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紫雲英
? 白英回到家中,時間尚早,就把上回在集市上買的布料拿出來,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再過三天就是年三十,她要趕快做好新衣服,這樣在大年初一就能穿上了。
做衣服先要量尺寸,白英在屋裏找到了一只布尺子。這尺子已經很舊了,料想是郭天海的夫人生前用過的。她到郭天海的屋裏,要給他量尺寸。
郭天海一看到那尺子,就想起了已經不在的亡妻,神色有些黯然。默默在伸直手臂,讓白英給自己量了尺寸。
白英猜到他的心事,有些後悔把這尺子拿出來了,便安慰道:“爹,娘要是知道你這麽想着她,一定會很欣慰的。”
“會嗎?”郭天海苦笑着搖頭,“她活着時沒享過什麽福,是我對不起她……”
“當然會!”白英肯定地道,“你現在都還想着她,可見她在你心中的地位有多麽重要。這一點,比多少金銀珠寶都重要!”
“真的嗎?”郭天海半信半疑。
“當然!”
白英用石頭在地上寫下郭天海的尺寸,家裏沒有紙筆,她怕自己忘記了,只能記在地上。
回到房間,她便動手裁剪起來。做衣服是門技術活,在現代也只有專業的人才會做,白英有些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這裏的女孩子幾乎都會做衣服,實在是了不起。
若非有紅杏的記憶,白英壓根兒不知該如何着手。還好紅杏會做衣服,雖然她自己沒幾身衣服穿,但經常給主人家做,手藝還算不錯。
古代的衣服款式很少,都是直上直下,一點兒也不好看。白英想起自己在現代見過的衣服,不僅款式多,樣式也漂亮,就算是電視劇裏的戲服,也比這裏的衣服好看得多。
不過她也不能把衣服做成現代裝,那樣在這個時代還真穿不出去。只是在裁剪的時候稍稍動了點兒心思,把郭天海的衣服肩部稍微放寬一些,腰部略收,有些類似現代西裝的樣式。
這樣穿起來,應該會讓人的身材看起來更加挺拔一些。
這個時代沒有縫紉機,做衣服只能一針一線地做。還好有紅杏娴熟的技巧,她縫起來還算是快。但即使這樣,直到太陽下山,她也只縫好了上衣的一部分。
天快黑了,她要到劉誠家幫着把花搬進屋裏。這活兒挺重,讓劉誠一個人做太累了。
到劉誠家時,劉誠已經在搬花了,看白英過來,劉誠道:“你怎麽來啦?都這麽晚了,其實你不用來的,我一個人就能做完了!”
“反正離得近,我來幫你!”
白英說着,就上前幫忙,兩人一起搬花,很快就搬完了。
她走出劉誠家,天已經完全黑了,這個時代沒有路燈,路上雖有些人家亮着煤油燈,但燈光昏暗,無法借着光照明。周圍一片漆黑,走起路來很不方便。
白英正走着,忽然前方出現一個人影,那人手中拿着燈籠。借着燈光,她勉強認得出,正是白天見過的那個人。
劉平看到白英,心中不由得一喜,笑道:“真巧,姑娘,我們又見面了!”
“是你呀!”白英點頭,繼續往前走。
“姑娘沒有拿燈嗎?”劉平看白英摸黑前行,便走了過來,“這樣,我送姑娘回家好嗎?”
白英不認得劉平,不想招惹是非,便搖頭道:“不用了,我跟公子素不相識,不方便。”
劉平剛從飯館出來,沒想到會再次遇到自己喜愛的姑娘,心中認定這一定是上天注定的緣份,他哪裏肯錯過?
“要不……這燈籠借給姑娘!”他揚揚手中的燈籠,這是飯館老板借給他的。
“不用了,謝謝,我自己走就可以了,你自己用吧!”白英說着,繼續前行。
劉平跟上來,勸道:“我家就在附近,走兩步就到了。姑娘家遠,要是沒個燈籠照明,很容易摔倒的。”
白英一路走來,也知道這路确實不好走。看劉平執意要借燈籠給自己,猶豫了一下,便伸手接了過來。
“謝謝公子,我明天會過來把燈籠還給公子!”白英施了一禮。
“不……不用還……”劉平看白英肯接受自己的好意,已經是非常開心了。
“要還的……公子貴姓?”
“我……我叫劉平!”劉平連忙道,想想白英還燈籠時又可以見面,心中非常歡喜。
“那麽劉公子,我明天來還燈籠,告辭了!”
白英說着,欠欠身,繼續前行。
劉平雖然很想送她回家,但她既已拒絕了,也不好硬跟上去,這樣反倒顯得他別有用心——雖然他确實是別有用心的。
看着燈光下那個纖瘦的身影慢慢遠去,劉平只覺得心裏癢癢的,恨不得立刻将她娶回家中。想想謝大嬸今天說的話,他覺得自己的美夢并不遙遠了,這位美麗的姑娘遲早會進自己的家門。
白英回到家中,吹熄了燈籠。廚房裏亮着燈,看來郭天海見她回來晚,又跑去做飯了。
“爹,我來吧!”白英進了廚房,把燈籠放在桌子上。
郭天海也沒做什麽,只是煮了點兒粥,把餅子放在鍋裏熱一下。擡頭看到白英拿着的燈籠,奇道:“這燈籠是誰的?”
“劉家莊的一位公子借的。”
“公子?”郭天海皺了皺眉,“他為什麽借你燈籠?是什麽用意?”
“或許只是出于好心吧!”白英随口道。
雖然她也有防人之心,但畢竟劉平并沒有什麽過分的舉動,她還是願意相信劉平是出于善心,不會随便去懷疑人家。
郭天海還是有些不放心,“他不會……想什麽歪主意吧?我家閨女這麽好看,可要當心那些壞小子!”
白英被逗樂了,“好啦,爹,你家閨女也沒有好看到哪兒去,就別這麽擔心啦!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若心存不良,我也自有辦法應對!”
郭天海也笑了,“那就好,我家閨女這麽聰明,什麽不能應對啊!”
白英炒了個菜,就着餅和粥,和郭天海一起吃了晚飯。次日起得很早,把飯做好,就要去往劉誠家。
今天逢集,她要和劉誠一起去集市上賣花。剛要出門,想起昨天借來的燈籠,便一起帶上,想順便還給劉平。
白英到劉誠家時天色尚早,她怕打擾劉平休息,便想着等趕集回來再還他。劉誠起得很早,這會兒已經把要賣的花裝上了馬車,他常年賣花,家中自是備了馬車。
“後天過年,這兩天集市都開,明天咱們也能來賣花!”劉誠道,“快過年了,生意應該比平時好些。”
“希望今天能把這些花全部賣出去!”白英看着那一車白梅花。
劉誠趕着馬車,白英坐在車上,不一會兒就到了集市。他們來得比較早,集市上的商販們大都還沒有來,很容易就占了一個有利的位置。
白英和劉誠一起把花搬下車,擺在地上,然後坐在攤位前等着人來買花。
集市上漸漸熱鬧起來,賣花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白英看那些買花的有不少都是讀書人打扮,大約這白梅花更得讀書人的喜愛。
“這梅花對老百姓來說算是比較貴的,買的人也少,”劉誠對白英道,“這些讀書人嘛……其實也并不都是很有錢,但他們……怎麽說呢,比較好面子,覺得院中種上一株梅花很風雅,就願意花錢買。”
“原來是這樣!”白英恍然。
“姑娘,這盆花多少錢?”又一個讀書人打扮的人上前問道。
劉誠聳聳肩,今天一個午來問的人大都是問“姑娘”,很少有人專門來問他這個正宗的老板。
“三錢!”白英回答,花的價錢劉誠已經跟她說過了。
“這麽貴啊!”讀書人皺眉,“一盆花而已嘛,便宜點兒吧!”
白英笑道:“公子是讀書人,自古文人愛梅,是因為它的淩霜傲雪的氣節,公子覺得它的氣節不值三錢銀子嗎?何況你看,這花開得多漂亮啊!”
讀書人樂了,“姑娘讀過書?”
白英原本的身份是一個丫環,不可能讀過書,這一點兒可不能漏了底兒。便道:“沒有,聽隔壁鄰居小孩兒讀書,記得一點兒而已。”
讀書人想了想,眼珠一轉,道:“那這樣,如果姑娘能夠說出一句和梅花有關的詩,我就花三錢買下,要是不能——姑娘就給我算便宜點兒怎麽樣?”
白英知道他打的什麽主意,微笑道:“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公子覺得這句怎麽樣?”
“好詩!”讀書人拍手道,“這詩……是你隔壁鄰居小孩子兒寫的?太厲害了!”
白英愣了一下,這才想起,這個時代和她所知道的歷史并不完全重合。雖然她說的這句詩很平常,但這個時代未必就有這句。
讀書人很爽快地掙錢買下了那盆花,走的時候還嘆息:“現在的小孩子……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