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劉荨本來是想讓武舉和文舉同時進行的。
這個時代并不重文輕武, 而是對兵權十分看重。因此朝中大臣普遍認為, 直接用考試這種手段來選武将, 是不是會選出紙上談兵之人。
劉荨表示,雖然選出來武将,但武将也不是立刻就走馬上任,而是要和這些文官一樣,經過實習的。
他希望選出一部分文武雙全的人。
另外, 文官武官好像換崗位的時候, 也必須經過考核。
哪怕只是去督戰。
漢初期督戰的宦官和文官都特別厲害,在匈奴最猖獗的時候, 匈奴南下, 督戰和長官往往最先戰死。
他們是真正的身先士卒。
現在還好,沒把漢朝的底子敗光。所以當說文武官要轉崗的時候必須經過考核, 文武百官都沒有意見。
有些文官比武官還要積極的表示支持這個政策,前往不能再讓無知的宦官去禍害邊疆了。
這時候還沒有後世文官壓着武官,一竿子啥都不懂的文官去邊疆給武官搗亂的事發生。所以文官并不覺得自己的特殊待遇被取消了,一個個都想着終于不用眼睜睜看着宦官或者白癡勳貴對軍隊指手畫腳了,普天同慶啊。
劉荨本來以為文官集團會跳着腳反對,沒想到他們如此激動興奮。
劉荨托着下巴嘆了口氣。
怪不得自己穿越前這麽喜歡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真的很棒。雖然這還并不是封建時代的巅峰時期,但人的風骨和才華, 真的耀眼得快把人閃瞎了。
底下學子還在考試,上座屏風後的皇帝大臣已經讨論官員入職考試和接下來依托于科舉制度的武科之事。
劉荨聊了一會兒,嘆氣道:“以前和羅朗聊過此事, 他見解不錯,可惜現在他在下面考試呢。”
Advertisement
作陪大臣笑道:“今日之後,陛下又可以盡情差使他了。”
劉荨又嘆氣,搖頭道:“今日之後,他就要去揚州走馬上任了。”
有大臣不帶惡意的反對道:“羅家畢竟有罪在身,臣并不是不相信羅朗的忠誠和才華,但讓他再去羅家之地,是否不太妥當?”
劉荨道:“這才是對他的考驗。”
大臣瞬間明了。
皇帝陛下這是用這個敏感的位置來考驗羅朗,看“放虎歸山”之後,這老虎會如何做。
他是想重新拉起羅家的勢力,還是一心一意為皇帝陛下做事。
若是前者,皇帝陛下也好早做打算。
不過這雖然存着考驗之心,也證明着皇帝陛下心胸寬廣。揚州富裕,土地廣闊,若讓一個有異心之人去擔任州牧,對皇帝陛下的政權傷害是十分巨大的。皇帝陛下既然讓羅朗去揚州,是真的信任他。
大臣們心裏又是感慨敬佩皇帝陛下的胸懷,又是擔心,一時間小聲讨論起來,都有些拿不住注意。
劉荨道:“許和也會和羅朗同去,再選些信任的武将,即使他心有不甘,也無事。”
大臣們這才同意。
不看忠誠,只說利益,許和肯定是向着皇帝陛下,羅朗即使對他有推舉之恩,也不值得他投靠。有許和輔佐,若羅朗無異心,他們兩配合一定十分默契;若羅朗有異心,以許和才智,也能穩定局面。
再加上只忠于皇帝陛下的武将,兵權在手,羅朗也翻不出花樣。
劉荨繼續補充:“而且羅逡将回來,在朝中任職。”
大臣們這下徹底沒意見了。
以羅逡目前立下功勞,高升入朝是理所當然。而羅逡在朝中,對于羅朗而言,也是一種牽制。
父子兩不全部外放為封疆大吏,也是朝中自古以來的習慣,他們也不會覺得皇帝陛下的所作所為不妥。
劉荨本來沒想到這件事,還是司俊提醒了他。
雖然劉荨信任羅家父子,但父子兩人都為啊封疆大吏,的确會惹人微詞。
何況朝中需要人才總攬大局,羅逡年齡和資歷都足夠,現在又有在雍州的幾次大勝,功勞也已經足夠。羅逡理應入朝為官,總攬一部。
以羅逡在雍州表現,兵部尚書的位置還是很合适的。
兵部尚書并不掌握兵權,而是武官任命選派、軍械兵籍、地圖車馬等事,勉強算得上專門為軍隊設立的後勤管理部門。羅逡熟悉軍隊制度,和将領處得不錯,自己又有文官習氣,和文官也很融洽,很适合作為軍隊和文官集團的緩沖劑。
他若在兵部,定會一心一意為軍隊着想,省下劉荨許多事。
于是劉荨才給羅逡下了密旨,讓他漸漸移交權力,當羅朗中進士的報喜來的時候,就跟随報喜官一同入京。
羅逡在得知兒子要擔任揚州牧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離開現在的崗位。
誰都知道,父子兩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擔任封疆大吏。比起讓兒子仕途坎坷,羅逡已經習慣為兒子犧牲了。
比起自己的野心和抱負,他更希望自己寵着的終于脫離家族桎梏的孩子能追求自己的理想。
不過沒想到劉荨是真的想重用他,告訴他回來就有實權大官做。雖然沒有說是什麽實權大官,以皇帝陛下這聖旨中的語氣,羅逡就知道,一定是個大驚喜。
羅逡美滋滋的對自家妻子說:“夫人,我就說,跟着這個皇帝,靠譜!”
方夫人微笑點頭。沒錯,靠譜!
吳孚父子兩傻眼了。你們倒是靠譜了,好搭檔走了,接下來的人會不會不靠譜啊?
羅逡道:“雍州位置關鍵,陛下定不會草率行事。”
劉荨的确沒打算草率行事,他底下還有大把的人呢。不過吳孚父子兩的位置不能挪動,他精挑細選不會有世族庶族偏見的人去接替羅逡的位置,免得鬧出什麽不愉快的事,影響了自己的大事。
..................
在考生的感覺中,四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流逝了。
終于有考生臉上開始冒出細微冷汗。
考生們大多已經寫完,但顯然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文章滿意。
不過他們知道,這時候絕對不能慌張。不慌張,就算排位低一些,好歹也進入了官場。但只要殿前失儀,這一輩子就毀了。
劉荨也不由被感染了緊張情緒,他希望可別有人才因為心理素質太差被拖出去,他真的會難受的。
到官吏宣布考試結束,全部停筆的時候,雖然有考生露出頹然神色,但令劉荨松口氣的是,大家表現得都還算正常,沒有人被這考試氛圍給逼瘋,大哭大鬧吵着不要停還要寫之類。
劉荨拍了拍胸口,長舒一口氣:“這些人心理素質都不錯,要換做朕,肯定腦海裏一片空白,什麽都寫不出來。等停筆的時候,就撲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了。”
所有人都用“=_=”的眼神看着皇帝陛下。
雖然皇帝陛下經常自黑,但是他們仍舊不能習慣皇帝陛下這愛好。
試卷被依次收上來,考生們也依次退場。
幾乎所有考生在離場之後,都回頭看了一眼考場,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君王和大臣們,眼中不知道是躊躇滿志,還是心灰意冷。
這些考生們無論是忐忑還是自信,他們的事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就該輪到閱卷官們忙了。
劉荨把腦袋往桌子上一砸,發出讓周圍臣子心驚膽戰的聲音。
不過沒有一個人敢問他們的皇帝陛下怎麽了,是不是心情不好。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已經抓狂的快要撕試卷了。
說實話,以大臣們的眼光來看,這次的考生們的質量都不錯,文章也是可圈可點,但他們的皇帝陛下顯然要求更高一些。
劉荨保持着臉朝下的姿勢,郁悶道:“這些都是什麽鬼啊?這寫文章的人有一點常識嗎?什麽都不知道都能亂寫!”
大臣們面面相觑,都不敢觸皇帝陛下的黴頭。于是所有人都用求救的眼神看着司俊。
司俊幹咳一聲,道:“朝廷的政策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特別是外地之人,他們可能對政策一知半解,很正常。”
劉荨擡起頭:“哦?那怪朕沒把政策說清楚啰?”
司俊微笑:“這不是陛下的錯,是社會的錯。現在沒有途徑讓所有人都能了解政策。”
劉荨:“……”社會的錯世界的錯,子傑你回答怎麽這麽騷呢?我都差點笑出聲了。
“好吧好吧,至少文采還是不錯的。”劉荨拍了一下桌子,道,“不過不了解政策,也可以去圖書館嗎?看他口吻,可能還是對自己的太自信了。這種自負的人,嗯。朕突然想到了一個有趣的事,或許我們先把評語寫上,然後可以在瓊林宴上,把他們的試卷發下去,讓他們好好看看評語。”
衆位大臣:“……”陛下你又要增加大家的工作量!
劉荨道:“好,就這麽決定了。其實朕本來是想将這些文章和評語都刊印成冊的,讓以後看試卷的人都引以為戒的。”
衆位大臣:“……”陛下你這樣好兇殘,這不是讓全天下人都笑話他們嗎?
不過……
“陛下,臣覺得這樣可行!”
“之後學子們也當引以為戒,不錯。”
“陛下,刊印之事可以交給微臣。”
“當是要刊印給百姓看才是。”
……
這下輪到劉荨被臣子們吓到了。