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書名:玉皇大帝前傳之為愛而生
作者:王四毛
文案:
前世,一堆白骨,一個是為她披衣遮風避雨大恩情,一個是為她埋骨葬身的恩情,這一世他們又會怎樣?
是前世今生?還是生生世世?
他是在人間歷六世磨難的天上的皇子
她是他歷最後一劫“愛而不得”的那個人
愛,卻不能得
他的父皇早已為他們設立重重障礙
他們最後又是否能破了這所有的劫?
內容标簽:
搜索關鍵字:主角:夏俞觞,上官珺覓 ┃ 配角:唐七,小蜻蜓,秦澤 ┃ 其它:
==================
☆、劇中人物介紹
劇中人物簡介:
Advertisement
夏俞觞:朕就是喜歡你!你看着辦吧!
上官珺覓:只是長得像公主......其餘時候......
唐七:明賤+暗騷,我只願那人開心就好
小蜻蜓:笑得明媚,實際上看起來最倒黴
尚音:我要問問他,當年那份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烨帝:過去的,就放下吧......
帝後:不發一言,比小蜻蜓還倒黴的角色
秦澤:保護不了自己喜歡的人
唐婉青:老娘實在等不起你了,老娘要嫁人了
柳曳:一夢夢十一年
如夢:将神秘保持到底,許你所有的十一年
令如:狐貍轉世,他媽的也是知恩圖報好不好
鳳飛飛:我那麽美,為什麽不給我配個帥哥
秦沣&劉裳殊:一眼萬年
西隅婆婆&東瀛帝:犧牲自己,成全兒孫
尚桑&霍比丘: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海綿綿無盡時
作者有話要說:
☆、序言之
一.東界&西界
家有家法,國有國法,而天有天規。
與人間一樣,天庭也要有一位帝王來掌管。而這天規便是:每一屆帝王掌管天庭一千年。在正式掌管天庭之前,需到人間經歷六世輪回,分別經受:“朋友背叛之苦”、“乞讨饑寒之苦”、“牢獄之苦”、“病痛之軀折磨之苦”、“家破人亡之苦”、“愛而不得之苦”六種劫難的考驗,歷過這六劫,方可有能力掌管天庭。新帝登基之後,原來的帝和後将會隐居在天庭的聖水瑤池,繼續修煉,再不問天庭之事。
如此這般,天庭已經換過十二次帝王。堯東瀛是即将接管天庭帝位的第十三位皇子。
三千年前,天庭的接班人東瀛皇子,在人間經歷“愛而不得”的劫難時,與一位叫做西隅的女子相愛。纏纏綿綿,兜兜轉轉,分分合合,經受各種悲歡離合,愛得百轉千回,魂牽夢萦。然,最後,東瀛皇子為了歷過此劫,完成歷練,接受掌管天庭的重任,終是順從了命運的安排,放棄了西隅。歷過這“愛,而不得”的劫難。
西隅本是天上的星辰仙子。在人間修煉,不想卻墜入與東瀛皇子的愛河,最後被東瀛皇子所抛棄。至此,一顆癡心被無情帝王所傷,終日悲悲戚戚。于是滿天的星辰都黯淡無光。
東瀛皇子掌管天庭之後,終日看着西隅哀傷垂淚,看着滿天星辰再無光彩,深感愧對西隅仙子。遂将天庭分為東、西兩半,一半割與西隅仙子,名為:西界。另一半自己掌管,名為:東界。
并下令:東界與西界永不相往來。東界永不許侵犯西界。
二.尚音、尚桑
西隅仙子傷于東瀛帝王的絕情,嫁與雷神尚左翼。誕下兩女:尚音,尚桑。
或許是被命運所捉弄,尚音與尚桑最終還是重複了西隅仙子的悲劇。
尚桑和尚音在年滿千歲的時候,到人間歷劫難。
與東界的劫難不同,西隅仙子只是要她們到人世間走一遭,感受一下人間的七情六欲,體味一番生老病死是何滋味,如此,做一個心善,有情的神仙就好。
只是讓西隅仙子沒有想到的是,或許是被命運捉弄吧,兩個女兒在人世間,竟雙雙難逃情劫。就算愛上一個普通凡人都好,西隅會助他修仙。可是偏偏是她也無能為力的人。
尚音卷入天庭東瀛帝的兒子堯柏烨的命運之中。那一世恰好也是堯柏烨皇子在歷“愛而不得”的劫難,同他歷這劫難的便是尚音。同樣的癡癡纏纏,同樣的缱绻深情,終是抵不過淺淺帝王情。
堯柏烨同當年的堯東瀛一樣,為了帝位,放棄情愛。尚音同當年的西隅一般,為那一世情緣再也沒能走出來。
歷完劫難回到西界那日,尚音在西隅面前苦苦哀求:“娘,求你,讓我去東界,我要親口問問他,那份情義到底是真,還是假?”
西隅早已淚眼婆娑。昔日自己所受的苦難,今日竟又在自己女兒身上上演。怎叫她不徒增傷悲。“阿音,當年東瀛帝曾立下天規:“東界、西界,永不往來。放下吧。”
倔強的尚音并沒有放棄,她去找了東瀛帝,終在東界的冰火窯冰封五十年,再受烈火焚身五十年,痛苦不堪,受百年折磨之後,東瀛帝許她在東界待上千年。
尚音去東界那日,西隅仙子一路相送,往日所歷種種,清晰在目。女兒今日所做,亦是當年的自己沒有勇氣做的。尚音,只求你千年之後,回西界之時,能夠真正的放下過去。
尚桑在人間歷劫難時,卻愛上了東海的二皇子——隆烏莘。
天庭與東海,數千年來,不相往來。各行各職,各盡各責,互相不侵犯。
當然,天庭的仙子是萬萬不能嫁與東海的人。于是,尚桑的愛情也注定是一場悲劇。
西隅苦苦哀求,尚桑終于答應嫁給西界掌管雨露的上神:魏雨梧。一年之後誕下一女:魏楚楚。
可是,就在楚楚出生三日後。決絕的尚桑仙子,自毀魂魄,葬身東海。将一世情懷灑向濤濤江水。
東海二皇子感念尚桑的情懷,亦自取龍膽龍心,自斷龍魂。化作汪洋大海。
從此兩人魂魄具散,永世不得輪回。
自此以後,西隅常常面向東海的方向,長久的沉默着。洶湧的大海夜夜哀鳴,阿桑,是你在哭嗎?你愛的人已經化身海水伴你左右,你該安息才好。
或是傷了心,或是傷了魂,自那以後,西隅仙子仙容枯萎,容顏不再。終成了:西隅婆婆。
石橋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只願你從這橋上走過。
——電影《劍雨》
這是一個荒無人煙、寸草不生、連藍天都沒有的被世人遺忘千年的村莊,它叫做死人村。
這裏原本是一片室外桃源般的淨土,叫做靖安村。村裏的人過着閑雲野鶴般自在的日子,男耕女織,孩童有孩童的快樂,老人有老人的悠閑。
大約兩百年前,全村三十多戶,百十口人,數十頭牲畜,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
之後數十年,此村,寸草不生,飛鳥不過,日日籠罩在陰森昏暗之中。亦再無人敢踏進此村。
在某個黃昏,一個神色慌張的女子,跌跌撞撞的闖進這片死人村。身後追趕的十幾個壯漢,被村子裏這樣一片幽暗、頹敗的景色吓到,在村頭猶豫了一會繼續追趕。
兩日沒進米水,擔驚受怕的女子再無力多跑一裏路,栖身躲在一座石橋下,再也站不起來。追趕的人很快發現女子,一頓毒打後,被村中駭人景色驚吓,倉促離去。女子奄奄一息,半個時辰後就沒了氣息,葬身石橋下。
一個月後,死人村突然迎來數十年來的第一縷陽光,之後是雨露,微風,枯死的樹木野草也開始吐出枝葉,小心翼翼的生長。又過了一個月,終于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傳說中的死人村也變得郁郁蔥蔥,重生的樹木也變得理直氣壯,那段駭人的黑暗景象似乎随着一場大雨的洗禮,從此深埋黃土。再不被人記起。
一年之後,漸漸的有人開始移居到死人村,建房,開荒,種植。廢棄百年的村莊生氣第一縷炊煙。這裏山明水秀,莺飛草長,一片鳥語花香。它被人賦予一個新的名字:魚人村。
一日,一個男子從石橋經過,看見橋下的一攤白骨,還維持着依靠的姿勢倚在橋下。男子嘆聲可憐,遂褪下衣衫,遮蓋在白骨之上,只願它少受一點風吹雨打。後繼續趕路。
數日之後,一個叫做張阿生的鄉間醫生行醫路過此處,看見這一堆白骨。感嘆命途多舛,自己身為醫生,卻還是有人死于疾病,或死于非命。自己終歸是不能拯救所有蒼生,念及此不禁潸然淚下。遂掘土,将這堆白骨埋葬在這石橋之下。感世間之蒼涼,怆然離去。
幾年之後,白骨幻化轉世。
一個是為其覆上衣衫遮風擋雨的恩情,一個是葬骨埋身的恩情。
作者有話要說:
☆、魚人村
魚人村已經存在幾十年了。
在這幾十年中,風調雨順,村民豐衣足食,日子過得平靜而穩定。而且好像可以這樣一直平靜下去,幾十年,幾百年。
在某個大雨滂沱的夜晚,孩童早早在母親的搖籃曲中安穩的入睡。平凡的夫婦細聲談論着,年輕的母親一邊在油燈下一針一線的做一雙鞋子,一邊壓低聲音說孩子到了該入學堂的年齡,男人低聲嘆息,姐姐還沒入學,怎麽能讓弟弟去呢。安靜了一會又說,明天去把家裏的山羊拉到集市上賣掉,讓姐弟一起上學。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村頭的幾只狗,低聲的嚎叫着,來來回回的撕咬着栅欄邊的石頭,躁動不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東邊的天際,眼睛裏透着恐懼。
伴随着一道刺眼的閃電,“咔嚓!”一聲尖銳的雷鳴聲劃破夜的寧靜。
突然東面的天空整個亮了起來。
幾十年來安穩平靜的小村莊裏的人家哪裏見過這樣的情景,害怕的趕緊跑到外面跪下來,一邊磕頭一邊叫着,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
的确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而且幾乎是全部的神仙。
仙齡大一點的神仙,都嘆息着,天庭從未發生這麽大的事。數千年來,帝王從未離開天庭,也從未這般大動幹戈,傾巢而出。
如此這般氣勢,究竟所為何事?原來是烨帝最得寵的小兒子,九皇子,在人間第五世輪回時,在與柳樹精的一場對決中,身受重傷,龍息微弱。
烨帝有九個兒子,按天庭歷來的規則是長子執掌天庭。而在帝後誕下九皇子時,烨帝宣布千年之後天庭将由九皇子掌管。
這其間,又有什麽故事呢?
天庭自存在之日起,已經換過十二個帝。每一個帝在正式登上帝位之後,他的父皇都會告訴他:直到有一個皇子誕生之時,天庭百花齊放,百鳥齊鳴,那麽天庭以後就可以不再換帝王,他就是最後的帝。
九皇子出生之日,天庭百花齊放,百鳥齊鳴。衆神仙都詫異至極,從未見此盛景。遂,在烨帝宣布天庭以後将由九皇子執掌之時,竟無任何異議。
自九皇子出生之日起,烨帝和帝後就嚴厲教育,悉心栽培這千年之後的天庭最後一位帝王。
在九皇子出生那日,百鳥齊鳴之際,隐居在盛水池的十二位帝王都感應到了,長長的舒了口氣,數千年的擔憂終于可以停下,若再不出生,那麽天庭恐怕過不去下一次天劫。
九皇子的六世輪回,人世命格烨帝已經為其預定好。不想,在歷第五劫時,卻出現意外,只剩一點龍息。整個天庭為此動蕩不安。烨帝更是憂心至極,早在九皇子滿千歲之時,烨帝就将九皇子的命理向衆神宣告。現,衆神皆知,這九皇子是天庭的最後的帝,掌控着整個天庭的命息魂魄,若九皇子在此時魂飛魄散,那麽整個天庭也将瞬間灰飛煙滅,不複存在。
随後,一場惡戰即将展開。
“孽障,我将你留置此地,是想讓你助九皇子完成輪回之劫,不曾想,你居然在此修煉成妖孽,今天我就收了你這孽障。”烨帝咬牙切齒。
“哈哈,烨帝,要怪就怪那個毛小子自不量力,還有口氣就不錯了,若不是他逃得快,恐怕已經被我吸食為腹中之物了。”
“今天就讓你見識傷我皇兒的後果!”說罷,烨帝開始施展法力,帝後亦在一旁聯手,百萬天兵天将立刻擺好陣勢,将這柳樹精團團包圍。
這柳樹精原本是烨帝放在人間的一粒柳樹種子,為助其完成“家破人亡,逆境重生”的修行。不想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柳樹精數十年來吸食人的靈魂,原來靖安村的百十口人就是被它所害。幾年前,一位貪玩的海龍王之子走出龍宮,流連人間,誤入死人村,就被這柳樹精吸食了龍膽。又吸收日月之精華,也因此法力大增,能力已經遠遠超過玉帝的想象。
随着烨帝抛出的第一次攻擊,整個天際都被藍色的刺眼的光芒籠罩。原本漆黑靜谧的夜晚,在這一刻竟猶如白晝,與此同時,柳樹精枝桠開始不停的盤圓曲折,不停的延伸向上,短短幾秒中居然升的幾乎沒入天庭那般高大。所觸之物瞬間化為灰塵,場景十分駭人。
烨帝也顧不上什麽君子風度,什麽以多欺少了,大喝一聲:“給我收了這孽障!”
霎時間,百萬天兵天将連同衆位神仙一同施法,整個村莊亮如白晝。白色的光焰迎着黑色的魔法,相互碰撞,爆發出強烈的氣流,摧毀着周圍的樹木。柳樹精揮舞着枝桠,伸縮之間,将靠近的一切吸食。但是數以百萬計的天兵天将一層圍着一層的把它困在中間,控制它繼續延伸,不時的有枝桠被砍斷,每斷掉一棵枝,法力就減少一分。
這柳樹精畢竟修行尚淺,寡不敵衆,沒多久就被降服。其實對付一個區區柳樹精根本不必如此大陣勢,只怪這柳樹精傷得不是別人,是整個天庭的命息。烨帝必定不會輕易放過他。
柳樹精幾乎被砍斷所有枝桠,奄奄一息的垂着頭。
烨帝勢必會将它斬草除根,方解心頭之恨。揮手一劈,随着一道亮光閃過,整個柳樹化為烏有。只留地面一個光禿禿的土坑,連一點枝葉都不剩下,好像這裏本來就什麽都沒有。
“回天庭!”随着烨帝的一聲令下,衆神浩浩蕩蕩的返回天庭。
一直在觀戰的尚音卻清楚的看見柳樹精在破魂之前,吐出一顆龍膽,被不遠處的那座石橋下的墳墓裏的白骨吸取。想必,幾年之後,必定還是一個禍害,不如就此了斷。
尚音将手中靈石輕輕在面前一揮,白骨的幾世光景在眼前一一閃過。
在窺視這白骨的前世今生時,尚音被深深的震撼了:原來世間竟有此等緣分。在九皇子的幾次輪回,居然每次都與這個女子有交集。
尚音為這個女子與九皇子的緣分感到不可思議。遂開始探尋此女子的來歷。當看到女子手腕上的那一串靈石,尚音為之一顫,竟是西界之人!
定是妹妹阿桑之女!
本想将白骨銷毀的尚音,這一刻卻無論如何也下不去手。只好在那白骨前,施法,取出龍膽,方才離去。
匆忙趕往西界。
尚音自那日前往東界之後,再未回過西界。不知不覺間已過百年。到了西界,看着仙容已老的西隅,方知妹妹阿桑已經在百年前魂飛魄散,不禁感慨萬千。
尚音哭着對西隅道:“當年我和妹妹受得折磨還不夠多嗎?為什麽要讓楚楚的命格和九皇子糾纏在一起。”
西隅婆婆嘆息:“阿音,你以為這是我能掌控的了嗎?楚楚自小我就管教甚嚴,不許向東界半步,不想她再與皇家有半分瓜葛。可是阿楚今年年滿千歲,需到人間接受生老病死的歷練,才能正式掌管西界。在阿楚下界之前,我去掌管命格的起司裏尋阿楚的人世命格,只有第一世會與九皇子在江南相遇,不曾想本該擦肩而過的兩個人竟然改變了命格,在此後輪回中,竟每世都有牽連。”
尚音聽後也忍不住唏噓:“娘,難道這就是命運嗎?我們注定要與他們代代糾纏,受情劫的折磨嗎?”
西隅婆婆聽完尚音的話,更加憂愁:“阿音,娘不知,娘實在不知造了什麽孽,你們姊妹兩個已經不幸,今阿楚也難逃此劫。”
“娘,阿楚的第六世已經轉世。而這一世,她将與九皇子歷愛而不得之劫。”
西隅婆婆沉默良久,遂嘆息:“難道真的是命運的安排嗎?難道我西隅的子子孫孫注定要世世代代受他帝王的無情抛棄,被情劫所傷嗎?這究竟是為何?為何?”
作者有話要說:
☆、六世輪回
第一次輪回,受:朋友背叛之苦。
起司書記:方書情,陽壽三十三載。死因:斬首,冤死。
這一世,他是一個京城商戶的兒子,名喚:方書情。方書情與柳王爺的兒子柳尚卿自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方書情不願受官場拘束,一直游戲人生,出入煙柳弄巷,寫得一手好詩,名鎮京城。為人豪爽,喜好琴棋書畫,廣結天下文人騷客。
當下京城最流行的一段話是:風流倜傥方書情,傾國傾城陳楚楚。
而這陳楚楚就是豔壓群芳的京城名妓。
方書情在一次元宵佳節賞燈會上,與名妓陳楚楚有過一面之緣,自此以後念念不忘。
不想,好友柳尚卿亦迷上陳楚楚,并昭告天下,大婚贏取名妓。當時在京城傳為一段佳話。
方書情深感遺憾,但依然與柳尚卿情深義重,而與陳楚楚亦成為吟詩對弈的良友。
方書情父親因經營不當,終導致家道中落。方書情無奈從此苦讀詩書,最後中狀元,數年之後,官及宰相之位。
然,世事難料。
一直兩袖清風,為人清廉的方丞相,最後卻以“通奸叛國”的罪名,被滿門問斬。一時之間,方家的滅門慘案在京城人人談之色變。
“尚卿!為何?我方書情自問問心無愧,你為何要致我于死地?”監牢之中,方書情不可置信的看着昔日的好友,憤恨的問道。
“方書情,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你不是沒有聽過。我柳尚卿論才華樣貌無一差過你,為何世人卻只誇清明廉潔方書情?清明廉潔!哈哈,而今,我就要讓他們看看他們的清明廉潔的方丞相通奸叛國!”柳尚卿一副完全是方書情不認識的面孔和語氣說道。
“柳尚卿,算我方書情瞎了眼,認賊做友,如今才落得慘遭背叛的下場。只求你今後不要夜夜噩夢纏身。倘若你能做到心安理得,那麽,我方書情賤命一條,死了又何妨!”
問斬的前一晚。深深監牢之中。從一頂天窗透進來的幽幽月光,清明又冷清。
方書情獨坐在陰暗的牢獄一角,回顧自己三十三年的短暫人生裏,上無愧于日月青天,下無愧于百姓父老。自己清清白白做人,不想最後卻連累方家上上下下百餘口生命陪自己一起赴黃泉。
冥懸鏡前的烨帝,此時陪着方書情一起靜坐:“玉兒,此劫便是要你記住,防人之心不可無,縱使是朋友,也會有可能背叛你的時候。百餘口生命與你陪葬,這個代價就是教訓。
日明,方書情被押赴刑場。監斬的便是柳尚卿。
第一世劫難就此了結。
(後記:斬頭那日,人群之中隐隐現一白衣女子,遠遠看着,在他人頭落地的時候,拂袖輕拭眼角的淚珠。隐隐現出手腕上的一串五彩靈珠。此女子,這一世喚作:陳楚楚。)
(後記二:多年以後,柳尚卿因“收受賄賂”的罪名被革職問斬。狀告他的人是陳楚楚。
擦肩而過的緣分,奈何不知情起何處,緣緣相牽,世世相絆......)
第二世輪回,受:牢獄之苦。
起司書記:秦晟,陽壽七十八載。死因:病。無冤。
這一世,他是一個江南小鎮上的一個普通農家人,一個窮書生,終日只知寒窗苦讀,報國情懷滿腹。他叫做秦晟。
一日,秦晟正在茶館裏喝茶,茶館裏的幾位客人,見一女子樣貌清秀,遂起調戲之心。秦晟氣憤難當,與人打起來。失手之下,用茶杯将一男子打死。
不想,打死男子乃是鎮上縣令的兒子。秦晟因此遭來橫禍。後因女子傾囊相助,并一再證實,秦晟是為救自己失手打死人的。秦晟才因此免于殺頭,卻不得不終生在牢獄之中度過。
牢獄之中陰暗潮濕,氣味混臭,終日見不到陽光。初入之時,秦晟極不适應,想到自己飽讀詩書,尚來不及報國,就墜入這監牢之中,永世不得重見天日。秦晟心中抑郁苦悶,多次想一死求解脫。但是家中老母怎能承受喪子之痛。于是便一日一日的撐了下來。終日面對着陳牆鐵窗,反倒是心裏漸漸平靜下來。
那被救下的女子叫做張瑩瑩,是一普通農家女子。每隔一月都會到牢裏看望秦晟,送與食物被褥。
随着終日不見朝陽的牢獄生活一日一日的過去,秦晟在牢獄之中,心漸漸平靜下來,沒了功名利祿之心,也沒了浮誇毛躁的情緒。反倒覺得輕松了很多。
一年之後秦晟終于找到了打磨時間的方法:做文章。
這文章一做,便如同癡迷般上了瘾,如癡如醉。漸漸的已經分不清白天與黑晝,漸漸的忘卻了時間,忘卻了身處何處,忘卻了所謂何物。完全的投入到另一個世界之中。
恍惚間六十載光陰已逝。待他七十八歲之時。完成了一冊數十萬字的《治國論》。後輾轉之下,竟傳到了京城,皇帝閱後,龍顏大悅:“快将此人尋來!朕願與他共商國事!”
朝廷的侍衛來到監牢的時候,秦晟已經只剩下一口氣。待來人說明皇上的聖谕之後,秦晟仰天長嘯:“此生無憾也!”半刻之後,斷了氣息。
冥懸鏡前的烨帝:“玉兒,父皇要你記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腹性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後記:秦晟死去,張瑩瑩将其屍體安葬,并讓子孫年年祭拜,以報其恩情。)
第三次輪回,受:乞丐人生之苦。
起司書記:張長生,陽壽十二載。死因:餓。無冤。
張長生家裏兄弟姊妹十人。十歲那年,父親病死,母親随後撇下他們遠走。自此以後,十個孩童淪為街頭乞丐,終日靠乞讨度日。
那年正值天下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張長生只好帶着弟妹到樹林裏挖野菜,吃樹皮。一年下來,兄弟十人,只剩下三人。其餘的都被餓死。
年幼的張長生一邊含着淚将弟弟妹妹安葬,一邊餓得頭昏眼花。小小的他,暗暗發誓一定要争氣,一定不能再讓弟弟妹妹餓死。
可是縱使他萬般有宏圖大志,也抵不過這世道滄桑。街頭每天都有人或凍死,或餓死。他連飯都吃不飽,哪裏還有什麽力氣做事情。夏天尚可打獵捉魚,待到冬天,饑寒交迫,常常暈倒在四面漏風的寺廟之中。
張長生想為城裏的大戶人家做下人,做苦工,可是總是被人嫌棄,年紀太小,力氣不夠,飯量又大。
又過了一年。另外兩個弟弟也在冬日裏被凍死過去。只剩下張長生一人。
饑寒交迫的張長生有一次終于忍不住從一個小女孩手中搶了兩個包子。原本已經餓得頭暈眼花的他根本跑不快,跑了一會回過頭去,發現小姑娘并沒有追上來。張長生心生罪惡之感,看看手中的包子,再擡頭看看站在原地的小姑娘。最後還是一步一步退回去,将包子還給小姑娘。
“這個給你吃,這個也給你。”小姑娘将包子放到他手中,又将一點碎銀給他。然後轉身離去。
張長生愣在原地。
只記得那個小姑娘手腕上的靈珠真好看。
那年冬天,張長生沒有過去。在三天三夜沒有吃一口東西的黎明時分,伴着冬日裏的第一縷陽光。死去。
“玉兒,父皇讓你歷這乞讨之苦,是想讓你記住,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世間,并非只有富人,父皇讓你體驗這饑寒之苦,讓你感受到世間貧苦大衆的不易,讓你懂得身為帝王,解百姓之疾苦,方為明君。”
第四世輪回,受:病痛之軀折磨之苦。
起司書記:霍亂笙,陽壽三十九載。死因:病。
京城霍府,二公子從出生之日起,便殘疾,雙腿癱瘓。終不能站立。
霍亂笙,年十七。因雙腿有疾,終日宅于書房。或讀書,或作畫。性情寡淡,漸不過問外事。大有清心寡欲之勢。
其父擔憂兒子抑郁,遂自作主張,花錢從鄉下買進一女,零泥,明為丫鬟,實為內室,伺候其左右。
霍亂笙了然其父心思,因不欲拖累他人,遂于一月夜,讓零泥趁黑逃走。零泥感念霍亂笙的人品,于逃走次日,又返:“公子,零泥願終生為奴,伺候公子。”
霍亂笙雙腿有疾,每逢陰雨天氣,疼痛鑽心刺骨,幾不欲生。每及此,零泥總是伴在身旁,為其輕柔腿骨,為其拭去冷汗。
霍亂笙雖有腿疾,然才思敏捷過人,胸中大有治國韬略,深受聖上賞識,嘗受邀禦花園共賞花賞月,聊國事家事天下事。
“亂笙,若無腿疾,于我天聖國來說,将是多麽大的一個幸事!”皇上經常充滿遺憾的說着。
霍亂笙更是遺憾。心中自有一番天地,更有上陣殺敵的勇氣和決心。然,如今自己,連站立都要靠人攙扶。又常常被病痛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樣一副病痛之軀,還談什麽宏圖大志。
霍亂笙,年三十九,于一個風雨交加之夜,腿疾發作,雖醫不及,疼痛至死。
滿腹才情,濤濤情懷,随之飄散。
霍亂笙于恍恍惚惚臨別之際對零泥說:“此生病榻相伴之恩,亂笙只求來世相報。”
零泥自此,一生在霍家為丫鬟,直至七十歲時才返鄉下養老,于次年病逝。
終生未嫁人。
“玉兒,父皇要讓你體味打到一個健康的身軀才是你才情與宏圖的根本。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望你珍惜。”
第五世輪回,受:家破人亡之苦。
起司書記:張阿生。陽壽:七十七載。死因:孤老。
這一世,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魚人村。是一個鄉間醫生。和父親一起行醫診病,因其醫術高明,為人謙遜有禮,深受相鄰的喜愛。
一日,本來張阿生要和其父一起到鄰村為一位摔斷腿的婆婆接骨。臨去之前,父突然腹痛。于是張阿生便讓父在家歇息一日。自己獨自去了鄰村。
為婆婆接骨之後,天色已晚,便在婆婆家借宿過夜。
第二日歸來之時,家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父其母均被樹妖所食,屍骨無存!
張阿生在家扶牆痛哭。鄰居都極其同情。
這樹精在後山之上,已存在多年。多年前曾有一道人路過此村,并為樹精封印,所以,多年來,樹精從未在村莊作惡,更無吃人這種事發生。
如今張家兩人被樹妖所傷,村民也是惶惶不安,擔心樹妖再行兇作亂,連夜去請道人來除妖。
張阿生想到父母慘死,心中十分悲傷,在張阿生的再三請求之下,道人答應讓他幫忙一起除妖。
待兩人來至後山之上,樹妖面前之時,原本晴朗無雲的碧空突然一陣狂風大作,頓時昏天暗地,不見太陽,被黑壓壓的烏雲遮蓋。村人大駭。跪地祈求老天庇佑。
道人剛剛把一道法印封上,便被樹妖吞噬!
在一旁的張阿生頓時驚呆在原地。随手拾起一支劍,向正向他眼前延伸過來的樹枝用力砍着。不消片刻,便被這樹枝團團纏住,動彈不得!
千鈞一發之際!烨帝親率天庭所有天兵天将,将張阿生解救下來。
于是便有了那一場仙與妖的大戰!
原本陽壽七十七載的張阿生若在那年被樹精奪命,恐怕整個天庭在那日也就徹底灰飛煙滅了。
烨帝為此一直愧疚不已。責備自己失心大意。
作者有話要說:
☆、天上
九皇子已經恢複。被柳樹精所傷,對于凡胎肉體時的他來說是致命的,但對于恢複仙身的他來說,稍作修養,又吃了幾粒仙丹,已無大礙。
整個天庭又恢複了往日的安寧祥和。
莊嚴氣派的淩霄殿,此時只有烨帝一人坐在那裏,望着西南方向的雲霄,正在發呆。
“父皇,讓你費心了,兒不孝。”堯舜玉打破了沉思中的烨帝。
“玉兒,是朕的過錯。朕大意了,讓你在人間受苦了。”烨帝還在為槐樹種子之事內疚自責,差點斷了整個天庭。
“不怪父皇。父皇,孩兒有一事不明,想請教父皇。”
“玉兒,有什麽不明白的,盡管講出來。”
“是。父皇,孩兒在人間時,就會沒有在仙界的記憶,為什麽回到天庭,會有在人間的記憶。孩兒不明白,為什麽人間有生老病死的輪回,而神仙卻永遠都不會死。凡人和神仙為什麽會不一樣。”
看着堯舜玉臉上認真嚴肅,陷入沉思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