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從龍
傍晚,太陽剛擦着山時,元光耀就出門了。他之前讓元雅到城裏最好的酒家置辦了些吃食,此時便打包挂在馬背上,一起帶上山。
元非晚把她爹送到樓下。“阿耶路上小心。”
“好。”元光耀應道,再次肯定女兒就是他的貼心小棉襖。“我就不帶人上去了。若是夜裏太晚,我便歇在東隅那裏。雖有信達雅三人值夜,但你自己晚上也注意些。”
元非晚點頭應了。一個弄不好就是性命攸關,她當然不會拿自己開玩笑。
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元光耀才上馬離開。而等元非晚上樓回到房間時,就見得水碧正跪在地上。
她眉毛不由挑了起來。“怎麽了?”
雖然元非晚這麽問,但她已經猜出了些端倪。
水紅下午來過,腦門上包着一匝引人注目的白色紗布,隐隐透出血色。從表面來看,水碧和她真是一對難姐難妹,不過幾天功夫,就一前一後地把腦袋給弄破了。但水碧是自己磕破的,水紅就難說了!
要知道,今早水紅跟在老夫人後頭來時,還好好的!這一天不到,就成了個粽子腦袋?呵呵,肯定不是偶然吧?
聽見元非晚問,水碧立時俯下身去。“大娘!”她道,“老夫人下午派水紅姐姐來傳話,說要我燒了那些賬本!”
“哦?”聽見意料之中的回答,元非晚一點也不驚訝。“水紅親口告訴你,是老夫人要你做的?”
水碧立刻點頭。“就算給婢子一百二十個膽子,婢子也不敢燒了主人房裏的東西!”更何況,那些賬本是元光耀極其看重的!
元非晚慢悠悠地抿着茶,一時半會兒沒說話。
水碧還想說些什麽,但思來想去,還是閉上了嘴。雖然這種沉默讓她很擔心;她生怕元非晚不信任她,那她可就死定了。但是,多說多錯,她決定等元非晚先拿主意。
最後,元非晚終于開口了,不過問的卻是:“水紅的頭是怎麽一回事?你問了嗎?”水碧好歹只是包個額頭,水紅那是包成獨眼龍了!
因為要趕在城門關上之前回去,說完以後,水紅就匆匆離開了,沒逗留更多時間。所幸水碧留了個心思,猜到元非晚可能會問。“水紅姐姐說,她不小心砸了老夫人最喜歡的彩陶馬俑。”
Advertisement
這理由太過蹩腳,元非晚都被逗樂了。“是嗎?”她笑出來,“難道水紅就是那個被砸了的馬俑?”打碎了一個陶器,結果腦袋破了?哪個正常人會把陶器往自己腦袋上砸啊?
別說元非晚不信,水碧自己都不信。水紅那麽精明的一個人,哪裏做得出這種蠢事?怕是老夫人拿人瀉火,一激動就把陶馬砸到水紅頭上了吧?
不過,懷疑的話,元非晚可以說,她說就不合适。所以水碧依舊跪着,保持沉默是金的美德。
元非晚笑了一笑,并沒糾結這個問題。“她讓你燒了賬冊,你怎麽回她的?”
水碧小心翼翼地看了元非晚一眼。“婢子和水紅姐姐說,現下主人對那些賬本着緊得很,可能不太好接近。她便讓婢子快些,不然老夫人要生氣。”
“只是要生氣而已?”元非晚一點也不懷疑老夫人将賬本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嚴重程度。都能拿陶器砸婢子的頭了,那已經是不管婢子死活了啊!這種程度的火氣,威脅還能溫柔得了?
水碧小心翼翼的,又看了元非晚一眼。“還是身契的事。水紅姐姐說,若我不能辦好這件事,老夫人便要我回她身邊伺候。反正大娘您身邊有了新婢子,也不差這一個……”
後面的話,水碧說不下去了。回老夫人那裏,聽着只是換個工作場所;但老夫人什麽脾氣?如若以前她的消息只是聽說,但現在看水紅的腦袋,哪兒還有不懂的?
跟着老夫人,那真是……到處得罪人不說,最後還得背黑鍋,而且是要人命的黑鍋!
這事怎麽能做,她還要不要命了?
手底下婢子的身契捏在別人手裏,确實是個問題。元非晚之前便想過,但在完全确認水碧的忠心之前,她不會貿貿然替婢子出頭。費力弄回來一頭白眼狼,她可沒那麽聖母!
“怎麽不叫江婆去做?”她又問了一句。“是覺得你去書房比較方便嗎?”
“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個。”水碧道,“但鼻子覺着,老夫人大概是認為,婢子一定會乖乖照做。”
也就是說,江婆有可能百般推脫?倒是個會明哲保身的!
元非晚笑了笑。“雖說都是柿子,但還是軟的好捏,你說是不是?”老油條支使不動,便把主意打到她身邊來了!雖說這話水紅是對水碧說的,但說到底,還不是老夫人覺着她好欺負、連個婢子也拿捏不住?
看出這笑容裏的冷意,水碧覺着一股寒氣從脊背上漫了上來。“都是婢子的錯!”要不是她之前做了那些事,現在又何必怕成這樣?元非晚表面并不拿着過去說事,但用腳趾頭想就知道,前科累累,她怎麽可能有谷藍合元非晚心意?
想到這裏,水碧更深地垂下了頭。
元非晚瞥了水碧一眼,沒說什麽。她這婢子察言觀色的水準确實一流,一下子就聽出了她話裏的意思。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不說。比之谷藍的天然,這更是個做事的料子。若她以後回了長安,身邊就需要這樣的人。
也罷,如果真有用,一紙身契算得了什麽?不過是動動嘴皮的功夫。
想到這裏,元非晚在心裏點了點頭。“那你打算怎麽辦?今天能搪塞過去,明天呢?後天呢?要是老夫人等不及……”
不用元非晚說,水碧就知道,拖延不是長久之計。可要她去燒賬本,那也是萬萬不行的。“大娘……”她求救性地望向元非晚。
但元非晚已經把她認為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她們想做的事,我就當不知道。不過,我希望,下次你再提起這件事時,已經解決了。”
水碧渾身一震,愣愣地盯着元非晚。這話的意思……就是讓她自己處理這次危機?如果她能做好,以後便可以留在元非晚身邊;如果做不好,那她就活該回去伺候老夫人?
也是,如果不拿出點什麽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元非晚為什麽一定要留一個有前科的婢子在身邊?只要有錢,再買個身家清白的奴仆——比如說谷藍,再比如說元和——不是比她好出千萬倍?
“婢子知道了。”水碧俯下身,重重地磕了個頭。這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後的機會,她一定不會放棄!
天再晚一些,元非永便下學回來了。今天是元和第一次跟着他去書院,飯後,元非晚便問了幾句。元非永年紀小,又沒什麽定性,自然還是一大堆抱怨——夫子太嚴厲啦,作業太多啦,等等等等。
“不過是兩頁大字,有什麽多的?”元非晚好笑道。“以顧先生的身份,他在國子監任教也綽綽有餘。現在他來教你,你還諸多挑剔?”
元非永撇了撇嘴。國子監在長安,而長安的一切事物對他來說都陌生而遙遠,一點感覺都沒有。
看這表情就知道他沒把事情往心裏去,元非晚故意虎起臉。“你忘了,你之前是怎麽答應我的?”
“哎呀,阿姊!”元非永立刻跳起來,“你可不能回去……我去寫,這就寫,成嗎?”雖說讀書很累,然而短短兩天的功夫,他就覺得,住別院比住元府快活多了,絕不願意再回去。
“現在不嫌夫子太嚴厲了?”元非晚當然不打算回元府,只拿話取笑弟弟。
“但大家對我都很好!”元非永立刻道。和一堆年紀相仿的少年玩在一起,比整天看着元府裏一張張虛情假意的臉舒服太多了!
他早該出來讀書,而不是和二房的那些孩子争寵!如果他多和其他同齡人玩耍,就不會總盯着那些可望不可及的寵愛!反正他無論怎麽做,都是比不上他們的,那他又何必白費力氣?
“是嗎?”元非晚繼續逗他,“他們都不覺得你脾氣太大嗎?”
“我才不是那樣呢!”元非永立時漲紅了一張小臉。“又沒人惹我,我怎麽會無緣無故發脾氣?”
他之前會對元非晚發脾氣,完全是因為他在二房那裏受了氣,就跑到元非晚那裏發洩。問為啥不找別人發洩?還不是仗着元非晚疼愛他、從不舍得說他一句重話?
被寵愛的都有恃無恐,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然而元非永現在還想不到這種道理,只急得臉紅脖子粗:“真的,阿姊,你要信我!我以後不會再那樣了!”
“我信。”見弟弟就差指天發誓,元非晚笑眯眯地應道。“那這麽說起來,學院裏沒人欺負你最小?”
元非永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當然沒有!”
顧東隅本就是元光耀好友不說,元光耀本身也在書院的學生裏很有名氣——因為那些人都知道,若他們表現優異,等到十四歲,便可以去州學就讀了。而遠近馳名的峯州州學,大都是元光耀的功勞!和将來老師的兒子打好關系,有百利而無一害!
“那就好。”元非晚放下心。“雖說阿姊不指望你一步登天,但該做的作業,還是要好好做的。”
這回,元非永沒再犟嘴,乖乖應了。
“二弟怎麽樣?”元非晚忽而又想到一件事。“中午就算了,下午放學時,你有叫他一起下來吃飯嗎?”
“我和他說了!”元非永立刻挺胸回答,“但他說他在書院住了三年,已經習慣了!”
這就是不打算打擾?已經察覺到家中出事了嗎?
元非晚想了想,便掐滅了自己剛才的心——剛才,她還在想,明天要不要讓人給元非武也帶一份午飯。既然人家表明了不願領情,她也犯不着上趕着熱臉貼冷屁股。而且,這樣看來,元光耀之前的想法怕是也要打水漂——就算她爹想帶元非武去長安,她這二弟還不見得願意!
得,一下子省了很多事,也不錯!
元非永見姐姐沉思,本不打算多話,但卻又想起另一件事。“他還問我,咱們為什麽會搬到這外面來。”
“哦,二弟這麽問?”元非晚提起了一點精神。
“沒有,他不是這麽說的。但我覺得,他想知道阿耶為什麽叫我來書院,就是想知道咱們為什麽搬出來!”
“那你怎麽回答他?”元非晚有些好奇。
“我跟他說,我七歲了,讀書再正常不過!”元非永回答,顯然很為自己的機智感到驕傲。
元非晚愣了一愣,沒忍住去戳了戳弟弟的額頭。“這麽小就會忽悠你哥了,真是個小機靈鬼!”
元非永吐了吐舌頭。“還不是阿姊你教得好?”
“胡說!”元非晚簡直哭笑不得。“我哪裏教你這個了?這話不是阿耶說的嗎?”
“但你肯定也覺得,既然祖母叔嬸都瞞着他,那肯定有他們的道理吧?”元非永眼睛骨碌碌一轉,立即給自己找了個開脫的理由,“如果我和他說了實話,我不是又要被人罵了?”
得,敢情不是會分析大局利害,而是怕自己挨罵!
元非晚被逗樂了。但她不得不承認,她這小弟确實聰明。“行了,我知道了,快去寫字!不然等阿耶回來發現你沒完成功課,那可不是挨罵能解決的事情了!”
元非永不樂意,又磨着元非晚說了一會兒話。直到元非晚再次趕他,他才一步三回頭地去了書房。
此時,山頂花嚴寺。
一桌簡單的酒席早已擺好,元光耀、顧東隅、蕭欥分別坐在各自位置上。這次,盧陽明也站在一邊。
元光耀對蕭欥帶了兩人同行依稀有印象,一點也不驚訝。“這位小兄弟,可要一起坐下談談?”
“多謝元先生,”盧陽明笑嘻嘻地道,“不過我已經坐了一天了,您就讓我站一會兒吧!”
坐了一天?元光耀聽了,只當是對方和自己客氣。他哪裏能想到,盧陽明坐的地方是元府後院?
至于顧東隅,倒是多瞅了盧陽明兩眼。他覺得盧陽明有些眼熟,但他和右衛上将軍盧英昌往來不多,蕭欥又沒有介紹的意圖,他就把詢問的話吞回肚子裏。
“酒薄味淡,承蒙殿下不棄,應邀前來。”元光耀又道。要求是他應的,請柬是他寫的,當然要盡東道主的責任。“為了給殿下接風,元某先幹三杯為敬!”
“元先生不必如此客氣。”蕭欥伸手去擋,然而元光耀态度堅決,一口一杯,很快就幹掉了。
盧陽明在一邊看着,不免有些欣賞。他對文官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只會磨嘴皮子功夫上,并且他們還有把議事大殿變成菜市場的深厚功力。但現在看起來,不複德貞這說法,怕是還不夠形容元光耀這個人?
元光耀幹了,顧東隅自然奉陪。見兩人幹脆,蕭欥稱贊道:“二位先生果然豪爽!若我不喝,豈不是對不起二位?”
等酒過三巡,事情就好談了。
“殿下,之前您說您早晚要回長安?”元光耀先開了頭。見蕭欥颔首,他便繼續道:“東隅和我久居嶺南,朝中之事一律不曉,殿下可否明示?”
這開門見山,果然爽快!蕭欥在心裏點了個贊,臉上依舊毫無表情。“我在外征戰,時日太久,母後有些想念。”
嗯?元光耀和顧東隅交換了個眼色。魚皇後惦記兒子,理由倒也正常。但蕭欥十三歲就去了西北,要想念的話,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吧?
然而蕭欥還沒說完。“此是其一。”他道,繼續補充,“我朝在西北根基不穩,衆所周知。先是甘州,再是岷州,內亂從未停過。所幸這些年,邊疆軍士浴血奮戰,保得一方安寧。我回長安,便要向父皇禀告實情,并為他們請賞。”
“此為其二。”顧東隅開始捋他的胡子。“若西北人民能安居樂業,殿下居功至偉。”
“這我可不敢當。”蕭欥立刻道,“不過是父皇英明神武,衆位将士英勇善戰,我只是中間代為傳達的。”
這真是個聰明人!不用看對方臉色,元光耀和顧東隅就知道,對方的想法一定和自己一樣。
古往今來,上頭的人最怕的就是下面功高蓋主。就算是自己兒子,如果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大多帝皇絕不會高興。不管私底下如何,面上蕭欥能把自己的位置擺正,那肯定會安全許多。
“就如顧先生所說,這是其二。”蕭欥把自己的話頭接下去,“還有個其三……”他略微拖長音,誰也沒看,自顧自地端起酒杯輕抿,“二位先生素來聰明絕頂,想必已經有些想法了吧?”
顧東隅看了看元光耀,回道:“不瞞殿下,我們确實有些大膽的猜想。”
“大不大膽,可不是猜想能用的。”蕭欥一口喝幹杯中酒液,“你們說呢?”
元光耀和顧東隅不由面面相觑。他們這個七殿下,好像是個實幹主義?怎麽想、怎麽說都沒有意義,只有真的做到才算數?
“這話自然沒錯。”元光耀點頭同意,“然而,做之前,總該有個計劃?如果連計劃也沒有,那至少也該有個目标?”在他們真的站派七殿下黨之前,他們總該先弄清,這位七殿下是不是像他們設想的一樣,可能對皇位有興趣吧?
“如果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麽,現在我就不會在這裏和二位先生喝酒了。”蕭欥道,語氣十分平靜。
這相當于委婉承認了他确實想做些大事,顧東隅想。“如果元大和我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麽,現在我們也不會在這裏和殿下喝酒了。”
蕭欥笑起來。“久聞顧先生一張嘴就能敵得過百萬大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稱贊了一句,話鋒又一轉:“既然如此,我也就鬥膽請二位先生聽我下面的話了。”
“殿下請說。”元光耀道。雖然他們隐約有些王位大戰的預感,但那僅僅是預感而已。
“你們瞧,咱們的目标都是長安。”蕭欥道。“為什麽是長安,而不是別的地方呢?自然是因為長安有些別的地方沒有的東西。對你們來說,那可能是待遇更優渥的京官,還有久未見面、十分想念的家人。而對我來說,我打算取回本該是我的東西!”
取回原本該是我的東西?
元顧兩人都渾身一震。什麽東西是蕭欥原本該得的、卻沒有得到?是太極宮裏錦衣玉食的優越生活,還是按例該封給他的屬地涼府?
不用看二人表情,蕭欥就知道他這話會給聽到的人帶來什麽震動。“五年前,我騎馬從明德門出去時,就沒想着能輕易活着回來。如今,若再進明德門,那進去的人,已然不是當年出去的人了!”
不論是元光耀還是顧東隅,都沒反駁,因為這話太有說服力了——五年征戰,突厥吐蕃,兇險程度常人難以想象。不知道有多少個時機,蕭欥可能命喪刀劍之下。即便蕭欥活下來了,那也只能說明,他曾無數次地和死神擦肩而過。
那麽,死過許多次的人,還會和最早時一樣嗎?就算是最天真的人,也沒辦法保證吧!
“兩位先生都是謹慎的人。現在我們三人坐在這裏,就表明我們都更願意和對方合作,而不是別的什麽。既然兩位先生如此信任我,我也該擺出相對等的态度來。”蕭欥繼續說了下去,“我就先說了吧——我希望兩位先生回到長安之後,能幫我一些忙。這些忙是要做什麽,想必你們已經有數了。”
元光耀和顧東隅都點頭。但涉及到王位之争,這頭點得不免有些沉重。
蕭欥對此早有所料,并不以為忤。“但另一方面,我也得承認,現在,除去能讓你們更快回到長安,我确實沒什麽可以許給你們的。”
“若能快些回到長安,我也就知足了。”元光耀趕緊道,不想叫人誤會。
顧東隅點頭。“我也是如此。”只要回去,他自有辦法去收拾那些害他被貶的人!
可蕭欥只搖頭。“二位先生冒着極大風險助我一臂之力,我可不能就這麽簡單打發兩位。”他向前傾身,壓低聲音,字句卻擲地有聲:“蕭欥在此應允二位,事成之後,許二位先生從龍之功,上淩煙閣功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