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撿秋
其餘的她就是照顧好自己就行了,她最願意的做的事情就是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看着這大片地方。
其實附近除了村落就是黃豆地,也沒什麽特殊的,她就是蠻喜歡這種自由的感覺。四處走走,走累了就歇會兒,關鍵是有的地方很荒涼,她也不敢去,走太遠了似乎有些害怕。大多時候還有李旭跟着,她也只能先在附近玩了。她知道,最近幾年的活動範圍就是這些個地方了。
秋分的時候,菜園的菜基本都凋零了,給人很蕭條的感覺。李媽早已經把能收的收了,能晾的晾了。有時間還把一家子的棉衣棉褲拿出來改改,留着冬天穿。
這裏地方靠北,比李蕾老家冷的早好幾天呢,再加上種植的農作物都是時間短一些的,所以沒等到十一就有開始收割了。
農民伯伯們收割完大豆了,李媽帶着李蕾姐弟,徐大娘帶着徐成上山去撿黃豆了。H市流動人口特別多,很多都像李蕾家一樣,來這裏下礦井,沒有土地,頂多租房子的地方有園子。所以大豆收割之後,很多婦女帶着孩子去地裏撿剩下的豆子,大家都拖家帶口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大豆收割的再細致,也會有落下的豆莢,有時候運氣好還能撿到一整顆黃豆秧呢。所以李蕾先是拿着口袋在地裏走個幾圈,先把大株的黃豆枝兒撿起來。別看她小,小腿跑的快,一上午跑了十幾個來回,李旭還幫忙,徐成也過來湊熱鬧,不過他是男孩,還是玩是主要的。
所以即使她小,一上午就撿了将近一塑料袋子的豆莢。塑料袋子是一百斤的袋子,也挺大的。
前兩天李蕾就這樣撿了将近三袋子的豆莢,第一天活動量太大了,第二天肌肉疼的厲害,這是長時間不做重體力活的表現,活動一兩個小時就好了,以後幹活就輕松多了。
等到第三天人多了,也有很多大孩子學李蕾這麽做,她撿的就不那麽多了,只能跟着李媽慢慢的撿零碎的豆莢了。聽李媽說撿的夠多了,她也就不那麽拼了。他們白天撿黃豆,晚上就扒黃豆莢,看着袋子裏的黃豆慢慢的多起來,蠻有成就感的。
李蕾這時候沒有跟着小夥伴們打鬧玩耍,能撿一點是一點。還別說,成績還是不錯的,撿了四五天,李家就弄了兩袋子多的黃豆,将近三百斤,挺李媽說做醬都夠夠的了,還能多換些豆腐吃。
李蕾跟李媽說不去了,李媽還舍不得,還堅持到了最後。天氣慢慢的冷起來,風也大,李蕾的臉都吹紅了,趕緊拿出李媽的圍巾戴上。
撿秋也在九零年的中秋節前一天結束了,天氣越來越冷了,附近也沒有東西可撿了,也要過節了。以後上山的人就少了,李家和徐家就打算到此為止了。
“老妹子,看沒看着,這閨女和兒子就不一樣,你看你家閨女撿了多些?我們這小子就知道玩了。”這是徐大娘跟李媽說的。
“哎呀大嫂,她也是閑不住,再說,你看別人家有的男孩子還沒出來幫忙呢,徐成算好的了。”
“那也得說和誰比啊?你看看就頭一天還好好的,跟着小蕾撿一些,以後啊就不行了。”
“孩子也有累的時候,大嫂你家夠吃嗎?”
“也有一百多斤了,幹啥都夠了。”
“有時間讓老李過來打點豆柞,留着冬天燒火。”
“這個行,到時候讓我家你大哥和老弟一起過來,要不冬天沒啥引火。”
兩個媽媽一邊撿豆子一邊歪樓着。
撿了幾天黃豆,李蕾感覺自己都要身上一層灰啊!恰巧這個時候看到媽媽往一個小缸裏裝水,我的老天,這個小缸不是吧?這不是自己的浴盆吧?不知道李媽是怎麽想的,小時候給李蕾姐弟洗澡都是弄了一個小缸啊!不行,有機會一定要撺掇媽媽買個浴盆啊!
不管心裏怎麽想的,在李媽召喚她過去的時候她可沒有猶豫。在這種情況下還挑什麽,有的洗就不錯了。李蕾發現自己還很是随遇而安的嘛,她很是享受童年的這種感覺,有爸媽庇護,逍遙自在,除了後面這只小尾巴!
她雖然感覺不是很自在,不過自己安慰的說:現在年紀小,還是洗澡為大啊!
把兩只泥猴子洗剝幹淨之後,李媽也打理一下自己。這個時候不用管爸爸的,因為李爸下班之後洗完澡再回家的。
李媽在中秋節提前一天買了月餅,蔬菜和豬肉,還有小孩子愛吃的蝦片。這是李蕾家第一年在這裏過中秋,第一年離開家鄉,在老家的時候,爺爺奶奶和李爸一家住,李媽在過節前還能回娘家看看自己的父母,現在來到這裏,不知道家裏都怎麽樣了。
李蕾看着爸爸媽媽有些感傷的樣子,想安慰還不知從何說起,只能帶着弟弟插科打诨,讓爸媽轉移注意力。
吃完晚飯,李家就到了徐家。徐大爺也是才回來不久,兩家人一起看月亮。孩子們一起打打鬧鬧,大人們說着工作。徐大爺跟李爸說着井下的事,什麽飯吃不了就剩下一些給老鼠,什麽看見老鼠倉促逃跑人也要跑,因為在礦井下,老鼠比較敏銳,人跟着老鼠走能避禍。
“大哥,我也聽工友們說起過這事兒,不知道可不可信!”
“我倒是沒經歷過,不過這在井下都流傳了很多年了吧?到時候可得機靈點啊,要不這一家老小的。。。”
“我尋思的也是,聽說動物的感知都比人強烈呢,要是一直沒事就好了。”
“前段時間還聽說老煤礦上不穩當呢,咱們這裏這幾天不也是重視起來了嗎?出來都不容易啊!”
“對了,大哥你看看大棚這事,我是這麽想的。。。”
。。。。。。
李蕾以前不信,但是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說不清楚的。前世老鼠确實救了很多人的命,其中就包括徐大爺和李爸的。在李蕾十幾歲的時候,李家生活特別困難,李爸在冬天的時候也來下過礦井掙錢,幸好他們那班人反應快才沒出事,從那以後李媽在也不讓李爸做這個工作了。
李媽和徐大娘在那邊說着今年撿了多少豆子,曬了多少菜幹之類的事情,都是家常,雖說瑣碎,可很有生活氣息。
看着圓盤的月亮慢慢升上夜空,李蕾有些恍惚。在這秋風有些冷的秋天,看着似乎離得這麽近的月亮,有點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漸漸的李蕾偎在爸爸懷裏,睡着了。
這樣過了幾天,李爸興沖沖的拿着一張紙回來了。一家人圍着這張紙看,當然這樣看在大人眼裏李蕾和李旭就是打醬油的,這麽小懂什麽?就是湊熱鬧呗,不過李蕾的心卻是落了地了。起碼不用那麽受窮了。
聽李爸說,這是租地合同,簽了五年的合同。李媽問你爸,“這事辦好了?你怎麽簽了五年的?三年就夠了吧?咱們不回家啊!給你的錢都花了吧。”
而李蕾看着上面寫的兩畝地的合同,呵呵的笑了。
李爸安慰李媽,“我這還剩一些呢,錢花了才能掙回來呢。朱大哥當年就簽的三年合同,今年再簽的時候租金就漲了,以後啊還得漲,徐大哥就勸我簽了五年的,說沒錢去他那兒借去。我想想也是,我就不信我連個菜都種不好。本來咱們說建一個,後來聽朱大哥和徐大哥的勸,我咬咬牙就租了兩畝地的,你看剛開始朱大哥建了一個,第二年就又建了一個,要是掙不着錢他也不能這樣吧?現在有徐大哥幫忙整木材,咱們就一次性的,別到時候再麻煩人家。大不了到時候我多走幾家去學習學習,哪怕花兩個錢也行啊。”
“你說你,就聽別人說。要不讓爸媽把老房子賣了吧?”李媽提議到,她真不想欠別人的錢啊!
“老家那邊,再看看吧。”李爸沉思道,他沒想那麽多,有這個機會,兄弟還能幫一把,他還挺有信心的,不過老房子他不想賣。
“爸,媽這個不行啊!老房子賣了以後我們回去住哪兒啊?我爸都說這租金一年一年的漲了,咱家房子賣了到時候這點錢可買不回來了,有可能還翻倍呢。那可是爺爺奶奶建的老房子,爸你舍得賣啊!”
再說,上輩子她上學之後在家時間短,結婚後礙于弟媳婦他們也很少回家,對家的感覺很留戀,可不能賣了房子。李蕾可以誇口說,她家園子裏的菜都是綠色健康的,李爸知道她愛吃,在李蕾結婚後還趕着四五個小時的火車,到c城給她送菜吃,那時候看着李爸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李蕾想到這裏,看着年輕的爸媽,這輩子她一定好好孝順他們。
如果以後在市裏生活,她也想找個空氣和綠化好的地方,最好有個小園子,可以自己種點菜種點花,多有滋有味啊!李蕾上大學做家教的一家就是這樣,一樓帶地下室和小院子,自己種菜,李蕾那個時候可羨慕了,可惜那種房子很貴,這輩子一定要好好努力了。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謝謝收藏的妹子給我的支持~~~
題外話啦:那個時候每到九月末十月初,有很多媽媽都帶着孩子去撿秋,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帶孩子過去生活的。當時十月的天氣有些冷了,孩子穿的厚厚的,媽媽們也都戴着圍巾,因為上山的風很大的。幾天下來,孩子們的臉都吹的紅彤彤的。遠遠看去,在黑土地上,大人帶着小孩,很鮮活。後來生活條件好了,慢慢的沒人去了,可這一幕在記憶力已經定格了。
謹以此獻給曾經努力生活過的人們。
最後,作者寶媽厚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