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商量
別人家說自己家的黃瓜好吃李志國夫婦還是很高興了,這個時候就有小販來上貨了。
有一天李蕾回家,就看到李媽要出去買菜,李蕾就想,家裏要請什麽人吃飯啊。不一會兒就看到朱大爺領着幾個人來了,李蕾打了聲招呼,嫌鬧,就到溫室裏待着了,反正屋裏有幾個大娘幫忙,她去了也沒地方站着,李爸他們還抽煙,屋裏煙霧缭繞的。下午他們才喝得醉熏熏的走了,說了什麽李媽也沒讓李蕾姐弟聽到。就看到朱大爺拍着李爸的肩膀說:“志國,事都擺平了。”
晚上聽着李爸李媽唠嗑,才知道這是做買賣的常識,你想往好了做,就要擺平一些關系。通過朱大爺李家還少走了一些彎路,雖然花點錢買個消停,這也是外鄉人沒辦法的事。得罪人的事是要不得的,還提到哪個村子的一戶人家發生爆炸事件,把當事人的腿都炸折了,等等。
而李蕾晚上出去上廁所的時候,也看到正對着自己的人家屋裏有幾人拿着刀比劃着,應該是在吃飯,飯桌上還有很多酒瓶子呢。怨不得上輩子李蕾家在這裏呆了幾年就走了,而李爸也只在礦井裏工作了。做什麽都不容易啊!
聽李爸說,朱大爺剛來的時候沒想到這些,大棚還經歷了一次小的破壞事件。當時朱大爺都要氣死了,找到大隊長,才明白怎麽回事。現在有朱大爺的幫忙,李家沒有什麽損失,真是謝天謝地了。後來李蕾發現,李爸經常幾乎一個月就要請人吃頓飯,李蕾看着是不同的人,有的是什麽幹部有的是閑散人員,也沒多嘴的問。
家裏的黃瓜往外批發的不錯,幾乎沒有剩下的,要知道現在建棚的人家還不是最多的時候。從每天五百斤到最後的八百一千斤到越來越多,看着李媽漸漸放松的面容來看,收入還是不錯的。這個時節青黃不接,黃瓜批發價最高的時候一塊錢一斤,芹菜是八毛一斤,西紅柿是一塊五呢!随着黃瓜下來的越多,價格也有所變動,這就是趨勢,不過黃瓜能賣到九月末,西紅柿到了七月份就不行了,現在還是能賣得出價錢的。
這個時候李爸李媽基本上不怎麽回家了,早上兩三點起來去澆水,四五點鐘有人來批發,他們要那之前把黃瓜摘完。忙完這些都六七點了,在大棚附近買點饅頭、辣醬就将就着吃一頓飯了。随着菜下來的越來越多,他們也能買點早飯吃了,之前的時候都是回家或者帶點早飯。
李蕾每天早上帶着弟弟去找爸爸媽媽,就在大棚那裏呆一上午。他們這麽熱衷去,當然是可以吃好吃的了。黃瓜下來的多,李媽就可以讓孩子們可勁的吃了,還有西紅柿。每天早上喝着李媽帶去的水,有青菜、饅頭、辣醬,他們兩個也不挑食。這時候的辣醬很好吃,李蕾記得後來就已經買不到這樣的了。
吃膩了,李蕾就自己在家裏熬點粥喝,還能給爸媽帶去點。李蕾也在不知不覺間讓父母感受到她的成長,像個小大人一樣,有時候冒出來幾句有道理的話,慢慢的李爸李媽也習慣自己姑娘長大一點的事實了,這樣也方便以後做更多的事情呢,不會讓人感覺很突兀。
李家雖然不重男輕女,可也沒到對孩子言聽計從的狀态,李蕾不能向小說裏女主那樣有什麽特別的舉動,要是過分了父母絕不會認可的。她也只能一步一步的來了,人小言輕,長大一點,非常優秀就能好些了。
而在大棚裏李蕾帶着弟弟玩的時候也是玩天翻地覆的,有時候和弟弟在大棚裏上蹿下跳的,爬高上樹的;有時候出去和鄰居大棚家的小孩子們瘋跑。李蕾頂着短短的頭發,像個假小子一樣,肆意的玩耍,這就是她的快樂時光。
她的頭發又剃了兩次,長出來的新頭發李蕾感覺比以前好一點了。如果飲食上再好一些就更完美了。
這個時候天氣暖了,黑黝黝的土地上也冒出一絲絲綠意,最多的是三菱草,還有野蒜、曲麻菜、婆婆丁,小孩子們挖鼠洞、找野菜,什麽東西都能讓他們鑽研好長時間,不過別指望他們拿回家去,每天灰頭土臉的,不惹事大人就燒高香了。
他們還大膽爬上輸電搭的大架子上,看的李蕾心驚肉跳,這要是有電可怎麽辦,雖然上輩子她總上去。聽着李蕾告誡他們的話,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屁股(李蕾威脅他們說不聽話就去告訴他們爸媽,他們也是害怕啊),他們還是放棄了這個大玩具,看着他們從架子上下來,李蕾也抹了一把汗啊。
李蕾可是記得上輩子和徐成他們沒少爬這個輸電塔,也摔了好多次,大冬天的都樂此不疲。雖然沒發生過意外事故還是注意點的好,看看,她還是很惜命的,也不希望別人在她眼前出事。
一個冬天好漫長啊,現在春暖花開的,他們上山下嶺的感受着春天的氣息。看着遠處工廠的一個個大煙囪冒着白煙,真是恍如隔世啊!和這幾個小孩子叽叽喳喳的,感受一下快樂的童年呢,李蕾躺在草地上,曬着太陽,感受這暖暖的時光。
李旭現在快四周歲了,別看他小,腿腳可不慢,也跟在後邊湊熱鬧,有他姐在,他還是比較有安全感的。李蕾想想小時候自己出去玩從來不帶他,還嫌他小,笑話他,真是不應該啊!自己真不是一個合格的姐姐!
徐成周日休息的時候也會加入其中,有了哥哥,李旭更玩的不亦樂乎,後邊兩個保镖在呢,他什麽都不怕。
等到大地都播種之後,他們就轉戰到了小溪邊,有時候還能抓幾條泥鳅呢。
李蕾家大棚前邊有一條小溪,上面連接的水庫,大棚澆水就是從這裏引過去的。小溪兩邊有蒲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溪水還有點涼涼的,剛開始家長都不讓下水,幾個小夥伴只能在邊上玩。後來天氣熱了,大人們忙着看不過來了,就偷偷的下水了。
溪水很淺,最深的地方估計也就三十厘米吧。天天過的都趕上潑水節了。最有意思的是有的邊上長了很多韭菜,葉子很寬的韭菜,李蕾摘回家,李媽都沒有做菜,她也不知道這韭菜到底能不能吃,索性以後再也不摘了。
李蕾很享受這樣能恣意玩耍的日子,記得那時候自從自己來大姨媽後,就再也沒能這麽暢快的蹦蹦跳跳了,趁着現在還小呢,玩個盡興!
李蕾家大棚的左邊都是別人家的大棚,右邊的地村子裏還種着,後來李蕾才知道種的也是黃豆。黃豆地和李蕾家大棚之間有些距離,李媽就在這邊上種了幾壟苞米和土豆,能利用上還是別浪費的好!
自從李家黃瓜、芹菜和西紅柿能賣出去後,李蕾家早上是忙得不得了。早上根本忙不過來,方美華看着李家這樣,就過來幫忙了。有了她的幫忙,李蕾看着爸媽輕松了不少。看着李蕾家每天早上賣出的蔬菜,徐大娘似乎有點心動呢。大棚蔬菜真的賺錢呢,要是自己家做呢?她也是心裏有這個想法,在李爸李媽面前不是很好開口。
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李蕾聽到媽媽問爸爸:“什麽時候兩個老人過來?”
這大半年李爸往回去彙了兩次錢,也發了兩回電報,實在是太忙了,也沒能回去看看。“農閑的時候讓大哥送過來吧。”李爸說到。
“那家裏的房子和地呢?這咋辦?”李媽繼續問着。
“房子和地就讓大哥家管着吧。地就當包給他(租給他的意思),等他來的時候跟他商量一下。不行,他在家都聽嫂子的,還是打電報提前問一問吧,雖然他辦事不地道,可也不能越過他找別人家啊!他要是不種咱們再給別人家,省着又說什麽吃虧占便宜的。房子就讓他們經常去放放風,收拾一下,這就行了。”
“就你大嫂那只認麻将的樣,但願她能收拾吧。咱們也不知道哪年能回去,放着就放着吧。到時候咱們掙錢了,就蓋一座新房子吧?”
“行,咱們掙錢了,就蓋房子,你還別說,現在這個草房還是我出生前的時候蓋的,都比我歲數大呢!等咱們有錢了,先把房子蓋起來,就蓋一座亮亮堂堂的四間大瓦房,留以後給兒子娶媳婦兒。”這也是大多數農村人的想法。
“現在五月份,再過兩個月爸媽他們就能過來了,要是今天冬天不忙,你就回去一趟吧,看看大叔和大嬸(李蕾的姥爺姥姥)。”
“能回去嗎?這都來兩年了呢。真惦記他們。”李媽聽到這裏似乎有些激動。
“還用你惦記人家,是人家惦記你吧。今年爸媽過來,咱們也能緩緩,你就回去看看。要是能把大叔大嬸接過來看看也行,讓他們看看咱們的好日子,省的惦記咱們。”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裏的物價是正常的,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