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色漸漸暗了下去,傅家正堂裏,田嬷嬷撤下了傅老太太的晚飯,先拿出火鐮點着了油燈,又給火盆裏加了銀炭,将整間屋子烘得暖暖的,這才在傅老太太身旁坐了下來,給她捶着腿。
傅老太太年紀大了,素來畏冷,又有關節上的毛病,她的住處,火盆往往要烘到四月底,有時候還要到端午前後才撤下。
傅家并不是很富裕的人家,銀炭的開銷不小,只是傅大老爺是個孝子,寧可縮減別的開支,也不能短了老太太的炭火錢。
傅老太太舒舒服服的倚在炕頭,說道:“阿田,你說今兒馮桂家的來說的事情,你怎麽看?”
田嬷嬷侍候了老太太近四十年,早已将老太太的心性脾氣摸得通透。
她一面從從容容的捶着老太太的腿,一面緩緩的說道:“依老奴所見,這樁親事不合适。
馮家雖然這幾年靠着駱大爺發了家,賺足了錢,但滿城的人都知道,那個馮二郎不是個好的。
他原來訂過一門親的,就是城南白秀才家的閨女,還沒過門呢就已經納了兩個小妾了,其中一個還是大肚子進的門,白家閨女活活給他氣死了。
他還到處拈花惹草的,咱們傅家也是有臉面的,何苦送三娘子去受苦。況且輩份也不對,三娘子年紀雖小,比馮二郎可是大了一個輩份,這親事要做成了,怕要讓人笑話呢。
況且三娘子又是個有自已主意的,萬一她不中意馮二郎,去她外祖父那裏哭上幾句,那不是要妨礙了柏哥兒的前程,孟老山長的七十大壽就在下個月中呢。”
傅老太太長嘆一口氣,“阿田你說得是。我也不是糊塗人,二房只有寧丫頭這一點血脈,我怎麽也不能将她胡亂嫁了。
只是寧丫頭這命哪——這都出孝快一年了,也沒個來上門說親的,怕是在親事上有些艱難。眼瞅着四丫頭和六丫頭也大了,若是她的親事訂不下來,只怕把那兩個都給耽誤了。”
田嬷嬷道:“四娘子十四歲,六娘子才十二歲,要說親事,說也說得,卻也不着急,咱家雖不算富裕,卻也不比那些家境貧寒的人家,為了少一張吃飯的中,早早說親,拿着聘禮娶媳婦。
現在一般過得去的人家及笄後說親,十八九歲嫁人都是常見的,大娘子也是到了十七歲才說的親,不也順順利利嫁給駱大爺了嗎?
依奴婢看,三姑娘眼下也才十六,并不用太着急,這不是還有兩三年的光景,咱們慢慢将人家尋訪起來,将來必能嫁個好的。”
傅老太太臉色有些松動,卻又觸動了一件心酸事,“唉,若是我淼兒還在——兒女親事又何用我這老太婆操心。”說着拿出帕子試淚。
傅老太太膝下就只兩個兒子,長子傅鑫現管着祖田和傅家的香鋪子。次子傅淼就是傅清寧的親爹,少年中舉,娶了孟州雲陽書院的山長之女孟蘭為妻,又在岳父的幫忙下得了山陽知縣的實缺。
可惜任上遇到兵亂,夫婦倆死于非命,只有時年十二歲的閨女傅清寧逃得一命,一年後才被傅家找回。
傅淼夫婦死訊傳來,傅老太太頭發在一夕之間全白了,一開始連帶着他們留下的女兒都有些不愛見,後來雖然關系有所改善,但也說不是十分親密。
傅老太太想起短命的兒子和兒媳,忍不住就老淚縱橫。
田嬷嬷忙又勸解了半日,待老太太睡下,她熄滅了燈,吩咐外頭的小丫頭好生照看,自個兒便悄悄出了門,徑往三娘子傅清寧的住處去了。
次日傅老太太的精神略長,吃過早飯後便和田嬷嬷商量起去孟府祝壽的事情,“既然去賀壽,那麽衣裳禮物什麽的還是要及早備起來,人家是大戶人家,去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咱們總不好太寒摻了。”
田嬷嬷道:“這眼看天轉暖了,也該做夏衣了。索性請了何剪刀來,給老太太你和三娘子都做幾身,省得那時候手忙腳亂的顧不過來。”
傅老太太點頭道:“這事兒就交給你去辦吧,給寧姐兒做兩身鮮豔的,年紀輕輕的小姑娘,這都出了孝了,也要花花綠綠打扮起來。”
衣裳做好了送到清寧的住處,果然桃紅柳綠的很是鮮豔。
婢女蘭草見她一臉無語的樣子,笑得身如花枝亂顫,“姑娘平時穿的也太素了,其實你都出孝很久了,也該穿點豔色兒的,你快換上試試,要是不合身還可以叫何剪刀改一改。”
傅清寧換上一瞧,倒是很合身,看着整個人也多了一份嬌豔,畢竟青春年少,再濃的顏色也都壓得住。
蘭草贊道:“呀,看不出還挺好看,豔色的就是襯得人精神,姑娘以後也該多穿穿這樣的才好,顯得人喜慶。”
傅清寧瞅着鏡子,也撲哧笑了,她脫了下來,又換上了平時常穿的素色棉袍,說道:“收好了,等去孟府祝壽的時候再穿。”
傅老太太對這次拜壽十分重視,準備了一大堆禮物,此外又給在書院讀書的傅家長孫傅容柏準備了許多物什,吃穿用度皆有,那大大的一個包裹,看得傅清寧眼都直了。
蘭草在背後悄悄兒道:“老太太和大太太恨不得把所有家當都搬去給柏二爺呢。我看裏頭的東西都夠柏二爺用上好幾年了。”
傅清寧很有些發愁:“這麽多東西,路上怎麽拿啊?”
從薊陽去孟州有客船相通,船程三日左右。
要是搭乘客船的話,裏頭的乘客魚龍混雜,未免讓人不放心。
先不說祝壽的賀禮中很有幾樣值錢的,萬一讓人順手牽羊那就損失大了,只說傅清寧是個未出閣的姑娘,身邊就蘭草一個丫頭,這世道并不是很太平,若是遇上心機叵恻的歹人那就糟了。
當然,如果要事事妥當的話,還可以除此之外包艘私船,又安全又快捷,只是價格比客船要貴上許多,然而傅家不過小康之家,要拿出那麽一大筆錢出來,還是有些肉疼的。
傅老太太正躇躊間,卻巧一個遠親江太太來訪,見狀說道:“我們一家子過兩日也要去孟州,己經包了一艘客船,不如讓寧姐兒和我們一道去吧。”
原來江太太這次是去探望外嫁的大女兒江宜春,兩年前她嫁到了孟州的望族林家,上個月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小子。
林家三代單傳,這一下子就得了倆大胖小子,一家子喜得合不擾嘴,趕緊着寫信通知岳家參加兩個孫子的滿月之喜。
傅老太太喜出望外,立即答應了下來。
臨行前,她千般叮咛萬般囑咐:“寧丫頭,見了柏哥兒,要囑他好好念書,有空在你外祖父面前也提一提,請他多提點一些,柏哥兒有了前程,你們做姐妹也就有了靠山是不是。”
傅清寧笑着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