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姻緣定好事成雙
話說初三下午, 彭氏從大房出來後, 哼着小調一路往回走。
當日肖守智父子都不在家,等她到家的時候,父子二人都已經回來了。
“阿娘這是遇到什麽喜事, 這樣高興?”肖青榮一邊喝着茶, 一邊晃着二郎腿,漫不經心地問彭氏。
彭氏坐下後,家裏新請的幫傭上了杯茶。彭氏喝了口茶,然後一邊剔牙一邊和父子兩個說閑話。
“論理,這事兒不該和你說的,我和你阿爹做主就好了。只是我兒如今幹的也是大事了, 家裏的事哪能不跟你說一聲。”
“到底什麽事,你說就是了。”肖守智近來頗看不慣自家婆娘一副牛氣哄哄的樣子, 說個話不好好說,非得饒幾圈彎子, 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家兒子終于有了正經差事。
“蓮大妹妹今兒回來,大娘請我去陪蓮妹妹去了。哎喲, 可了不得,蓮妹妹居然要給咱兒子說親呢。”
肖青榮聽見這裏面有他的事,扭過臉來,看向彭氏,“蓮姑媽說的是誰家?”
肖守智無所謂地看着彭氏,“那麽多人給榮兒說親,你都看不上, 難道蓮妹妹說的你就看上了?你再挑三揀四,榮兒就要被你耽誤了,他都19了!19了!你快清醒些吧。”
肖守智想到自家婆娘跟皇太後似的挑兒媳,就有些生氣。兒子這麽大了,和他同齡的早就有幾個娃了,比他小五六歲的都定親了。只有那比他小個七八歲的,可能還沒定親,但人家一說要考慮考慮呢,這婆娘就生氣,還不興人家挑揀她兒子。
彭氏白了肖守智一樣,笑着對肖青榮道,“是你蓮姑媽族長家的大孫女,比麗娘小幾個月。聽說很是能幹,就是家裏眼光不好,定的郎君和別人家女娘拉扯不清,她一氣之下,就讓家裏給她退了親。”
肖守智不置可否,“若不是退過親,這麽大了,說給你你也不敢要。”
肖青榮笑笑,“既是族長家的孫女,又能幹,撐起家業是沒問題的。阿娘為家裏也操勞這麽多年了,合該找個能幹的服侍阿娘。”
彭氏笑道,“我兒孝順,既我兒沒意見,我去回了你蓮姑媽?”
肖青榮想了想,“阿娘先別急,兒子請人打聽打聽,若人才好,家裏不是拎不清的,也不是不可以。退過親怕甚,兒子以前難道名聲就好了。名聲不好,難道就不是好人了。”
彭氏忙道,“那不能夠,誰說我兒不好了,不過都是偏見。若不是看我兒的面,今日你大阿奶怎麽會請我去陪你蓮姑媽,還不是看我兒出息了。”
Advertisement
一家人說過這事,暫時丢到一邊去了。
過了兩日,肖青榮請人仔細打聽了雪娘的事兒。如今他最不缺的就是朋友了,三教九流,啥樣的人他都認識幾個,打聽個普通人家小女娘的事兒,不過是信手拈來。
到了正月十二那一天,李穆川夫婦、李承業夫婦、李姝和三郎,一家六口一起往麗娘家去了。
因是提前說好了日子的,李家人到的時候,方家人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方家一家人都在,方太太看在小兒媳懷了身子,自己掏錢讓線娘買了些好茶好點心,又去街上現買了些新鮮肉菜。
麗娘如今月份小,不敢太活動,這幾天一直躺着。好在有線娘,她也不用操心什麽。
李家人剛下車,方家衆人就出來迎接了。
李承業打發黃老漢自家先去了。
方大人在世的時候,兩家雖說不上通家之好,但紅白喜事之間都是有走動的,兩家孩子也熟悉。
方大郎見到李穆川,鞠躬行禮,“叔父安好。”
李穆川點點頭,“大郎也在家,看起來愈發沉穩了。”
方太太笑道,“親家和親家太太來了,快請進。”
方家只有一進院子,故此一家人都進了正房廳堂。
方大人不在,李穆川也不好給方太太拜年。肖氏進門後就帶着李姝和嚴氏屈膝拜年,口裏說着各色吉祥話。
方太太笑眯眯的,“弟妹多禮了,快坐下。這是侄媳婦吧,真是好人才,弟妹有福氣了。”
方太太原來就是叫肖氏弟妹的,如今為了表示親近,不再滿口親家,又改回原來的稱呼。
李家衆人坐下,方太太讓方大奶奶和線娘忙着上茶上點心,自己坐在一邊陪着說話。
肖氏把給麗娘帶的東西放到一邊,“聽說麗娘有了身子,我知道嫂子定然是色色都備的齊全,只是我在家無事時,給孩子們做了些東西,嫂子看着能用的話,就留給她用。”
方太太笑道,“弟妹的東西,自然是好的,這孩子還沒出生,就得外婆家這樣看中,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方大奶奶見弟媳婦懷個身子,娘家人大包小包的送,心裏又羨慕又嫉妒,還有些心酸。
她生大哥兒的時候,娘家已經敗了,誰還能記得給她送東西呢。等到快生的時候,她阿娘才送來幾件侄兒們穿過的舊衣服。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吶,方大奶奶心裏嘀咕。但如今形勢不如人,她只得在心裏暗自祈禱弟媳婦能生個小女娘。
李穆川低聲問道,“嫂子家裏可還過得去?大郎二郎可還聽話?”
方太太聽到這話,知道李穆川還是把方家當以前一樣的看待,頓時感動的眼裏就要掉淚。好在她知道這是大正月間,掉眼淚不合适。
她哽咽了一聲道,“多謝大兄弟關心,家裏都還過得去。大郎二郎當差都認真,每個月都會給我些錢,兩個媳婦也都聽話,也就大兄弟還記得關心我家裏這些事了。”
李穆川道,“嫂子客氣了,我與方大人多年同僚,本就該替他關照妻小。麗娘當日嫁過來時,我就叮囑她要孝順婆母。她若哪裏做的不合适,嫂子盡管教導她。一則她是嫂子的兒媳,二則,她也是嫂子的侄女。嫂子教導她,天經地義。方大人沒了,大郎二郎每月孝敬嫂子養老錢,也是應該的。若他們只顧着自己,我知道了也要教訓他們。”
方太太笑了,“大兄弟家教好,麗娘再沒有不好的。整日安安靜靜的,不掐尖也不要強,有了好東西,第一個知道孝敬我。”
肖氏笑道,“嫂不嫌棄她木讷就好。”
方大奶奶心裏又開始嘀咕,弟媳婦的阿爹好生厲害,幾句話就說的婆母要掉眼淚,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父女兩都是一樣的心眼子多。
兩家人客客氣氣說了一會子話,麗娘也過來了。肖氏忙從椅子上起來了,“我兒,你起來作甚,回去躺着。我與你婆母說了一會子話,再去看你。姝娘,你先去你姐姐房裏陪陪她。”
放大奶奶笑道,“弟妹見到娘家人,心裏高興,等不及就要出來了。”
麗娘笑道,“今日要勞煩大嫂準備午飯了。”
方大奶奶今日哪裏還敢呲牙,笑眯眯道,“這是應當的,弟妹只管去歇着。”
麗娘帶着李姝去了西廂房,姐妹兩才十天沒見,又親熱的很。
李姝上輩子養過孩子,又給兒子帶過兩個孩子,一肚子育兒經,“二姐姐這幾天怎麽樣?胃口好不好?吐不吐?”
麗娘笑道,“你倒懂這些,我還好,吐的不是很厲害,這孩子乖的很。”
李姝笑,“那就是像娘了,定是個男孩子。”原諒她說這樣重男輕女的話,有了兒子,麗娘才能在方家站穩腳跟。
麗娘笑,“我倒不在意是男孩還是女娘,總歸是頭一個,你姐夫也不在乎的。”
兩人正說着,肖氏和嚴氏進來了。李穆川和兩個兒子留在正堂,方二郎兄弟陪着說話。
李穆川問了兄弟二人當差的事兒,二人都仔細回了話。
方大郎道,“成業兄弟中了舉,不知是繼續考還是先尋差事?”
李穆川道,“再讓他多讀兩年書,就算考不上,也能長長見識。”
方大郎誇贊道,“叔父要求也太高了,成業兄弟才多大呢,就能中舉了,那進士可不好考呢。”
李承業忙謙虛道,“大郎哥謬贊了,我天資不好,只得勤奮些,僥幸挂了榜尾,如今去當差,也找不到什麽好缺,不如再多讀兩年書,跟着先生們多學些道理。”
男人們說着科舉前程的時候,肖氏正一樣樣叮囑麗娘的日常起居。
“前三個月不穩當,你不要多走動,有事就叫線娘去。別為了面子什麽逞強,頭一胎順利了,後面都順利。吃食上清淡些,不要吃太多。你英娘嫂子就是吃太多了,把瑞娘養的太大,不好生......”肖氏啰裏啰嗦說了一籮筐話。
嚴氏不懂生養,只說着好話,“妹妹這年紀正好,定能順順利利的生個大胖小子。”
麗娘笑道,“多謝嫂子吉言,只要能順順利利就好。”
李姝問道,“二姐姐如今有了身子,方大奶奶那裏能不沾惹就別沾惹,養身子要緊。若她再為雞毛蒜皮的事兒來擾二姐姐清淨,姐姐只管讓姐夫去說。”
肖氏嗔她,“別胡說,今兒看方大奶奶倒還好。”
李姝上輩子在社會上混,什麽樣的人沒見過呢,“今兒咱們來了一大幫子人,她自然好了。阿娘送的大包小包,大奶奶看的眼睛都直了。阿娘光顧着和方太太說話,沒瞧見,我可是看得真真的。”
嚴氏也附和道,“三妹妹說的沒錯,我也見方大奶奶似乎不大高興咱們送東西來。聽說方大奶奶娘家如今敗落了,人窮了可不就志短,妹妹若手裏不是太緊張,日常三文五文的事兒,随她去吧。若是妹妹手裏不寬裕,盡管讓線娘來說,有我和你哥哥呢,咱們家的姑奶奶,雖不能都像良媛娘娘那樣風光,也不能太受委屈。”
肖氏誇贊兒媳婦,“我命好,有昭娘這樣好的兒媳,尋常人家,有幾個嫂子能這樣看顧小姑子們呢,你們兩個以後要多敬重嫂子。”
李姝姐妹忙應了,麗娘還一再感謝嚴氏的好意。
中午,方家也男女分開坐席面,方家兄弟陪着李家父子三人在正房吃酒。方太太帶着大兒媳在西廂房招待肖氏娘兒三個。
吃過飯,李穆川不好在方家歇息,李家人人又多,歇息起來也鋪排不開,因此準備直接回去。
嚴氏走時叮囑麗娘,“阿娘今兒帶的東西多,妹妹看有用不上的,給方大奶奶送幾件,也是個心意。”麗娘鄭重應了。
李家人走後,方二郎回房。麗娘有些惡心,神情恹恹的。
方二郎忙問道,“可是哪裏不舒服?”
麗娘有氣無力地揮揮手,“我無事,官人喝過酒,氣味大,別湊的太近,我聞着難受。”
方二郎忙出去了,讓線娘給他端碗湯來,喝過湯,自己躺在一邊的榻上歇息。
線娘收拾完家務,進了西廂房。
麗娘讓她把娘家送的幾個包裹拿過來,主仆兩個輕手輕腳一樣樣查看。
有一包是給孕婦做的衣裳,從四個月顯懷開始,根據月份和天氣不同,衣裳的尺寸都有變化。麗娘眼角濕潤了,也就是親娘,能考慮的這樣周到了。
麗娘把這些放一邊,拆第二個包裹,裏面是一些小娃娃的衣服。有新做的,也有舊的,新衣服估計是肖氏自己閑來無事時做的,舊衣服是肖氏從頭胎生了兒子的家裏搜羅來的。
第三個包袱裏是一些柔軟的布匹,估計是留給小娃娃做衣服的。麗娘把布匹翻了翻,從裏面挑出兩塊,再把娘家送來的點心包一些,兩樣放在一個籃子裏,帶着線娘一起去了東廂房。
方大郎喝過酒,已經歇下了。方大奶奶帶着大哥兒在玩耍,見麗娘來了,起身招呼,“弟妹來了。”
麗娘笑道,“我聽見大哥兒在玩耍,就知道嫂子沒睡。今兒我阿娘給我送了些衣服和布匹,衣服都是可着我的身量做的,小娃兒的衣服都小,大哥兒也穿不下。只有這些細棉布,摸起來柔軟舒服,我一時半會也用不了那麽多,大嫂別嫌棄,這兩塊拿去給大哥兒做兩件貼身穿的衣裳。這還有些點心,我如今也吃不下,都給大哥兒吃吧。”
方大奶奶笑道,“弟妹這樣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
麗娘笑道,“都是給大哥兒的,嫂子不用客氣。咱們家如今就他一個,有好的,不都緊着他。”
麗娘送過了東西,不好在東廂房久待,帶着線娘就回去了。
方大奶奶也不是不通人情,弟媳婦送了東西給她,她很是客氣了一段時間,至少在麗娘胎相穩固之前,方大奶奶極少再為家裏雞毛蒜皮的事兒找她的茬。
麗娘不禁在心裏感嘆,還是嫂子有眼光,這麽些東西就把她打發了。但也不能總是送東西,胃口養大了,以後難道還一直這樣像欠她的似的。
不說方家兩妯娌之間的事兒,話說那肖青榮,一邊找人打聽了雪娘的事兒,一邊還把這事兒說給了平良娣的兄弟聽。
平良娣的兄弟聽說是敏良媛娘家的女娘,就勸肖青榮答應了,還說要送份大禮。敏良媛不是事事唯太子妃馬首是瞻嘛,二人整日合起夥和他姐姐做對,如今就讓我手底下人和你娘家結親,我看你在太子妃那裏怎麽交代。你們兩關系再好,我也能給你撬開個縫。
肖青榮不知道平良娣兄弟肚子裏的小九九,見他極力勸他答應,回家後就讓彭氏去提親了。
彭氏見兒子願意,也不含糊,過了正月十五後,就讓肖氏傳話,随後她就請媒人提親,換庚帖、合八字,兩個大齡未婚男女,很快定下了親事,因兩家早就準備好了孩子婚嫁之物,故而婚期就定在四月。
在彭氏下聘禮的時候,鄭氏也請人去全娘家提親了。但兩家将婚期定在了八月份,方氏不想和彭氏搶風頭,鄭氏也想備得仔細一些,這樣正好兩家都便宜。
一下子促成了兩莊姻緣,肖氏心裏高興,能成人之美,這是積德的好事。兩家都給肖氏做了媒人鞋,還請她到時候去做全福人,肖氏都答應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家裏小朋友生病了,好心疼。只能保證日更,沒法加更了,親親們見諒~
新坑《賣油娘與豆腐郎》,求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