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晴空萬裏,為畢業照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視覺效果。校園裏人聲鼎沸,數千人在各大草坪操場空地上齊集,然而還是那句老話,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校園裏的事宜,只剩下一場畢業典禮和六月底的散夥飯。
502迎來了齊芸的家人和男友,他們無疑是她搬家的勞動力。侯筱看着肖旭走進來,吓了一跳:“你怎麽來了,阿姨居然讓你進來!”她總是一驚一乍。
“當然是來給我搬家的了。”齊芸的爸爸緊随其後也進來了,夏楠川說了一句:“這是岳父女婿齊上陣哪!”
這是夏楠川第一次見到齊芸的爸爸,還有她整日挂在口中的尚才4歲的妹妹,她打量了幾眼,一直都知道她有個後媽,也是第一次見。全家都出動了,想必平日裏,也多是其樂融融。至少,齊芸總是這麽說。
東西很快被搬空,足見人多力量大。
齊芸就這麽走了,夏楠川與她縱使情分不濃,但看着空了的床,空了的櫃子,空了的角落,還有無比整齊的桌面。夏楠川一笑,什麽東西都沒有,當然整齊了。盡管知道,兩天之內,這裏又會被填滿,因為室友們虎視眈眈的眼已經投向了她空掉的桌櫃。夏楠川也是這麽想的。
然而這種感覺,卻如同失戀,她開始一遍遍地回憶,操場上共同走過的時光。拉着小指,一圈一圈地走着,說着心事,聊着八卦,友誼因為某種距離而疏遠,卻不能掩蓋曾經存在過的事實。
那一年,她們初入校園。夏楠川與寝室裏的同學漸漸地相識,與她同住的有三個人,站在她們中間,她忽然覺得自己像個小巨人,其實她只有不到165的身高,但她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嬌小的女生她也見得多了。
和夏楠川住對床的,叫藍靜予,齊耳短發,嬌俏可愛,是她的同省老鄉,頓時倍感親切。她的隔壁床位,後來戲稱對方為“死對頭”的,叫侯筱,典型的自來熟,紮個簡單的馬尾,彰顯青春無敵。剛開始,馬尾是女孩子們最流行的一種發型了吧,和侯筱屬同鄉的齊芸亦是簡單地将頭發紮成一束。
“很熱鬧嘛。”一個略顯粗犷的聲音插了進來,水清人也是小小的,嗓門卻十分不容小觑。看起來在夏楠川來之前,她們已經進行了好一陣交流,她嗓門不減,繼續說道:“喲,都來齊了,我叫水清,就住在隔壁,我們屋的人都來了,要不你來認識認識。”
夏楠川略微參觀了一下布局,還有獨立衛生間,暗喜。跟水清去了501,她們的寝室處在樓層最裏邊,另外三個人都還在收拾行李,“你來的最早了吧。”夏楠川問水清。
“也不早,我收拾地比較快。”水清轉頭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後來夏楠川知道,尚靈缈也是她的同鄉,開朗熱情,幾乎是樂天派的代表性“作品”。沙萱,這個名字與某個洗發水品牌發音一樣的女孩兒,頭發如同廣告中一樣柔順非凡,見之難忘,是後來“豬圈”中年紀最小的成員,以致于後來大家象征性行駛選舉權的時候,她因為未成年甚至拿不到一張“選民證”。衛伊汀,過肩中長發烏黑發亮,白淨的皮膚,在夏楠川的印象裏,她總是安靜地坐在那裏,不甚與人交談。
她們在外,常喜歡說她們是同屬于一個寝室的,別人會驚奇地問:“你們住8人間啊,那不是很擠?”後來為了避免解釋的麻煩,也不再這麽說了,只是班上的同學都會知道,她們8人,俨然已經成為了班級乃至校園裏裏的一道長長的風景線。結伴走在路上,能橫跨校園的主幹道。
忽有傷感在心頭徘徊不去,齊芸已經開了畢業離別的先河。電話在震動,熟悉的情侶鈴聲,夏楠川微笑着接起。
開口的第一句話,不管是誰先說,一定是那句:“在幹嘛呢?”有的時候,夏楠川會正面回答,有的時候顧左右而言他,可今天,她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支吾了半天竟說出兩個字:“看書。”
柯允一聽,就笑了:“騙人。”
“哈哈,你怎麽知道。”夏楠川終于回到現實。
“就你那小心思,我還不知道嗎?”柯允語裏有難以掩飾的得意。
夏楠川不依,“那你倒是說說,我在幹嘛?”
對方沉默了半晌,“我不知道。”
夏楠川笑他自作聰明,說了幾句閑話就挂了電話。
隔壁的她們,展開了她們計劃中的畢業旅行。于是就在畢業照的這一天,随着晨曦而起的繁華,在黃昏宣布尾聲。空落落地,只剩下夏楠川和侯筱,在寝室裏大眼瞪小眼,獨享一整片的寧靜。有時候享受寧靜,有時候卻害怕得緊,就像一塊寫滿字的板,忽然被擦去了字跡,只剩下一點模糊的印子,供你流連。
藍靜予沒回來之前,空氣是沉寂的。侯筱在忙着做PPT,據說是面試要求。這年頭,面試官都在想盡辦法出考題兒,應聘者雖應接不暇卻也得乖乖接招,尤其是像他們這種應屆畢業生,沒經驗沒背景沒資金的三無人員。即使屢屢碰壁,仍然盼着有一天,天賜一份工作,“不求錢多,只求夠花。”正如她們常常挂在嘴邊的這句話。
夏楠川郁悶無比,一個勁兒地喊:“好桑感啊好桑感……”目光呆滞地看着侯筱,後者卻愣是沒有理她。沒盼來她的回應,藍靜予卻适時推門而入。
不得不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的古語沒有說錯。至少在目前的情形看來,應景非常,藍靜予和夏楠川你一言我一語,終是惹得侯筱也加入了讨論的行列。讨論的對象,正是她們當天照的那些或奇葩或戳中笑點的畢業小照。
睡覺之前,夏楠川抱着被子,忽然覺得這張一直都覺得施展不開的床,竟這麽可親可愛。才知道原來那些輕易的轉身,是知道還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