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稿費沒有了
第二天一大早,莫小林要去上班,莫大娘要去縣城買東西,就都起的很早,家裏人上工雖然還有一會兒,可家裏養了豬呀雞的,要伴豬食兒、雞食兒喂,也得早早起來忙活。
而且莫大娘這個當婆婆的都起來了,都知道她今天要上縣城買東西,莫大嫂莫二嫂自然不敢偷懶,比莫大娘還早就起來幫着忙活。
莫大嫂早早的就做好了早飯,也沒跟着一起吃,就去幫着莫二嫂忙着喂豬,喂雞了。
莫小林母子倆在蒙蒙青光的院子裏吃完早飯,就急匆匆的出發了。
一路上莫大娘,盤算着手裏借來的錢票。
當初還沒有分家的時候,莫大娘和莫老爹,跟兄弟妯娌相處的都還算不錯,莫小林現在有正式工作,也不用擔心他們還不上,所以借錢的時候沒怎麽為難,兩兄弟一家借了五十,又從大隊長家的老莫嬸那兒借了四十,加上家裏攢的八十多塊錢,湊吧湊吧也有兩百多了。
就是各種票不太好弄,特別是布票借了好幾家也才兩尺多,家裏存下的布要給小林做身新衣服,剩下的也不多了,而且那顏色姑娘穿也不合适。
都怪老頭子非要把那塊紅色的小花布給大妞那死丫頭,說是她嫁進了城裏還是紡織廠這樣的好地方,兒子以後結婚找她買布肯定能幫襯,早知道這賠錢貨這麽沒良心,一點兒都指望不上,肯定不能把布給她。
要不是兒子說他那兒還有三尺,還能找同事問問看,莫大娘都準備跟她最不對付的馬大嘴低頭了。
有了這些兒子的婚事也能辦的體體面面的了,所以莫小林把他的私房錢拿出來的時候,莫大娘猶豫了一下,還是讓他收了起來。
兒子在縣城裏工作,吃飯辦事兒,什麽不要錢?
想到她這樣懂事孝順的兒子在外面為了省錢,吃不飽吃不好,還讓人讓人說是鄉巴佬小裏小氣,看他不起,她心裏就不得勁兒。
反正年底生産隊還要分一次紅,他們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就連懷孕的老三媳婦兒,這麽大肚子了,都為了每天那五個公分,一直堅持着上工。
去年分了九十多塊錢,今年就算少點兒也能有八十塊錢,到時候用這個錢還上一筆,再加上小林每個月拿回來的,要不了多久就能還完賬。
沒必要把兒子的私房錢貼到公中來,貼進來容易,要是想拿出來,一家人還不得鬧矛盾呢!
要是不拿出來,莫大娘又替小兒子覺得虧的慌,起早貪黑的寫文章,賺點兒私房錢容易嗎?
這時候貼補進來,還用在了他自己的婚事上,肯定沒人念他的好,怎麽想怎麽不劃算,幹脆讓他自己收起來算了。
兜裏揣着兩百多塊錢的大票小票兒,莫大娘一路上提心吊膽的摸了好幾次褲腰帶上縫着的那個小兜,裏面鼓鼓囊囊的一包錢票,摸着就讓人有底氣。
莫小林拖着仍然有點兒酸痛的雙腿走在後面,看到他娘摸着腰,挺直了腰板大步向前走着,那精神抖擻的樣子,一點兒也看不出來昨天的奔波勞累來,實名羨慕中。
眼饞的羨慕了一會兒,想想到隊裏的人頂着烈日上山下田,挖土填溝,割麥插秧那樣繁重的勞動,才能習慣了勞累,鍛煉出一副好身板兒,就什麽想法都沒有了。
鍛煉身體的方式有很多,現在這時候交通不便,到哪兒都要靠雙腿自己走,莫小林覺得這樣的鍛煉強度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大不了等以後政策開放了,他找機會學點兒老年太極啥的打一打,沒必要為難自己。
與其想着吃苦受累鍛煉身體,還不如想想怎麽多掙點兒錢,買輛自行車來的現實。
雖然現在手裏的私房錢還差了一大截,也沒有自行車票,可他上次聽秦濤同志說有關系能弄來上海來的自己組裝的自行車,一百五十塊錢不要票,他如果努力多寫點兒稿子,攢上兩三個月應該能夠湊夠一輛自行車的錢來吧?
不過他自己的自行車雖然還有點兒遙遠,卻可以先找人借一輛,明天去對象家走禮,也讓老娘和小姑娘都先風光一把。
自從聽莫大娘說了,受婆家重視的媳婦兒,男方都會親自下聘迎親,莫小林就已經決定了請一天假,走禮的時候親自去一趟了。
他上了好幾個月的班兒,一次假都沒有請過,現在也不忙,又是這樣的終身大事兒,請假還是沒有問題的。
想到就做的莫小林,直接在宿舍樓就找鄰居借了布票,帶着莫大娘回了宿舍把鑰匙給她,就沒再管買東西的事兒。
知道秦濤同志每天都會提前去辦公室,現在應該已經去了,就趁着還沒有上班兒去找他借自行車去了。
秦濤家裏的條件雖然在城裏不怎麽樣,可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行車還是他結婚的時候買的,用的時候也小心愛惜,現在雖然有幾年了,卻仍然油光蹭亮跟新的一樣。
要不是跟莫小林處的不錯,上次買磚瓦的事兒莫小林辦的也很講究,知道他的為人,不然都不能這麽痛快的把車借給他。
即使如此,仍然不放心的叮囑了兩句:“你們鄉下山路不好走,你技術行不行?可得騎着小心點兒,別摔了。”
可能也覺得自己說話不好聽,又一臉肉痛言不由衷地繼續道:“我也不是心疼自行車,它在怎麽稀罕也是個死物,壞了也能修,我是怕把你摔着了,畢竟你這身板可不怎麽結實,摔得狠了,還得上醫院,你說這大喜的日子多晦氣呀!嗯…那個啊……是吧?”
說到最後也發現自己的話太假,結結巴巴有點兒尴尬的撓了撓頭,都不知道怎麽解釋了。
莫小林本來還沒覺得有什麽不好,後世的自行車實在是太常見了,他還沒有轉過彎來,也沒法兒理解這時候的人對自行車的執念。
可看到秦濤不放心唠叨叮囑的樣子,也發現自己有點兒莽撞了,這時候的自行車估計比後世的奔馳寶馬還要稀罕,別說借出去了,就是自己用都小心謹慎的怕刮着碰着。
秦濤能借給他已經很給面子了,不放心的叮囑幾句才是很正常的,莫小林壓下心裏不合時宜的難堪別扭,陪着笑臉答應着。
雖然他已經後悔沖動的出來借自行車了,可因為別人叮囑幾句就氣惱反悔那就太得罪人了。
最後莫小林雖然借到了自行車,卻沒有了最初高興激動的心情了。
回到辦公室,莫小林心不在焉的上着班兒,翻着報紙。
上輩子他雖然身體不好,跟家裏人也不親近,可因為家裏有錢,從來沒有缺過啥少過啥?還沒有經歷過這種低頭陪笑臉跟人借東西的難堪,心裏有點兒轉不過勁兒來。
轉眼又想到莫大娘昨天出去借錢借票,轉了好幾家,是不是也像這樣低着頭陪小心,笑着給人說着好聽的話,想着這些,莫小林心裏更難受了。
他從來又沒有現在這樣想賺錢過,他想讓家裏人過上讓人羨慕的好日子,不想莫大娘這麽大年紀了還為了他對別人彎腰低頭。
他有知識,有文化,知道未來,了解機遇,還有個神奇的空間,對自己很有信心,并不覺得賺錢會有多難。
相信過不了多久他就能多賺點兒錢改善家裏的生活,再看看能不能在城裏幫幾個哥哥找找臨時工,帶領全家奔小康。
暢想了一下未來,莫小林還是回到現實繼續看着報紙,在心裏構思在他剛寫完大綱的書稿。
上班兒雖然有工資,可一個月那點兒錢又要吃飯,又要給家裏上交,早就安排好了,剩不了多點兒。
現在的莫小林剛剛激起了賺錢的,想多寫點兒稿子,多賺點兒錢。
可轉過頭忽然就被一盆冷水潑了下來。
他看到報紙上登出來一則消息,說是破四舊,廢除資本主義的尾巴,以後所有在報紙雜志上刊登的散文,,新聞創作都不發稿費了。
莫小林被這個消息驚得心裏拔涼拔涼的,老天爺可真會選時候,在這個他剛決定上進賺錢的關鍵時候,給他來了一個當頭棒喝。
上輩子他對這混亂的十年了解的不多,還真不知道這時候還有不給發稿費這種騷操作,這讓人還怎麽有創作的靈感和動力?
“唉~!”莫小林想到他寫完了的大綱,剛剛開了個頭的,不由得長嘆口氣,頹廢放下了報紙。
寫文章賺稿費的路子算是廢了,以後就算恢複,還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去呢?這十來年是沒有希望的。
還得想個其他來錢的方法,賺點兒外快才行。
現在的莫小林真正體會到了,人窮志短這句話的心酸憋屈!
這個年代管的太嚴,出個門兒都要介紹信,上黑市賣點兒東西都要偷偷摸摸的,更別說做生意賺錢了,而且現在國內還有不少敵特在活動,要是因為太奇怪被人盯上可就出□□煩了。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麽名堂了,莫小林有點兒喪氣,剛剛還在想賺錢容易呢,這馬上就打臉了。
最後想了想還是只有靠空間了。
用心神在空間裏看了看,裏面的果樹還是一棵棵小苗苗,至少得一兩年才能有收獲。
玉米,紅薯,小麥,花生什麽的倒是都有點兒,看紅薯倒是長得不錯,應該能挖了,看來得找時間把它收拾出來,拿到黑市去賣了去。
玉米也開始抽穗了,再等兩個月也能收獲,可當初随便撒了點進來,也沒有多少,這點兒東西就算大豐收,也最多100斤頂天了,麻煩不說也值不了多少錢。
而且空間裏的東西又雜又少,還都是新鮮的,季節也不對,拿出去賣的話風險挺大,看來明年得注意一下撒種的時間。
莫小林覺得自己可以學一學做飯了,看宿舍樓這邊很多單人宿舍,也都是自己買了個爐子煮飯吃的。
自己做飯的話不僅不用去黑市擔風險,好些東西可以直接從空間拿出來,煮了就吃,也不用擔心曬幹的問題了,這樣可以直接把吃飯的錢和糧票兒省下來,不管跟人換東西還是攢下來就都方便了。
錢還好說,糧票在這個年代可是硬通貨。
诶!還是安分點兒吧!抽個空去買個爐子,自己學着做飯吧!先就這樣将就着,等以後空間裏的水果出來了再想辦法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