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傅登科趕緊道:“爹,天下這麽多人,跟我搶功名的又何止上萬。我要考取功名,靠的是實力。
再說,我跟你這麽久,你說的那些,我都爛熟在心了,他們就算知道,也比不過我的,你放心。”
傅折桂趁機也勸,“爹,你撰寫書籍,他們看了你的書才考中,不就相當于成為你的學生了嗎?
你想想,若是每個考生都拿你的書視若珍寶,那你豈不是要桃李滿天下!你還考什麽功名,在家等着那些狀元榜眼來看你不就好了。
爹,你就可憐可憐那些讀書人,将你的心得告訴他們吧。”
傅折桂又是拿名氣誘惑,又是哀求,傅老秀才還真有點動心。
“外公,求求你!”小虎子見傅折桂跟傅登科都求,他也抓着父老秀才的手晃了起來。
這下,傅老秀才是真的動心了。長嘆一聲,胡子微微一撅,他道:“說起來,我這輩子別的都沒什麽,就是對這考科舉,有些見解。
也罷,我就說出來,省的那些年輕人走我的老路。”
“太好了,爹,天下的讀書人一定會感謝你的。”傅折桂對着傅老秀才施了一個禮,“我先替天下的讀書人,謝謝您。”
傅老秀才也很高興,笑着擺了擺手,整個人變的精神了很多。
事不宜遲,傅折桂馬上拿來紙筆,傅老秀才口述,傅登科記錄加整理。
從上京需要準備的東西,到進場需要注意什麽,答題需要注意什麽,甚至怎麽解題,傅老秀才說起這些,簡直如數家珍。
其間,傅折桂聽着聽着,也會想起現代她考試的一些小技巧,每每說出來,都會讓傅老秀才跟傅登科眼前一亮。
傅折桂對此有些自得,開玩笑,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她的考試經驗一點也不比傅老秀才少。
當然,傅老秀才跟傅登科對傅折桂也有些懷疑,她怎麽懂這麽多呢?傅折桂也很好解釋,她就說她快要死的時候,似乎到過一些地方,這才知道這麽多。
古代人信仙、信神、也信鬼,經常有記載說誰誰做夢游了仙界什麽的,所以這些人,尤其是像傅老秀才、傅登科這種讀書人,越相信傅折桂所說的話。
這大概就是知道的越多,對某些事物越加敬畏。
三人越說越盡興,竟然一直說到三更,這才發覺,原來天已經這麽晚了。
“還有一些,我暫時想不起來,等以後再補充。”傅老秀才體力不支,突然停下來,身體有些搖晃。
周氏一直也沒敢睡,趕緊将他扶進卧房,給他吃藥,伺候他睡覺。
“大哥,你辛苦一點,這就整理好,天亮我就拿去刊印。”傅折桂翻着稿子道。
“這麽急?”傅登科精神還好,就是有點意外,“爹不是說再等等,他再想想嗎。”
“大考在即,不趕緊出書,等考完試,還賣給誰?爹想就想呗,大不了以後可以出個新編版。到時還可以增加一點對這屆試題的分析,絕對好賣。”現代的那些什麽試題集,考試寶典,不都是這麽幹的嗎!
“妹妹,你這……”傅登科憋了半天憋了一句,“你要是男的,肯定能考中。”
“那可不一定。”傅折桂輕笑,“我也不想考。”
傅登科也笑了,開始整理那些書稿。
這些書稿他寫的時候就已經很有條理了,現在就是略作修改,整理的很快。雞叫的時候,他已經把整個書稿整理好。
傅折桂也沒回房去睡,就在旁邊趴着打了一個盹兒。接過書稿,她朝傅登科要了一些銀子,立刻雇了一輛馬車,前往縣城最大的書局。現在是争分奪秒的時候,也顧不得省銀子了。
她到書局的時候,書局剛開門。
景朝已經有了活字印刷技術,書局的師傅們只要把那些活字擺好,即可印刷。傅折桂給的錢高,書局的人全都忙的腳不沾地。
第二天一早,傅老秀才就看到了那本《科考寶典》。這本書只有正常書的一半大小,總共不到一百頁,十分适合随手觀看。
打開看,第一頁是目錄,後面是相關內容,十分清楚詳細。
在書的最後面,是撰書人的號,“苦寒老人”。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苦寒老人”既有傅老秀才對未來的希望,又有對自己的勸勉,還有對自己境遇的調侃,如今印在這書上,他登時陷入了沉思,連書從手裏掉到桌子上,也沒有察覺。
與傅家的平靜不一樣,文王縣外通往京城的官道上熱鬧非常,今天,這些參加大考的讀書人就開始斷斷續續的啓程了。
富裕一點的家庭,會乘着馬車,帶着小厮進京。貧困一點的,會邀請同窗一起,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誰家還沒幾個親戚朋友來送別,所以這官道上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點跟往年不一樣的,那就是在官道旁邊出現了一個小書攤,號稱在賣科考必備的東西,《科考寶典》。
有些人好奇,就打開看了一下。這一看,就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這書中所寫的,正是他們急切想知道的東西。以往問別人這些問題,別人大多敝帚自珍,這本書則不然。
衆人看了這本書,沒參加過科舉的,覺的裏面說的都很有道理,參加過科舉的,更是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要是早能看到這本書,他們能避開多少誤區?早就高中了也有可能。
書不算貴,也不算便宜,一兩銀子一本,有錢人家眼睛都不眨,就買了幾十本,準備進京送給親戚朋友看。
沒錢的人,在傅折桂的建議下,幾個人合買一本,也沒關系。去京城要走将近一個月,他們輪着看,也有大把的時間把這本書看透。
這本書做成正常書的一半大小,正适合路上看,賣家真是有心。
這些人翻倒書的最後,發現了“苦寒老人”的號,紛紛對他敬仰有加。這種無私無畏的人,正是他們的楷模。
大家出門都會選在上午,下午,官道上就沒什麽人了,傅折桂将書攤一收,回家吃飯。
“怎麽樣,妹妹?”傅登科本來也該今天啓程的,但為了督促印書的事情,他在書局忙了一上午,也剛回家。
傅折桂抓起銀袋子的底部,兜頭一倒,閃亮的銀子混着銅錢咕嚕嚕的滾了一大推,發出喜人的“叮叮”聲。
“這麽多。”傅登科傻了。這些錢,大多都是銀子,其中還有幾錠大元寶,初步估計,也有上百兩,他何時見過這麽多的銀子。
外面,聞訊趕來的傅老秀才跟周氏也被銀子晃的眼花,有點難以置信的感覺。
尤其是傅老秀才,他摸着那些銀子竟然有種空度半生的感覺。原來,他這麽有錢,他一直都不知道。
周氏更是喜極而泣,有了錢,終于可以給傅老秀才買人參養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