷偷摸進後山裏采了些木耳蘑菇啥的。被林越知道了一陣批,說山裏危險他們又沒經驗,再也不準他們去了。就連林謙之和林慎之也待在工地上跑個腿、遞個東西。劉家舅舅和他家的大兒子大牛過來幫了兩天忙。好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十天的時間終于完工了。
他們的房子就和村裏其他人的房子一樣,中間一間大正房,平時吃飯也在這裏,兩邊各兩間豎着并排的小房間,西邊還加了個簡易的廚房,又在靠着廚房的那件屋也就是林東和林西住的那件屋下面挖了一個還算大的地窖,屋子四周用竹杆圍了一圈圍牆。
于瑾還讓工人們順便用竹子編了幾個竹籬,順便在後院搭了個大大的雞圈,這幾天那兩只母雞和一只公雞都被于瑾用繩子拴在外面放養,這下也是安了家。他還打算拿剩下的二十幾個雞蛋,趁着時候孵一窩小雞,大點的雞圈到時候也方便。還有茅房也在後院、靠着屋子西邊的背後。他還準備把他帶來的種子種到屋前,以後吃菜的問題就不用操心了。
當天大家又幫忙去張伯家去把家具和留在舅舅家的行李搬回來,當天晚上就在新廚房裏開了火。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看自己的文,就知道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打的錯別字不少,還好現在改了不少,不知道還有沒有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