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曲驚四座
網絡上, 剽竊事件的最後發展果然像沈茂竹推測的那樣。
當沈峭寒在音樂圈外的人氣被炒到一定高度, 網友們又是膜拜他的作品,又是舔他的顏,正值最上頭的時候, 之前那位音樂評論大V發布的幾篇文章忽然被挖了出來——內容都是質疑沈峭寒如今的創作能力, 提及他回歸華夏是因為在國外混不下去,近期又頹廢到流連酒吧街等等。
這幾篇文章被轉發傳播的速度,明眼人一看, 就明白是有人在背後運作。不過,沈峭寒近幾年的确沒有新的佳作面世,這是事實, 他無法反駁。
可以想象, 如果任由事态發展下去,而不做任何疏導,那麽,之前堆砌在沈峭寒身上的溢美之詞,最後将會轟然倒塌。
到那時,只要再稍加輿論引導,就能将沈峭寒寫成一個才氣盡失、只能死死抓着剽竊事件自我炒作的人, 網友們難免要對他産生某種反感情緒——寫不出好的作品, 你流連酒吧深夜買醉倒也罷了, 為什麽非要死抓着《雛鳳》劇組不放?是不是想蹭熱度混臉熟?
“還好,現在還沒到那種程度,我們這邊也在幫着控評。”
電話裏, 沈茂竹的聲音十分輕松,似乎覺得眼下這場輿論戰争再也沒有什麽值得緊張的。
“你寫的那首曲子,昨天晚上他們錄制了三遍,我都發給你。你自己挑一個感覺最好的出來,我盡快讓‘交響之音’欄目發布。”
“交響之音”,是蘇藝旗下文藝向分公司“蘇藝千弦”開辦的網絡欄目,旨在鼓勵華夏原創交響曲的發展。它與華夏大劇院合作,承辦了每年一度的交響樂盛典,近兩年已經成為了華夏交響樂壇的口碑品牌。
沈茂竹苦笑兩聲,又道:“我把譜子拿給樂團的時候,負責指揮的吳老師還把我訓了一頓。他覺得,你這曲子有成為經典的資質,不該發布得這麽倉促。
“馬上就十二月了,他希望你這支交響曲能夠在年底的‘盛典’上首次面世。畢竟,盛典有國際音樂人到場,世界範圍內的音樂期刊都會報道,那排面可比網絡發布要大多了。”
沈峭寒倒是不怎麽在意。
他最廣受好評的兩支交響曲,一支是在學校彙演上發布的,一支同樣是網絡發布,也并沒有影響到它們在世界交響樂壇收獲的評價。
更何況,如今他這支靈感旋律早已被剽竊盜用,以電影宣傳配樂的形式被大衆知曉。即使《雛鳳》官方已經把那段預告片删除,也難免有人存了下來,私底下聊起這個話題時,依舊會繼續傳播。
如果他不能盡快發布自己的作品,那段配樂就有可能随着《雛鳳》熱度的持續,漸漸在人們印象裏紮根。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人們總是更傾向于自己最初接觸到的東西,哪怕它已經被證明“來路不正”。
再加上,要是真的拖到一個月後,沈峭寒“才華盡失”的印象可能也已經随着輿論在大衆心裏形成,只要再稍加誘導,這支交響曲恐怕就沒那麽容易被接受了。
所以,他不能等。
“我先聽聽,今晚之前選出來。”沈峭寒說,“麻煩您了。”
“這孩子,說多少次了,自家人不用這麽客氣。”沈茂竹笑着斥了一句。
挂掉電話,沈峭寒扭頭看向書房門口。
陶筱正端着一只玻璃碗推門而入,碗裏放着剝好的柚子瓣。果肉是淺淺的粉色,上面那層薄衣已經被全部剝離,放在透明的碗裏,塊塊晶瑩剔透。
“來吃點兒柚子,降降火。”陶筱笑眯眯把碗放在寫字臺上,“你最近這事兒真的,忒上頭,我每天翻微博都能被氣死氣活一回。”
沈峭寒看着碗裏的柚子果肉,嘴角勾了一下,伸手拽住陶筱的手腕,把他拉到身邊:“吃柚子可沒什麽用。”
陶筱還沒反應過來他說這句話的用意,就被沈峭寒擡手抓住後頸,被迫俯身向下——和對方接了個吻。
很短的一個吻,結束後,沈峭寒靠進椅背,笑着說:“我還是更喜歡吃桃子。”
陶筱:……
“也不知道哪兒學的土味兒情話,還好意思說你有法蘭西基因。”陶筱抓抓頭發,哼了一聲,“行吧,看你最近挺辛苦的,在我同意之前,就先預支給你一點兒。”
他還在試圖堅持那個“不成功就不同意交往”的設定,哪怕那個設定早就崩塌得不知道哪裏去了。
沈峭寒順勢點點頭:“行,等你答應和我交往了,我可以連帶利息,一起還你。你想九出十三歸都可以。”
陶筱愣住,半晌自己樂了,笑着擠出一個字:“……操。”
九出十三歸,他現在“預支”給沈峭寒9個kiss,将來沈峭寒“還”他13個,怎麽着都不吃虧是吧?
他剛才真是腦抽了,才會提出“預支”這東西。
沈峭寒也是,越來越會犯壞了。
他曾經怎麽會以為這家夥是個好人的?
陶筱佯裝生氣,在沈峭寒的肩膀上揍了一拳,又從對方手裏搶來一塊他自己剝好的柚子,得意洋洋塞進嘴裏,頭也不回地轉身走了。
沈峭寒在他身後說了一句:“家裏沒菜了,下午一起去超市。”
陶筱沒搭理,但沈峭寒知道他會做好準備。
其實,陶筱自己也清楚,他和沈峭寒現在就是在戀愛,這與他是不是口頭答應沒有任何關系。
兩人相處這麽些時日,從心照不宣,至水到渠成,該表白的話都已經說了,甚至家長都已經見過了。除了陶筱還沒“正式”接受這段戀情,其實兩人之間的相處,早就暗中切換到了戀人模式。
不然陶筱也不會對沈峭寒的邀吻毫無抗拒。
而等到陶筱願意松口将那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他知道,那就是兩人更進一步、徹底交予彼此的時刻。
陶筱明白,沈峭寒也明白,那将會是他們的愛情裏極具儀式感的瞬間。
……
這天晚上,蘇藝傳媒旗下“交響之音”官方微博分享了一個視頻鏈接,鏈接直指欄目官網發布的最新一期原創交響演奏。
表演者是蘇藝千弦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是華夏如今最出色的幾位演奏者之一,指揮也是極具口碑的吳鈞嚴老藝術家,陣容堪稱強大。
而演奏曲目,是沈峭寒的最新作品——《陶然生長》。
這個曲目的名字有些奇怪,生拼硬湊似的,但偏偏又帶着一股恣意,不受任何偏見的束縛。
然而,當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從一聲驚雷開始,就沒有聽衆再去關注這奇怪名稱的來歷了。
這首交響曲不算長,只有23分27秒,十分規矩地分為四個樂章來演繹。
但它其中所蘊含的情緒和力量,讓所有聽衆都在這短短的二十幾分鐘裏,仿佛随着它的跌宕起伏而經歷了一次艱難且掙紮的新生——嫩芽破開土石,幼苗迎接風雨,綠秧直面烈陽,柔莖扞拒嚴冬……終于,掙紮過無數艱難險阻,一株秀樹紮根破岩,崖畔傲立,枝頭綻滿芳華。
苦嗎?的确苦。
但它是在為自己的成長而拼搏努力,于是陶然自得。
……
沈家老宅。
沈君瑤捧着手機,直至音樂結束許久許久,她才猛地反應過來,激動地點開視頻評論區,想要将自己的心情向更多的人宣洩一番。
然而當她的手指懸在鍵盤上,她又不知道該怎麽表達心情了。
最後,她只在評論裏打了一大串“啊啊啊”,後面還綴着數不清的感嘆號,就這麽發了出去。
“小仙女”讨論組裏,信息一條接一條地往外蹦。
阿洛洛:「瑤瑤瑤瑤,你家小哥哥是神仙叭!!!上次那個視頻是9月底,這才11月就寫完了!」
月半半:「不到兩個月,一部交響曲,讓我們這些弱雞怎麽活?」
安丢丢:「我以為我只會單曲循環國風的……第一次聽交響曲,都怪你們給我安利,我走不出來了啊啊啊!老大還在催稿,你們讓我現在怎麽寫‘半箋嬌恨寄幽懷’啊!我現在吹簫都是‘向着太陽猛生長’啊尼瑪!」
琴瑤瑤:「哈!哈!!哈!!!」
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
因為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沈峭寒不止是她的“小哥哥”,還是她貨真價實的表哥哥!
與此極為相似的,是欄目微博下的評論區。
這首交響曲一經發布,之前那些關于沈峭寒江郎才盡的诋毀不攻自破。所有人都相信,沈峭寒這樣的天才,近幾年就算默默無聞,也肯定是在沉澱自我。
不信你看,他十年磨一劍,果然厚積薄發,一曲經典,就這樣在短短的不到兩個月時間裏一蹴而就。
而就算是聽不懂交響結構和作曲嚴謹程度的圈外人,也都被這首曲子震撼,他們至少分辨得出,這支交響曲與之前《雛鳳》預告片裏的配樂,簡直是雲泥之別。
不少網友吐槽,這簡直就是《歡樂頌》原曲和我拿電音蝌蚪捏的“咪咪發嗦”的區別。
于是,劉召來沈峭寒家拜訪做客的時候,就随手帶了一只電音蝌蚪,扔給陶筱捏着玩。
“我就說吧,只要你和沈家緩和了關系,圈子裏那些什麽烏七八糟的,就都近不了你的身!”劉召叉了一塊蘋果丢進嘴裏,“哎,你這回的發布時間也掐得好,那臉打得,啪啪的!”
說着,他又道了一次歉:“沈哥我是真對不住,就內小破劇組,我要當時知道他們敢那麽搞,說什麽也不會讓你去摻和。”
“其實沒什麽。”沈峭寒失笑,搖了搖頭,“如果不是參與了那次競标,我或許還不會産生這個靈感,依然會卡在瓶頸,走不出來。”
當初陶筱發來那道彩虹,是為了鼓勵他走出競标失敗的陰影,也是因此才成就了如今的《陶然生長》。
所以可以說,他沒有那次失敗,就沒有這次成功。命運就是這麽喜歡開玩笑。
劉召見沈峭寒這話說得真摯,并不是在跟他客氣,頓時松了口氣,笑道:“所以那句話說得好哇,‘人生沒有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陶筱坐在沈峭寒身邊,捏了一下電音蝌蚪:“嘟——!”
沈峭寒習慣性地在他的發頂揉了一把。
劉召看着兩人的動作表情,臉色一肅,正要提醒他們以後在人前得收斂着點,就被一道電話鈴聲打斷了。
是陶筱的手機,屏幕上跳動着“趙光耀”三個字。
陶筱放下電音蝌蚪,皺眉接起電話:“趙哥,有事找我?”
趙光耀略帶凝重的聲音響起:“陶子,咱們街上這兩天來了幾個人,到處跟熟客們打聽你以前的事兒呢。聞少覺出點兒不對勁,把人按住了,跟我說了。我尋思你跟着沈老板,他最近話題鬧得挺厲害,別到時候跟你這兒翻車。你也提醒他一句,讓他做點兒準備。”
作者有話要說: 別怕,夫夫齊心,其利斷金
————
大家元旦快樂,加更慶祝一下(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