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血色隕星(1)
《回歸》->第一部 戰火征途 ->第三章 血色隕星(1)
第一部 戰火征途 -第三章 血色隕星(1) 作者名:讀書之人,更新時間:2006-10-15 8:33:04
“我不阻止您,莫裏略将軍,但是您要知道,我必須保護這個城市。”太守用沙啞的聲音說道。由于很多天沒有睡好,他兩眼發紅,聲音沙啞,而且臉頰也整個凹了下去。
“我知道……”莫裏略冷靜的回答。站在一個個人的立場上,他知道馬蘭的選擇并無可指責的地方。因為即使是他自己處于那個位置,在如此多的沉重打擊下,他也知道無法做出第二選擇,也只有召開市民大會然後接受大會做出的結果。
“我帶着我的三萬中央軍突圍……當初是我帶他們來的,現在也由我帶他們回去!”将軍回答道。這也是唯一的答案了,其他的軍隊效忠的是這個城市或者馬蘭本人,不會跟他走的。
“我不阻止您,将軍。”馬蘭重複了一次,“我無勸要求早已經對國王宣誓效忠的您改變想法。您走吧。”他低下頭又擡起來,“我可以答應你,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盡我的可能保護您和您部下的妻子和孩子。”
“謝謝您,能曾經和您共事是我的榮幸。”莫裏略轉過身開始向外走,鐵靴踩在地板上發出響亮的聲音。他并不是沒有聽出剛才的話裏的暗示,但是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全軍出發!”
在他的身影消失後,另外一個人從側門中走進來,來到太守的面前。
“太守大人,”雷汀來到神色萎靡的馬蘭身邊。“您真的要這麽做嗎?”
“我必須這麽做……”馬蘭看了一眼莫裏略走出去的那道門。“我們現在不可以觸怒艾爾達……哪怕出賣過去的同僚也在所不惜……”
太陽還遠沒有上山,東方的極限現在才剛剛浮現一抹淡淡的魚肚白。敵人綿延的軍營如同一條漫長的鎖鏈一樣展現在這支即将離開城市的軍隊面前。
黎明,是人的警覺最薄弱的時候。
“大人……”索法策馬來到莫裏略的面前。“敵人的情況不變,沒有增加了望哨也沒有其他的調動情況。我們按照計劃分三路突圍吧。”
“分三路……”莫裏略看着集結在身邊軍隊,士兵們頂盔貫甲,羅列成隊型準備從城門中離開。“我沒有把握……”他低聲的說道,雖然聲音很低,但是依然被面前的副官聽到了。
“可是你是我們的統帥!”索法大聲的說道,一邊控制那匹不安的躁動的戰馬。莫裏略則低着頭,眼睛看着自己戰馬的馬鬃。“我們是跟随着您的!”
Advertisement
“你說的對……”在沉默了幾分鐘後,将軍終于擡起了頭。他的眼睛恢複了平時的剛毅,一切猶豫,不安,惶恐已經統統被他從眼睛中掃了出去。他已經從一個為現實和信仰所折磨的人轉變成一個一心只想奪取勝利的統帥,眼睛中閃亮的是明亮的神采。
“不分三路了,我們從正面敵人營地的缺口突圍!”
城門開啓,歡躍的戰馬載着武士們沖出那保護他們,同時也束縛他們的城牆,沖向外面廣闊的天地。
在最後一個士兵走出去後,沉重的大門再次關上。轟然的關門聲不僅關上了城外到城裏的通道,也關上了裏外人之間的聯系。
“進攻!”
十幾萬只蹄子猛烈的敲擊着大地,騎兵陣線像一股流水,一支飛箭一樣的沖向那似乎還在沉睡的敵人營地。
塔斯克軍隊的營地就是在他們敵人的目光注視下建造起來的,一切的裏外,構架,強弱幾乎落在他們敵人的眼睛裏面。即使有秘密的修補和改造,也很少能逃過城頭哨兵敏銳的眼光。莫裏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塔斯克人為了方便進攻而留下的一個缺口。這裏沒有任何可以阻礙騎兵沖鋒的工事。
馬跑的越來越平穩,莫裏略也越來越有信心。他跑在隊列的前面,敵人看守缺口少數士兵驚惶的身影很清楚的被他看在眼裏。他在馬上挺直身體,吸一口大氣,然後回頭看着他已經看過無數次的的奔騰轟鳴的騎兵陣容,還有這陣容中蘊涵的不可名狀的恐怖、野蠻的獸性沖動。這讓他心中被另外一種東西填滿。他放開馬飛奔,筆直的沖向敵人那突然脆弱起來的軍營。
騎兵們毫無阻撓的沖進了敵人的大營。只有很少很少的敵人在試圖抵抗,面對這可怕的騎陣毫無任何的意義。他們幾乎是像演習一樣快速的沖過了敵人綿延的軍營,輕松容易的讓任何一個人都不敢相信。轉眼間,這毀滅的鐵流就已經沖破了塔斯克人那看起來堅固無比的軍營,沖向外面廣闊無垠的天地。
……
“你說艾爾達會怎麽做呢?雷汀……在我把莫裏略的突圍計劃和軍力情況全部告訴他以後?”
“太守大人,我想他一定會選擇在平原上以壓倒性的兵力正面迎擊莫裏略将軍,而不會選擇占據營寨抵抗。”
“為什麽?”
“因為為了安定銀龍城的民心,他一定會盡量把戰場拉遠……不讓任何人看到。因為他的優勢實在太大,如此的力量對比,無論他怎麽安排都會勝利。”
……
敵人排第一線的弓手射出一排箭。呼嘯的飛箭掠過天空,射入飛馳而來的騎兵中間。即使是排出了進攻的稀疏陣型,即使騎兵們都有很好的铠甲和盾牌的防禦,這一下依然讓不少騎士摔落馬下,然後立刻被戰友的馬蹄踏做肉泥。
但是弓箭手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莫裏略進攻的實在太兇猛迅捷,甚至連停一下布陣都沒有停,他的軍隊訓練有素,就在沖鋒中完成陣型的變化,由殿後戰的小圓陣變為突擊的錐型陣。弓箭手為敵人的氣勢所震懾,僅僅放出一排箭後就立刻全線後退,退進步兵隊列的保護中。
騎兵沖了過來,一條條高挺的騎槍後,是一雙雙血紅的眼睛。
一場魚死網破的戰鬥開始了。
先前沖破營地确實太過順利一點。果然敵人對這次突圍有所準備,否則的話,他們不可能早就列好陣型在平原上等待的。
塔斯克軍隊第一列步兵被迅速擊退。可能是因為未料到敵人如此兇悍,他們第一列步兵陣型不夠嚴密厚實,在受到騎兵猛烈的沖擊後,隊型向後凹從而導致斷裂。重甲騎兵有效率的從多個斷口突入,導致了整個戰線的崩潰。兩側的輕步兵退開,但是中間重盾步兵卻有相當大一部分來不及退走,被騎兵沖擊擠壓成一團,然後被有條理的一個個砍死。
看到這種情況,塔斯克指揮官,或者可能是艾爾達本人也說不定,下令第二列前進,和第一列殘部結合在一起,消耗和阻滞敵人。這兩列戰線的步兵幾乎都是塔斯克本國軍隊,雖然不如蠻族的兇悍,但是韌性極強,在敵人的沖擊下始終保持着有秩序的戰鬥隊型。與此同時,塔斯克騎兵已經投入戰鬥,從側面開始攻擊敵人的兩翼,但是這未能阻止中央的後退。
敵人的陣型開始變化了……
莫裏略幾乎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可能是殲滅這支部隊的心過于急切,或者對于自己正面力量的自信,塔斯克人不斷的把新的戰鬥力量投入兩翼包抄,幾乎調空了他們第三線全部部隊,而且在他們中央的左側造成了一個大缺口。
更不可思議的是,敵人的兵力甚至沒有預想中的多。他們确實人數上略占優勢,但也僅僅略占優勢而已。
“将軍大人!”索法這個時候沖到了莫裏略的身邊,觀察到敵人隊型出現缺口的不止是莫裏略一個人。“立刻攻擊他們的左側!”
“陷阱嗎……”莫裏略的腦子裏突然冒出這個念頭,但是這個念頭一閃既逝。
“戰鬥只有三個選擇:快速,觀察……然後進攻!”
這是誰說的呢?但是是誰說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莫裏略此刻已經拔出長劍。
“預備隊!跟我來!”
包裹在大軍正中,莫裏略一直沒有投入戰鬥的五千騎兵立刻撲向敵人戰線的缺口--在他們的指揮官來得及把這個缺口堵上以前。
數百名騎兵從側翼沖上來,敵人中也有有識之士看出自己的弱點,不顧一切的想挽救危局。
兩騎相交,長劍借助這可怕的沖擊力一下砍開頭盔,連帶着斬開人類的頭顱,帶起一波血雨,噴灑在身後下一名騎兵身上。雙方都是密集隊型的沖鋒,從馬上摔落的身體立刻被無數的鐵蹄踏過,甚至連喊叫一聲的機會都沒有就成為塵埃的一部分。
這支騎兵頑強的無法置信,但是信念此刻沒有帶來勝利,因為他們的對手同樣的頑強。
敵人的騎兵抵擋不住優勢兵力的縱隊沖擊,整個隊型七零八落,士兵們各自為戰,已經不能夠阻止莫裏略的猛攻了。
五千騎兵沖入敵人的缺口,如同一把尖刀一樣刺入敵人的薄弱部分,立刻開始影響敵人的正面戰線。敵人的戰線開始逐步動搖起來,而莫裏略兩側的防禦卻很堅固,讓敵人他們沒有能支援危機的正面戰線。
缺口打開了。
……
一小撮敵人在驚惶中向這邊沖過來,莫裏略帶着衛隊策馬沖過去,那些人立刻吓的紛紛轉身逃,但是他們已經深陷敵陣,無路可逃。這些人圍成一團,毫無章法,這種樣子既無法進攻也無法防禦。
莫裏略沖上去,在他正面的是一個年輕的士兵,蒼白的臉色掩飾不住眼角還殘存的稚氣。他一手持盾,一手拿劍,驚惶的面對沖過來的戰馬。他的劍卻舉過頭頂,在驚惶中手似乎都在顫抖。
居高臨下的一劍斬開了那張因為過分驚恐而毫無血色的臉,半個頭飛上了天,落在地上。立刻有一只蹄子踩上,把這半個頭踩成血肉的碎片。
剛才還很穩固的戰線此刻卻已經崩潰在既了,從莫裏略沖入的缺口開始,塔斯克步兵開始瓦解逃散,不斷的有人向後方逃走。眼看着突圍就成功了。
“蠻族人!蠻族人!”一個聲音突然響起來,轉眼就擴充了無數倍。一支新的力量加入了戰鬥。偵察騎兵帶來詳細的消息,敵人真正的主力正從兩面向這邊撲來,半小時內就會趕到。現在加入戰鬥的是一隊重步兵,數量不是很多。
一隊步兵向這邊沖了過來,個個披重甲,拿着雙手巨劍。
這是蠻族人?莫裏略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着由蠻族人組成的軍隊。他們的身材确實比較高大,大概和戰馬齊高,而且很明顯力量驚人,可以披着厚厚的铠甲自由活動。
這就是蠻族人,艾爾達得以橫行的戰争資本,彪悍猛銳的戰士。他們跟着他們的統帥艾爾達一路征伐攻略,從北方一直打到南方。五年來,艾爾達身經二十二戰,其中二十一次獲勝,靠的就是這些蠻族人。
艾爾達的鐵蹄踏過哪裏,哪裏就留下蠻族人成片的屍體。
“你們說,‘我們的土地貧瘠,生活困苦’。但是這是因為你們錯了!選擇了錯誤的方式!你們的土地不是用犁去耕耘,而是用劍去耕種!用馬去收割!我們播種的是死亡和鮮血,但是我們收獲的,是財富和榮譽!”
莫裏略突然想起這記載在書上的話。那是艾爾達成為大酋長後召集蠻族各部落首領時候說的話,就是這些話把蠻族人推上了戰争之路--從此成為艾爾達的爪牙,成為他忠貞的信徒和追随者。
敵人的戰線又穩固起來,剛才逃散的士兵也紛紛回來加入戰鬥。在短暫的驚惶後,大部分就恢複了理智,艾爾達的軍紀殘酷無情。他對戰功的獎賞從不吝惜,對逃跑的士兵同樣決不姑息。在著名的諾威大起義中,起義的農民們在雪夜突襲了一支塔斯克軍隊的駐地,把他們打的四散逃走。但是當農民們離去,艾爾達趕到的時候,活下來的人要面對更加可怕的命運。
“我要把怯懦和動搖從我的軍隊中徹底鏟除!”艾爾達毫不留情的下令處死所有幸存的軍官,士兵們則三個抽一個砍頭。
戰鬥重新進入對峙狀态。莫裏略打開了缺口,但是卻無力進一步擴大。敵人的兩翼緊緊的咬住他們不放,讓他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沖出去。但是不管怎麽說,莫裏略已經可以保證他的部隊能有相當大一部分突圍。
剛才加入的那支蠻族部隊确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畢竟那只是一支數百人的小部隊。他們也沒有辦法完全的彌補被敵人突破的缺口,一批批的敵人正從這個缺口突圍出包圍圈。
“情況怎麽樣!”莫裏略摘下頭盔問身邊的副将。他的身上已經滿身是血污,戰馬則一身是汗,油光發亮。
“将軍大人,敵人的援兵正不停的趕到……”話才說了一半,一支流箭就打斷了這個倒黴的家夥的話。那支箭不偏不倚的射中他的眼睛。如果沒有他,挨箭的就是莫裏略。
“下令兩側的部隊再堅持一下!”莫裏略輕聲的向站在一側的傳令兵說了一句,然後立刻轉身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