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人中呂布
“袁校尉今日喚老夫前來,可是有了對付董卓的計策。”丁原蹲坐在席榻上,臉上有些疲憊。天才剛亮,他就被袁紹派人請了過來,倘若不是有什麽要情,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怕是不會那麽着急,就命人讓他大白天過來。
“勞煩丁刺史來一趟了,不過某确實是有大事,所以才天未亮,就讓人去請刺史。”
“哦。”丁原擡起滿是老繭的巴掌,撫着花白的胡須道:“不知是何事?”
“京師自從黃巾之亂,兵力就薄弱了許多,而洛陽乃帝都,天子所居之地,守備豈能不周全。”袁紹喝了口熱水,緩緩道:“某素聞丁刺史是盡忠于漢室,為漢室邊疆殚精竭慮的忠臣,所以某就想丁刺史能否将城外的并州軍隊留下,用來戍守帝都,捍衛漢王室的安全。”
這...這是要剝奪他的兵權啊,丁原神情呆滞,沒有料到袁紹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頓時呆楞在了席位上,久久未答。
袁紹換上從曹操那裏得來的茶葉,好整以暇地品着茶,有董卓的兩萬西涼鐵騎在,還有袁家在背後撐腰,他不怕丁原會翻出什麽浪花來。
丁原終于緩過神來,臉色陰沉下去,悶聲道:“袁校尉可知,若是這并州的數萬将士都留在了帝都,北方的烏桓、匈奴還有鮮卑,誰還能抵禦他們南下?”
“瞧丁老大人說的,并州哪沒有可禦敵之兵,不是還有雁門郡的破虜候淩龍淵,淩将軍嗎?”
“聽說近些日子,破虜候還殺到匈奴的龍城去。”袁紹咧嘴一笑:“破虜候如此骁勇,何懼鮮卑等蠻夷。”
丁原花白的眉頭皺在一起,知道袁紹是打了秤砣心,非要拿了他的兵權不可,不過世家子弟又怎麽會知道鮮卑、匈奴的厲害呢?
“袁校尉,請恕某不能讓外面的三萬并州兒郎留在帝都,他們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長的并州人,而且将士們的家屬也都在并州,某如果強留下他們的話,反而會引起兵變。”丁原搖了搖頭,委婉拒絕,他還是不想和袁紹這個四世三公家的子弟鬧翻,不然結果于他還是并州都不好。
袁紹皺了皺眉,他就知道事情沒那麽簡單,不過丁原推三阻四的,雖然不像前幾日的董卓一樣蠻橫,但若是不逼他就範,兵權怕是也不願交出來。
“丁刺史,某知道你是大漢的忠臣,而如今漢室衰微,天子尚幼,丁刺史為何不願此時伸出手來,助漢室一把呢?莫不是丁刺史的忠名,都是假的不成?”
茶杯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丁原平靜地注視着袁紹,似要看清四世三公家的嘴臉,良久後,丁原方道:“某不遂袁校尉的願,才是真正的興漢室之舉。”
丁原握緊拳頭,緩緩站起了身,轉身拂袖道:“原來四世三公家的子弟,也都是名不副實之輩。”
“你..你!”看着丁原大步離去,袁紹捂住胸口,氣得牙咬咬,這個丁原比董卓還要猖狂,董卓就算再不恭,也不敢指桑罵槐,罵他背後的袁家,但是他丁原卻敢!
Advertisement
“砰!”茶杯被砸在了地上,碎成了一片一片,袁紹狠聲道:“一定要丁老匹夫好看,明日某就去朝堂參老匹夫一本,定要撤了老匹夫的職。”
丁原出了袁府,同在袁府外的張遼一會合,就徑自出了城,往并州軍營趕去,沒有回到京師安排好的府邸。張遼雖然疑惑丁原匆匆忙忙的行為,但是軍人的職責,還是讓他選擇聽從命令,緊随丁原,保護好丁原的周全。
并州軍帳內,丁原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向帳內的衆将說了個清,一會後,帳內充斥着各種的謾罵聲,無一例外都直指袁紹。
“袁本初那兔崽子,忘恩負義!當我們.....”
“真是不當人子!”
........丁原擺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看向張遼,丁原問道:“眼下,文遠有何意見于某。”
衆将愕然,都下意識地看了眼虎目緊閉的呂布,張遼也是咽了口口水,“主公此事....”偷瞥了一眼呂布,張遼無奈道:“某認為應該及早撤回并州才是。”
丁原捋了捋白須,笑道:“就這樣吧,只要回到了并州,就算是那個四世三公的袁家想要對付我們,也要掂量掂量時局才行。”
“哼。”呂布不滿地冷哼一聲,從席位上起來,不顧丁原變得難看的臉色,獨自離開大帳。
“別管他,都下去讓部下收拾好東西,今晚就離京。”丁原沉聲道。
“諾。”衆将們互視了對方一眼,對呂布的事情,心照不宣,都沒有說什麽。紛紛站起身來,就要下去吩咐手下收拾好行裝,一名伍長急匆匆地跑進了帳內。
“主公,寨外出現大股的西涼鐵騎。”
“啊,西涼鐵騎!”
“他們不是一向和我們井水不犯河水的嗎?今日怎麽會!”
“莫不是開戰不成!”
武将們議論紛紛,丁原皺了皺眉頭,對手下将領很是失望,大敵當前,不管對方的來意是什麽,這個時候對外作好禦敵準備,才是時下最該做的。
目光投向張遼,一抹不易察覺地欣慰從丁原眼中一逝而過,坐而不危,這才是大将的風範。
“文遠,你率人出去和董卓交涉,問問董仲穎進軍是何故?盡量多拖延點時間,好讓某與衆将去調撥兵馬。”
“諾。”張遼單膝落地,擲地有聲。
丁原捋了捋白須,老懷大慰,除了他的義子,并州将來又得一大将矣。
“主..主公!奉先大人單騎出營了!”
“什...什麽!”丁原手一抖,一根白須被他從白絮般的花胡子中拔出。丁原顧不上吃疼,一把抓住報道的軍侯的雙肩,大聲問道:“你再說一遍,奉先單騎出去了?”
軍侯被吓了一跳,忙道:“是..是主公,某和守營門的弟兄們親眼看到奉先大人單騎出營。”
“你也不阻止一下他,衆将馬上率軍迎敵。”丁原向軍侯怒吼一聲,随即向衆将放聲道。
衆将不敢多言,馬上出大帳準備。
并州軍營二十裏地,遍野的人頭湧動,人馬聲沸騰。董卓大腹便便的騎馬在最前方,身旁李儒正一臉無奈地聽着董卓的唠叨。
“文優啊,你說說那袁本初,前番拿了某的赤兔馬,現在竟然還讓某派兵去阻那丁老頭,這不是明擺着要損耗某的兵力,坐山觀虎鬥嗎?”董卓岔怒道。
李儒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主公,這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袁本初派吾等去阻那丁原回并州,說明袁本初和丁原間的關系已經鬧僵了,我們只要拖住丁原到明日早朝,那麽就能剝奪了丁原刺史的職位,拿下丁原的兵權,而反之,如果讓丁原順利回到了并州,那麽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怕是會因為京都離并州太遠,加之漢朝兵力空虛的緣故,不但不會奪了丁原的職位,反而還會安撫丁原,不讓他反叛,這就是朝堂的左右之道。”
“可是還是要某西涼的兒郎去拿命來添。”董卓依舊不悅。
李儒白了自家岳父一眼,自家岳父真是毫無遠觀可言,只注重眼前之利。
耐下心來,李儒繼續道:“将來只要主公得了勢..”李儒一指遠方的并州大營,“偌大的并州兵都會成為主公手下的兵士。”
董卓一愣,奇道:“何解?”
李儒嘴角一翹,笑道:“丁原若是失了兵權,這些并州兵自然都會被袁本初充入京都守備當中,而京都的兵馬,将來自然也是要拉攏到我們的麾下。”
董卓聞言,下意識看了眼遠處的大營,看并州營地的規模,怕是裏面的人不下兩萬。
“若真是如此,那某就算攔下了丁老頭,犧牲點人,也不無不可啊。”董卓樂道。
“而且...”李儒笑了笑,“主公只是拖延,沒必要跟丁原拼個你死我活。”
“哈哈....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董卓哈哈大笑,破鑼的聲音中難掩喜悅。
正在歡喜之際,一名眸子隐隐有光澤溢出的部将推了推董卓,中氣十足道:“主公,并州來人了。”
“哦。”董卓向前看去,李儒也好奇往前眺望。
“煙塵不大,來的人估計連十人都不到。”遠處塵土飛揚,一人一馬出現在了西涼大軍面前。董卓等人定眼一看,只見來者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身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铠甲,系獅蠻寶帶,相貌粗犷中不乏英武,身姿甚是偉岸。單人持戟,立于萬軍面前,其勢甚是雄武!
“好一條漢子!”董卓不由由衷贊道,李儒也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