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結果
而今年對于李家的意義也不一樣,過了元宵節菜農們就要開始育苗了。
三月的天氣稍微暖了一點,可是育苗也要燒火,要不溫度不夠。為了節省開支,李爸沒有買煤燒,只是弄些木頭和之前刮樹皮剩下的廢材,所以晚上都要一直有人在。為此還在溫室裏弄了一個小炕,就夠兩個人睡的。李媽前半夜燒火,李爸後半夜,很辛苦。李爸為了活着的久一點,就在火上壓着新木頭。新木頭不太幹,着的時間長一些。白天李蕾也能幫着燒火,兩個大人還能歇歇。
自從溫室燒火以後,李蕾他們就願意在裏面待着了,可以穿着襯衣在裏面玩,很暖和,就是時間長了有些悶。本來還想在裏面睡來着,可惜沒地方。沒有育苗的時候,這裏面就是小孩子的游樂場,想怎麽玩都可以,大人也不管。李蕾還在邊上弄了一個簡易的秋千,一條粗繩子一個小墊子就可以了。玩累了就蕩一會兒,逍遙自在。
李爸跟着朱大爺選好種子,篩好細土,就開始第一年的育苗,還是比較順利的。為了保暖,每天下午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就要把溫室頂的草簾子放下。李蕾家溫室長将近五米,寬十來米,一條曹連自己長五米左右,寬才一米多一點,所以就需要十多條草簾子。每天把草簾子卷好,必須要整齊,要不放下的時候就不規整了,有的地方就蓋不上了。不下雪的時候還好,很輕快,一會兒就完事了。要是下雪就可沉,李媽就要上去幫忙。
黃瓜種子發芽之後,就按到五六厘米見方的小土格子裏。這小土格子就是方便移苗下地才這麽做的,等到黃瓜秧放了幾片葉子後,就把土格子一個個的掰下來,栽到地裏。帶土的苗活的快,适應力強。
等四月初小苗們出來的時候,李蕾自己的小菜園的菜也出來了——她在溫室的邊上中了一些白菜、香菜和小蔥,看着爸媽累的很瘦的臉,她實在不好意思提出要求了,只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她問李媽要到種子,自己就種在地裏了。她前世上高中前經常幫家裏種園子,這些她都會。種好後,告訴家裏人哪些地方不能動就行了。特別注意的人就是李旭了,小孩子就知道蹦蹦跳跳的。
李爸李媽這麽忙,哪有時間管她,只要別禍禍苗圃就行了。畢竟第一年弄這個,有點手忙腳亂的感覺。李蕾看着爸媽都瘦了,李爸還笑稱李媽穿衣服好看了~~~
等要移苗的時候看着高高的小白菜、香菜、綠油油的小蔥時,才突然間發現,這都能吃了。
今年李蕾家育的黃瓜苗、芹菜苗、西紅柿,他家有兩個大棚呢,一個有不到一畝地,邊上剩下的地李媽就種點別的。
李志國真想大幹一場呢。基本上沒有停歇,因為別人家已經有苗下地的了,李爸每天出去幫忙,正好學習學習,等到李蕾家栽苗的時候別人也來幫忙了,兩個大棚,栽完黃瓜、柿子,最後是芹菜,幫忙的人多,幹活還挺快的。
李蕾還提出點小建議,有的壟溝種點小白菜香菜之類的。這還是經過溫室裏李蕾種的小菜啓發的。
李蕾的小菜園已經供給大家蔬菜了,給相鄰今年沒少幫忙的人家送去一些,雖然少,也是個意思。等五一的時候把苗移出去後,天氣也熱了,李爸李媽就要把溫室得火停了,種上了家常蔬菜。一般H市四月末有一場寒流,要移苗進入大棚也要等到寒流過去。
就這樣李蕾又過起了照顧弟弟的日子,每天起來的時候幫弟弟穿衣服,兩個人洗漱、吃飯、玩,李蕾看書的時候李旭看電視,現在徐成放假了,他們三個就在兩家之間玩,有時候還出去找小夥伴們。
有人看他們是後來的,還欺負李旭。她就上去打架了,一些惹事的小小子看她下手狠也不招惹他們姐弟了,打架的事一回生兩回熟,十八般武藝都亮出來。李蕾心想,原來打架的感覺這麽爽啊,心裏有什麽不舒服的打架發洩出去心情舒暢多了!
她原來是暴力分子麽!
李蕾家到大棚走路也就十五分鐘,還是因為她人小走的慢。李媽一般都是中午回來做飯,吃過飯之後就帶着女兒和兒子去大棚。李蕾看着這些小苗,就是看着希望。李爸晚上基本不回家,就守着小苗們。李蕾一個半大棚栽的是黃瓜,另外半個是西紅柿,中間夾雜栽着芹菜、其他蔬菜。李媽早上還要起來早早的來到大棚幫李爸澆水,現在冰已經化了,澆水比較方便,就是得起早。
進入大棚,外面春寒料峭,裏面雖然達不到溫暖入春,也很暖和了,早上溫度有點低呢。現在是五月初了,黃瓜苗已經放了好幾個葉子了,再過半個月就能開花結果了。李爸李媽這就開始巡視大棚裏,看着弟弟跟着媽媽,李蕾就在大棚裏散散步。
看着一壟壟的黃瓜苗,李蕾感覺沒有什麽比現在讓人更舒暢的了,這就是改變的□□啊!
慢慢的黃瓜已經開花了,李爸李媽也要給黃瓜吊繩了(讓黃瓜順着繩子向上爬)。第一年弄這個沒有經驗,還是參觀了朱大爺家的大棚,接受朱大爺的技術指導。李蕾也去看了看了,朱大爺家也才開始弄,李蕾就看到一壟壟的黃瓜秧上邊用繩子吊着,進了大棚從頭到尾,看起來白茫茫的,很是壯觀哪。
先幫着朱家把這些弄好,才弄的李蕾家的大棚。這繩子用的是纖維繩子,其實在李蕾看就是寬一點的塑料繩子,這種繩子不容易傷植物的莖稈,只是用過一夏天經過高溫之後就特別脆,很容易折了的。不過現在估計只能用這個了,沒別的替代。
忙完黃瓜還有半大棚的柿子,等給柿子打完枝桠,薅完草,弄好架子之後也到了五月中旬了。這塊土地看起來還是很肥沃啊!雜草也是多啊!為了不傷菜秧,菜苗根部的草都要一點點的用手薅,很費事,是個慢活。自從黃瓜散葉開始,李爸李媽基本上都在大棚裏忙着,有時間還要打點防治病蟲害的藥,李蕾看了一樣,就有防治蚜蟲的。
弄這個真是很忙,李家第一年蓋得大棚,所以特別的精心,還有點手忙腳亂的感覺,李爸還特意去市中心的大書店買了一些這方面的書,就是擔心有些疾病無法及時防治。
這時室外氣溫升上一點,大棚裏也熱起來了,秧苗們也需要水分更大了。澆水的時候李爸李媽早上三點多就走了,把李蕾姐弟鎖到家裏。
等到七點多他們醒來之後,家裏就只有他們兩個了。李蕾幫李小弟穿好衣服,兩個人再去洗漱。現在李旭也會刷牙了,他看姐姐每天這麽做也要刷牙,李蕾早就在買牙具的時候帶着他的了,正中下懷。因為竈上每天晚上都有火,李媽走的時候就把昨天的飯菜放到鍋裏,留給他們當早飯吃。
大約八點多,李家夫妻就回家了,吃過飯之後還要回去的。有時候李蕾姐弟也跟着去,現在的春風已經很暖了,他們也願意出門去。東北的天氣四季分明,就是冬天太長了,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冬天。
李蕾看着結的小黃瓜雖說大部分還很小,心裏美死了。李小弟磨着媽媽要吃,李媽安慰他說現在還小,再等等就能吃了。
他就蹲在那裏看着小黃瓜,樣子真的很可憐啊!李蕾要是來大棚就是幫忙,拔拔草,反正想待着也是待着,能幫着幹一點就幫忙呗,李媽拒絕李小弟吃黃瓜的提議後,就偷偷的問李蕾想不想吃,指着一根一紮長的黃瓜(有十厘米左右)要給李蕾摘。李蕾看着就拒絕了,自己雖然饞,還是可以忍住的。心裏不由得想,爸媽似乎還真有點偏心自己呢。
等到五月下旬的時候李蕾家大棚的黃瓜的稀稀拉拉的下來了。李爸先摘了一些給房東送去,這是聽朱大爺說的,先給老人吃,結的果多。李蕾不知道這個是從哪裏說的說法,不過李爸為了圖個好兆頭,就給送去了,還給徐大爺家和隊長、村長家、大姑家送去一些,讓徐大娘給她娘家人送去嘗嘗鮮,看得出李爸還是比較會來事的(會辦事)。
李蕾看着跟她差不多高的黃瓜秧,心情有些激動!吃在嘴裏,很甜呢。是不是因為自己家大棚用的是農家肥的原因呢?種子好?朱大爺吃了李蕾家的黃瓜後,就納悶的說,兩家用的肥一樣,種子一樣,基本上沒有差啥,怎麽味道不一樣呢?還是地的事呢?
作者有話要說: 九十年代初的H市大棚育苗、栽種就是這麽個流程,過程很瑣碎,很累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