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女神發家史(一)
第九章
也可能是他們兩個前段時間太倒黴了,一下把黴運都用光了,兩人抱團之後運氣好了不少。先是接了個廣告,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還順便提高了宋潺潺的知名度。畢竟她長得漂亮,有辨識度,又拍過幾次戲,大衆對她比一般的混血廣告模特接受度更高。然後就是有本子遞了過來。
這次的本子不同于以往的腦殘言情劇,而是一手挖掘宋潺潺出道的大導演敬秋易最新籌拍的史詩大戲。宋潺潺初初面對鏡頭時的表現,不僅讓認識她的觀衆驚豔,也讓見慣了天才演員的敬秋易小小地吃驚了一下。這些年兩人也斷斷續續地有過聯系,不過因為想要湊到敬秋易面前來的人太多了,宋潺潺這種不算有着絕頂天賦、又沒有人肯給她大筆大筆砸錢的女演員,讓敬秋易記起來的時間不多。
這部電影他給宋潺潺的是女三號,戲份雖然稱不上吃重,但好歹是有名有姓了。只是沒想到,宋潺潺試了鏡,甚至連定妝照都拍了,可她還是被投資商換了下來。
一般來講,這種大導演對用人都有極大的自主權,不像一般導演那樣經常受到投資商的幹擾。然而架不住對方來頭太大,人情官司打不過,敬秋易只能犧牲宋潺潺。
這件事情,如果是宋潺潺一個人,可能被換了就換了,然而此刻她身後還站了一個極為聰明的易以骁,事情自然又有了轉機。
易家曾經雖然不涉及娛樂行業,和敬秋易也沒有見過面,但并不妨礙易以骁進行公關。有的時候,宋潺潺真的覺得易以骁簡直是天才。敬秋易這種藝術上天份極高、有一定操守的人,相對來講就沒有那麽市儈。他在娛樂圈裏打滾了那麽多年,也深谙凡事留一線的道理,易家是現在沒落了,但焉知不會東山再起?況且易以骁如今一只腳已經踏進了娛樂圈,憑他的能力想要幹出一番事業來只是時間問題。況且他現在簽的,不是什麽一點兒心不用的女演員,而是有着不錯資質的宋潺潺,與其等到将來宋潺潺紅了再給她資源,做個錦上添花,倒不如趁現在他們落魄的時候雪中送炭。
于是敬秋易一個電話,就将宋潺潺推薦給了他的日本好友,專注拍攝青春片三十年的導演中島潤二。
中島潤二的電影一般都是小成本,喜歡采用新人,票房雖然不算特別高,但相比投資來講也都很不錯了。而且他的青春片,總能不遺餘力地關注青春的各個角落,在一衆學生中間,有着非常強大的觀衆基礎。
他這次籌拍的電影背景依然是日本,不過女主角換成了漂洋過海來日本當交換生的女大學生,男主角依然延續一貫的日式校園模式,從日本新生代男生中選取。
演員越貼近角色,越得導演歡心,尤其是這種小清新電影。中島潤二又想用這部電影來打開中國市場,更要選擇一個中國女演員了。可選來選去,都達不到他的要求。現在演員動刀的太多,動過刀子的臉,哪怕只是開了一下眼角,都會顯得不和諧不自然。而這種不和諧不自然到了電影屏幕上,就成千上萬倍地被放大,看在導演眼中,更是要不得。
眼神有靈氣的,臉動過刀子了;臉是原裝的,年齡又過去了;年齡恰當的,又太青澀了……
幾番選擇下來,明明一個很簡單的角色,硬是找不到一個讓中島潤二滿意的。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敬秋易了,畢竟敬秋易在中國地位超然,他看人的眼光和自己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原本敬秋易還沒有将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畢竟他也有他的電影要準備,可宋潺潺就是那麽恰好地送上門來了,又那麽恰好地她身後有一個随時可能重振山河的易以骁,又那麽恰好宋潺潺演技靈氣都還不錯,敬秋易不願意這麽一塊璞玉被埋沒,再恰好宋潺潺一切條件都符合中島潤二的要求,于是幾個“恰好”共同作用之後,宋潺潺就這樣接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電影女主角。
名導加持+小清新題材+俊男美女+唯美場景+動人初戀+兩國文化碰撞,幾個要素下來,這部電影想不紅都難。而且還有別于一般毫無內涵的小清新電影,将愛情放在了兩國文化當中,顯得格外惹人注目。不僅迎合了一般年輕人的口味,也将職業影評人的喜好納入了考慮範圍當中。票房想不爆都難。而且不僅是票房,連帶着口碑也不錯,在當年給被具有堕胎、打架、三角戀等要素的青春片荼毒多年的觀衆帶來一陣清新的風。
電影毫無意外地用不到五千萬的投資在中國卷走了近八億的票房,成為當年最引人注目的影片,在年輕人中的影響甚至一度超過了敬秋易的史詩大片。宋潺潺被順利送到大衆眼前,衆人開始留意這個笑起來好像一朵栀子花的女孩子。素淨的面龐,靈動的眼神,烏黑的長發,還有纖細的骨骼,那個時候的宋潺潺好像精靈一般,一眼看過去,身上似乎都還帶着露珠的痕跡。
Advertisement
趁着形勢一片大好,易以骁迅速出手,通過各種手段聯系到了比較有名的青年影評人和作家,硬是給宋潺潺安上了“靈動”、“清新”的标簽。這個标簽并不是易以骁憑空亂想的,而是在他仔細考察了當時比較紅的女演員的路線後,給宋潺潺制定出來的。
靈動,說明不呆板,有演技,一般的角色都能hold住,比現在許多只肯掙快錢的女演員更加有天賦也更加努力。導演一般比較青睐有天賦的演員,而觀衆,則更多地傾向于努力的演員。清新,說明長相不是豔麗一挂,比較沒有攻擊性,恰好一般走這個路線的女演員長得要麽寡淡要麽只是平平,偏偏宋潺潺的長相偏于清麗,年紀又小,她來诠釋“清新”這個詞,其實更加合适。畢竟麽,女演員一般都還是看臉的。
接下來,就是趁着電影熱度還沒有散去,趁熱打鐵,讓大衆将這張臉記得更深。最快速最光鮮的方法,就是雜志封面。
四大時尚雜志上不去,那就退而求其次,上一些逼格不那麽高,但價格更平易近人的時尚雜志。後來有人給她統計了一下,電影上映後的半年時間裏,宋潺潺上了将近十個封面,直到年底的時候才跟另外一位小花旦一起上了四大中規格比較低的一本雜志的內頁。作為只有一部女主角、身後又沒有強硬後臺當依靠的女演員來講,這個速度算是比較快的了。
這些時尚大片,雖各有主題,但無一例外地,都在突出她作為少女的甜美靈動。那個時候雖然有很多人诟病她作為演員為什麽不拍戲成天拍封面,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封面的确在短期內将宋潺潺的形象深入到大衆心裏。從那以後,只要提到清新挂女演員,宋潺潺是許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女演員。
時尚大片拍了,同時一起走的還有宋潺潺的時尚之路。演員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衣着光鮮地展示給人看,然而以當時宋潺潺的咖位來講,她根本借不到合身又好看的大牌,易以骁幹脆劍走偏鋒,借不到當季新款,就借舊款;借不到頂級奢侈品牌,那就借小衆設計師的衣服。既避免了跟人撞衫,又讓宋潺潺在有限的條件下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易以骁的家世和經歷讓他在這上面簡直可以用如魚得水來形容。富家子弟長期養成的優良品味,雖然有的時候缺乏了時尚的敏感度,但卻可以讓宋潺潺的穿衣不僅可以幾乎不出錯,還在大部分時候都能夠比較出彩。
就在大家開始對這樣的宋潺潺感到疲倦、希望她能繼續在電影裏面的表現,好好演一部電視劇的時候,易以骁終于給她接了個青春偶像劇的女主角。劇本自然是他選了又選的,不能說好,因為太好的資源都在其他人手裏,以他們現在的規模,搶也搶不過來。那部戲也是矮子裏面拔将軍,易以骁實在沒有辦法了。眼看着宋潺潺的事業稍有起色,大衆的胃口也被他調得差不多了,他如果繼續讓宋潺潺到處參加商業活動只能将她原有的口碑和好印象慢慢消耗殆盡。無奈之下,易以骁只能給她接了一個不那麽好的劇本。
也是他沒有經驗。本以為話題足夠、又接了兩個比較有民衆度的代言,宋潺潺就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本子,卻沒有想到,娛樂圈資源分布遠沒有他想的那麽平均。到底是年輕了許多,他更不知道此刻的她已經被人放在了競争對手的天平上面。娛樂圈的競争遠比商場激烈許多也陰私許多,這些,都是易以骁不曾想到的。
那個偶像劇,劇情老套,處處狗血,場景簡陋,所幸制作方這些年專注偶像劇,雖然沒有什麽精品,但也吸收了一部分低齡粉。加上搭檔的男演員是當時正在上升期的小生,他那邊有大量粉絲,保證了一定的收視率,讓宋潺潺大熱之後的翻身仗輸得不那麽難看。
是的,這部電視劇在易以骁眼中幾乎可以用“一敗塗地”來形容。宋潺潺不僅沒有借着這部劇再上一個臺階,甚至還将她原本的人氣消磨了大半。也是通過這部劇,易以骁才發現,原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演偶像劇。宋潺潺雖然靈動雖然年輕,但她的眼睛能夠承載更多的東西,拿來演傻白甜,非常的不合适。她拍這部劇的時候易以骁過去探班,看着她在那邊跟男主毫無cp感的互動,易以骁都覺得尴尬得不行。
此刻的宋潺潺差不多又到了一個低谷,她長得好看,又有一定的人氣,也曾有過投資人來主動找過她,想要讓她成為自己的金絲雀,但她一個都沒有答應。倒不是她那個時候多麽看中操守,而是因為,她就是這樣,近乎盲目地相信着易以骁,相信着他能夠将自己再一次帶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