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睦對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其實并沒有多大信心。故而祖郎說延醫的時候,她其實也只不過想着能有個安穩的地方讓周瑜歇兩天。
能上馬打仗,執刀開弓的人,體質總不會太差。若能及時處理傷口,再歇一歇,沒有舟車勞頓,沒準就能抗過去。
所以,當她跟着祖郎一行人折返朝北又走了兩天之後,棄舟登岸,換上牛車,又繼續北行,李睦幾乎以為祖郎陽奉陰違地還是決定把她送給袁術。
只是該說的她都說了,能做的也都做了,到了這份上,她若是再多問多說,無異于露怯。
在這期間,周瑜身上的熱度時褪時回,一直昏昏沉沉的不見清醒。李睦拿水喂他,十次裏只兩三次能張了口喝一點,再要麽就是拿肉幹泡軟了放到他嘴裏,倒也能咽下去少許。
終于在第四天的清晨,祖郎将人馬都就聚集在一處緩坡山頭上,只帶兩個山匪手下扶着牛車,和李睦一同進了城。
說是城,其實也就是個小縣的規模。城牆破舊低矮,斑駁的牆面露出一截截幹裂的土層,坑坑窪窪的表面甚至還能看到修建時有廢棄的斷木混雜在其中。城頭沒有李睦想象當中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望樓角塔,城門前也不像壽春城前那樣站了足足兩排守門的兵士。沒有護城河,沒有鐵索橋,只光禿禿的一個方形門洞,頂上一個筆畫複雜得李睦連猜帶蒙也沒看出來是什麽的古體字,似纂似隸,似乎還風化磨損了半邊。
更令李睦心裏疑惑的是,城裏的民衆心理素質極好。周瑜一身血衣,生死不知地躺在牛車上,就這麽招搖過市地往前走。四下裏的人或曬糧,或編篾,或追雞打狗,頂多在他們經過時擡頭看一眼,便立刻又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沒有半點驚訝恐慌,甚至連好奇之心都沒有,就好像早就見慣了這種場面似的。
走到後來,更是還有人沖着領頭的祖郎一面拱手一面指引:“往此處,前行再左拐,見了一排老樹後的茅草屋就是。”
兇神惡煞的山越匪頭子一反常态,客客氣氣地拱手道謝,然後沿着對方所說的方向而行。
李睦坐在牛車上,只見那為他們指路的人一身短打,背後背一頂竹篾敞帽,肩上搭着一條布巾,分明就是個剛下地回來的普通百姓,側身讓牛車通過時,看向周瑜的神色之中只有些許同情,毫無半點惡意,卻也沒絲毫驚訝害怕之色。
李睦不禁藏在摸了摸衣袖裏的短刃——這是她在周瑜身上摸到的,刃薄頭平,最适合貼身藏在小臂或者小腿之處,以備不時。
縣城的街道并不寬敞,牛車一行幾乎是剛剛好地從兩旁的房屋門口擦過去。拐了個彎後,果然見到一排枝葉遒結,粗逾人腰的老樹,茂密樹枝四散長開,相互交叉在一起,密密層層,如同一排樹牆般,将後面的茅草屋擋去了大半。只有個幹瘦的老頭,正拿着把鏟刀,在樹下鏟土。
祖郎突然快行幾步,肅容理衣,沖着那老頭躬身長揖到底:“請神醫救命。”
神醫?
東漢末年,三國紛争。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能當得起神醫一稱有兩個人——寫出《傷寒論》流傳于世的長沙太守張仲景,和能刮骨療傷,被後世傳為醫學聖手的谯縣華佗。這兩人分居一南一北,一個為官坐堂,一個民間懸壺,而他們這一路,正是往北而行!
Advertisement
李睦猛地想起方才城門口的那個字,依稀似乎就是個“谯”字。
再看那個幹瘦老頭,一身短褐布衣的袖口和衣角上都打着同色的補丁,卻是幹幹淨淨。略帶花白的發髻梳得整整齊齊,腰板挺直,精神矍铄,步履沉穩,面目慈和,好像也沒第一眼感覺那麽幹瘦……
李睦不禁脫口而出:“你是神醫華佗?”
那老者正放下鏟刀,還不及答祖郎,聞言不禁目光轉到她身上,眉頭微微一皺:“老夫正是華佗。不敢當神醫二字,醫者之意,唯盡力耳。”
李睦如臨夢境,只覺得心口砰砰直跳,張了張嘴,卻又一時說不出話來。再看向仍自昏迷的周瑜,眼中竟突然有些發熱,又有一種仰天長笑的沖動。
她心裏再清楚不過,周瑜這放在現代只要一劑抗生素就能解決的傷口感染,在這個時代其實和聽天由命的絕症沒什麽分別。盡管這一路上,她一直告訴自己盡人事而聽天命,但一顆心終究是懸在半空。周瑜的傷因她而起,縱然彼此試探防範,利用多過交情,可這幾天一路行來,說一句相扶相持也不為過。她面上撐得再強,可眼看着他昏昏沉沉,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實在是擔心得要命,若他真有個三長兩短,她還真不知道還怎麽辦了。
不想竟能遇見華佗,周瑜這條性命算是撿回來了!
長舒了一口氣,李睦這才發覺自己的背後也不知出了多少層汗,濕淋淋的混着血氣,微風一吹,竟在夏日裏隐隐透寒。
趕緊從牛車上跳下來,将華佗讓到車邊:“萬望神醫援手,救公瑾性命。”
華佗上前兩步,目光自周瑜身上一掠而過,揭起蓋住腰裏的半條披風,一眼就看到了那條從肋下一直繞到大腿下的燕尾形三角巾,不禁面露訝然:“這是何人所為?”
李睦心裏一咯噔,有些發虛:“他肋下中箭,我不敢把箭頭拔出,才胡亂包的。可是有何不妥?”
“你沒有立刻将箭拔出,這很好。”華佗伸手沿着三角巾摸了一下,點點頭,“只是這傷及內腑之創,需剖開皮肉,避開諸多血脈經絡,方能取出此箭。”
“剖開皮肉?”祖郎猛地一凜,皺着眉慢慢将左手伸到右肩後摸了摸,“當初……”。
華佗擡眼瞥了他一眼,語氣驟然冷下來:“當初你這裏一箭對穿,要不是老夫剖肉剔骨,又用絲線縫合傷口,宗帥這殺人的右臂便是廢了。你往日殺人時都不怕,怎的被老夫一救反而怕了?”他語聲一頓,似怕自己這惡聲惡氣吓到了李睦,轉而向她寬和地笑了笑,道:“放心,服下一劑湯藥,便如同睡了一覺,不會覺得痛楚。你可以問問他,是不是這樣?”
麻沸散?
祖郎的臉色難看,而李睦卻是眼睛發亮,連連點頭。
“剖皮剜肌,你若不放心,不妨一同進來,反正當日宗帥也帶了人來給老夫幫手。”
李睦一愣,随即立刻反應過來。想來當日祖郎受傷求醫,卻又不放心喝下麻沸散,人事不省地把自己一條命都交給華佗,還特地命手下跟在華佗身邊以做監視。
李睦不禁戲谑地看了一眼被華佗嘲諷得面色尴尬的祖郎,笑着向華佗拱手道謝:“神醫妙手,晚輩安敢有疑?倒是要向神醫借竈房一用,燒一壺熱水。”
她身上的血腥氣實在太重,再加上這幾天混在山賊堆裏,連臉都不敢洗得太幹淨,整個人簡直都要發臭了。
華佗雖然救過祖郎一回,但那是出于醫者之心,卻極不待見他。祖郎也不想自讨沒趣,只讓手下兩人将周瑜送進茅草屋之後便很識相地退了出來,止步于那排老樹外面。
李睦跟着華佗進屋,自有藥童将銀針小刀等一應用具鋪陳開來,又端來一壇子酒,一碗藥。濃濃的藥味立刻在屋子裏飄散開來。
“老夫方才所言你也聽到了。削皮剜肌,不是虛言,沒有這一劑湯藥,你可睡不着。”
李睦正倒了碗水喝,聞言不由一愣,卻見片刻之前還由山匪擡着進來的周瑜在矮榻上睜開眼,費力地撐着榻角慢慢坐起來。
“你……”李睦一驚之下,險些将水灑了一身,指着周瑜目瞪口呆,“你不是……”
周瑜是什麽時候清醒的?
“久聞華神醫之名,如此得見,是瑜失禮了。”周瑜笑容溫和,言辭客氣而恭敬,“我二人身處險境而未得脫,實不敢大意失了防範之心,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華佗也知道祖郎是殺人越貨的匪首,很能理解他話中的“防範之心”,聽周瑜這前一句失禮,後一句失禮說得費力,便擺了擺手示意自己并沒有放在心上,一邊拿了藥碗遞給周瑜,一邊掀起他的衣擺,手勢熟練地将那三角形的布條解開。
“且慢!”周瑜沒接碗,只一伸手,合着外衣将那布條牢牢壓住。
“怎麽?”華佗手一晃,差點沒拿穩直接就松了手。老人家吓了一跳,臉色一沉,話裏不禁帶了幾分火氣。
周瑜抿了抿唇,視線從華佗轉到李睦身上,然而不等兩人目光相觸,又立刻轉開,眉頭微皺,壓着外衣的手指不自覺地慢慢收攏:“請……權公子回避……”
李睦心裏一咯噔。
周瑜到底是從什麽時候就開始清醒了?亦或是……從來就沒有神智昏沉過?
若非如此,她當着祖郎冒認孫權,可卻從未對着華佗以孫權自稱過!周瑜又是從何得知她假用了孫權的名義,何來這一句“權公子”!
她這一路上,提心吊膽,用盡心力,喂水喂食不算,怕他頂不住高燒,每隔一會兒就要絞了冷水給他擦臉擦手降溫,連晚上也不敢長時間合眼,敢情他一直都知道?
什麽防範之心不可失?防得究竟是誰!
突然之間,李睦覺得自己就像個傻子!若只是防着祖郎,在她面前睜一睜眼,讓她能晚上放下心思多阖一阖眼又能如何!
好一個步步算計,謀斷天下的周公瑾!
她覺得和他一路相扶相持,生死共渡,原是一廂情願,還沒準在他看來是如何可笑!
李睦氣得指尖發顫,幾天幾夜超負荷的重壓幾乎将她逼到了極限,現在心緒起伏,一時之間,竟有些氣急不穩,呼吸難暢,眼前一陣陣發黑,連忙閉了閉眼,慢慢呼出一口氣。
如此也好,也省得她再要費心思想改如何向他解釋,省得她擔心萬一周瑜突然醒來在祖郎面前露出破綻該如何是好。至于今後如何……也無需她再操那份閑心了!
李睦自嘲地笑了笑,向華佗拱一拱手,轉身就朝外走。
“避什麽!這不就是你包的麽?”華佗不管其他,只一皺眉,直接就把藥碗塞到李睦手裏,“既然當時沒忌諱,現在又糾結什麽男女之別!”
一言既出,李睦和周瑜不禁面面相觑,就連李睦一時也忘了氣惱。她說話時已經刻意壓低聲線,行揖禮時也次次都注意左上右下,行動舉止也是處處在意,再加上她骨子裏就沒有這個時代女子的習慣烙印,就連祖郎和不曾看出有差來,沒想到卻是終究瞞不過華佗。
然而兩人視線在空中一對,李睦忽然又想起心頭那股悶氣,立刻面色一沉,別過臉去。
周瑜不禁一怔。
“老夫行醫多年,自信兩眼不花,還不至于男女都分不出來。”可能是行醫多年還沒見過這麽煩人的病人,華佗明顯有些不耐煩,一把胡須吹得老高,“喝了藥就躺回去,閉上眼睡一覺,醒來你們倆再慢慢說。”
“不必……”
周瑜一句反對還沒說出口,李睦手裏的藥碗已經湊到了他嘴邊,另一只手則順勢托在他頸後。
他一擡頭,就正好看到李睦眉峰挑起,一副只要他再說聲不,就立刻給他灌下去的表情——反正這幾天給他喂水都是這個姿勢,做得多了,熟練得很。
藥碗裏熱氣騰騰的蒸汽熏得人眼前一片氲氤,少女白皙的手指扣在漆碗邊緣,襯着黑乎乎的藥,不知怎的,周瑜竟突然很想知道,若是這一雙手執墨輕研,亦是黑白相稱,又是何等光景。
思及此處,他忽地笑了一笑,垂目低頭,同樣動作熟練地一口口把藥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